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题回放]
版主:同学们好!2008年7月,有媒体报道称,武汉市高三应届毕业生张孟苏虽然考分不高,却因乐于助人被新加坡一所高校破格录取。张的事迹被全国多家报纸转载,并引起了国内对学生素质及现行高考制度的热烈评论。不料,随后上海一媒体调查发现,张孟苏系自费到新加坡留学,录取也与乐于助人没有关系,“低分录取”事件被质疑为又一起“周老虎事件”。一时间,议论之声四起。对于这一“虚假新闻”,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同学们直抒胸臆。
[各抒己见]
我爱鸟巢:“传奇”不复存在,思考还将继续。现在可以证实,所谓低分女生被国外高校破例录取,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但尽管如此,多数人还是对当事人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认为这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公众的这种心态,实际上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在现阶段,人们太希望出现一所“不拘一格”的高校,来冲击“一考定终身”的单一人才评介机制;太需要诞生一个低分高录的幸运儿,来弱化应试教育这个几十年一贯制的魔棒。从这个意义上看,“传奇”虽然不复存在,但由此引发的关于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之争论和思考,注定还将继续下去。
独具慧眼:我同意楼上的观点!类似事件每年这个时候的出现,其实它炒的就是大家对现行高考选拔以及录取制度一成不变、滞后、冷冰冰、僵硬甚至落后一面的不满,以及渴望在录取制度上能够效仿国外高校“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做法,让那些很有潜质的孩子不是绊倒在录取分数线上,而是给他们继续深造的机会。可问题是,尽管国外高校并不认同我们现在这种“一考定终身”的制度安排,但由于二者在制度接轨上尚无法达成起码的谅解,近年来国外高校对国内学生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实更多的还是一种招生策略或者说宣传手段,它其实最看重的还是中国市场的巨大特别是中国家长的教育消费能力。
小草:我也说两句。张孟苏被“低分录取”的报道一经出现就受到了舆论的广泛关注的背后,是大众乐意把张孟苏当成“素质教育”的范例而持赞成的态度。某网站125502人参与的调查显示,91.67%的网友认为张孟苏被录取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代表着人才培养新方向。这一切让我们不得不说,张孟苏事件的真假与否其实已不重要,即使是又一起“周老虎事件”,其意义已远远超越了事件本身的真伪。这一事件折射出国民对于中国高考制度的关注和忧虑,也折射出公众对现行教育发展势趋的一种期待——大学在招生上能做到真正的公开、公平、公正以及真正地实行素质教育。同时,也说明张孟苏“低分录取”不仅不为老百姓所反对,反而是公众最欢迎、最期待的。
一只长了翅膀的鱼:“张孟苏传奇”中最让人们欣赏并寄以期待的两大要件是:第一,张孟苏虽高考成绩不佳,但素质非常全面;第二,张孟苏看到西南大学一女老师在吃力地拆雨篷,便主动过去帮忙,并因此得到新加坡招生老师的赏识。当务之急是核实以上两大要件是否属实。如果属实,那么,张孟苏无疑是一个德才识兼备的学生,“张孟苏是素质教育代言人”这一判断自然无可辩驳,她的成长经历对唯分数论英雄的体制来说,依然有着强烈的拷问意义。在此基础上,张孟苏是否被新加坡某个大学预录,已无关宏旨,这样一个高素质的90后学生被目光独到的“伯乐”相中,是迟早的事。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即便“张孟苏传奇”是她一手虚构的,也无伤大雅,就当作一时恶搞就是了,毕竟她的综合素质摆在那里。
版主:“周老虎事件”后,人们对社会万象多了一份存疑之心,这不是坏事,关键是质疑之后要有实事求是的求证跟进,及时披露真相。所以,我也觉得,“张孟苏传奇”的真假问题上,应将口水战以及媒体间的竞争搁置一边,迅速调查求证,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张孟苏。获知真相后再作出价值判断,才是有意义的。
一针见血:我觉得这一事件的真相背后,其实是崇洋心理作怪。
冷若冰霜:对,张孟苏不过是自费留学罢了,眼见同学都考了好学校了,于是,把“自费留学”稍微改动了一下,成了有高额奖学金的留学,这是为面子计。但没想到的是,老师把她的“成功”当作了一个极好的例子向媒体推荐,无非是想借此说明自己的“教导有方”和“施教有术”。而在落榜生不少的当下,作为媒体记者当然渴望挖掘出一个榜样,以鼓励考生不必一棵树上吊死,于是,在媒体和老师的推波助澜下,张孟苏事件就出台了。张孟苏在这起事件中只是好面子。实际上,她是老师和媒体记者的双重牺牲品,着实有些冤枉。
一针见血:我同意!制造者不外乎有两个目的,媒体为了追求轰动的新闻效应,辅导老师则是为证明自己“教学有方”,在一番炒作之后,最终受伤的还是张孟苏。当然,它在让大家重新审视素质教育的同时,也给不少“崇洋”的人们敲响了一记警钟,国外的高校固然好,但在教育产业化的今天,包括新加坡在内的许多国家已经将留学作为一个支柱产业,他们考虑更多的是“经济账”,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国外高校不一定就是“名校”,莫以为出了国喝了洋水就一定能成为高材生。
2009状元:“张孟苏事件”终于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了。张孟苏并不是那个被舆论大肆炒作的“破格录取”者,新加坡圣杰学院也不是舆论大赞特赞的“独具慧眼”者。张孟苏没有特别的地方,新加坡那所学校也没有特别的地方。倒是围绕“张孟苏事件”所发生的一切,值得人们反思。我看“张孟苏事件”至少暴露出两大问题:
首先,它是社会心态浮躁的一种表现。“张孟苏事件”是彻头彻尾的造假事件。“张孟苏事件”可能是为了名。以这样的方式来成名,到底会成什么样的名,或许,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上为名所累、为利所害,为了名利不顾一切、不择手段的人似乎并不少。有的演员为了出名可以出卖肉体,有的官员为了私利不惜触犯党纪国法,有的专家学者为了名利可以出卖灵魂……
其次,它也是舆论心态浮躁的一种表现。别说“张孟苏事件”是一起造假事件,即使“张孟苏事件”是真实的,围绕这一事件的舆论行为也值得思考。且不说“张孟苏事件”的出笼是媒体工作者态度不严谨、作风浮躁的表现, “张孟苏事件”发生以后,一些所谓的评论家所表现出来的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观点、论点,也让人感到吃惊。他们把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上升到了政治高度、社会高度、制度高度等进行大肆挖掘,并以“愤青”的方式,大肆抨击教育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他们硬是将此事与蒋方舟被清华大学录取联系起来,一方面质疑清华大学为什么降分录取蒋方舟,一方面又大夸特夸新加坡大学如何如何。我不知道,这些评论者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到底想通过“张孟苏事件”说明什么?现在好了,“张孟苏事件”水落石出了,我们的评论家们又该如何来评论“张孟苏事件”呢?还有没有只有新加坡大学才独具慧眼的感觉呢?
…………
版主:从大家的发言来看,对于“张孟苏事件”,有人认为,新闻虽假,但却折射出了中国“真实的教育弊病”;有人认为,这反映了学生、老师的虚荣,媒体、社会的浮躁,皆观点鲜明,言之有理。讨论虽然结束,但思考应该继续,希望同学们能从上述争论中有所收获。
最后谢谢大家的精彩发言!
版主:同学们好!2008年7月,有媒体报道称,武汉市高三应届毕业生张孟苏虽然考分不高,却因乐于助人被新加坡一所高校破格录取。张的事迹被全国多家报纸转载,并引起了国内对学生素质及现行高考制度的热烈评论。不料,随后上海一媒体调查发现,张孟苏系自费到新加坡留学,录取也与乐于助人没有关系,“低分录取”事件被质疑为又一起“周老虎事件”。一时间,议论之声四起。对于这一“虚假新闻”,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同学们直抒胸臆。
[各抒己见]
我爱鸟巢:“传奇”不复存在,思考还将继续。现在可以证实,所谓低分女生被国外高校破例录取,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但尽管如此,多数人还是对当事人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认为这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公众的这种心态,实际上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在现阶段,人们太希望出现一所“不拘一格”的高校,来冲击“一考定终身”的单一人才评介机制;太需要诞生一个低分高录的幸运儿,来弱化应试教育这个几十年一贯制的魔棒。从这个意义上看,“传奇”虽然不复存在,但由此引发的关于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之争论和思考,注定还将继续下去。
独具慧眼:我同意楼上的观点!类似事件每年这个时候的出现,其实它炒的就是大家对现行高考选拔以及录取制度一成不变、滞后、冷冰冰、僵硬甚至落后一面的不满,以及渴望在录取制度上能够效仿国外高校“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做法,让那些很有潜质的孩子不是绊倒在录取分数线上,而是给他们继续深造的机会。可问题是,尽管国外高校并不认同我们现在这种“一考定终身”的制度安排,但由于二者在制度接轨上尚无法达成起码的谅解,近年来国外高校对国内学生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实更多的还是一种招生策略或者说宣传手段,它其实最看重的还是中国市场的巨大特别是中国家长的教育消费能力。
小草:我也说两句。张孟苏被“低分录取”的报道一经出现就受到了舆论的广泛关注的背后,是大众乐意把张孟苏当成“素质教育”的范例而持赞成的态度。某网站125502人参与的调查显示,91.67%的网友认为张孟苏被录取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代表着人才培养新方向。这一切让我们不得不说,张孟苏事件的真假与否其实已不重要,即使是又一起“周老虎事件”,其意义已远远超越了事件本身的真伪。这一事件折射出国民对于中国高考制度的关注和忧虑,也折射出公众对现行教育发展势趋的一种期待——大学在招生上能做到真正的公开、公平、公正以及真正地实行素质教育。同时,也说明张孟苏“低分录取”不仅不为老百姓所反对,反而是公众最欢迎、最期待的。
一只长了翅膀的鱼:“张孟苏传奇”中最让人们欣赏并寄以期待的两大要件是:第一,张孟苏虽高考成绩不佳,但素质非常全面;第二,张孟苏看到西南大学一女老师在吃力地拆雨篷,便主动过去帮忙,并因此得到新加坡招生老师的赏识。当务之急是核实以上两大要件是否属实。如果属实,那么,张孟苏无疑是一个德才识兼备的学生,“张孟苏是素质教育代言人”这一判断自然无可辩驳,她的成长经历对唯分数论英雄的体制来说,依然有着强烈的拷问意义。在此基础上,张孟苏是否被新加坡某个大学预录,已无关宏旨,这样一个高素质的90后学生被目光独到的“伯乐”相中,是迟早的事。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即便“张孟苏传奇”是她一手虚构的,也无伤大雅,就当作一时恶搞就是了,毕竟她的综合素质摆在那里。
版主:“周老虎事件”后,人们对社会万象多了一份存疑之心,这不是坏事,关键是质疑之后要有实事求是的求证跟进,及时披露真相。所以,我也觉得,“张孟苏传奇”的真假问题上,应将口水战以及媒体间的竞争搁置一边,迅速调查求证,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张孟苏。获知真相后再作出价值判断,才是有意义的。
一针见血:我觉得这一事件的真相背后,其实是崇洋心理作怪。
冷若冰霜:对,张孟苏不过是自费留学罢了,眼见同学都考了好学校了,于是,把“自费留学”稍微改动了一下,成了有高额奖学金的留学,这是为面子计。但没想到的是,老师把她的“成功”当作了一个极好的例子向媒体推荐,无非是想借此说明自己的“教导有方”和“施教有术”。而在落榜生不少的当下,作为媒体记者当然渴望挖掘出一个榜样,以鼓励考生不必一棵树上吊死,于是,在媒体和老师的推波助澜下,张孟苏事件就出台了。张孟苏在这起事件中只是好面子。实际上,她是老师和媒体记者的双重牺牲品,着实有些冤枉。
一针见血:我同意!制造者不外乎有两个目的,媒体为了追求轰动的新闻效应,辅导老师则是为证明自己“教学有方”,在一番炒作之后,最终受伤的还是张孟苏。当然,它在让大家重新审视素质教育的同时,也给不少“崇洋”的人们敲响了一记警钟,国外的高校固然好,但在教育产业化的今天,包括新加坡在内的许多国家已经将留学作为一个支柱产业,他们考虑更多的是“经济账”,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国外高校不一定就是“名校”,莫以为出了国喝了洋水就一定能成为高材生。
2009状元:“张孟苏事件”终于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了。张孟苏并不是那个被舆论大肆炒作的“破格录取”者,新加坡圣杰学院也不是舆论大赞特赞的“独具慧眼”者。张孟苏没有特别的地方,新加坡那所学校也没有特别的地方。倒是围绕“张孟苏事件”所发生的一切,值得人们反思。我看“张孟苏事件”至少暴露出两大问题:
首先,它是社会心态浮躁的一种表现。“张孟苏事件”是彻头彻尾的造假事件。“张孟苏事件”可能是为了名。以这样的方式来成名,到底会成什么样的名,或许,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上为名所累、为利所害,为了名利不顾一切、不择手段的人似乎并不少。有的演员为了出名可以出卖肉体,有的官员为了私利不惜触犯党纪国法,有的专家学者为了名利可以出卖灵魂……
其次,它也是舆论心态浮躁的一种表现。别说“张孟苏事件”是一起造假事件,即使“张孟苏事件”是真实的,围绕这一事件的舆论行为也值得思考。且不说“张孟苏事件”的出笼是媒体工作者态度不严谨、作风浮躁的表现, “张孟苏事件”发生以后,一些所谓的评论家所表现出来的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观点、论点,也让人感到吃惊。他们把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上升到了政治高度、社会高度、制度高度等进行大肆挖掘,并以“愤青”的方式,大肆抨击教育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他们硬是将此事与蒋方舟被清华大学录取联系起来,一方面质疑清华大学为什么降分录取蒋方舟,一方面又大夸特夸新加坡大学如何如何。我不知道,这些评论者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到底想通过“张孟苏事件”说明什么?现在好了,“张孟苏事件”水落石出了,我们的评论家们又该如何来评论“张孟苏事件”呢?还有没有只有新加坡大学才独具慧眼的感觉呢?
…………
版主:从大家的发言来看,对于“张孟苏事件”,有人认为,新闻虽假,但却折射出了中国“真实的教育弊病”;有人认为,这反映了学生、老师的虚荣,媒体、社会的浮躁,皆观点鲜明,言之有理。讨论虽然结束,但思考应该继续,希望同学们能从上述争论中有所收获。
最后谢谢大家的精彩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