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部位原发性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发病部位原发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2020年1月~12月在本院成功进行手术治疗的150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手术后病理资料与随访资料均完整无缺失,其中胃上部癌、胃中部癌、胃下部癌的例数分别是53例、50例、47例,对比不同发病部位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三种发病部位的原发性胃癌患者,其性别、年龄等比较P<0.05;三种发病部位的患者,其病灶大小、病理学分期、分化程度等比较P<0.05;同时胃上部癌者的5年生存率相较于其他两种发病部位要低,對比P<0.05。结论:对于不同发病部位的原发性胃癌,其临床病理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异性,通过这些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可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计划,以此改善患者疾病预后。
  关键词:不同部位;原发性胃癌;临床病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原发性胃癌主要是指癌细胞来自于胃黏膜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原发性胃癌的疾病症状主要和其疾病分期相关,一般早期的原发性胃癌所具有的症状并不显著,而到了癌症的进展期,患者将会出现消瘦、黑便、隐痛、恶心呕吐等多种症状[1]。目前临床临床治疗原发性胃癌的手段主要是手术治疗,虽然随着临床治疗胃癌技术不断改进,胃癌患者疾病预后获得很大改善,但整体疗效仍旧欠佳。有关研究显示,原发性胃癌的疾病预后效果不但和治疗手段、疾病临床特征、生物学行为等存在相关性,还会受到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类型、胃癌浸润类型及浸润深度等有关[2]。本研究主要比较分析不同发病部位原发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期望通过这些临床病理特征来为患者制定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的治疗方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12月在本院成功进行手术治疗的150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与女性的人数分别是105例、45例,年龄范围78~36岁,平均年龄(56.66±8.63)岁,BMI是20.0到25.5kg/cm2,平均BMI(22.53±2.06)kg/cm2。其中胃上部癌、胃中部癌、胃下部癌的例数分别是53例、50例、47例
  1.2方法
  本次入选的150例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均获取淋巴结病检样本个数15个以上,同时根据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具体发病部位的原发性胃癌患者的病理特征。
  1.3疾病分类标准
  根据进展期胃癌的大小及形态等进行分类的分成为Borrmann1型、2型、3型、4型。组织学分型主要划分成普通型(包括黏液腺癌、管状腺癌等)与特殊型(包括鳞状细胞癌类癌、腺鳞癌等)。
  1.4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三种发病部位的原发性胃癌患者,其性别、年龄等比较P<0.05;三种发病部位的患者,其病灶大小、病理学分期、分化程度等比较P<0.05,同时胃上部癌者的5年生存率相较于其他两种发病部位要低,对比P<0.05,见表1。
  3讨论
  我国胃癌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早期胃癌较为隐秘,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发展到晚期,此时即使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为主综合性治疗,仍旧有超过60%的患者会出现癌症复发或者转移[3]。有关研究显示,胃癌的具体发病部位和患者疾病预后存在密切相关性。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发病部位(胃上部癌、胃中部癌、胃下部癌)原发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差异的临床意义,结果显示,三种发病部位的原发性胃癌患者中,其性别、年龄等比较P<0.05,即胃上部癌患者年龄相较于胃中部癌、胃下部癌的要高;男性患者的胃上部癌发病概率高于其他部位,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胃上部的胃癌所具有的生物行为较为独特,导致肿瘤的形成与发展需要时间较长,导致年龄较高[4]。同时本研究显示,三种发病部位的患者,其病灶大小、病理学分期、分化程度等比较P<0.05,其中手术情况中,胃癌上部患者的绝对根治比例相较于其他部位的要高;胃上部癌的患者,其病灶更大大、分化程度高、病理学分期高。对于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显示,胃上部癌者的5年生存率相较于其他两种发病部位要低,对比P<0.05,这表示胃上部癌的病情更恶劣,预后效果更差。
  综上所述,不同部位的原发性胃癌,其临床病理学特征与预后效果都有着显著的差异性,要根据这些特征实施针对性治疗。
  参考文献:
  [1]李荣雪,张倩,孙秀静,等.同时性多发与单发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以及多发癌病灶关联性分析[J].胃肠病学,2019,24(8):454-459.
  [2]朱晓宇,朱飞,徐朝晖,等.残胃癌和原发性胃癌临床病理特点与生存状况的比较[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9,27(10):618-623.
  [3]郝丽莉.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4):13-15.
  [4]庞芳宁,白槟,杨鹏.不同部位原发性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对比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20,49(5):116-11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究糖尿病健康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的实际影响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分组,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一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性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水平和并发症概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率96.67%,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率76.6
摘要:尽管MRCP具有多序列、多参数、多方位成像以及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某些病变与正常组织的T1甚至T2弛豫时间无明显差别。另外,有些病变虽有明显的异常信号,但诊断与鉴别诊断仍较困难,还有些病变较小,平扫不易显示。在这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应用引入MRCP对比剂来帮助解决。本文就新型口服阴性对比剂康师傅绿茶饮料应用于MRCP检查的技术原理及在MRCP检查中的良好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摘要]“大思政课”的特征是目标远大、视野宏大、系统完备。脱贫攻坚蕴含丰厚的“大思政课”资源,用好这些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讲好脱贫攻坚“大思政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必然要求,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脱贫攻坚“大思政课”的实践进路包括:把握文献图景引导学生阅读,讲好中国扶贫故事,同时引导学生透
[摘要]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历史虚无主义实质是唯心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否定。历史经验表明,在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方法论上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这些都有利于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开展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与批判。因此,深入学习党的百年意识形态建设基本经验对于巩固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具
[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和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实践中,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制度自觉,开启了以党章为根本的党内法规建设。认真梳理、考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探究其演变规律和发展方向,对新时代党内法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
[摘要]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学说,为推进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坚持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相统一,为推进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治理提供了实践路径;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关键词]社会治理;理论;实践;价值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号]A [
[摘要]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部队进行了战略决战,也在不断思考探索着未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新中国的建设问题。当时,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如何去接收和管理解放的城市。经过不断探索,中国共产党探索出诸多成功进行城市接管工作的政策理论和实践经验,而这些都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完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分析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城市接管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探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围绕科技创新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合乎科技发展规律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系统回应了“为什么要进行科技创新”“怎么进行科技创新”“进行科技创新需要哪些保障”“科技创新由谁来领导”等重要问题,为我们明确科技创新地位、抓住科技创新机遇、补齐科技创新短板、加强科技伦理建设等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也体现了在科技创新中要立足国内与全球视野相统一,
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为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总护理满意度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等。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再次住院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
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联合优质护理对初产妇自然分娩出现的焦虑以及产后疼痛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初产妇自然分娩80例为观察对象,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焦虑、抑郁评分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观察组的出血量显著低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