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课程探索:学前儿童哲学课程理论基础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yzchen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70年代“儿童哲学”产生以来,儿童哲学课程在诸多国家逐渐开展,在我国儿童哲学课程大多被研究于校本课程之中,而学前儿童哲学课程自然地可以作为园本课程的探索形式。学前儿童哲学课程的提出为学前儿童哲学思维训练创造了条件,也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哲学的理性思维和心理学“灵商”理论为儿童的创新思维训练提供了可能性,也为学前儿童哲学课程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基础。
  自儿童哲学诞生以来,儿童哲学课程也是各路学者关注的焦点,儿童哲学课程在国内研究者的研究中大多适用于校本课程当中。而在学前教育当中,也可以用于园本课程的探索。儿童天生就是哲学家,天生就能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哲学问题,天生就带有好奇心看世界,但是若缺乏系统的思维训练,缺乏发现这些哲学问题的眼光,无疑到最后便会变成缺乏思考能力的人。因此,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也需要这样的思维训练,这便是学前儿童哲学课程的意义所在,在学者的研究当中,儿童哲学课程在一些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已经初见端倪,但是整个学前儿童哲学课程还在摸索当中。
  一、学前儿童哲学课程的内涵
  西方国家认为“儿童哲学”是为儿童提供的哲学课程。在全国教育哲学学术委员会2015年高峰论坛中凸显了当前儿童哲学教育有几种不同的价值观念,公民教育取向的看法是以批判性思维、自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为主,方法论取向的看法是以训练思维为主的,而人文教育取向的看法是以提高哲学素养为主。学前儿童哲学课程可以说是以训练学前儿童思维为主,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以及沟通合作能力,最终达到培养提高学前儿童哲学素养目的的活动。
  二、提出学前儿童哲学课程的必要性
  余保华、刘晶(2015)在其文章中提到,澳大利亚将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探究性与合作性能力的儿童,作为应对时代挑战的核心对策,把儿童哲学引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澳大利亚儿童哲学课程发展启示我们,逻辑推理与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应该从儿童开始,错过关键期想在儿童成年后再去实现这样的目标则十分困难;针对儿童理性思维训练的内容应该有专门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应该是统整性的。基于此,在学前教育或小学阶段开始设置儿童哲学的课程内容,是完全必要也是可行的,这也是形成学生批判性的思维品质进而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学前儿童哲学课程的提出还可以保护学前儿童的哲学天性,留住幼儿由于好奇心提出的哲学问题,并从中激发幼儿的思考。这样的课程提出可以让学前儿童得到更好的发展,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可以提出让人意想不到的新想法或事物,这也正是我们时下所倡导的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把一切能够培养人创新能力的想法从幼儿期开始激发出来。
  学前儿童哲学课程的提出能够训练幼儿的思维能力,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当中,如何教育培养人才是各个国家讨论的主题,而儿童的创新能力便是关键,但儿童的创新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密不可分,因此能够开发人的理性思维就是开发人的创新思维。幼儿的理性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凭空出现便不会消失的,需要训练才能长期保持并一步步提高。而哲学课程便是能够训练幼儿的哲学思维能力的活动。
  三、学前儿童哲学课程的理论基础
  (一)基础之一:哲学
  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哲学家都认为哲学源于惊讶,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都秉持这一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并且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这地地道道是哲学家的情绪,即惊讶,因为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决定性的起点。”其实惊讶并不是我们常说的少数人的专利,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对自己和世界都怀有無限的惊讶与好奇,幼儿不断发出“为什么”的信号,提出“我是怎么出生的”“我为什么在这里”“世界从何而来”等根本问题。这些问题正是哲学诞生之初,古希腊哲人们争论不休的哲学问题。儿童天生就是哲学家,但他们思考往往是一种直觉反应,特别是对于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学前儿童阶段更是如此,由于学前儿童的惊讶并没有经过理性的思考审查,必然会犯逻辑上的错误,李普曼认为需要对学前儿童的这种直觉反应加以训练打磨,儿童的这些逻辑错误以及思考上的混乱与不足才会得到纠正与引导,才能对日后的言语及行为带来积极影响。因此学前儿童也需要把直觉反应经过理性的思考训练,若在关键时期内得到了引导训练,便会在以后的思考中事半功倍。
  儿童哲学所倡导的对儿童思维能力的训练,为推动理性思维发展的学前儿童哲学课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二)基础之二:心理学
  学前儿童哲学课程需要面临的更为现实的问题是学前儿童是否能够接受思维训练。当代学者从儿童探究欲望的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育等角度,阐述了人类的“灵商(SQ)”,这便成为学前儿童哲学课程提出的心理学基础,“灵商”概念的提出源于英国学者佐哈与马歇尔的《灵商:人的终极智力》,把智商、情商、灵商形象比喻为电脑具有高智商,它们知道什么是规则,并且能够遵循规则不犯错误;动物具有高情商,它们具有对所在环境的情境感觉,并且知道如何做出适当的反应。但电脑和动物不会询问为什么拥有这些规则与这个情境,只能在界限内玩“有限的游戏”。而人类的“灵商”则使人去改造规则和变更情境,它允许我们突破界限去玩“无限的游戏”。可见,所谓“灵商”是由对客观情境的灵感、顿悟和直觉等构成的人类特有的智力,它使人突破通过既有规则、场景和条件的限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佐哈和马歇尔认为的“灵商”一般是表现为创造性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人的“灵商”。假如我们让孩子回答“姐姐给你三块巧克力,妈妈给你两块巧克力,你得到了几块巧克力?”,这可以说是在训练孩子进行具体运算的智商。如果妈妈告诉孩子“姐姐给你的三块巧克力,如果你不吃我就可以再给你三块巧克力”,假如一个孩子既知道妈妈的奖励,又不能面对如此具有诱惑力的巧克力无动于衷,最终他选择了打开包装纸,舔了几口又把包装纸封好,而这时懂得培养孩子“灵商”的家长正确地嘉奖了孩子,也等于巧妙地奖励了孩子的“狡猾行为”。这样的家长是智慧的,是在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儿童天生就会做哲学”是由著名儿童哲学家马修斯提出,因此学前儿童天生的惊讶便是自然而然的,和玩游戏、敲击音乐一样自然。并且心理学理论已经证明学前儿童可以接受思维的训练,学前儿童哲学课程可以让正在接受学前教育的幼儿把在日常生活中的“灵商”显现出来,并且尽力对其思维能力进行保护。“灵商”的阐述,对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可能并可行的,而且也可以说明学前教育中提出学前儿童哲学课程需要将这种思维能力训练常态化,这为学前儿童哲学课程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学基础。
其他文献
最近人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做I(信息)C(通信)T(技术).即信息通信技术.用ICT来概括二者融合的更丰富的内容。IT与CT的融合使各种软件系统发生了根本性的飞越。例如通信系统中的传输
本人是一名软件工程师,是《软件世界》的长期读者,近日看到第10期《软件世界》的“同质化生存?!”一文之后,有一些感触。
开发者、开放源代码组织和学术团体等构成了软件领域的和谐社区,IBM公司非常重视对这个社区的建设,认为只有在开放理念的导引下,才能基于这个社区构建一个协作创新的环境。
《本色匠人》,王鲁湘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8年6月  有些人,一生只专心做一件事,只研究一種器物,一把刀,一个瓷碗,一支毛笔,一张纸……他们穷其一生,忍受寂寞,面对冰冷的工具,只为将一种技艺精益求精,臻于完善,只为使手中的器物精美绝伦。这些人,就是工匠!凤凰卫视主持人王鲁湘带领团队,深入日本,走访九位匠人的居所和作坊,通过与匠人们的谈话,将九种工艺———武士刀、浮世绘、漆器、铁壶、墨、毛笔、鼓
期刊
中队辅导员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是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能有效激发辅导员的工作潜能,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构建立体、多元的评价和激励体系,是激发中队辅导员工作正能量的有效途径。  中队辅导员是学校少先队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是队集体的组织者、引导者,队员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教育者。因此,建立和完善中队辅导员评价体系,以科学评价中队辅导员工作,引领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发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灵活、迅速、合理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加强“三算”训练  (一)重视口算,打牢基础  口算是学生的一项基本功,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学习和掌握多位数加减法、乘除法和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等。只有口算能力
笔试就是以纸笔为工具命、答测试题的教育评价形式,它作为评价的重要形式一直在教育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仔细分析近三年来我市小学科学调研试卷,则不难发现其在命题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命题的目的出现偏差,不能较好地体现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及课程基本理念;二是命题的内容偏重于科学知识,不仅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而且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三是命题的题型陈旧,比分设置不合理,缺乏人文性
过去的五年中,微软在企业管理市场不断重拳出击,先后推出了SMS(System Management Server,系统管理服务器)2003和MOM(Microsoft Operations Manager,微软操作管理器)2005,逐步形成了自
如今企业大量的设备连接NTN络上,而仅应用监控企业外部防火墙以及入侵检测防御设备已经表现出明显不足。
1、朝着构件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将成为主流。随着中间件作为网络应用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双重支撑平台地位的确立,其产品研发重点将从运行平台逐渐向开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