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夏过后,南方又开始了绵长的雨季,空气中潮湿的霉味和旧墙纸纠缠在一起,衍生出一团一团的黑斑。我看到窗外的杉木树下,他又来了,他是来找姜心的。
小镇唯一的好处是安逸方便,只靠双腿便能走个遍。我们都是一起在青石板上长大的孩子,彼此都知根知底,半大的少年穿着白色的T恤,汗渍浸透了衣领,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青春的甜腻气息就这样扑面而来。我听到熟悉的一声:“小心,来碗鲍鱼面。”
“小心”可不是当心的意思,是他对姜心特有的昵称,南方口音的温软,尾音就像蘸了蜜糖一样,令人心神荡漾。我仿佛看到姜心穿着碎花短裙,熟练地将浇头撒在红汤细面上,捂着嘴巴不由得笑起来,欢欣雀跃全都写在那双眼角微微上扬的眼睛里。少年也轻轻笑起来,露出洁白的虎牙。这场景太过黏腻,让我不由得有点嫉妒起姜心来。
姜心家经营着小镇生意最好的面馆,面馆自从五年前开张以来,稳稳地抓住了镇上乡亲的味蕾。得益于此,姜心家今年还在市里买了最好地段的房子。“她家应该很快就能搬出去了。”乡亲们的语气酸溜溜的,像绿豆汤上的红绿丝。姜心可是个人尖,近几年出落得越发窈窕玲珑,年轻点的男食客都有些不好意思瞧她,因为她总穿得比旁人出彩些,不是露个大腿就是露个肩膀,大约是青春期特有的叛逆与小心思。我虽然行动不便,却时常能听见姜心与她母亲的争执声。
同龄的孩子间对姜心有着别扭的嫌弃与隐隐的崇拜,我算不上讨厌她,但也绝对不喜欢她。她尖锐又漂亮,是一株带刺的仙人掌。
在朱定巷北,她家是最北边的一户,没有邻居。就像是一个巨型的灌木丛,稳稳地矗立在那里,强硬又落寞,我觉得和姜心很像。
可笑的是我竟是姜心最好的朋友,或者说她的朋友本来就像是冬天树上的叶子,约等于零。姜心从来都是和我在晚上交谈,她断断续续地说,伴随着手舞足蹈,而我总是静静地听,从不回答。我才十三岁,她已经十八了,三岁一代沟,我并不是很能理解她的话背后的含义,就像我不理解今天来的白T恤少年有什么不好,她似乎更倾心于镇上的那个文艺青年,胡子拉碴的,像是从出生起就没洗过澡。女生的心事总是很难猜,人生总是充满着戏剧性,即使文艺青年有优势,但他从来不来面馆吃面,因为他们两家是宿敌。早年为了改善面馆地理位置偏僻的状况,姜心家曾有意租文艺青年家位于镇中心的房子,但得了红眼病的文艺青年妈妈一口回绝了,从此两家结下粱子。这点姜心也知道,所以我从未听她说过自己对于在面馆见到文艺青年的期盼。
我对姜心的审美不敢苟同,但我又不能找白T恤少年说话。急在心里,我也想劝姜心收心,全力高考,但姜心却笃悠悠的,好似要和千军万马争独木桥的不是她。她似乎还没有我成熟,莫非人的生长轨迹还会倒退?我有时候对着天花板也会想,如果岁月能重来一次,我到了十八岁会是什么样子呢?會不会变成一个灰头土脸的姑娘?会不会对学业更努力?会不会依恋起这个小镇来?我想不到,我只能隔着玻璃缓缓地叹气。
这个月,姜心被安排去校外补课,已经不来店里帮忙了,回来通常都是倒头就睡。我突然发现,没有谈心环节,我竟生出了一些寂寞。大约是因为没有人比我更爱她,我想帮她拿掉盖在眼睛上的碎发,但一个用力过猛,我掉在了地上,惊醒了姜心。她从床上吊下一只胳膊,有些懒洋洋地将我救起。细长的指节柔缓地拂过我的脸蛋,我看到她轻轻地笑了一下,有些感伤又有点无奈,或许是因为我已经渐渐发黄,越来越旧了。
白T恤少年总是天天来,有时还会踮起脚尖张望,湿润的眼神里浸透着期盼,连空气也变得更加酸甜。我不知道姜心的心意,但总觉得给人从来不会实现的期盼非常残忍。少年的心柔软又洁白,像是雪山顶上那抹尖尖的雪堆,应该受到最暖阳光的照耀。但姜心对这种手到擒来的事物仿佛没有兴趣,她更热衷于追逐与被追逐的游戏,我对她有些不齿。
随着搬家的期限越来越近,姜心父母的争执也越大声了。生意越做越大的同时,人总会控制不住自己本能的欲望,从她母亲哭红的眼睛中,我和姜心敏感地嗅到了一丝家庭危机的气味。机遇与危机总是如影相随,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一切的迷失显得如此轻而易举。就像少年的世界里,一切都显得如此刺激又新鲜,对未来的恐惧与期盼相互较劲,我有点害怕长大了。
这天,姜心破天荒地把我举起来,抱在怀里。年轻有力的心跳伴随着温暖的体温让我有些陶醉,我们隔着岁月的距离,从来没有这么亲密过。她断断续续地说着,说自己的乖张和叛逆不过是为了引起忙于生意的父母的注意,但效果甚微。她说到白T恤少年,我感受到她胸膛里隐藏的愧意。我刚想问文艺青年,她就心有灵犀地说起来,她很羡慕文艺青年,因为他很随性又自由,仿佛没有什么可以困住他张扬的翅膀。人总是矛盾的产物,在现实世界里,姜心只能努力做着一个中规中矩的姑娘,但在她自由的内心天地里,她想做一个流浪的人,去追寻心中的那片净土。
少不更事的惆怅我恐怕很难理解,五年后的我,会更自由开心吗?末了,她呢喃着,仿佛是泄露梦境的自言自语,但她的眼睛直直地望向我,在她的叹息声中,我和她同时知道了答案。俗世的困扰是永不停歇的,与我们的生命融合在一起。年轻的希冀与困苦总会迎刃而解,我们都是生命路途中的新手,战战兢兢。我和姜心是盟友。
面馆关门的前几天,我看到姜心把白T恤少年拉到杉木树下说着什么。少年低头不语,姜心摸着头发有些手足无措,最后少年轻轻向前抱了一下她,挥手说着再见。我看到姜心长长舒了一口气,我就知道姜心不会是个坏女孩。那天下午,她向文艺青年讨了一把吉他,上面刻着“FIGHTING”,我看到她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木头的肌理,虔诚又兴奋。我认识那个英文,是奋斗。我为渐渐开始长大的姜心感到高兴,正确的道路像是曙光,总能引领我们到达正确的终点。
她简单地弹了一首《小星星》给我听,朴素的音乐如此动听,我感到全身的神经都舒缓下来,然后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早晨起床的时候,妈妈急急忙忙地叫我们起床整理行李,搬家的行程提前了。我被放在那个吉他盒子里,紧紧地贴着那个“FIGHTING”,我忽然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在陷入一片黑暗之前,我听到姜心缓缓温柔的语句:
“我会加油的,十三岁的姜心。”
朱定巷没有了北,但十三岁的姜心和十八岁的姜心,永远都光明年轻。
小镇唯一的好处是安逸方便,只靠双腿便能走个遍。我们都是一起在青石板上长大的孩子,彼此都知根知底,半大的少年穿着白色的T恤,汗渍浸透了衣领,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青春的甜腻气息就这样扑面而来。我听到熟悉的一声:“小心,来碗鲍鱼面。”
“小心”可不是当心的意思,是他对姜心特有的昵称,南方口音的温软,尾音就像蘸了蜜糖一样,令人心神荡漾。我仿佛看到姜心穿着碎花短裙,熟练地将浇头撒在红汤细面上,捂着嘴巴不由得笑起来,欢欣雀跃全都写在那双眼角微微上扬的眼睛里。少年也轻轻笑起来,露出洁白的虎牙。这场景太过黏腻,让我不由得有点嫉妒起姜心来。
姜心家经营着小镇生意最好的面馆,面馆自从五年前开张以来,稳稳地抓住了镇上乡亲的味蕾。得益于此,姜心家今年还在市里买了最好地段的房子。“她家应该很快就能搬出去了。”乡亲们的语气酸溜溜的,像绿豆汤上的红绿丝。姜心可是个人尖,近几年出落得越发窈窕玲珑,年轻点的男食客都有些不好意思瞧她,因为她总穿得比旁人出彩些,不是露个大腿就是露个肩膀,大约是青春期特有的叛逆与小心思。我虽然行动不便,却时常能听见姜心与她母亲的争执声。
同龄的孩子间对姜心有着别扭的嫌弃与隐隐的崇拜,我算不上讨厌她,但也绝对不喜欢她。她尖锐又漂亮,是一株带刺的仙人掌。
在朱定巷北,她家是最北边的一户,没有邻居。就像是一个巨型的灌木丛,稳稳地矗立在那里,强硬又落寞,我觉得和姜心很像。
可笑的是我竟是姜心最好的朋友,或者说她的朋友本来就像是冬天树上的叶子,约等于零。姜心从来都是和我在晚上交谈,她断断续续地说,伴随着手舞足蹈,而我总是静静地听,从不回答。我才十三岁,她已经十八了,三岁一代沟,我并不是很能理解她的话背后的含义,就像我不理解今天来的白T恤少年有什么不好,她似乎更倾心于镇上的那个文艺青年,胡子拉碴的,像是从出生起就没洗过澡。女生的心事总是很难猜,人生总是充满着戏剧性,即使文艺青年有优势,但他从来不来面馆吃面,因为他们两家是宿敌。早年为了改善面馆地理位置偏僻的状况,姜心家曾有意租文艺青年家位于镇中心的房子,但得了红眼病的文艺青年妈妈一口回绝了,从此两家结下粱子。这点姜心也知道,所以我从未听她说过自己对于在面馆见到文艺青年的期盼。
我对姜心的审美不敢苟同,但我又不能找白T恤少年说话。急在心里,我也想劝姜心收心,全力高考,但姜心却笃悠悠的,好似要和千军万马争独木桥的不是她。她似乎还没有我成熟,莫非人的生长轨迹还会倒退?我有时候对着天花板也会想,如果岁月能重来一次,我到了十八岁会是什么样子呢?會不会变成一个灰头土脸的姑娘?会不会对学业更努力?会不会依恋起这个小镇来?我想不到,我只能隔着玻璃缓缓地叹气。
这个月,姜心被安排去校外补课,已经不来店里帮忙了,回来通常都是倒头就睡。我突然发现,没有谈心环节,我竟生出了一些寂寞。大约是因为没有人比我更爱她,我想帮她拿掉盖在眼睛上的碎发,但一个用力过猛,我掉在了地上,惊醒了姜心。她从床上吊下一只胳膊,有些懒洋洋地将我救起。细长的指节柔缓地拂过我的脸蛋,我看到她轻轻地笑了一下,有些感伤又有点无奈,或许是因为我已经渐渐发黄,越来越旧了。
白T恤少年总是天天来,有时还会踮起脚尖张望,湿润的眼神里浸透着期盼,连空气也变得更加酸甜。我不知道姜心的心意,但总觉得给人从来不会实现的期盼非常残忍。少年的心柔软又洁白,像是雪山顶上那抹尖尖的雪堆,应该受到最暖阳光的照耀。但姜心对这种手到擒来的事物仿佛没有兴趣,她更热衷于追逐与被追逐的游戏,我对她有些不齿。
随着搬家的期限越来越近,姜心父母的争执也越大声了。生意越做越大的同时,人总会控制不住自己本能的欲望,从她母亲哭红的眼睛中,我和姜心敏感地嗅到了一丝家庭危机的气味。机遇与危机总是如影相随,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一切的迷失显得如此轻而易举。就像少年的世界里,一切都显得如此刺激又新鲜,对未来的恐惧与期盼相互较劲,我有点害怕长大了。
这天,姜心破天荒地把我举起来,抱在怀里。年轻有力的心跳伴随着温暖的体温让我有些陶醉,我们隔着岁月的距离,从来没有这么亲密过。她断断续续地说着,说自己的乖张和叛逆不过是为了引起忙于生意的父母的注意,但效果甚微。她说到白T恤少年,我感受到她胸膛里隐藏的愧意。我刚想问文艺青年,她就心有灵犀地说起来,她很羡慕文艺青年,因为他很随性又自由,仿佛没有什么可以困住他张扬的翅膀。人总是矛盾的产物,在现实世界里,姜心只能努力做着一个中规中矩的姑娘,但在她自由的内心天地里,她想做一个流浪的人,去追寻心中的那片净土。
少不更事的惆怅我恐怕很难理解,五年后的我,会更自由开心吗?末了,她呢喃着,仿佛是泄露梦境的自言自语,但她的眼睛直直地望向我,在她的叹息声中,我和她同时知道了答案。俗世的困扰是永不停歇的,与我们的生命融合在一起。年轻的希冀与困苦总会迎刃而解,我们都是生命路途中的新手,战战兢兢。我和姜心是盟友。
面馆关门的前几天,我看到姜心把白T恤少年拉到杉木树下说着什么。少年低头不语,姜心摸着头发有些手足无措,最后少年轻轻向前抱了一下她,挥手说着再见。我看到姜心长长舒了一口气,我就知道姜心不会是个坏女孩。那天下午,她向文艺青年讨了一把吉他,上面刻着“FIGHTING”,我看到她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木头的肌理,虔诚又兴奋。我认识那个英文,是奋斗。我为渐渐开始长大的姜心感到高兴,正确的道路像是曙光,总能引领我们到达正确的终点。
她简单地弹了一首《小星星》给我听,朴素的音乐如此动听,我感到全身的神经都舒缓下来,然后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早晨起床的时候,妈妈急急忙忙地叫我们起床整理行李,搬家的行程提前了。我被放在那个吉他盒子里,紧紧地贴着那个“FIGHTING”,我忽然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在陷入一片黑暗之前,我听到姜心缓缓温柔的语句:
“我会加油的,十三岁的姜心。”
朱定巷没有了北,但十三岁的姜心和十八岁的姜心,永远都光明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