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歌曲作为电影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极富艺术表现力,具有强大的美学意义和时代特征。对于音乐传播来讲,每个时代都会产生反映该时代社会发展水平和时代背景的音乐作品。本文分析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电影音乐其时代特征和产生原因,并为当今时代下我国的电影音乐创作和传播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国电影音乐;抗日战争时期;创作民族化;传播网络化
所谓“传者”就是指艺术作品的传播者,而“传者善传”就是指作为艺术作品的生产传播者需要掌握一定的传播方法和技巧,使生产出的艺术作品能够更为有效地被传播到受众眼前,为大众所接受并争取在其内心留下深刻印迹。1895年,世界电影正式诞生,当时人们称这个新奇的发明为“伟大的哑巴”。然而,电影从来都不甘于沉默,早期电影为了弥补声音方面的不足,采用现场器乐伴奏的方式使声音与画面相配。“虽然此时电影并没有对活动的视像做出直接的相应的声音反应,但是它使用的音乐伴奏,填补了听觉方面的空白。……是音乐伴奏伴随着电影走过了30多年的默片歷程。”①中国电影自1905年诞生以来,也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音乐从来就是电影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正如著名的音乐大师杜纳耶夫所说:“电影这一伟大的和大众化的艺术,它不仅和歌曲并肩前进,还产生了歌曲,传播了歌曲。”②可以说,从电影艺术诞生起,就与音乐结下了难解的缘分。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现在电影日趋发展为声画综合的艺术形式,很难想象现在的电影观众看到一部没有音乐的电影时会作何反应,“缺乏音乐的电影其可怕程度与没有画面的电影是一样的。没有了音乐,电影给人的感觉会是残肢断臂”③。因此,作为一名影视艺术的从业者,便应该对于中国电影音乐进行研究,以利用这个便利的工具,深化影视作品的内涵和传播效果。
一、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电影音乐
中国电影歌曲诞生于1930年,出自电影《野草闲花》中的《寻兄词》,发展到四十年代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期。因为这一时期中华民族正处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在中国人民为争取独立解放而不屈不挠作斗争的过程中,音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抗日战争时期是一个流血的年代,也是一个唱歌的年代。整个民族都在歌唱,歌唱着种地,歌唱着做工,歌唱着行军、打仗、流血,歌唱着走向永生……”④在这一时期,伴随着左翼电影运动的发展,电影中雄壮激昂的歌声也唤醒了人民的斗志,鼓舞人民去进行战斗,争取胜利。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32年的“一·二八”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加速了对华的军事侵略,使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痛切地感到民族危亡迫在眉睫,民族意识极大觉醒。伴随着左翼电影运动的开展,中国电影音乐与此同时迎来了它的创作高潮。“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既是电影的任务,也是它的功能。因此,电影歌曲成了电影大众化的最好工具,反过来歌曲又因为电影而得到流传。”⑤这时期的电影与音乐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的。为什么这一时期的电影歌曲进入一个创作和传播的高峰期呢?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因为当时的人民群众文化水平和音乐素养都普遍较低,他们对于器乐曲那种非语义性的作品不甚理解,所以歌曲这种词曲结合的艺术形式更能够唤醒人民大众内心的普遍情感,歌曲更具有通俗性,更容易人们理解。另一方面,因为处于战争年代,有电影播放条件的场地和时间毕竟是少数的,因此相比于整部电影的宣传鼓舞作用,能够切实反映电影主题的电影歌曲更易广泛传播开来。事实证明,随着人们的口口相传,很多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电影音乐都流传至今,为人广泛传颂,如影片《桃李劫》的主题歌《毕业歌》、电影《关山万里》的插曲《长城谣》等,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更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曲塑造了伟大的、不屈的、斗争的中华民族形象,任何时候听来都极具鼓舞人心的力量。
在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主要以上海为创作和传播基地,这一时期是中国有声电影初创并产生巨大影响的时代,乃至于后来的中国电影的影响力远远不能跟这一时期相比拟。“由于上海是当时的国际化大都市,城市繁华,各种阶层的生活方式都有,这就为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很多很好的资料和素材”⑥。
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电影歌曲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抗战歌曲,另一类是反映普通劳动者生活的抒情歌曲,代表人物是被誉为“永生的海燕”的作曲家——聂耳。
“30年代初期的普通老百姓,正遭受到黎锦晖的黄色流行歌曲的催眠与麻醉。这些歌曲以其低级庸俗的词句,轻佻油滑的曲调麻痹着人们的意志,阻挠着人们的觉醒”⑦,在这种时刻,需要有人站出来,以通俗易懂深入人心的词曲唱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唤起人民大众的斗志,聂耳便担负起这样的民族使命来。据估计,当时“仅上海就先后组成有近百个歌咏团体”⑧,正如民众歌咏会的领导人刘良模撰写的《高唱吧,中国》文中宣告:“我们不是为唱歌而唱歌,而是为民族解放而唱歌,我们要用唱歌的方法来唤醒民众,训练民众,组织民众,使他们有参加集团生活的习惯,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团”⑨在当时激昂的群众意志指引下,电影里的音乐也成为了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觉醒和自救的精神食粮。这些抗战歌曲不仅体裁多样,而且旋律优美极富艺术个性,即使在时代发展到今天,依然在很多场合下能够听到它们的旋律。
在音乐特色方面,抗战时期的电影歌曲最鲜明的特征便是它将西方的旋律风格和中国本土化的音乐创作特色相融合。比如《义勇军进行曲》当中的三连音的运用,是对于西方作曲技法的借鉴,因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人们普遍认同并接受了西方文化,自然也包括了西方的音乐创作技法。30年代之后,作曲家们更是广泛借鉴世界革命歌曲的创作特点。但是还有更多的作品充满了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如《四季歌》《塞外村女》《渔光曲》《大路歌》等,不仅歌词内容反映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旋律方面也广泛采用了地方民族曲调,这种中西结合的方式增强了歌曲的亲切感,有效推动其在民众之间流传开来,使这一时期的电影歌曲那悲壮的歌声如同怒潮一般席卷中华大地。 二、新时期中国电影音乐的新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中国的文化艺术市场日渐繁荣,科技的进步和工作生活的压力教人逐步远离了电影院这样传统的观影环境,现在绝大多数人常常选择坐在家里与电视作伴。对于现在的电影歌曲来说,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已经很少有什么歌曲能像过去的电影歌曲那样传唱多年,在人们心中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迹。尽管电影歌曲的黄金时代已不再,但是我们并不能把电影和电影歌曲从社会中抹去,因此,怎样发展电影和电影歌曲,就是电影工作者和电影歌曲创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考虑:
(一)认识深刻化
这一点主要指的是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于影视音乐作用的认识。其实“在影视作品中,音乐和画面共同作用,……好的影视作品音乐应该作为影视语言的构成元素,为影视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的塑造和发展服务”⑩,现在还有许多影视从业者不够重视音乐在作品中的重要性,认为音乐不过是画面的垫衬,处于次要地位,这种认识是肤浅的也是错误的。
无数鲜活的案例告诉我们,一首优秀的影视歌曲不仅可以为影视作品的成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甚至可以超越影视作品本身,具有更辉煌的传承价值。比如美国影片《北非谍影》中的乐曲《卡萨布兰卡》,不仅在影片当中起到深化人物情感的作用,更是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往昔的美好一幕幕浮现在眼前,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这首歌曲更是超越了电影作品本身,被广为传唱,后来又成为电影《广岛之恋》的插曲,因为歌曲本身所蕴含的追思、怀念的情绪极为动人。
(二)创作民族化
在影视音乐的创作方面,要加强民族元素的运用,打造具有中国风格的民族化品牌。比如各地方特色的民歌和戏曲文化一直都是我国民族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在影视音乐的民族化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比如《敖包相会》《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等影视歌曲,运用了民歌的手法创作,脍炙人口。又如电影《霸王别姬》和电视剧《大宅门》中,运用了大量的戏曲音乐,彰显了民族音乐的魅力,同时音乐与影视实现了完美的融合,令我们看到了影视音乐民族化的无限张力。
电影《卧虎藏龙》中的配乐之所以能够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音乐奖,其重要原因就是谭盾令世界看到了中国元素在电影中的出色表现力,正是中国音乐元素的运用征服了世界艺术领域。
但是另一方面,一首电影歌曲的成功首先离不开电影本身的成功,因此在创作电影作品时,需要创作者尽力严把质量关,提高电影作品的制作水准,影视歌曲才能发挥其锦上添花的作用。
(三)传播网络化
世界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的今天,影视音乐的传播更需要重视对于网络媒介的运用。南朝王微说过:“目有所及,故所见不周。”意思是说:“视力是有极限的,所以一定有没看到的东西”,而网络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个人与外部世界的距离。网络音乐市场无论从投放数量,还是传播范围都是空前的,因此,占领影视音乐的网络市场,对我国影视音乐的市场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从这一点来看,当今电影作品对于网络市场的利用有其可圈可点之处。如筷子兄弟的最新作品《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宣传曲《小苹果》,虽然歌词内容浅显,但是因为其旋律简单节奏感强,也很快占领了网络市场,并成为街头巷尾传唱度极高的网络音乐。同时,因为《小苹果》在网络市场的走红,对于电影本身起到了非常良好的宣传效果,《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上映仅四天便取得了过亿元票房收入。
电影音乐作为电影这个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候,熟悉的旧时曲调,就像一阵熟悉的气味,能够比回忆更真实地把我们带回到从前。后来,情节忘记了,台词忘记了,曾经青春娇艳的女主角的脸也变得模糊了,曲调却仍旧清晰,成为年华与梦想曾经激动人心的凭据”⑾因此,作为未来的电影创作者,作为影视文化的“传播者”,应当对影视音乐予以关注和重视,懂得并善于运用影视音乐达到更好的传播目的,实现“传者善传”的要求。
注释:
①王文和.中国电影音乐寻踪[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2.
②冯坚.中国百年电影歌曲概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③[法]皮埃尔·贝托米厄.电影音乐赏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6.
④陈志昂.抗战音乐史[M].济南:黄河出版社,2005,1.
⑤冯坚.中国百年电影歌曲概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⑥冯坚.中国百年电影歌曲概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⑦陈志昂.抗战音乐史[M].济南:黄河出版社,2005,1.
⑧向延生.民主的呐喊,战斗的凯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近代音乐.人民音乐[J].2001,8:7.
⑨转引自余峰.左翼音乐理论批评.文艺理论与批评[J].1998,5:22.
⑩李锦云.影视音乐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4.
⑾田艺苗.流影留声:全球电影音乐经典鉴赏[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1.
参考文献
[1]王文和.中国电影音乐寻踪[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2.
[2]冯坚.中国百年电影歌曲概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3][法]皮埃尔·贝托米厄.电影音乐赏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6.
[4]陈志昂.抗战音乐史[M].济南:黄河出版社,2005,1.
[5]向延生.民主的呐喊,战斗的凯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近代音乐.人民音乐[J],2001,8:7.
[6]李锦云.影视音乐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4.
[7]田艺苗.流影留声:全球电影音乐经典鉴赏[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1.
作者簡介:胡静婷(1989—),女,现为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中国电影音乐;抗日战争时期;创作民族化;传播网络化
所谓“传者”就是指艺术作品的传播者,而“传者善传”就是指作为艺术作品的生产传播者需要掌握一定的传播方法和技巧,使生产出的艺术作品能够更为有效地被传播到受众眼前,为大众所接受并争取在其内心留下深刻印迹。1895年,世界电影正式诞生,当时人们称这个新奇的发明为“伟大的哑巴”。然而,电影从来都不甘于沉默,早期电影为了弥补声音方面的不足,采用现场器乐伴奏的方式使声音与画面相配。“虽然此时电影并没有对活动的视像做出直接的相应的声音反应,但是它使用的音乐伴奏,填补了听觉方面的空白。……是音乐伴奏伴随着电影走过了30多年的默片歷程。”①中国电影自1905年诞生以来,也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音乐从来就是电影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正如著名的音乐大师杜纳耶夫所说:“电影这一伟大的和大众化的艺术,它不仅和歌曲并肩前进,还产生了歌曲,传播了歌曲。”②可以说,从电影艺术诞生起,就与音乐结下了难解的缘分。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现在电影日趋发展为声画综合的艺术形式,很难想象现在的电影观众看到一部没有音乐的电影时会作何反应,“缺乏音乐的电影其可怕程度与没有画面的电影是一样的。没有了音乐,电影给人的感觉会是残肢断臂”③。因此,作为一名影视艺术的从业者,便应该对于中国电影音乐进行研究,以利用这个便利的工具,深化影视作品的内涵和传播效果。
一、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电影音乐
中国电影歌曲诞生于1930年,出自电影《野草闲花》中的《寻兄词》,发展到四十年代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期。因为这一时期中华民族正处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在中国人民为争取独立解放而不屈不挠作斗争的过程中,音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抗日战争时期是一个流血的年代,也是一个唱歌的年代。整个民族都在歌唱,歌唱着种地,歌唱着做工,歌唱着行军、打仗、流血,歌唱着走向永生……”④在这一时期,伴随着左翼电影运动的发展,电影中雄壮激昂的歌声也唤醒了人民的斗志,鼓舞人民去进行战斗,争取胜利。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32年的“一·二八”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加速了对华的军事侵略,使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痛切地感到民族危亡迫在眉睫,民族意识极大觉醒。伴随着左翼电影运动的开展,中国电影音乐与此同时迎来了它的创作高潮。“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既是电影的任务,也是它的功能。因此,电影歌曲成了电影大众化的最好工具,反过来歌曲又因为电影而得到流传。”⑤这时期的电影与音乐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的。为什么这一时期的电影歌曲进入一个创作和传播的高峰期呢?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因为当时的人民群众文化水平和音乐素养都普遍较低,他们对于器乐曲那种非语义性的作品不甚理解,所以歌曲这种词曲结合的艺术形式更能够唤醒人民大众内心的普遍情感,歌曲更具有通俗性,更容易人们理解。另一方面,因为处于战争年代,有电影播放条件的场地和时间毕竟是少数的,因此相比于整部电影的宣传鼓舞作用,能够切实反映电影主题的电影歌曲更易广泛传播开来。事实证明,随着人们的口口相传,很多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电影音乐都流传至今,为人广泛传颂,如影片《桃李劫》的主题歌《毕业歌》、电影《关山万里》的插曲《长城谣》等,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更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曲塑造了伟大的、不屈的、斗争的中华民族形象,任何时候听来都极具鼓舞人心的力量。
在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主要以上海为创作和传播基地,这一时期是中国有声电影初创并产生巨大影响的时代,乃至于后来的中国电影的影响力远远不能跟这一时期相比拟。“由于上海是当时的国际化大都市,城市繁华,各种阶层的生活方式都有,这就为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很多很好的资料和素材”⑥。
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电影歌曲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抗战歌曲,另一类是反映普通劳动者生活的抒情歌曲,代表人物是被誉为“永生的海燕”的作曲家——聂耳。
“30年代初期的普通老百姓,正遭受到黎锦晖的黄色流行歌曲的催眠与麻醉。这些歌曲以其低级庸俗的词句,轻佻油滑的曲调麻痹着人们的意志,阻挠着人们的觉醒”⑦,在这种时刻,需要有人站出来,以通俗易懂深入人心的词曲唱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唤起人民大众的斗志,聂耳便担负起这样的民族使命来。据估计,当时“仅上海就先后组成有近百个歌咏团体”⑧,正如民众歌咏会的领导人刘良模撰写的《高唱吧,中国》文中宣告:“我们不是为唱歌而唱歌,而是为民族解放而唱歌,我们要用唱歌的方法来唤醒民众,训练民众,组织民众,使他们有参加集团生活的习惯,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团”⑨在当时激昂的群众意志指引下,电影里的音乐也成为了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觉醒和自救的精神食粮。这些抗战歌曲不仅体裁多样,而且旋律优美极富艺术个性,即使在时代发展到今天,依然在很多场合下能够听到它们的旋律。
在音乐特色方面,抗战时期的电影歌曲最鲜明的特征便是它将西方的旋律风格和中国本土化的音乐创作特色相融合。比如《义勇军进行曲》当中的三连音的运用,是对于西方作曲技法的借鉴,因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人们普遍认同并接受了西方文化,自然也包括了西方的音乐创作技法。30年代之后,作曲家们更是广泛借鉴世界革命歌曲的创作特点。但是还有更多的作品充满了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如《四季歌》《塞外村女》《渔光曲》《大路歌》等,不仅歌词内容反映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旋律方面也广泛采用了地方民族曲调,这种中西结合的方式增强了歌曲的亲切感,有效推动其在民众之间流传开来,使这一时期的电影歌曲那悲壮的歌声如同怒潮一般席卷中华大地。 二、新时期中国电影音乐的新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中国的文化艺术市场日渐繁荣,科技的进步和工作生活的压力教人逐步远离了电影院这样传统的观影环境,现在绝大多数人常常选择坐在家里与电视作伴。对于现在的电影歌曲来说,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已经很少有什么歌曲能像过去的电影歌曲那样传唱多年,在人们心中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迹。尽管电影歌曲的黄金时代已不再,但是我们并不能把电影和电影歌曲从社会中抹去,因此,怎样发展电影和电影歌曲,就是电影工作者和电影歌曲创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考虑:
(一)认识深刻化
这一点主要指的是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于影视音乐作用的认识。其实“在影视作品中,音乐和画面共同作用,……好的影视作品音乐应该作为影视语言的构成元素,为影视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的塑造和发展服务”⑩,现在还有许多影视从业者不够重视音乐在作品中的重要性,认为音乐不过是画面的垫衬,处于次要地位,这种认识是肤浅的也是错误的。
无数鲜活的案例告诉我们,一首优秀的影视歌曲不仅可以为影视作品的成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甚至可以超越影视作品本身,具有更辉煌的传承价值。比如美国影片《北非谍影》中的乐曲《卡萨布兰卡》,不仅在影片当中起到深化人物情感的作用,更是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往昔的美好一幕幕浮现在眼前,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这首歌曲更是超越了电影作品本身,被广为传唱,后来又成为电影《广岛之恋》的插曲,因为歌曲本身所蕴含的追思、怀念的情绪极为动人。
(二)创作民族化
在影视音乐的创作方面,要加强民族元素的运用,打造具有中国风格的民族化品牌。比如各地方特色的民歌和戏曲文化一直都是我国民族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在影视音乐的民族化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比如《敖包相会》《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等影视歌曲,运用了民歌的手法创作,脍炙人口。又如电影《霸王别姬》和电视剧《大宅门》中,运用了大量的戏曲音乐,彰显了民族音乐的魅力,同时音乐与影视实现了完美的融合,令我们看到了影视音乐民族化的无限张力。
电影《卧虎藏龙》中的配乐之所以能够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音乐奖,其重要原因就是谭盾令世界看到了中国元素在电影中的出色表现力,正是中国音乐元素的运用征服了世界艺术领域。
但是另一方面,一首电影歌曲的成功首先离不开电影本身的成功,因此在创作电影作品时,需要创作者尽力严把质量关,提高电影作品的制作水准,影视歌曲才能发挥其锦上添花的作用。
(三)传播网络化
世界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的今天,影视音乐的传播更需要重视对于网络媒介的运用。南朝王微说过:“目有所及,故所见不周。”意思是说:“视力是有极限的,所以一定有没看到的东西”,而网络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个人与外部世界的距离。网络音乐市场无论从投放数量,还是传播范围都是空前的,因此,占领影视音乐的网络市场,对我国影视音乐的市场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从这一点来看,当今电影作品对于网络市场的利用有其可圈可点之处。如筷子兄弟的最新作品《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宣传曲《小苹果》,虽然歌词内容浅显,但是因为其旋律简单节奏感强,也很快占领了网络市场,并成为街头巷尾传唱度极高的网络音乐。同时,因为《小苹果》在网络市场的走红,对于电影本身起到了非常良好的宣传效果,《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上映仅四天便取得了过亿元票房收入。
电影音乐作为电影这个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候,熟悉的旧时曲调,就像一阵熟悉的气味,能够比回忆更真实地把我们带回到从前。后来,情节忘记了,台词忘记了,曾经青春娇艳的女主角的脸也变得模糊了,曲调却仍旧清晰,成为年华与梦想曾经激动人心的凭据”⑾因此,作为未来的电影创作者,作为影视文化的“传播者”,应当对影视音乐予以关注和重视,懂得并善于运用影视音乐达到更好的传播目的,实现“传者善传”的要求。
注释:
①王文和.中国电影音乐寻踪[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2.
②冯坚.中国百年电影歌曲概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③[法]皮埃尔·贝托米厄.电影音乐赏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6.
④陈志昂.抗战音乐史[M].济南:黄河出版社,2005,1.
⑤冯坚.中国百年电影歌曲概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⑥冯坚.中国百年电影歌曲概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⑦陈志昂.抗战音乐史[M].济南:黄河出版社,2005,1.
⑧向延生.民主的呐喊,战斗的凯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近代音乐.人民音乐[J].2001,8:7.
⑨转引自余峰.左翼音乐理论批评.文艺理论与批评[J].1998,5:22.
⑩李锦云.影视音乐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4.
⑾田艺苗.流影留声:全球电影音乐经典鉴赏[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1.
参考文献
[1]王文和.中国电影音乐寻踪[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2.
[2]冯坚.中国百年电影歌曲概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3][法]皮埃尔·贝托米厄.电影音乐赏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6.
[4]陈志昂.抗战音乐史[M].济南:黄河出版社,2005,1.
[5]向延生.民主的呐喊,战斗的凯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近代音乐.人民音乐[J],2001,8:7.
[6]李锦云.影视音乐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4.
[7]田艺苗.流影留声:全球电影音乐经典鉴赏[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1.
作者簡介:胡静婷(1989—),女,现为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