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u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哲学家看来,“在场”是指显现的存在,或存在意义的显现,具体地说,“在场”就是直接呈现在面前的事物,就是“面向事物本身”,就是经验的直接性、无遮蔽性和敞开性。世界在语言中在场,道在语言中敞亮,而人则在语言中发现自我,确立起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语文本体不是封闭的、静止的、超验的彼岸世界,而是开放的、发展的、经验的、与人的存在在本质上相关联的无限敞开的澄明世界。语文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个体获得自我意识、逐步形成客观世界镜像的精神孤立化过程,而且是个体在“诗”的语言的引领下进入存在的场域,获得历史与文化的居住权与话语权的精神敞开与澄明的过程。语文教育的“在场”的存在论立场是把被知识的客观性排挤到哲学边缘的人的主观创造精神召唤回来,把存在者从片面的知识镜像中带入到人的整体意识的能动显现之中,带入到语言的无限敞开之中。语文教育要做到在显现世界中去除遮蔽,呈现敞亮,展示本真。
  一、在场意味着语言的去蔽,直面隐秘的文本
  伽达默尔曾说过:“对一个文本或艺术品真正意义的发现是没有止境的,这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不仅新的误解被不断克服,而使真义得以从遮蔽它的那些事件中敞亮,而且新的理解也不断涌现,并揭示出全新的意义。”正由于文本意义的可能性是无限的,因此,文本的真正意义是和读者一起处于不断生成之中的。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说,作品除了显现出作家所欲表现什么,还显现了作家所欲隐瞒什么——后者常常是无意识的,甚至作家自己也未能觉察。所以,真正有灵性的读者善于透过文本,在发现作家“所欲表现什么”之外,悉心体味“作家所欲隐瞒什么”,将隐藏在“潜意识”和“无意识”中的“意图之外的意义”发掘出来。
  按照文学的理念,如果作者将自己的感情与思想直接地“说”出来,虽然明了且突出,但是直露的表达,反而会降低其艺术的价值。因为这种直露的表白使读者的解读缺少了“猜测”的趣味和“再创造”的快乐,自然也使文本的价值显得干瘪而贫乏。所以,聪明的作者常常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常常不把自己要表达的“意义”直白地“说”出来,而是要用形象的方式来暗示或隐喻,将自己的“意义”隐藏起来,或者是在最隐秘的地方略微显示一点点,以引导或者诱惑读者去发现,去琢磨。所以,作为读者的师生,尤其需要在反复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努力去发现文本的隐秘处(这隐秘处也就是最紧要之处,最“含糊”之处),进而从此处发掘出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意”。解读文本,首先就要面对文本,回到语言本身,也就是说面对文本需要“潜心会文”、“切己体察”、“虚心涵泳”,就是要仔细地读,咬文嚼字,悉心琢磨,潜入文本,跟文本全身心地接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文本语言中所蕴含的丰富意义。我们尤其要努力接近作者的心灵,努力还原作者隐含在文本深处的真实情感和智慧,尽量地透过文本,“得作者之用心”,进入到作者的心灵世界之中,从而“复原作者的经验”,使自己的心和作者的心相凑泊。
  这一过程,是沉入词语、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的过程;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徜徉在语言之途的过程;是倾听文本、把握文本、阐释文本的过程;是逐字逐句地摸索别人的行文思路的过程;是在发现文本的同时自己“在场”的过程。回到语言本身,要求师生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的释读入手,细致分析言语的表达手法、修辞手法,层层解剖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全力开掘言语的多侧面内涵。
  当然,这一过程,对师生而言也是双重收获的过程,他既收获言语解读的意义、意味和意蕴,也收获细读言语的经验、情绪和感受。这些通过师生亲历亲为得来的阅读经验,对阅读教学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课程财富。
  二、在场意味着世界的敞亮,沉浸生命的体验
  任何一个语言形式都是充溢着情感和思想智慧的生命形式,潜伏着生命的脉搏和呼吸。学习一个字就是向生命展开一扇窗,学习一个词语就是向生命启开一方天地,学习一篇课文就是让生命情感激荡,领略一个特定的生命世界。语文学习不是纯粹认知和理性分析的活动,而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情感与判断的综合,在本质上是生命体验的过程,是语文学习主体对语文世界超越于一般经验和认识之上的独特体悟和活生生的感应境界。其间语文学习主体以自身的生命情感去激发、催化文本字里行间潜伏的生命呼吸、脉搏和律动,把它还原为一个生气贯注的生命活体,并与之交流、对话,在对方身上发现自身本质力量的确证。学生体验若“不在场”, 学习的过程缺少了学生心灵的参与,学习便成了一种技术性的操作,成了完全外在于自我的沉重任务,学生无法从中体验到美好和愉悦,更无从品味语文。
  语文教学主张把体验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精神敞开地面对语文,并使个体独特的心理内容、生活体验等个性特征得以充分地展现,以激发他们独特领悟,从而引起个体心灵的震撼、内省与反思。学生个体带着自己的心理特征、生活体验,亲历语言实践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升腾体验、唤醒体验,从而引起心灵的震撼、思想的共鸣。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与生命个体的丰富、发展过程相一致和统一的。在此过程中,师生角色会瞬间消失,一切对立关系也不复存在,而是与知识、整个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他们进入到“心醉神迷”的忘我境界,感受着语文教学的勃勃生机和生命韵律,体验着知识所蕴涵的生命情态,沉迷于生命所创造的幸福与快乐之中。于漪老师在教学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时,学生的爱憎感情被激发出来、调动起来了:他们与这些旧毡帽朋友们一起先享受丰收后卖粮路上“赛龙船”般的喜悦;又感受到丰收成灾,希望破灭后的沮丧心情;然后同农民们一起苦苦挣扎,“想把米摇到去粜,碰碰运气”,可此路不通,只好转而苦苦“哀求”米商,可得到的竟是嘲笑和挖苦。课上到这儿,猛然间,一位平时腼腆温和的女学生怒不可遏地站起来,脸气得通红,她猛击一下桌子:“于老师,米我们不卖了,运回去自己吃。”这一声心底里流出来的呼喊和声援,表明她已经完全身临其境,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了。这样,语文教学的过程就真正成为师生一段共同“在场”的生命经历,一段唤醒灵魂与生命意识的历程。
  三、在场意味着本真的“我—你”,获得精神的建构
  语文教学要展示本真的师生关系,即“我—你”关系。师生双方并不把对方看做是一个对象,而是看做与“我”讨论共同话题的对话的“你”,师生关系是直接的、相互的、亲临“在场”的。在这个关系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真实的完整的人在交谈、相遇,各自的情感与理性、直觉与感觉、思想与行动、经验和知识等都时时展现在对方面前,教师把学生作为整体的精神来接纳,从而感染他、育化他,使他获得精神的建构。
  在以知识教学为核心的师生交往中,教师与学生都成了为知识而存在的工具。教师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为“教”而活,学生以掌握知识为目的,为“学”而活。这种以知识教学为唯一目的的师生交往活动,忽视了人的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人的“在场”,语文教学中以“成人”为目的的真正的学习被遗忘了,促使教师与学生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的价值也被忽视了。教师作为权威,控制和操纵着学生的学习活动,而学生无非是利用教师获得知识,虽然其中存在着一定的人际交往,但作为精神整体的人的自觉的理解和沟通并不存在,功利化的师生关系使教育失去了意义,只是作为教学必要的条件而存在。语文教学“在场”的深层意义就在于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学生,把经过交往形成的知识、经验、精神模式、人生体验等作为共享的生存资源,发展智慧、情感、意志、精神等完善人的一切方面,不断获得完善自身、自我超越的动力,不断使自己成为“人”。
  本真的“我—你”师生关系,是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参与教学都有所发展。要引导学生参与学也参与教,不仅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而且也把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展开师生互教互学活动。语文教育的“在场”是人之成人和社会化的过程,它必然要求生命的全面出席和始终在场,吁求生命的激情投入和精神境界的积极建构。
  总之,语文课堂应该为师生创造这样一个“在场”的理想状态:那里是学生精神成长的摇篮,是心灵栖息的家园。课堂在师生全身心地参与下,通过建立和谐的课堂关系、生态化的教学设计、体验化的教学活动过程,使语文课堂产生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这个境界具有强大的驱力,使师生沉浸其中,视通万里之外,思接千载之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情感被触动,思维被打开,经验被联结,强烈的生命体验传递到每一个人的心灵,课堂逐渐进入到一种沸腾的状态,进入到精神自由的澄明之境。
  [作者通联:山东泰安一中]
其他文献
主体性教育是当今创新教育的热点之一。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教学,必须强化“主体性原则”,创新是主体生命潜能的一种极致闪光,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试想一个没有主体意识,不能发挥主体潜能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有所创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性=主体性,一切教学的终极关怀,便是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获得与张扬。因此笔者认为教学要注重“心灵自由”的营造。    一、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培养创新情感    创新人才需要
我国档案学发端于民国时期。从那时期起,许多有志之士便投入到档案工作革新和档案学研究中去了。其中,有位先生颇为特殊,因为他的两本著作均作为档案学旧著十三本之一而被翻印。这位先生就是周连宽教授。    1 周连宽与档案学    周连宽,广东开平人,1905年2月出生。1924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就读,四年后毕业,旋即进入武昌华中大学文华图书科(即后来的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继续深造。19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认识学习规律的引导和掌握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渗透学法指导、回顾学习过程、迁移、序列训练等方式,有意识地把学法指导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进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一、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  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性塞给学生要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我总结出了如下一些体会,与广大同行朋友探讨。  读  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阅读能力的强弱,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的语文积累。语文积累靠什么?靠广泛地阅读。而实际情形怎样呢?一项调查显示:多数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记录几乎为零。现在很多老师也都逐渐重视起课外阅读来,但大多数流于形式,只
集体备课和个体备课哪个重要?这个问题本不是个问题,当然是个体备课重要。但是现在却成了个大问题。几乎所有的学校在大会小会上都拼命强调集体备课的重要性,有些学校甚至采用查岗的办法来督促所谓的集体备课。更有甚者,喧嚣的中小学教育地界上,开始上演一出新的闹剧——集体备课展示。就是把原本应该在办公室里进行的一种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的教学研究的日常工作,搬到阶梯教室或者礼堂里的舞台上,演给领导、教研员和教师看。
余映潮先生在教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歌后,在语文界如何高效教学诗歌方面轰动一时,让单一的诗歌教学有了新的参考。余老师这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美文联读”和“读写结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和厚度,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表达经验。整堂课课堂积累丰富充实,训练活动扎实有序,课堂氛围轻松愉快。余老师这堂课的亮点毋庸置疑,但在文本解读方面是否紧扣文本,读懂作者还值得商榷。以下主要从分析课例、文本解读入手来反
《寂静钱钟书》被选为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阅读题,作者周劼人试做了一遍,总共15分中只拿到了1分。尤为荒谬的是,一个被作者认为“说出了我内心最真实意图”的选项,参考答案却是错的。作者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调侃:“两个问答题,出题老师比我更好地理解了我写的文章的意思,把我写作时根本没有想到的内涵都表达出来了,将我的文章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好’。”  这其实早不是新闻了。作家韩寒也曾“细心地完成”了针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期执行主持: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2008年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对“学习需要”给予了相当的关注。本年度对“学习需要”的关注与研究来自三个层面:学者的理论探讨、学生的陈述、教师的备教策略。本文将分别从这三个层面对相关文章加以述评。    一、“学习需要”的理论
这一块一块的石头垒起来,石头就活了  活在一根红绸的牵挂里,一面黄头巾的抚爱里  一条白纱巾的亲吻里垒起的石头,让每一块石头成为象征  成为思念的母本,成为一个游子归来的理由  不远处就是雪山  就是晚霞燃烧的山峦,垒起的石头  听着雪山融化的声音,多想用一块石头  擦亮另一块石头,让一个灵魂回来  垒起来的石头  多年之后还是石头  而石头里的人已经走远  静物  这些静物,门前的一个石凳,废弃
总想谈谈的读书经历,谈谈我的读书体会,让我缅怀,挥之不去。多少年了,父亲为孩童时期的我讲解《铡美案》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当然这还不能算读书,真正的读书应该是开始于看连环画,文革时期,母亲被罚到废旧仓库劳动,角落里堆放着大量的书刊,其中就有许多连环画,它们吸引了我的眼球,也许是注定与书的缘份,我迷上了这些老少皆宜的“小人书”,从此无法收拾。我读的第一部大部头的书是《红旗飘飘》,它使我真正走进了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