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在语文教学中,处处存在着疑点和难点,而只有在关键之处抓住这些疑难问题,深入思考,融会贯通,才能领悟文章的主旨,也只有对问题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才能对问题有较透彻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学习中大胆质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然而,大多数教师并不愿意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管学生偶尔也有发问的冲动,往往还是被忽视。究其原因,还是大多数教师不想让学生的提问打乱自己的教学程序,耽误自己的讲授时间,所以往往出现提问一边倒的现象,甚至成了部分教师的专利,扼杀了学生质疑的天性,因此,笔者认为,应当把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并教给学生发问的方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质疑问难呢?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的点滴尝试。
一、教师精心设计,启发学生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设置疑问,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指点代替多讲。提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而不是为提问而提问。”如在讲读《秋天的雨》的第二课时,提问:①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在写秋天的雨? ②哪些是看到的,哪些是听到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展开讨论,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就不难理解了。又如:教学《蜜蜂》一课时,可抓住“法布尔做了个什么试验?”、“从试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通过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逐步回答出这些问题,就抓住了课文的重点。
其次,问题要巧妙而有趣,要具有一定的深度。有趣的问题既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读《灰雀》的最后两段时,可让学生先自由阅读课文后再提问:“列宁为什么不问小男孩而问灰雀?”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从“低着头”三个字展开分析,足见小男孩已经知错了,列宁也不愿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比直接问小男孩更有韵味,有点到为止的效果。当然,问题过于简单,达不到深入理解课文的目的,要具有一定的深度,让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才能回答。
二、激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探索,教师加以指导
首先,教师要敢于放手,要善于抛砖引玉,用自己的提問激发学生提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许是恰当的,或许是不必要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务必区别对待,不能断然否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教师应抓住时机,因势利导,适时点拨,促进学生由不会问到善于问的转化。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提问的方法:方法一,围绕课题寻找疑点。课题便是文章的眼睛,要是能教会学生围绕课题提问,既能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如学习《最后一头战象》一文,可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问:①为什么要写最后一头战象? ②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最后一头战象?提出了这些疑问,并带着问题熟读课文,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感知了。方法二,围绕字、词、句、段寻找疑点。课文中生字、新词、难句、重点段落如果含义比较深刻难以理解,就可以通过提问来突破。如“黎”字的偏旁部首是什么?“凹、凸”的笔画顺序怎样写?诸如句子的含义、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句型变换、段落的大意、中心句、过渡句等等都是提问的素材,关键要善于发现,用心感知。比如教学《蜜蜂》一课,可启发学生抓住反问句“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来设疑变换句型。又如教学《秋天的雨》可以引导学生提问找段落的中心句。方法三,从文章的结构特点、记叙顺序、中心思想、表现手法等方面寻找疑点。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结构特点和表现手法,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质疑,比如《落花生》一文是借物喻人的,《白杨》一文是托物言志的,《桃花心木》一文是先抑后扬的,《赵州桥》一文有过渡句,《秋天的雨》先分后总……只要教师敢于让学生质疑,并且愿意引导学生探索,长此以往,相信学生一定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成为探索知识的主人。
三、围绕问题展开互动,教师适时点拨
问题的提出往往只是第一步,并非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有价值,教师应当加以选择取舍,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保留有价值的问题,展开互动研讨。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了新的见解和感悟,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不周密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需要与同学交流、与老师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纠正自己不正确的观点,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修正、补充,加深学生对新知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从而深化对知识的构建。
作为教师,应当适当点拨、补充、提升。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局限,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后查阅资料,继续进行探索。
总之,质疑不是教师的专利,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只要教师引导得法,指导有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定会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出学生探索的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然而,大多数教师并不愿意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管学生偶尔也有发问的冲动,往往还是被忽视。究其原因,还是大多数教师不想让学生的提问打乱自己的教学程序,耽误自己的讲授时间,所以往往出现提问一边倒的现象,甚至成了部分教师的专利,扼杀了学生质疑的天性,因此,笔者认为,应当把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并教给学生发问的方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质疑问难呢?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的点滴尝试。
一、教师精心设计,启发学生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设置疑问,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指点代替多讲。提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而不是为提问而提问。”如在讲读《秋天的雨》的第二课时,提问:①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在写秋天的雨? ②哪些是看到的,哪些是听到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展开讨论,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就不难理解了。又如:教学《蜜蜂》一课时,可抓住“法布尔做了个什么试验?”、“从试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通过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逐步回答出这些问题,就抓住了课文的重点。
其次,问题要巧妙而有趣,要具有一定的深度。有趣的问题既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读《灰雀》的最后两段时,可让学生先自由阅读课文后再提问:“列宁为什么不问小男孩而问灰雀?”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从“低着头”三个字展开分析,足见小男孩已经知错了,列宁也不愿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比直接问小男孩更有韵味,有点到为止的效果。当然,问题过于简单,达不到深入理解课文的目的,要具有一定的深度,让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才能回答。
二、激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探索,教师加以指导
首先,教师要敢于放手,要善于抛砖引玉,用自己的提問激发学生提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许是恰当的,或许是不必要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务必区别对待,不能断然否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教师应抓住时机,因势利导,适时点拨,促进学生由不会问到善于问的转化。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提问的方法:方法一,围绕课题寻找疑点。课题便是文章的眼睛,要是能教会学生围绕课题提问,既能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如学习《最后一头战象》一文,可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问:①为什么要写最后一头战象? ②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最后一头战象?提出了这些疑问,并带着问题熟读课文,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感知了。方法二,围绕字、词、句、段寻找疑点。课文中生字、新词、难句、重点段落如果含义比较深刻难以理解,就可以通过提问来突破。如“黎”字的偏旁部首是什么?“凹、凸”的笔画顺序怎样写?诸如句子的含义、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句型变换、段落的大意、中心句、过渡句等等都是提问的素材,关键要善于发现,用心感知。比如教学《蜜蜂》一课,可启发学生抓住反问句“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来设疑变换句型。又如教学《秋天的雨》可以引导学生提问找段落的中心句。方法三,从文章的结构特点、记叙顺序、中心思想、表现手法等方面寻找疑点。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结构特点和表现手法,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质疑,比如《落花生》一文是借物喻人的,《白杨》一文是托物言志的,《桃花心木》一文是先抑后扬的,《赵州桥》一文有过渡句,《秋天的雨》先分后总……只要教师敢于让学生质疑,并且愿意引导学生探索,长此以往,相信学生一定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成为探索知识的主人。
三、围绕问题展开互动,教师适时点拨
问题的提出往往只是第一步,并非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有价值,教师应当加以选择取舍,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保留有价值的问题,展开互动研讨。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了新的见解和感悟,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不周密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需要与同学交流、与老师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纠正自己不正确的观点,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修正、补充,加深学生对新知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从而深化对知识的构建。
作为教师,应当适当点拨、补充、提升。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局限,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后查阅资料,继续进行探索。
总之,质疑不是教师的专利,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只要教师引导得法,指导有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定会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出学生探索的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