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现代诗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fl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现代诗歌教学实践中,倘若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调动生活经验,去悟读诗歌标题、再现诗歌情景、体悟诗歌意象,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现代诗;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5000104
  在高中现代诗歌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总觉得诗歌这东西太深奥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么照本宣科乱贴标签,要么事先挖好“陷阱”,想方设法引诱学生跳进去,师生对教参上的东西或报刊上所谓名师大家的结论奉若神明,不敢越雷池半步。教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自然一头雾水,只是热衷于结论的笔记和记忆,之后遇到类似的诗歌,则一脸茫然,不知所措。为彻底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我尝试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悟读诗歌标题,并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生动再现诗歌情景,体悟诗歌意象,时时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站在诗人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语言素养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调动生活经验,悟读诗歌标题,培养形象思维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就现代诗而言,往往在诗歌标题中就隐含了许多解读本诗的关键信息,而不少教师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有的教师只是将教参或其他资料上的解读复制过来,通过PPT展示给学生,认为只要学生记住这个答案就行了,至于这个答案是怎么来的,则不必在意。长此以往,教师变成了“搬运工”,学生则成了“垃圾筐”。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大胆将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悟读诗歌标题,揣摩诗人通过标题传达出的诸多隐含信息,从而走进诗心,准确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大有裨益。
  在教学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时,我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一下生活中的“巷”这个物象具有怎样的特点,思考诗人在“巷”前加一“雨”字,又传达出怎样的审美信息。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一旦与学生生活相勾连,学生的思维迅即活跃起来。
  生A:“‘巷’就是巷子,巷子往往都是有点窄,对,窄窄的,长长的,旁边要么是接二连三的人家,偶尔还有高高的围墙……”
  生B:“一个人独自走在空空的巷子里有些吓人!”
  学生们哄堂大笑。
  生C:“诗人在‘巷’之前加一个‘雨’字,说明这是在下雨天,或者天刚刚下过雨。”
  有同学嗤之以鼻,小声嘀咕道:“这还用你说,加了‘雨’字是说明巷子里湿漉漉的,光线可能有些暗,感觉有些阴冷,潮湿。”
  ……
  看着学生七嘴八舌、兴味盎然,我趁热打铁,追问道:“诗人描写的‘雨巷’是哪个地方的呢?诗歌里描寫的是什么季节的‘雨巷’呀?”
  学生异口同声道:“江南。初夏多雨时节。”
  “说得好,”我借力打力:“大家闭着眼睛想象一下,在阴雨绵绵的梅雨时节,当你一个人置身于江南某小镇一条阴冷潮湿的窄窄的长长的空荡荡的巷子里,巷子两边是寂寞的人家,抑或是冰冷的围墙,青石板路的旮旯里,还长出了青苔,你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D:“孤寂,惆怅。”
  生E:“心里空落落的,有点儿小感伤。”
  生F:“还有点儿小迷茫……”
  以上教学片断,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透过诗歌标题“雨巷”,学生自然而然地悟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从而为顺利走进诗歌的核心意境,体悟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提高。
  教学《再别康桥》时,我让学生先抓标题的关键词,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字眼来。学生自然容易找出“别”字,并轻而易举地说出“离别”“离愁别绪”“依依不舍”等词语来。我趁势追问:诗人是在和谁告别呢?这种告别又是在怎样的情形下进行的?
  生A:“诗人徐志摩是在和自己的母校剑桥大学告别。”
  生B:“1928年7月的一个傍晚,刚刚30出头的诗人徐志摩悄悄地来到阔别六年的母校,独自漫步于寂静的校园,追怀逝去的岁月。”
  生C:“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啊,六年后的剑桥校园,到处都是陌生的面孔,这让激情满怀的诗人感觉有些失落和惆怅。”
  师:“诗人为什么要在‘别’字之前加上‘再’呢?这个看似不经意的‘再’字,表达出诗人怎样的心情?请你将心比心,站在诗人的立场上思考,或者干脆设想自己就是年轻的诗人徐志摩,仔细体悟咂摸。”
  生D:“诗人在‘别’字之前加上‘再’,是为了和六年前的那次告别区别开来。六年前,剑桥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诗意盎然的留学生活给诗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生E:“诗人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写道:‘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淹入你的性灵。’从这儿可以看出剑桥在诗人心目中的神圣不可亵渎。”(师评价:预习充分,视野开阔。)
  生F:“诗人满怀激情而来,而自己的满腔热情和眷恋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人,一个‘再’字,除了表明这是第二次告别之外,还自然而然地将两次告别的情形进行对比,淡淡的感伤和挥之不去的怅惘不言而喻,溢于言表。”
  在这个简短的片断中,由于我事先安排学生在课前查阅了徐志摩以及《再别康桥》的背景资料,课堂上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体验,让他们设想自己就是诗人,自己有何感想,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体悟“再”和“别”,学生就能比较轻松地走进诗境,体悟诗心,形象思维的能力自然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二、联系生活实际,再现诗歌情景,提升语言素养
  别林斯基曾说过:“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情感是诗歌最主要的审美特质,人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将一部小说、一篇散文和一个剧本的内容复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却很难把一首诗歌的内容复述清楚。因而有人认为诗歌教学除了“意象”“意境”和“情感”之外,似乎就没有可以关注的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倘若学生不能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将诗歌所描绘的情景生动地再现出来,则很难走进诗歌所营造的美妙意境,自然就浮于表面,不能走进诗歌的情感内核,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我常常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按照“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的线索,将诗歌所描绘的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并在课前与同学分享。如此一来,学生参与的欲望就被激发起来了。   比如教学戴望舒的《雨巷》时,有学生这样情景再现:1927年的初夏的一天傍晚,天上下着蒙蒙细雨,诗人独自撑着油纸伞,在江南一条狭窄、悠长而空寂的雨巷里彳亍。内心苦闷彷徨的他多么希望这时在巷子里碰着一个丁香般美丽而忧愁的姑娘啊。诗人希望这个姑娘也和自己一样,撑着油纸伞,独自在这寂寥的雨巷默默彳亍,冷漠、凄清而彷徨。忽然,从雨巷的另一端,果真有这么一位诗人心仪的姑娘出现了。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不由得加快了前行的脚步。渴慕已久的丁香一样的姑娘默默地向诗人靠拢,靠拢,眼看就要相遇了,可就在梦想即将变成现实的一瞬间,丁香姑娘却投出叹息一般的眼光,仿佛梦幻似的,可望而不可即,诗人痴痴地伫立在雨中,眼巴巴地看着她凄婉迷茫地从自己身边飘过,一直走到坍塌破败的篱墙……凄清的梅雨消散了丁香姑娘美丽可人的姿容和沁人心脾的芳香,甚至是“叹息般的眼光”和“丁香般的惆怅”。一切归于沉寂,雨巷里只剩下孤零零的诗人自己,一个人撑着油纸伞,在阴冷潮湿的雨巷里徘徊彷徨。这时的他,多么希望身边再次飘过一个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啊……
  学生将诗歌所描绘的情景转化为现实生活场景,设身处地地去还原诗人眼中之景,进而缘景悟情,走进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大有裨益。当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难以情景再现的现代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其改写成文质兼美的散文,同样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联系生活经验,体悟诗歌意象,培养审美能力
  意象是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有机结合。它既是诗歌创作者心境和情志的寓托物,同时又是诗歌欣赏者解读诗人内心情志的钥匙。意象的审读是诗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头戏,自然也是引领学生走进诗歌、体悟诗心的终南捷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热衷于标签式的灌输,在学生勾画意象之后,便匆匆贴上所谓的情感标签了事。为了提高现代诗教学的课堂效益,我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将诗歌意象还原到具体的现实生活场景中,并带领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诗人的视角看问题,课堂一下就被激活了,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和审美素养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我让学生思考上片选取了哪些意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生A:“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雄鹰、游鱼。”
  师:“词中的‘山、林、江、舸、鹰、鱼’分别有怎样的特点?作者写这些物象有什么用意呢?”
  生B:“远望群山连绵,层层叠叠的树林都被秋霜染成了艳丽的红色;近看湘江,秋水澄澈,满江碧绿;江面上,千百條船争相行驶;俯视水中,鱼儿欢快地畅游。好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师:联想丰富,画面生动,层次分明,色彩绚丽。掌声鼓励。)
  生C:“这是一幅远近相衬、动静结合、对比鲜明的湘江秋景图。这是诗人诗情爆发的契合点,既渲染了热烈欢快的气氛,又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师:“面对如此壮阔美丽、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诗人作何感想?”
  生D:“面对这生机勃勃、色彩艳丽的湘江秋景,诗人不禁思绪万千,发出了石破天惊的一问:广阔无垠的大地啊,谁才是你兴衰命运的主宰呢?诗人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自然溢于言表。”
  师追问:“同学们闭着眼睛想象一下,如果在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你站在这样一个地方:远处是枫林红遍的巍巍高山,山上处处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丽景色;近处秋水澄澈,满江碧波如触手可及的翡翠,江面上千帆竞发,万舟争先;天空万里无云,秋高气爽,雄鹰振翅,自由翱翔;水底鱼儿嬉戏,空游无依……这样的画面,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E:“天之高远、山之巍峨、水之壮阔,景象雄伟。”
  生F:“巍峨、博大、壮阔。”
  生G:“雄伟壮丽。”
  ……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者不满足于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透过意象去体会诗人的情感,还着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设身处地地感悟诗歌意象以及多个意象所营造出的意境的审美内涵,与诗人和文本进行多重对话,从而带领学生顺利走进诗境,体验诗情,使学生的审美悟性和审美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在教学《再别康桥》时,我让学生紧紧抓住“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辉”“夏虫”等意象,联系生活实际去品读这些意象独特的审美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悟性。
  师:“预习时,老师安排同学们找出《再别康桥》一诗中的典型意象,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将心比心,揣摩诗人为什么要选用这些意象,透过这些意象,诗人传达出了怎样的情怀。现在请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生A:“西天的云彩,就是晚霞。古人有‘夕阳无限好’之赞语,可见晚霞之绚丽缤纷、温婉动人。选取这个意象,重在表明诗人对剑桥的爱恋!”
  生B:“金柳。”(师:“平时我们看到的柳树都是绿的,怎么说是‘金柳’呢?”)
  生B接着说:“河畔那枝繁叶茂的柳树被夕阳的余晖镀上一层金色,仿佛一个艳丽动人的新娘,在康河里投下娇媚的身影,她一下子抓住了诗人的心!惹得诗人心旌摇荡,浮想联翩,不禁想起六年前诗意盎然的剑桥时光。”(师:“生活中的新娘是怎样的形象呢?诗人为啥不把金柳比喻成老太婆呀?”)
  生B接着说:“把‘柳树’喻为‘新娘’,是因为新娘美丽动人啊,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地表达出诗人对剑桥和当年生活的痴迷和依恋;如果比喻成老太婆,就与本体不般配,不能传达出诗人的爱恋了。”
  生C:“波光。在夕阳的余晖下,康河河面上泛着粼粼波光。清风徐来,夕阳西下,满河碎金,这是何等的唯美,何等的动人!”
  生D:“青荇,也就是水草。这康河里的水草,绿得发亮,油光可鉴。水草在康河里随着柔波起伏招摇,仿佛正在欢迎阔别六年的老朋友重返母校,并点头致敬。”(师:“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生D接着说:“此情此景,怎不让人陶醉?诗人不禁发出了激情澎湃的爱的宣言:‘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将自己对剑桥的爱恋推向了极致。”
  生E:“星辉。既然是满载一船星辉,肯定是繁星满天的夏夜,诗人由榆阴下波光潋滟的清泉,联想到自己彩虹般绚丽迷人的梦想。”(师:“诗人的寻梦之旅实现了吗?此时的诗人有没有这种‘漫溯’‘放歌’的激情?”)
  生E 接着说:“诗人由实及虚,沉浸在昔日劍桥求学的诗意盎然的生活场景之中,进而有一种冲动,想撑一支长篙,驾着一叶满载星辉的小舟,溯流而上,在青草萋萋的康河深处击节高歌,重拾诗人彩虹似的美梦。但冰冷的现实告诉他,此时此景,‘不能放歌’……”
  生F:“夏虫,夏天的昆虫。一到夏天,昆虫本来是不甘寂寞的。但沉默却是今晚康桥的主旋律,仿佛夏虫也在为我的别离而伤悲,泣不成声。”(师:“不是说诗人的离愁别绪吗?怎么说夏虫也沉默呢?”)
  生F接着说:“用夏虫的感伤来烘托诗人的离愁,面对流淌着诗人淡淡离愁的康河,此时容不得一声虫鸣、半曲别离的笙箫,诗人只得挥一挥衣袖,悄悄地到来,也悄悄地离去,带着万分的不舍和一丝淡淡的怅惘。”
  ……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着重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将诗中的意象生活化,通过品读意象,再现诗境,体悟诗心,使之受到了良好的审美熏陶。
  对于诗歌中描述性的现实生活意象,学生比较容易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生活化教学的现实性和效益比较明显。对于诗歌中那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比喻性意象,则需要教者更大的教育智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雨巷》时,为了引导学生准确把握“雨巷”这一意象的丰富内涵,我对学生说:“有人认为《雨巷》中那条阴冷潮湿而寂寥的‘雨巷’,其实就是江南一条普普通通的小巷,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内涵;有人认为那条阴冷潮湿而寂寥的‘雨巷’,其实就是诗人曲折苦涩的爱情之路;有人认为那是诗人的理想之路抑或是追求之路。请结合你的阅读经验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A:“老师以前说过,凡是用事物做标题的诗歌,大都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一般具有象征意义。因此,我认为,《雨巷》中的‘雨巷’应该具有深刻的内涵,不可能仅仅是一条普普通通的小巷。”(师笑而不语)
  生B:“有可能就是一条实实在在的小巷,诗歌里的男一号是一位像戴望舒一样的沉醉于爱情的苦恋者。这位姑娘也许正是男主角梦寐以求的苦恋对象,或许这姑娘正住在巷子的尽头,或许她只是从这条巷子里经过,但不管怎么说,她对诗中的男主角是没有感觉的,就像戴望舒与施绛平的相恋之路一样。”(师:施绛平?很好,谈谈你所知道的戴望舒与施绛平。)
  生B接着说:“我是说也许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戴望舒的初恋施绛平,‘丁香、细雨、小巷’,淡淡的哀伤,美丽的愁怨,不正是彼时诗人内心纠结的情愫吗?因为还在校园读书的施绛平并不爱戴望舒,她已心有所属,冷漠地拒绝了戴望舒……”(师: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知人论世,言之成理,此处该有掌声。)
  生C:“这是一条追求之路。诗中折射的应该是理想破灭后的失意彷徨。老师不是说理解诗歌要结合时代背景吗?我查阅了相关资料,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要知道,这一年可是风云激荡的不同寻常的一年。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以看到,在大革命失败后这一特殊时期,诗人的寂寞彷徨和惆怅,应该是那个时代的寂寞与彷徨,是那个特定时代迷茫彷徨找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的有志青年的一种普遍情绪。”(师:能活用以前学过的同一时代不同作家的相关作品来审视《雨巷》,并结合相关的时代背景来理解“雨巷”的象征意义,为你点赞!)
  生D:“我认为这条小巷应该是一条坎坷曲折的逐梦之路。”(师:怎么就想到了逐梦之路了呢?)
  生D接着说:“老师曾经说过,从《诗经》《楚辞》以来,‘香草’‘美人’常常是圣君明主或者美好理想的象征,诗歌里的姑娘应该是诗人美好理想的化身,这‘雨巷’自然是他曲折坎坷的人生之路的象征。”(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诗中的‘姑娘’其实就是理想中的诗人自己?”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学生圆睁着狐疑的眼睛。
  生E:“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寂寞惆怅、迷茫彷徨的,而姑娘虽然也和抒情主人公一样忧愁、彷徨,但她能给诗人带来希望啊。”
  师:“说得真好,诗人一方面是孤寂彷徨、失意迷茫的,但他毕竟还在这条阴冷潮湿的小巷里彳亍啊,他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这就告诉我们,此时的诗人虽然失望,却并不绝望,或者说,这首诗正是诗人内心那种希望与失望、追求与迷茫的矛盾纠结心理的生动再现。”
  生F:“也就是说,诗中的‘我’是现实中的戴望舒,而‘姑娘’是理想中的戴望舒。”(掌声再起)
  师:“诗歌的美在于内涵的丰富,其实,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雨巷》中的‘雨巷’既可以理解为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小巷,也可以理解为诗人的爱情之路、理想之路或人生之路,还可以理解为诗人矛盾纠结的复杂心路。”
  以上教学片断,教者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将诗歌中的“雨巷”还原到学生生活中,并带领学生亲自到这条内涵丰富的“小巷”里去感知体验,学生自然而然能“走进去,跳出来”,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将“雨巷”这一意象的复杂内涵体悟得有滋有味、入木三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引入源头活水,提升文化品位
  有的诗句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学生读不懂,教师也不好讲,对此,有的教师“拱手相送”,有的教师置之不理。倘若教者灵机一动,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悟,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教学《沁园春·长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时,有学生将诗句情景再现为:“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到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游泳,激起的波浪阻止了飞快航行的船只。”   师:“他们游泳激起的波浪阻止了飞快航行的船只?大家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看看现实生活中到底有没有这种可能?”
  生A:“这没错啊,书本上的注释明明写着的: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击水,游泳……”
  師:“按照书本上的注释,你的再现的确没有问题,但老师的问题是,生活中到底有没有这种可能?”
  生B:“我没游过泳,但在电视上看到过游泳比赛,几个人在游泳池里快速游泳,激起的浪花虽然比较大,但要阻止飞快航行的船只,恐怕有些难!”
  生C:“是不是夸张啊?诗人借此来抒发战友们的革命豪情!”
  师:“夸张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而不是浮夸,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再说,词的上片盛赞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自由勃发的湘江秋景,下片怎么又是‘浪遏飞舟’呢?这不是有些自相矛盾了吗?”
  生D:“可不可以将‘浪遏飞舟’提到‘到中流击水’之前?老师曾经说过,诗词中语句的顺序有时是可以改变的。”
  师:“你怎么想到要这样调整顺序?”
  生D接着说:“调整顺序后就可以这样理解:尽管风急浪高,连船只行进也十分困难,但是风华正茂的我们却敢于同汹涌的激流搏击,用风浪之大来衬托同学们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以此来突出他们年轻气盛、意气风发的革命豪情,这样就符合生活逻辑了。”(掌声四起)
  师:“讲得好,老师现在给大家讲一个典故。不,请同学们马上查一下‘中流击楫’这个成语。”
  生E:“比喻立誓收复失地,报效国家。《晋书·祖逖传》里有:‘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师:“很好!在《沁园春·长沙》一词中,‘中流’和‘风浪’仅仅是湘江的激流和风浪吗?”
  生F:“化实为虚,象征时代的风浪、革命时代的浪潮。”
  师:“如果词中的‘中流’‘风浪’象征时代的浪潮,那么,诗人为什么这样写呢?”
  生G:“诗人回忆自己和同学们到湘江游泳,其实是委婉地表达年轻的革命者积极投身到革命浪潮中,激浊扬清、鼓桨前行的革命实践,以此‘浪’喻彼‘浪’。”
  生F:“哦,我明白了,诗人是化用‘中流击楫’的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要勇立潮头、乘风破浪、复兴中华的壮志豪情。” (师带头鼓掌)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者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还原诗词情景,再相机点拨,巧妙地纠正了学生对资料的错误解读,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成语,明典故,体悟革命领袖炽热的爱国爱民之心和博大宽广的胸怀,既巧妙地让学生入境体情,又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的现代诗歌教学实践中,倘若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调动生活经验,去悟读诗歌标题、再现诗歌情景、体悟诗歌意象,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得到很好的濡养,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责任编辑周侯辰)
其他文献
[摘 要]乡土案例是学生所熟悉的,容易被学生接受,有助于师生共同建构地理知识,发展地理能力,培养地理学科所特有的乡土情感和价值观。利用乡土地理案例可以提高地理课堂教學的有效性。  [关键词]乡土案例 地理课堂 区域农业发展 过程与方法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127  一、案例实录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
[摘要]教学语言是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重要载体。加强历史教学语言的文学性,可从标题语言、导入语言、评价语言三方面着手,以切实推动历史教学从机械地传授知识向注重理性和情感蜕变,从而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和生动性。  [关键词]历史教学语言;文学性;历史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2007002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理解)提出:“
[摘要]课堂观察是教师改进和调整教学的重要依据。要考查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而改进教学,教师可设计科学的观察量表,选择合适的观察点,对课堂教学进行观察,通过对观察结果的分析和解读,发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对策。  [关键词]课堂观察;合作学习;有效性;教学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31009302  自2016年以来,学
[摘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可运用微课来巧妙导入、凸显重点、化解难点、归纳总结等,以实现微课使用的有效性。使用微课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沉闷的政治理论变得鲜活,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高中政治;微课;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7401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结合自身
[摘 要]高三历史教学以应试为主,但要激发学生兴趣,推动学生长远发展,仍需要教师创设教学情境。从整体知识框架、例题、判断纠错、课堂环节衔接、历史理论等维度来创设教学情境,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能激发高三学生在复习课上的活力,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关键词]高三;历史;复习课;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8
[摘要]高中英语写作中“词类汉化”的原因有知识缺乏、文化差异、教学弱化等。要减少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的“词类汉化”,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采取多种词汇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对词汇的正确运用,加强对英语文化的渗透。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词类汉化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5003701  笔者在文章《高中英语写作中“词类汉化”归类分析》中
[摘要]历史教学的根底在于帮助学生形成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在教学《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课时,教师要挖掘该课所蕴含的学科素养,围绕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进行教学,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贯穿于课堂始终。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根柢;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摘 要]《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一篇经典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以细腻的描写,丹青式的刻画,展现了名城济南冬日的柔和与温晴。教师可从美景寻踪、美段品读、美文写作三个方面带领学生细细品读写景类散文,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与魅力,在浅话低吟中,寻佳景,谈美情。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景散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1-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平台,不仅直接承担着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职能,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思想政治课由于偏向于理论教育,课堂教学受内容限制,容易形成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一件事产生了兴趣,那么完成这件事情的效率必
[摘 要]阅读名著有一定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并对学生阅读的内容及时间进行规划,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质。  [关键词]名著阅读;高一年级;教学;效果;影响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1-0015-02  名著犹如一座座挺拔巍峨的高山,作为爬山者的学生,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才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