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城市与再生水及雨洪利用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di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過对绿色城市的内涵和实现途径进行初步探讨,分析了绿色城市与再生水及雨洪利用的关系。总结性提出了创建绿色城市对再生水及雨洪利用相关标准的指标要求。
  【关键词】绿色城市;再生水;雨洪利用
  
  1 绿色城市的内涵和实现途径
  1.1 绿色城市的内涵
  1931年,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最早提出“绿色城市”这一概念;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人类对环境的反思,绿色城市的研究和实践悄然兴起,并逐渐发展成为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绿色思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2005年6月组织来自世界各国60多个城市的市长签署《城市环境协定—绿色城市宣言》。在《绿色城市宣言》中,各城市将呼吁在7个方面努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能源、废物减少、城市设计、城市自然、交通、环境健康和水。
  国内对绿色城市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重视程度极高。1994年5月,我国政府颁布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我国具体国情和人口、环境与发展总体联系出发,提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与此同期,黄光宇教授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和衡量标准【1】,钱学森教授提出了“山水城市”的设想【2】。
  本文认同上述观点,并认为绿色城市代表环境、经济、社会、人的和谐统一,在基于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重建、维护与发展之后,更多的更重要的是体现经济、社会、生态、资源、环境在城市这个“第二自然界”中的协调发展。在绿色城市中,环境、经济、社会、人的和谐统一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绿色城市应该拥有:(1)良好的自然与生态环境;(2)高质量的、健康的经济增长;(3)丰富的居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4)健全、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良好的社会秩序;(5)市民的高环保意识。
  1.2 绿色城市的实现途径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原主任委员、国家环境保护局原局长曲格平在厦门国际城市绿色博览会的21世纪绿色城市论坛发表专题演讲时,提出了我国建设绿色城市的六条基本标准及九条途径【3】。曲格平说,随着21世纪的来临,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发展不可逆转的绿色潮流,正引导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绿色文明时代。在加快城市化建设的同时,如何建设一个经济、社会和环境相协调发展的绿色城市,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他认为,要建设一个绿色城市,至少应当符合6项基本要求:(1)合理的规划布局;(2)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3)有效控制污染,环境质量达到优良状态;(4)选择使用清洁能源;(5)城市面积有一定比例的绿化覆盖;(6)居民有强烈的环境意识。
  要实现绿色城市,必须采取行政、法制、经济、技术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相互配套和协调,以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向着生态化方向转化,从而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具体包括有9个途径:(1)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2)推行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经济运行模式;(3)建设功能齐全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4)建立快捷便利和清洁的城市交通体系;(5)建立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城市能源体系;(6)建设环境优美、服务配套和高品质环境质量的生态居住区;(7)开发和研制对环境有利的技术支撑体系;(8)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9)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和绿色消费观,使公众特别是领导人树立牢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决策和消费时能够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这六条标准和九条途径从环保和生态的角度指出了怎样建设绿色城市,实现城市和人的和谐发展。
  2 再生水和雨洪利用的作用及意义
  本文解读再生水及雨洪利用的意义,为后续分析绿色城市对再生水及雨洪利用的要求打下基础。
  2.1 再生水和雨洪利用的作用
  如果走污染再治理的传统的发展之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必将出现严重的水问题:水资源危机、水环境危机、水安全危机、水文化危机等。
  水资源危机: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受到污染,同时城市需水量不断增长,导致水资源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水环境危机:大量含污染物的污水排入水环境,水体污染加剧;地面硬质化,人为阻断城市的水文循环,造成地下水补充不足,蒸发量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强烈,灰霾天数增多。水安全危机:地面硬质化,洪峰流量增大,城市安全受到洪涝灾害的威胁。水文化危机:由于水环境的恶化,城市滨水空间的功能丧失,市民缺少亲水的生活空间,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全面开展城市再生水回用和雨洪利用将有力的解决上述水问题,为创建绿色新城奠定良好的基础:(1)可替代优质水资源,有效减少水资源需求,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2)可提供大量环境景观用水,恢复水循环,重建水生态和水环境;(3)可进一步减少进入自然水体的污染物量,改善水体水质;(4)可改善水环境,为下阶段塑造亲水空间、水体景观,发展城市水文化提供契机;(5)通过引导建设项目采用雨洪利用措施,可增加渗透量和蒸发量,有效减少暴雨径流量,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充分补充地下水,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安全。
  2.2 再生水和雨洪利用的意义
  由再生水及雨洪利用的作用可见,其推广实施将是循环经济理念、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水问题上的重要实践,必将带来长远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2.1 社会效益
  推进城市再生水系统及雨洪利用设施建设,能多方面多层次的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创建优良的投资环境,切实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供水环境急需的生态用水,结合人工湿地设施,近期扭转河道水质恶化的趋势,远期逐步恢复河流生态,为创建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水文化环境奠定基础。
  落实循环经济理念,通过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再生水,充分利用山区雨洪资源,开辟城市“第二水源”,替代优质饮用水资源,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保证社会的安定繁荣;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使成为节水示范城区、雨洪利用示范城区,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的一面旗帜,为创建绿色城市奠定基础。
  保证重要市政公园的环境生态用水,为市民提供亲水娱乐空间,能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丰富城市“山水文化”,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2.2.2 环境效益
  通过实施再生水及雨洪利用项目,在城市开发建设工程中不走常规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而走发展与环境并重的和谐之路,控制现状和将来可能出现的水污染现象,提高水环境质量,为建成“绿色新城”奠定基础。通过规划实施,将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环境效益:①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改善水环境。通过再生水系统对将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进一步处理,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污水处理厂出水结合人工湿地处理后进行河道生态补水,水质将得到进一步净化和提高。通过雨洪利用措施对初期雨水进行处理和处置,减少面源污染,进一步提高水环境质量。②形成良好的自然水文循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通过维护自然水文循环,雨洪利用可以增加地下水补给、调节城市气候、防止海水入侵,是建立城市健康水循环,修复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③改善城市水环境,为市民提供亲水空间。
  2.2.3 经济效益分析
  再生水及雨洪利用是环保工程、资源开发工程,除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外,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一是通过开辟第二水源,可以节约外部引水资源,从而节省远距离引水管道建设及运行维护费用(通过再生水及雨洪利用的不仅仅是节约节约外部引水资源)。二是若再生水的回用对象主要是工业企业用户,通过工业企业用户合理使用再生水,将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三是通过雨洪利用,将雨水入渗地下或调蓄回用,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延缓洪峰、削减洪量,从而减轻城市防洪排涝负担、减少城市排涝设施规模,既节约城市基础投资,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受威胁。
  3 绿色城市与再生水及雨洪利用
  3.1 绿色城市与再生水及雨洪利用的关系
  水,为万物之灵。水生城之态,水筑城之形;水是城之源,水为城之魂;水文明是生态文明之基。绿色城市从本质上来说是建设城市、环境、社会、人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绿色城市建设的基础田、起航点、推进器。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水资源、水环境、水文化的构建。
  由此可知,再生水及雨洪利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水生态環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创建绿色城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战略手段。
  3.2 绿色城市对再生水及雨洪利用的指标要求
  由前述分析可知,目前虽无创建绿色城市的统一的指标体系,但可参考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的指标和标准体系,详在此不一一详述。在上述指标和标准体系中,某些指标直接表征了再生水及雨洪利用的开展程度,如再生水利用率、道路广场中透水面积的比重、非常规水资源替代率等。某些指标是再生水及雨洪利用的影响指标,除受到再生水及雨洪利用工作的影响外,还受到城市建设的其它因素的影响,指标值不能直接反应再生水及雨洪利用须达到的目标,如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城市热岛效应程度等。
  本文整理各相关标准关于再生水及雨洪利用的指标要求如下表1所示:
  4 结束语
  总之,再生水及雨洪利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创建绿色城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战略手段。
  通过探讨绿色城市对再生水与雨洪利用的要求,以便城市开展绿色用水工作,使再生水及雨洪利用工作成为创建绿色新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黄光宇,田园城市、绿心城市、生态城市[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2,14(3):65-69
  [2]鲍世行,顾孟潮主编.. 山水城市与建筑科学(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论)(精).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2-30
  [3]郭宏慧,赖胜男,王源福.浅析我国的绿色城市设计[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153-154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关于调整《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实施细则的通知,环办[2002]132号 .2002.11
  [5]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国家卫生城市考核鉴定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2005年8月4日
  [6]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 [2004]7号 2004年9月13日
  [7]中国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暂行) 》2004年6月15日
  [8]中国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和《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的通知 建城〔2006〕140号. 2006年6月13日
  作者简介:
  郭平(1979-),女,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给排水规划设计研究及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桥梁施工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本文主要对桥梁施工的技术以及其质量控制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桥梁的施工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桥梁;施工技术;质量;    桥梁工程项目的建设中,重中之一的关键就是桥梁施工建设,桥梁施工是一项统筹全局的活动,涵盖了技术、组织、管理、法律、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内容。如今尽管我国的交通建设行业有着迅猛的发展,不过因为桥梁施工质量控制仍然底子较薄,基础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高层建筑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高层建筑在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善高层建设的施工质量,做好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的观测工作是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正是以此为研究契机,旨在为今后的高层建筑施工沉降观测工作提供理论借鉴和技术保证。  【关键词】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技术;应用分析 
期刊
【摘 要】本文系统介绍了机场路隧道下穿成雅高速机场路立交桥进行的桩基托换的设计、施工步骤和监测,本项技术对成都地区公路桥桩基托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公路桥;桩基托换;监控量测    1 工程概况  成绵乐客运专线DK165+420~DK170+920段为机场路隧道,全长5500m。隧道位于成都市区,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隧道从成都南站出站后在DK165+420开始下穿,紧沿机场高速公
期刊
【摘 要】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是公路工程中不可避免的内容,而如何对软基进行有效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对软土地基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以某工程为例,对软基路段的施工方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软基处理;公路工程;软土地基    1 引言  软基是指内聚力小,抗剪强度低,孔隙比大,压缩性高的淤泥、淤泥质土及其它高压缩性土。软基具有强度低,压缩性大、透水
期刊
【摘 要】软土的成因一般认为是由于第四纪后期地表水所形成的沉淀物质,多分布在海滨,湖滨,河流沿岸等地势低洼地带,地表常年潮湿或积水。当天然地基的强度不足或土的压缩性较大,不能够满足构造物对地基的要求时,就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地基处理。淤泥、粘土等组成的软土地基,由于其强度低、压缩性高、透水性和均匀性差,在工程中常需要进行地基加固处理。水泥土搅拌法能够有效提高软土的强度,降低压缩模量,因此在市政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上升,我国建筑工程的相关工作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提高,尤其是近几年来高层建筑的涌入,更是使得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取得了空前的发展。然而,建筑物的防雷设施的安装工作仍存在众多的不足,是亟需专业人士去解决的。本文主要对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的相关工作,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科学的对雷电的破坏形式、防雷保护设计以及防雷设施的安装工作进行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设
期刊
【摘 要】同步发电机经过多年运行,特别是在潮湿、高温环境运行的发电机,其定子绕组绝缘降低,容易造成定子绕组短路故障,严重时可造成定子绕组相间短路,甚至使发电机着火。纵差保护可以保护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内部短路故障,其动作的准确性,对发电机安全运行十分重要。下面介绍纵差保护的构成原理,分析实际应用中存在不平衡电流的影响,并举例分析其工作过程。  【关键词】同步发电机;纵差保护     1 纵差保护
期刊
【摘 要】防火是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要求之一,在民用建筑中,易燃物多、人多,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在我国,民用建筑防火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使得人民的安全还存在很大的隐患。有效地利用好现有的建筑防火技术将对防止火灾等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建筑防火技术;民用建筑;建筑设计    在我国的民用建筑中,防火系统还不是很完善,并且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建
期刊
【摘 要】在进行地下室防水施工时,必须优选防水材料,加强防水混凝土施工,对防水卷材的施工严加控制,并对特殊部位进行重点防水处理,这样才能确保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通过工程实例,针对地下室结构刚柔结合防水施工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防水工程;防水卷材;自防水混凝土;后浇带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上11层,地下1 层为地下车库,车库建筑面积为6841m
期刊
【摘 要】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混凝土的质量与建筑的质量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文章叙述了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从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严格控制施工技术等方面对如何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做了详细的说明。为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进行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现代工程建设,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混凝土已经成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