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w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法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地理事物的比较,经过思维加工,并获得地理知识的方法。中学地理教材的基础知识,包括各种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分布规律及其基本成因等,学生在掌握的过程中,首先是形成概念,而概念的形成是一个抽象思维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比较,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点。
  
  一、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类型作用
  
  1、图表直观比较法
  即利用课本中的各类景观图、曲线图、示意图等进行直接逐项比较,从而形成地理 概念或地理特征。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特别是课本中的插图,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是分析课本知识的重要依据,也是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的重要方法。读懂课本插图内容,并将两者的图形加以对照比较,注意区别极易混淆之处,以使学生得到正确的认识。如冷锋与暖锋、气旋与反气旋图、潜水水与承压水图、地质构造中的背斜与向斜示意图、断层示意图等,都可以通过读图对比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2、类比法
  即讲授某一地理事物时,引用学生已经学过的同类地理知识进行比较。类比法根据对比各点的异同,又可分为同类同型比较和同类异型比较两种。同类同型比较,就是同类地理事物各点相同或相似,具有共同特征。如北美洲地形与南美洲地形相比较,都具有北宽南窄的轮廓特点。同类异型比较,即同类地理事物的对比各点不同, 具有相异的特征。如非洲气候分布与澳大利亚大陆气候分布的比较等。
  3、借比法
  就是把难于想象,比较抽象的地理事物,借助学生所熟知的一些事物进行比较的方法。如在学习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这一理论时很多同学不能理解,然而借助学生在初中物理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在山下可以用普通的锅把饭煮熟,但在高山上就必须用高压锅才能把饭煮熟,这样学生就能很轻易的理解了。
  4、联系比较法
  就是把两种地理事物相互联系起来进行比较的方法。如在学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时,把同为30°N附近的重庆和拉萨进行对比,让学生分析为什么重庆有“雾都”之称?而拉萨却是著名的“阳光之城”,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就深刻多了。
  5、并列比较法
  即把分别独立的几个比较对象并列起来进行比较的方法,目的在于了解这些地理事物的 共性和个性,从而使学生了解个体和整体的地理特征。如把我国长江、黄河、海河、淮河、珠江和塔里木河等几条河流并列起来,从发源地、长度、流量、上中下游主要特征、水利开发利用到治理情况逐项比较,既反映了 它们的共性,更突出了各自的特殊性,一目了然,教学效果很好。
  6、综合比较法
  是一种对比要素较多,综合复杂的比较方法。它一般用于综合复习课。如在学习区域地理时,比较法更是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比较,可找出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不同国家地理特征、同一国家不同的地理状况,都可以比较。如,中国与美国的地理概况可按下列项目加以比较:①两国的海陆位置;②两国的地形大势;③两国小麦、棉花及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地区;④两国工业分布在地区上的发展变化等。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可从气候、河流水文特征、植被、农业等方面加以比较。通过对比,既可获得某地区的地理概况,又可认识不同地区间的区别和联系。
  
  二、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共性作用
  
  1、有助于认识地理事物的特征和规律
  比较的目的就是认识比较对象的共性和个性,亦即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由此使地理事物自身的特征更加突出,使地理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更加明了,这样也使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做到思路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有助于使知识系统化
  无论是同一时间尺度不同地域的地理事物的比较,还是同一空间范围不同时段的地理事物的比较,它都至少有两个比较对象,这样,在比较过程中就把几个地理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所比较的内容既有旧知,又有新知,这样也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由此可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由于比较法所涉及的是不同地理事物的比较,不同知识点的比较,因而在比较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广开思路,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使所学知识前后贯穿起来。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并使所获取的知识记忆牢固,这样在知识的获取——比较——获取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运动中,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并在比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比较分析能力。
  总之,实践证明,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是一种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减少头绪、加深印象、深化理解的好方法。用之得法,能够很好地提高地理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学习地理的能力。
其他文献
英语新课标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所以在教学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必须尊重个体差异,因地制宜、因人实施。即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在英语教学中如果我们教师对所有学生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就不能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更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由此就
期刊
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长期以来,教师们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不懈努力。但师生双方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左右着教学改革和教学进程,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对学生很有吸引力。  那么,面对新教材应该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经过我的不断
期刊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今天的小学生,未来的建设者,是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力军,应该从小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是我们每个老师的首要任务。    一、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环境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的成败之间影响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接能力的提高。化学实验形象直观、鲜明新奇。有趣的化学实验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能培养出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严密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学好化学知识和技能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面就怎样提高实验效果,谈点一些体会。    一、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意图    化
期刊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应试教育”逐步转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教师在认真高效地组织课堂教学的同时,组织学生开展物理科技创新活动,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发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下面就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谈谈我们的体会。    一、营造气氛,培养创新意识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宽松和谐的教
期刊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当事物满足人的需要时,就产生喜爱、愉快、满足的情感;反之则产生不满足、厌恶的情感。小学生的情感处于形成的初级阶段,稳定性差,可塑性大。因此,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呢?根据实践经验,我谈谈自身的体会。    一、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积极情感的土壤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期刊
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我们教育事业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    一、创造力开发培养的思路    初中学生天真、好奇、爱玩、好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发明创造的潜能。因此,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必须把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抓住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开展创造性教学,即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挖掘
期刊
【摘要】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就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更有效地开展探究式教学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主要包括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内涵、特征,探究式教学内容选择及模式探索。  【关键词】 化学;探究式教学;教学模式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
期刊
【摘要】什么是理想英语课堂,叶澜教授曾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同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本文紧紧围绕如何建立理想课堂,从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课堂互动、对教师的要求四个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理想英语课堂;教师;学生
期刊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呢?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