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说:尚奎同志的要求是合理的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g5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1年9月17日,周恩来参加了党中央在庐山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后,在杨尚奎同志陪同下,下山途经星子县到达南昌,住江西宾馆。晚上省委设便宴招待他和罗瑞卿、柯庆施等领导人。他举杯高兴地说:“从南昌起义到现在已经整整34年了,早就想到南昌看看,就是腾不出时间。这次给了我旧地重游的机会,我要住几天,好好看看这座城市的变化。”
  当天晚上,周恩来同罗瑞卿、柯庆施等领导人,在江西省委杨尚奎等负责同志陪同下,观看了上海星火魔术团的表演。
  这个团在南昌演出了多场,深受观众欢迎。有关部门曾向杨尚奎反映,江西应该建个魔术表演团,但要从头培养,花钱不说,还得花费很长时间。如果通过组织出面,把这个团留下来,那就太好了。尚奎早就有这个想法,只是等待适当的机会,而今天这个机会再好没有,柯庆施是华东局书记兼上海市委书记,总理又在场,所以在演出时,尚奎便当着总理的面,向柯庆施提出了这个要求。
  当时柯庆施没有吭声,总理主动帮忙说:“尚奎同志的要求是合理的,上海应该支援江西嘛!大方一点,送给他们吧!”
  柯庆施只是笑笑,仍没有表态。
  总理和尚奎一唱一和,边开玩笑边说服,最后柯庆施才笑着说:“待会儿我和团长他们谈谈,如果他们同意,那就留给江西。”
  演出很精彩,总理很高兴,不断地鼓掌。
  当魔术师问:“请台下哪位观众,借一块手表给我?”魔术师伸出右手,向观众深深鞠一躬。
  “我这块手表给你”,总理立即站了起来,满面春风地扬起了自己的手表。
  卫士把手表送上舞台,魔术师接过来,向总理鞠躬致谢,台下掌声雷动。
  表演结束,魔术师将手表还给总理的时候,总理右手朝前一挥说:“这块表就送给你了。”
  又热烈又响亮的掌声,此起彼伏。
  演出结束,总理便去看望演员,和他们亲切地交谈,询问他们来了多久,生活是否习惯等。
  “你们说江西好不好呀?”总理又问。
  “好,很好!”演员们大声回答说。总理说:“是的,江西是好。江西是毛主席亲手创立的革命根据地,江西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对革命贡献很大……”
  演员们也谈到了江西人民热情,对他们的生活安排也十分周到。
  “那么,你们就留在江西,做江西老表好不好?”总理问道。“好!”演员们齐声回答。
  这个魔术团就这样留在了江西,在江西生根、开花、结果,不仅为江西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且还到了10多个国家演出,促进了国际间的艺术交流,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
  周恩来在南昌期间,在江西省委领导的陪同下,接见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师生代表,参观了八大山人纪念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视察了洪都机械厂和南昌市政建设。周恩来还与时任江西省省长的邵式平登上省政府大楼平台,俯视了南昌全貌,他对邵式平说,南昌的变化很大,新建了大马路,盖起了不少新房,与“八一”起义时大不一样了。现在我好多地方都认不得了。
其他文献
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在中国大地上烧杀抢劫、奸淫掳掠,满天烽火,遍野血腥,犯下了弥天大罪,中华民族遭受到了空前的浩劫。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切力量进行了八年艰苦抗战,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侨居海外的赤子因为“我是中国人”,在侨居地积极投入了这场伟大的抗日救国运动。我是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的华侨,那时我才十七八岁,积极地投入到抗日救国运动。岁月如流水,距今已60多年,但对当时的抗日救国活动记忆犹
期刊
在袁隆平院士的家里,墙上有一首自题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看过这诗的人觉得文字通俗,含意深长。   举世闻名的袁隆平,祖籍江西省德安县,1930年9月1日生于北平(今北京),因为是隆字辈,取名为隆平。1953年7月,他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1953年至1976年,任湖南安江农校老师。袁隆平历任湖南省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国家杂交水稻工
期刊
红七军团东进北上     1934年7月,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形势处于严峻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决定以红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开赴皖浙赣边区,开展抗日救国运动,发展游击战争,创建新苏区,吸引一部分敌军回援其根本重地,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配合中央红军主力粉碎敌军的“围剿”。   7月6日晚,红七军团6000余人,在中共中央代表曾洪易和军团长寻淮洲、政治委员乐少华、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率领
期刊
趣门外人咬狗     解放前,北平有一首民谣,叫做《颠倒歌》。歌中写道:“东西街,南北走,忽闻门外人咬狗。拿起门来开开手,抬起手来打砖头,又被砖头咬了手。”显而易见,民谣把事物都说反了,完全违背常理。但它正是利用这种违背常理的颠倒法,巧妙地讽刺了当时是非颠倒的社会现象,从而让人耳目一新。     齐白石欲做“三家”走狗     齐白石对徐青藤、雪个、石涛三人的诗画艺术十分钦佩,大有“恨不生前300
期刊
不久前,笔者专程拜访了北京军区原政治委员刘振华上将。   走进将军宽畅明亮的客厅,书卷气扑面而来。中堂上挂着一幅气势磅礴的国画----《泰山》,上书“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靠近窗户是一个精致的竹雕“琴音清若水,诗梦暖如春”和一幅“春到神州”的牡丹画。左墙上挂着中国贫困地区文化促进会敬赠的条幅“丹心扶社稷,铁骨护山河”。这几幅书画作品是刘老将军精忠保国、高风亮节的真实写照。   刘振华1938年参加
期刊
老人机构 德国已建立60多个“高龄公民协商委员会”及老人俱乐部之类的组织机构,负责组织老人活动,安排老人就医,协同民政部门维护老人合法权益,安排老人晚年生活,这些组织成了“老人之家”。   老人读物 日本出版商根据日本老人喜欢读书的特点,大量出版“老人书”。如今老人读物在日本纷纷问世,它像小人书深受孩子们欢迎那样,深深吸引着老年人。   白发大学 目前,美国约有700多所高等学府招收退休老人入学就
期刊
为了延长瓶内插花的开花期,不妨采取以下几种保鲜法:   剪枝法 每天用剪刀修剪花枝末端,可使花枝保持良好的吸水功能。   烫枝法 把花枝末端切口2厘米放入滚开水中浸烫1~2分钟,再把它插入瓶中。此法最适宜于牡丹、芍药、夹竹桃、凤仙花、郁金香等茎枝柔软的花卉。   灼枝法 把花枝末端切口2厘米处在酒精灯或烛火上烧灼一会儿,待切口流出的白色液体凝固后,再把它插入瓶中。此法最适宜于梅花、桃花、蔷薇、丁香
期刊
76岁的我,老眼昏花,平日读书看报,越来越费劲,只能“读书读封皮,看报看标题”。然而,最近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文件,却是例外。我借助放大镜,读了一遍又一遍,越读越心明眼亮,越读越看到希望,越读越高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心情油然而生。   体现民意,集中民智,关注民生,是五中全会文件的突出特征。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
期刊
我一不喝酒,二不抽烟,惟好读书。退休后,生活有了保障,自己成了时间的主人,于是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海洋中,真正领略到“至乐无如读书”的最佳境界。我的读书之乐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曰藏书之乐。古人认为藏书为人生第一要事。藏书是通读之资,学问之本。大凡喜欢读书的人,无一不爱买书和藏书。为了读到好书,我几乎每星期都要去泡书店、遛书摊、逛书市,去发现和购买我所需要的书籍。一本好书,令我爱不释手,几
期刊
今年“两会”民主求实、团结奋进。5000多名代表、委员齐聚一堂,共商国是。人们从春天的盛会,获取改革发展的信息,感受到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在这里凝聚。  这次“两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全国人大的各项职责,取得了重要成果。近3000名人大代表认真听取和审议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