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CT诊断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h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婴儿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CT诊断;方法 30例患者进行CT检查和结果判断;结果 颅内出血30例中单部位颅内出血13例,复合性多部位颅内出血17例;硬膜下出血( SDH) 9例。CT表现为沿颅骨内板下的“新月状”高密度影;脑室内出血(IVH)7例。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侧脑室后角水平状的高密度影;缺血缺氧性脑病(HIE) 5例发生在出血同侧大脑半球或全脑,以额叶脑实质最明显,表现为广泛片状低密度,边界不清,脑灰白质界限不清。结论 CT检查可准确显示颅内出血部位、范围及程度。
  【关键词】维生素 K缺乏、颅内出血、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591.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6-065-02
  
  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是指出生后8天,即超过了典型维生素K缺乏出血年龄发生的出血,以突发性颅内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1]。本病发病急骤,如果治疗不及时,不仅病死率高,存活者往往留有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故提高对本症的认识更显重要,现就我院于2006-2009年收治的30例病人的 CT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其诊断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0例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在 10天一65天,全部为足月顺产儿,无产伤及窒息史。28例为母乳喂养,症状及体征:间断抽搐7例,皮肤黏膜出血8例 ,耳后部有出血点6例,血便2例 ,皮肤黄疸3 例。注射针眼出血不止3例,对光反射迟钝1例,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 ( HB )介于 5.7— 8.7g/dl,9例凝血時间延长。
  1.2 CT检查
  使用GECT/e机,层厚 5mm-10mm,层距5mm-10mm,扫描时间2秒。窗宽为70—80HU,窗位为28—30Hu,烦躁及不合作患儿给予10%水全氯醛0.5-0.7ml/kg体重,直肠保持灌肠,保持婴儿头颅固定。有l4例2次以上CT复查。
  2 CT检查结果
  2. 1 颅内出血30例中复合性多部位颅内出血17例,图(1)图(2)单部位颅内出血13例 图(4)
  2.2 硬膜下出血(SDH)9例。CT表现为沿颅骨内板下的“新月状”高密度影。图(4)
  2.3 脑室内出血(IVH)7例。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侧脑室内高密度影。图(3)
  2.4 缺血缺氧性脑病(HIE) 5例发生在出血同侧大脑半球或全脑,以额叶脑实质最明显,表现为广泛片状低密度,边界不清,脑灰白质界限不清。图(1)
  图① 图②图③ 图④
  ①: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脑实质内斑点状出血,额叶片状低密度区灰白质界限不清,为脑缺血缺氧性病变及脑梗塞。图②左侧颞叶脑室质内团块状高密度影,左侧脑室受压,中线右移。图③:左侧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图④:右顶部硬膜下血肿。
  3 讨论
  3.1 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原因及发病机制:
  (1)常见病因:①维生素K摄入不足:单纯母乳喂养,而母乳中维生素 K含量少;②机体合成障碍:各种原因造成肠道菌群受抑制而影响维生素 K合成;③机体吸收不良:腹泻致肠道功能紊乱、肝功能异常等可致维生素 K吸收不良、活性受限制。(2)发病机制:①维生素 K是合成多种凝血因子所必须的酶,缺乏上述因子将使凝血活性丧失,从而致出、凝血时间延长,造成出血,此为主因。②婴儿期间脑发育特别迅速而脑内血管发育尚不完善,血管壁菲薄;再有此期婴儿肝酶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各类凝血因子水平都较低,容易形成自发性出血。③惊阙、抽蓄、缺氧,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造成出血。
  3.2 CT表现
  常见的出血部位是蛛网膜下腔,其次是硬脑膜下及脑实质,而脑室内出血较少见[2]。急性蛛网膜下出血,CT表现出脑池、脑沟及脑裂内铸型样高密度影,硬膜下出血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的新月形高密度影,脑实质出血CT表现为脑实质内团块状高密度影,脑室内出血CT表现为脑室内铸型样高密度影,多部位混合出血是本病CT特征之一,小儿颅内血肿的特点是病情变化快,容易发生脑疝,这是因为小儿颅腔代偿能力较成人相对差,容易造成脑组织受压,另个,小儿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比成人明显,出血量较大时脑血管不同程度受压,加之红细胞溶解释放血管紧张素使脑血管收缩,故容易发生血源性脑水肿。小儿神经系统对兴奋和抑制反应易于扩散,脑受压症状进展迅速,而急性期由于血肿和脑水肿的明显占位,使脑组织发生严重的病理损害,尤其重症脑出血,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疗,血肿的高渗性液化膨胀效应和逐渐加重的脑水肿会引起颅内压急剧升高,直至脑疝形成从而危及生命[3]。
  3.3 诊断:
  维生素K缺乏症的诊断标准为 ①母乳喂养儿;②生后2周~3个月突然发病;③急性或亚急性颅内出血( 腰穿硬膜下穿刺、脑扫描);④皮下出血,注射部位凝血时间长。⑤给予维生素K后出血倾向及贫血表现得以改善;⑥与出生后是否应用维生素K与本病关系密切。⑦头颅CT检查证实有颅内出血[4]
  临床特征与C T表现结合可快速诊断本病,CT检查可提示颅内情况,指导临床及时用药,挽救患儿生命,减少并发症与后遗症的发生,追踪检查可评估患儿愈后情况。由于CT检查方便,快速,无创伤,所以应为本病首选检查。在新生儿期后,单纯母乳喂养,发病前健康状况良好,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急性颅高压综合症和急骤性贫血、出血倾向者,尤其注射针眼出血不止的病例,应考虑本病。
  3.4 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颅内出血为本病常见症状。ct检查可确定出血部位与范围,并能发现脑梗塞等严重并发症,是临床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减少病死率与后遗症发生率的重要手段。本组30例为硬膜下出血 、颅内血肿、脑室内出血等情况出血。脑室内出血较少见,与文献报道大致相符[5]。有2个以上出血部位者达74.3 %,说明多发性出血灶是本病的显著特点。可伴有脑缺氧缺血性病变 ;偶有大片状脑梗塞,表现为一侧大脑普遍或者大片低密度影像,脑灰白质对比模糊甚至两者界限消失.本组有4例,此类病人预后较差。在颅内出血的急性期,由于血肿以及脑水肿而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或者出血较多压迫同侧脑室,致使对侧脑室扩大,中线结构移位,有此 CT表现者则提示病情危重,预后较差[6]。因此,对本病的诊断价值主要体现在(1)在临床症状表现尚不典型时,可早期发现颅内出血。(2)在临床表现有提示时确诊颅内出血。(3)确定颅内出血的部位,有助于临床医生掌握病情、判断预后。( 4)初步估计颅内出血时,为临床医生拟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5)随复诊.观察病情变化,判断疗效。
  脑实质广泛脑水肿伴大面积脑梗死是本病的第二主要特点。这是由于婴儿脑组织处于发育阶段,脑血管内膜发育不完善,脑血管调节功能差;血脑屏障功能不健全,血管通透性大; 神经轴索亦未发育成熟,在血肿压迫及高颅内压下,脑水肿较年长儿及成人更为严重 。另外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多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性脑脊液中红细胞的降解产物及炎症因子还可引起脑血管痉挛,从而导致脑供血.供氧不足而导致脑水肿形成广泛小片状低密度灶, 由于大的血肿和严重脑水肿共同造成血管闭塞导致大面积甚至半球缺血性脑梗死。
  参考文献
  ]. 建翔.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3)
  2. 于忠慧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CT诊断价值-社区医学杂志2009(2)
  3. 王桂东.李新熹.申鲁生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CT表现-现代医用影像学2008(5)
  4. 官瑾.婴儿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的颅脑CT诊断-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2)
  5. 方伟.郑兆华.胡荫崧.廖祖元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CT诊断(附15例报告) -现代医用影像学2007(02)
  6. 胡少平.尹定尧 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CT诊断-实用医技杂志2007(19)
  (责任审校:张欢)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65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6-064-02     对各种疾病引起的急腹症患者进行超声显像检查,进行手术与病理对照,结果表明,在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超声显像时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  1 临床资料与结果  1.1 本组386例 男205例 女181例。年龄10-63岁之间,所有病例选择每日24小时。以免给B超检查带来困难,发
期刊
【关键词】 疤痕子宫;米非司酮;中期引产;子宫破裂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6-067-02     1、资料  方某,女,28岁,已婚。2010年1月因停经25周要求终止妊娠(计划生育)收入住院。平素月经规律,妇检:腹部疤痕切口,宫底平脐。B超提示:宫内单活胎、双顶径 6.3 mm,胎盘位置偏低。既往两年前行剖宫产术取一女活婴,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康复效果的的影响。 方法 将我科住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员19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96例,实验组各10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术前术后健康教育干预。 结果 实验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治疗行为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缩短了住院天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例数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6-076-02     药物反应为临床用药时引起的各种非治疗效应,药物反应的发生往往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楚,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引起药物反应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它不单纯是药品质量问题,而是许多因素的综合表现。探讨药物反应的原因将有助于药物反应的预防、控制及处理。  1.1 药物因素  1.1.1 不合格药品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6-068-01     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38岁,因转移性右侧腰部绞痛三小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三小时因进食辛辣食物后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约疼痛,三小时后右侧腰部疼痛,呈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剧,并向右下腹及会阴区放射,伴有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少量为内容物,尿频、尿急症状。查体:T37摄氏度,心肺无异常
期刊
【摘要】目的 采用低浓度布比卡因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将60例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选用0.5%布比卡因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选择L3~4间隙穿刺达到硬膜外腔后用25G腰穿针刺入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流出后给予0.5%布比卡因1.1ml加芬太尼0.4ml混合液,注毕拔出针内针置入硬膜外导管3.5cm平卧。结果 肌肉松驰,麻药毒副作用轻,对循环影响小。结论 低浓度布比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6-082-0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4月~2009年12月收住病人69例,其中男47例,女22例;年龄35~76岁。肝炎后肝硬化62例,酒精性肝硬化7例;根据Chile分级,A级12例,B级48例,C级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26例。两组出血量、出血次数、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自制中药“普剂消炎胶囊”治疗急性咽炎的疗效。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和体征确诊病例给予“普剂消炎胶囊”治疗5天进行疗效观察。结果:10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94%。结论 自制“普剂消炎胶囊”治疗急性咽炎疗效肯定。  【关键词】 普剂消炎胶囊 治疗 急性咽炎  【中图分类号】R944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6-083-01     急性咽炎是耳鼻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4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6-084-01     口腔崩解片因其服用方便、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口感好等到特点而成为片剂开发的重点。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中药新剂型研究领域,中药口腔崩解片的研究为中药剂型的现代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1. 口腔崩解片的特点  1.1 服用方便,患者顺应性好:口腔崩解片在服药方式上可不需用水直接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桂枝茯苓胶囊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分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进行对照。观察组在药物流产后口服桂枝茯苓胶囊3粒/次,3次/日,共7天;对照组在药物流产后口服益母草冲剂15g/次,3次/日,共7天。结果 两组在完全流产率利孕囊排出时间上无显著差异(p>0.05),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持续时间,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二、流产效果  2组完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