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有医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过去几年中,有很多泌尿系结石患者来报告说体内的结石自己给排出来了。在那之前他们都去了同一个地方,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迪士尼神奇王国主题乐园。在那里,他们都乘坐了叫做大雷鸣山矿车(Big Thunder Mountain Railroad)的过山车。由于报告的病人数量非常可观,乘坐过山车和肾结石排出之间的关联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
密歇根州立大学骨病医学院有位叫做瓦廷格(David D. Wartinger)的泌尿科医生,他本人的一位患者分别坐了三次大雷鸣山矿车,每坐一次就排出一枚肾结石。经过一系列深入专项研究,他发现当按结石大小统计时,最小的结石却排出率最低,最大号的结石在列车前部座位时排出率是小结石的2倍,在列车后部就座时也超过小结石排出率。按结石在肾盏内的初始位置统计时,在列车前部就座时,和生理情况相似,下方肾盏内结石的排出率是最低的,只有11%左右,其次是中间肾盏,最高的是上方肾盏内的结石,有22%的机会被排出来。而坐在列车后部时,上方肾盏内的结石,无论大小,100%被“甩”出来了;排石率最低的下方肾盏,也有40%的几率把结石排出来。
帆布购物袋可能比塑料袋带来更大的环境影响
实际上,帆布购物袋可能比其想要取而代之的塑料袋对环境更加有害。2008年,英国环境局(UKEA)发布了一项关于各种材质袋子的资源消耗情况的研究:纸袋、塑料袋、帆布袋以及可回收聚丙烯(无纺布)托特包。结果令人惊讶。在典型的使用和丢弃模式下,消费者如果想要使污染和碳排放量最小化,应该使用塑料袋并至少重复使用一次——比如用作垃圾袋或其他次要用途。在受调查的所有种类中,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即食品店使用的塑料袋材质)制成的传统塑料袋每次使用造成的环境影响最小。对比之下,棉布托特包由于在制造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更多资源,其导致全球变暖的潜在可能性及严重性远超其余材质。
英国环境局的研究计算出每只HDPE塑料袋的碳消耗略少于2千克。而为了达到与塑料袋相等的单次使用碳消耗,纸袋需要被使用7次。可回收聚丙烯制成的托特包需要26次,而棉布托特包需要327次。因有环境效益的名号傍身,托特包随之大规模地流行起来。这种举动却自相矛盾:象征着责任心消费的同时,却是对资源的明显消耗。与塑料袋一样,托特包现在也出现了无穷无尽之势。由于它无处不在,几乎没怎么用过(或崭新)的托特包被随意堆弃在路边,扔在城市公园的垃圾桶里,垃圾箱里,到处都是。托特包的充裕数量促使消费者将它们当成一次性用品,违背了其设计初衷。
锻炼成瘾也是一种病
加州圣巴巴拉市,菲尔丁研究院(Fielding Graduate University)的临床心理学家玛丽莲·弗赖穆斯(Marilyn Freimuth)却告诫我们不要为这个表象所蒙骗。她说,“锻炼成瘾可以占据一个人的全部生活,这样的人身体受了伤,脑子却还成天想着锻炼。但是由于我们的文化很重视身体活动,使得这个问题很容易受到忽视。”
对锻炼成瘾者来说,身体活动既是一种应对机制,又是一种强迫行为,他们感觉不锻炼就活不下去。”平常人在锻炼之后,身体和精神都会变得好一些,而对锻炼成瘾者来说,这个愉悦的感受要比普通人高出许多,就像赌徒和性瘾者一样。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锻炼者,只要成瘾,就会在锻炼时产生强烈的快感,使他们下一次练得更多。长此以往,他们的人生就会被跑步机拴住,并由此产生许多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疲惫、过劳损伤(如应力性骨折、肌肉拉伤和肌腱炎)、长期感染、电解质紊乱、心血管问题和情绪低落。
头发将成为身份确认利器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利用头发中蛋白质进行身份鉴定的新方法,有望成为身份鉴定的辅助手段。人类基因组里的信息量浩如烟海,而在做DNA鉴定的时候,技术人员并不会把这些信息全部都检查一遍。他们往往会着重寻找那些能代表个体差异的关键标志,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简称SNP)就是当中最常用的标志之一。
简而言之,单氨基酸多态性便是DNA差异在蛋白质当中的一种体现。如果能够分析样本中的蛋白质成分,找到出现氨基酸差异的地方,那么理论上讲,它也和核苷酸差异一样,具有成为个体“特征标签”的潜力。根据这一思路,研究者们开展了实验。他们从61位欧裔志愿者身上提取了头发及血液样本,分别用于蛋白质检测和DNA测序。
可惜的是,头发的发干部分并不适合提取核DNA。但如果是分析蛋白质,头发就有自己的优势了:构成头发骨架的角蛋白及角蛋白关联蛋白性质非常稳定,在蛋白质中也属翘楚,它们可以存留很多年。
天宫二号的伴随卫星来头可不小
天宫二号伴随卫星是一颗微纳卫星,是天宫二号试验任务的一部分。伴随卫星采用了小型化、轻量化、功能密度的设计,使卫星结构小、重量轻,却实现了高功能密度的设计结果。伴随卫星将在在轨任务期间开展对空间组合体的伴飞以及多平台空间协同等试验,为主航天器的技术试验提供支持,并进行多项新技术的试验,拓展空间技术应用。
在未来,未来的伴随卫星是航天员可以操纵的机器人,搭载VR相机,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空间操作任务。甚至可以个人化,将社交网络搬到太空。利用伴星和主星,或者释放多颗伴星组网,还可以实现多星协同工作,完成一颗卫星单独无法实施的应用任务,提高主星应用效率,扩大应用领域,促进空间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密歇根州立大学骨病医学院有位叫做瓦廷格(David D. Wartinger)的泌尿科医生,他本人的一位患者分别坐了三次大雷鸣山矿车,每坐一次就排出一枚肾结石。经过一系列深入专项研究,他发现当按结石大小统计时,最小的结石却排出率最低,最大号的结石在列车前部座位时排出率是小结石的2倍,在列车后部就座时也超过小结石排出率。按结石在肾盏内的初始位置统计时,在列车前部就座时,和生理情况相似,下方肾盏内结石的排出率是最低的,只有11%左右,其次是中间肾盏,最高的是上方肾盏内的结石,有22%的机会被排出来。而坐在列车后部时,上方肾盏内的结石,无论大小,100%被“甩”出来了;排石率最低的下方肾盏,也有40%的几率把结石排出来。
帆布购物袋可能比塑料袋带来更大的环境影响
实际上,帆布购物袋可能比其想要取而代之的塑料袋对环境更加有害。2008年,英国环境局(UKEA)发布了一项关于各种材质袋子的资源消耗情况的研究:纸袋、塑料袋、帆布袋以及可回收聚丙烯(无纺布)托特包。结果令人惊讶。在典型的使用和丢弃模式下,消费者如果想要使污染和碳排放量最小化,应该使用塑料袋并至少重复使用一次——比如用作垃圾袋或其他次要用途。在受调查的所有种类中,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即食品店使用的塑料袋材质)制成的传统塑料袋每次使用造成的环境影响最小。对比之下,棉布托特包由于在制造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更多资源,其导致全球变暖的潜在可能性及严重性远超其余材质。
英国环境局的研究计算出每只HDPE塑料袋的碳消耗略少于2千克。而为了达到与塑料袋相等的单次使用碳消耗,纸袋需要被使用7次。可回收聚丙烯制成的托特包需要26次,而棉布托特包需要327次。因有环境效益的名号傍身,托特包随之大规模地流行起来。这种举动却自相矛盾:象征着责任心消费的同时,却是对资源的明显消耗。与塑料袋一样,托特包现在也出现了无穷无尽之势。由于它无处不在,几乎没怎么用过(或崭新)的托特包被随意堆弃在路边,扔在城市公园的垃圾桶里,垃圾箱里,到处都是。托特包的充裕数量促使消费者将它们当成一次性用品,违背了其设计初衷。
锻炼成瘾也是一种病
加州圣巴巴拉市,菲尔丁研究院(Fielding Graduate University)的临床心理学家玛丽莲·弗赖穆斯(Marilyn Freimuth)却告诫我们不要为这个表象所蒙骗。她说,“锻炼成瘾可以占据一个人的全部生活,这样的人身体受了伤,脑子却还成天想着锻炼。但是由于我们的文化很重视身体活动,使得这个问题很容易受到忽视。”
对锻炼成瘾者来说,身体活动既是一种应对机制,又是一种强迫行为,他们感觉不锻炼就活不下去。”平常人在锻炼之后,身体和精神都会变得好一些,而对锻炼成瘾者来说,这个愉悦的感受要比普通人高出许多,就像赌徒和性瘾者一样。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锻炼者,只要成瘾,就会在锻炼时产生强烈的快感,使他们下一次练得更多。长此以往,他们的人生就会被跑步机拴住,并由此产生许多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疲惫、过劳损伤(如应力性骨折、肌肉拉伤和肌腱炎)、长期感染、电解质紊乱、心血管问题和情绪低落。
头发将成为身份确认利器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利用头发中蛋白质进行身份鉴定的新方法,有望成为身份鉴定的辅助手段。人类基因组里的信息量浩如烟海,而在做DNA鉴定的时候,技术人员并不会把这些信息全部都检查一遍。他们往往会着重寻找那些能代表个体差异的关键标志,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简称SNP)就是当中最常用的标志之一。
简而言之,单氨基酸多态性便是DNA差异在蛋白质当中的一种体现。如果能够分析样本中的蛋白质成分,找到出现氨基酸差异的地方,那么理论上讲,它也和核苷酸差异一样,具有成为个体“特征标签”的潜力。根据这一思路,研究者们开展了实验。他们从61位欧裔志愿者身上提取了头发及血液样本,分别用于蛋白质检测和DNA测序。
可惜的是,头发的发干部分并不适合提取核DNA。但如果是分析蛋白质,头发就有自己的优势了:构成头发骨架的角蛋白及角蛋白关联蛋白性质非常稳定,在蛋白质中也属翘楚,它们可以存留很多年。
天宫二号的伴随卫星来头可不小
天宫二号伴随卫星是一颗微纳卫星,是天宫二号试验任务的一部分。伴随卫星采用了小型化、轻量化、功能密度的设计,使卫星结构小、重量轻,却实现了高功能密度的设计结果。伴随卫星将在在轨任务期间开展对空间组合体的伴飞以及多平台空间协同等试验,为主航天器的技术试验提供支持,并进行多项新技术的试验,拓展空间技术应用。
在未来,未来的伴随卫星是航天员可以操纵的机器人,搭载VR相机,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空间操作任务。甚至可以个人化,将社交网络搬到太空。利用伴星和主星,或者释放多颗伴星组网,还可以实现多星协同工作,完成一颗卫星单独无法实施的应用任务,提高主星应用效率,扩大应用领域,促进空间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