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充满神奇的魅力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l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美国数学家说过:“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绘画可以赏心悦目,哲学可以明智,但是数学不但可以拥有上述的一切,而且可以获得快乐。”但是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学生无法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思维;联系生活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数学人才被社会大量需求,数学是未来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工具。小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需要学好数学,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剥夺了小学生的童年欢乐,因此教师在教学方式方面应当不断探索,大胆创新,使学生不但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获得了快乐。
  1.设置疑问,激发兴趣
  调查研究表明,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有意识、有针对的设置疑问,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因势利导,利用启发点让学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有技巧的设置疑问,启发学生的思维,因为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很多新知识都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课前的复习和新课的导入都要设计启发点,启发点的设置要符合小学生接受能力,必须具有渐进性和分化性,注意新旧知识的连接,将新知识分化为旧知识,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关键性的问题,就像医生在看病的时候要找到主要病症一样,攻克主要困难。犹如学习倍数知识时,解题的关键是要确定一个数为标准,然后在根据题目找到其他数和标准数的倍数关系,这样就很容易得出标准数了。例如:张强用270元买了一件外衣,一顶帽子和一双鞋子。外衣比鞋贵140元,买外衣和鞋比帽子多花210元,张强买这双鞋花多少钱?解:我们先把外衣和鞋看成一件东西,它与帽子的价格和是270元,差是210元。外衣和鞋价之和=(270+210)÷2=240(元)。外衣价与鞋价之差是140,因此鞋价=(240-140)÷2=50(元)。答:买这双鞋花50元。
  2.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2.1鼓励学生多感受生活
  知识源于生活,又必将回归到生活中,鼓励学生感受生活,其实也是数学学习的必经阶段,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充满着数学,从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这要比仅仅从课本上学习效果要好的多,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生活中家长带领孩子去商场购物时,应当注意培养孩子的数学知识的应用,例如:在打折后的价钱是多少、几种不同商品加起来多少钱,把原本抽象的数学题转化为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学习使人印象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感受生活,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这不仅是复习巩固旧知识,更是对新知识的预习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真正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2结合教学中插入实际问题
  课改以前的课堂教学太过于僵硬和模式化,因此同学们在听课时难免觉得枯燥难懂,打击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扼杀了同学和老师的思维,使老师和学生的思维“模式化”,降低了课堂效率。老师讲课时应当创设生活情境,让同学们感觉生活和数学是息息相关的,赋予数学生命力,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的亲和力,促使同学们乐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题,例如在讲百分数的问题时,可以举例:“妈妈买一件毛衣原价50元,现在打8折进行促销,问现在这件毛衣多少钱?”这就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个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能够很快的算出结果。学习中联系实际生活,不但可以提高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而且增长了社会经验,取得双赢的效果。
  3.全面思考,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成功的方法不止一个,解题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思路去思考问题,寻找时间最短、计算最少、方法最简单的解题方法。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思考的平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多组织探究、交流活动,最终达到让学生爱学、乐学、能学、会学的目的。例如:有若干只鸡与兔,共有14头,48足。求鸡与兔各多少?(1)假设法:假设全是鸡:2×14=28(只)鸡脚比总脚数少:48-28=20(只)兔:20÷(4-2)=10(只)鸡:14-10=4(只)(2)一元一次方程:解:设兔有x只,则鸡有(48-x)只。4x+2(14-x)=48 4x+28-2x=48 2x=48-28 2x=20 x=10则有鸡:14-10=4(只)。
  实践证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小学快乐课堂建设要以学生为本,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一旦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了,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部分家长片面的认为,教育孩子、培养孩子是学校、教师的事,其实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对初中学生的影响尤为关键,特别体现在心理健康上。只有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在本文阐述了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了家庭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影响  心理健康是初中学生
期刊
【摘 要】随着网络的普及,青少年逐渐成为网络时代的主力军;网络在给青少年带来很多好处与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其中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形成了所谓的“网络双重人格”,这是一种对青少年的成长有较大的影响的现象,我们一定要引起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交往;双重人格;现象反思  我在教学《网络交往新空间》一课的时候,给孩子布置了一道作业,要求他们用QQ发给我;作业交完以后,部分同学应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是笔者参加骨干校长培训期间的感悟,针对校长的职责和义务进行相关探讨,并从服务的角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感悟;服务;建议  2014年12月-2015年11月,笔者参加了福建省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工程第四期中学(高中)骨干校长培训班培训学习。期间,2014年12月初在福州集中培训,12月底到龙岩一中跟岗学习一周,2015年 10月,到四川成都考察学习。经过这一年来的骨干校长培训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特征与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基本理念相契合之处,进而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为例,探讨了基于后现代课程观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改革策略。  【关键词】后现代课程观;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改革  一、后现代课程观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代表者多尔从建构主义及经验主义的观点出发,吸取了自然科学中不确定性原理、非线形观点、耗散结构论等,
期刊
【摘 要】德育是教育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能否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正所谓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因此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将以具有法治特色的小学为例,探讨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将重点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法治特色;小学;德育  古往今来,品德一直是决定个人素养的关键,决定着一个人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多大贡献。康熙大帝曾经说过:“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期刊
第一,要解决教学为中心的问题  校长要树立学校中教学为中心的地位,重视教学,在例会等多种活动及考评中突出专任教师的地位,教学人员才有话语权。同时注重营造团结和谐进取的校风,让教师上班有点家的感觉。注重引导教师将先进教学知识和理念及社会实际用于教学,让学习成为教师工作的一部分。  校长要给教学准确定位,预设教学质量愿景,带头体悟教学存在的客观规律,不断给学校教师“洗脑”。如我体会的“数学找规律、语文
期刊
【摘 要】校企合作是高校提高人才质量的必由之路,本文对高校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技术工程师进入高校课堂授课进行研究,对企业教师教师资格认定及准入制度、教学场所、教学内容等进行改革探讨,让企业方进一步加强对派驻高校担任教学任务的技术工程师的业务水平,业务能力。为新形势下高校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提供一定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校企合作;教学改革;企业教师  1.我院校企合作现状  软件工程学院作为重庆文理学
期刊
【摘 要】数形结合的思想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通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起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数的意义  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数与形反映了事物两个方面的属性。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是小学阶段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下面
期刊
【摘 要】读懂教材是基础,读懂学生是支撑,读懂课堂是核心。只有做到“三个读懂”,课堂才有根,教学才有效;对于教师而言,读懂教材才能放手备课,而读懂了学生才能让教学更有针对性,才会真正读懂课堂。读懂教材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最初条件,连教材都读不懂根本无法驾驭课堂,更不要说能高效率的上好一节课了。因此本文就怎样读懂教材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品德课;读懂教材;有机整合  教材是品德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期刊
【摘 要】“真分数与假分数”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内容。纵观整个的章节编排体系,真分数与假分数的内容教材编排的意图,除了让学生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概念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跳出前面在分数认识中形成的“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一思维,形成分数也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分数关系。从本节之后的“认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课也可以看出,真分数假分数的教学过程应为这一内容垫定基础。  【关键词】真分数与假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