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纹油酒罐

来源 :民族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lang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4年由原文化部在北京团城举办的"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上,重庆荣昌陶与江苏宜兴陶、广西钦州坭兴陶、云南建水陶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陶器",展出的作品受到中外宾客的广泛关注.本期封底展示的这件鱼纹油酒罐便是重庆荣昌陶的现代传承人的作品.
其他文献
我国史诗学界或隐或显地存在一种认知,即叙事/非叙事是区分史诗/非史诗的核心规则之一.对与史诗相关的口头传统,传承人往往拥有独特的本土分类法,但本土分类法未必能上升到从跨文化公共话语的角度揭示出史诗与非史诗之界限的层面.学者需要通过适度的学术建构,将本土分类法转换为学术分类法,从而有效地揭示出复合文类中作为史诗核心特征的文类及其与语境性文类间的有机联系.本文在与相关代表性观点展开对话的基础上,将彝族《梅葛:丧葬祭辞》的文类划分进一步细化,特别是将述源诗细化为叙事性述源诗与非叙事性述源诗,并指出:述源诗是《梅
民间宝卷指明末清初到近现代产生的大量没有宗教归属却带有民间信仰特色的宝卷.南北民间宝卷都是因民间信仰的需求而产生,产生后又服务于民间信仰.它们在本质、起源、发展方向和关键节点上一致,但二者同源异流、同质异形:不同的宗教背景导致了南北民间宝卷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不同的演变轨迹;区域文化差异造成南北民间宝卷在神灵崇拜、表演方式和叙事模式上的不同;吴语区的民间宝卷在"进城"的契机里沾染了几分时尚的气息,北方民间宝卷则时常陷入与教派的纠葛之中.南北民间宝卷300多年的小历史融入宝卷800多年的大历史之中,在大传统之下
会鼓,即"以鼓会众、群聚娱乐"之意.在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的许多壮族乡镇村屯,都有使用会鼓的传统习俗,故名"壮族会鼓".据史料记载,马山壮族会鼓始于宋代,起初是为了击鼓聚众驱贼护村,后来逐渐衍变成为驱邪祈福、开行开市、群众娱乐的节庆活动.据民国《隆山县志》记载:"击鼓之习,相传已久,今犹未衰,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元宵节为自由娱乐期,每村每屯,男丁三五成群,作赛鼓之乐."
期刊
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是一个时代命题,该命题的研究需要着眼于理论和实践两大方面思考.近代以来,中华传统艺术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经历了中西之争、古今之争、雅俗之争,在中国社会继续向现代化迈进的当下仍处于弱势地位.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国家对文化的高度重视为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机遇,国家文化建设系列政策的出台为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实践提供了保障.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研究需要借鉴兄弟国家的经验,应在生态理念统领下,让传统艺术与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建立共生
认同问题是当代艺术世界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艺术认同的基本模式主要包括以"风格"为中心的形式认同,以民族国家和社区建构为核心的空间认同,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发展和艺术参与者主体性建构的个人认同,以及以"全球艺术"和"新艺术史"书写为旨归的多元认同等.在一定意义上而言,以上诸种认同模式均是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凸显,并与特定的政治经济状况相互连接的艺术呈现方式.在艺术史的表述中,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前后相继、互为因果的历史逻辑关系,而是相互平等、时有交叉,又时而相互冲突的认知范畴和知识结构.
在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内部,艺术学与人类学相遇并结合出自三个方面原因:第一,体现了学科跨界融合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中国艺术人类学诞生时,"捆扎"的艺术学与"混沌"的人类学瞬间相遇,就像有了黏合剂和催化剂,实现了"分化→整合"的学科发展过程.第二,提升了艺术学科的理论层次和文化品位.在学科跨界融合过程中,人类学在将自己由经验学科提升为理论学科的同时,也为原为经验学科的艺术学之理论观念和文化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养料,为艺术学向艺术人类学的学科转型提供了很好的机遇.第三,丰富了艺术人类学诸分支学科实践层面的内容.
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不只是诗性想象或修辞策略,它在符号、思想、行动的一般性中发挥了基础作用.把这种眼光投向东巴乐舞,它不简单是"音乐+舞蹈",而是与人的思维过程和经验感知有着合目的性的联系.鸟兽舞、器具舞是在物理域、文化域上—下、高—低的方位隐喻中被理解的.丁巴什罗舞的四个舞段降生舞、学步舞、镇鬼舞、脚被刺戳舞,是在具有神圣性的出生、成长、工作、死亡的本体隐喻中被理解的.大祭风乐舞所呈现的人鬼之诉、神鬼之战,是在诉讼、战争的结构隐喻中被理解的.总体上,东巴乐舞是隐喻所搭建的复杂文化现象和综合艺术形式,乐舞
灰姑娘的故事是全世界民间故事中最著名的故事类型之一,尤其是《格林童话》中通过试穿水晶鞋与王子结婚的灰姑娘故事(AT510A)已经成了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标准版本.但是,还有很多地区和民族流传的灰姑娘故事中,灰姑娘和王子结婚之后仍然要经历死而复生的种种磨难,最后才得到幸福,这样的故事结构被认为可能是灰姑娘故事和另一个故事类型"黑白新娘"(AT403)结合而成.我们考察了世界各地蒙古民族中流传的31个灰姑娘故事文本,发现蒙古民族灰姑娘故事的两种系统,并且两种系统的故事形成过程都与相关的婚姻仪式有密切的联系.我们把
一被称为"世纪经典"和"文化长城"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包括《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在20多万基层文化工作者和数百位民间文学专家的参与工作下,经历了25年的漫长岁月,于20世纪末全面完成,出版了省卷本90卷,地县卷本4 000多卷.编辑多卷本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是一项搜集、整理、保存和发扬我国各民族、各地区民间文学遗产的一项宏伟计划.
期刊
19世纪下半叶上海经历着社会变动与风俗变迁,这些现象为当时居沪文人所感知并诉诸撰述.选取他们笔记中的代表文本进行民俗事象摘录与分类分析,发现其中高频出现的习俗风俗样态均有其历史素地,即物质生活习俗和游艺娱乐风俗展示出上海开埠以来的城市商贸化转型,"西俗"体现了上海城市居民在接受异域民俗时的包容态度,而"坏俗""恶俗"等臧否是上海当时城市社会解组现象的风俗响应.细读这批作品不仅可窥见其中传统民俗与新风尚的对比与张力,更能体会"游"与"梦"构成晚清居沪知识分子租界风俗书写的重要支点与情感呈现.若将其放置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