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基础上的陌生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be_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陌生化”,是19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提出的艺术原则,他指出:“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陌生化技巧就是将习惯了的客观物象、既定的符号“陌生化”,是重视传统的基础上对传统的质疑。陌生是相对于习惯、传统而言,其主张是通过加工把人们熟悉的东西变得不熟悉,使读者产生陌生、新鲜、奇特感,从而对它发生兴趣,产生去进一步了解的强烈愿望。本文中提到的语文教学“陌生化阅读”的基本意思就是:使语文阅读教学变得陌生一些。因此,语文教学的陌生化阅读,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等对阅读教学内容、过程和方法等所作的让学生产生一定距离感和新鲜感的教学策略”。
  
  一、陌生化是阅读教学的鲜活动力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处于首要位置,也是提高能力和修养的重要过程。但长期以来,阅读教学遵循固定的教学模式,老师、学生在某种程度上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厌倦,尤其是老师,每一轮教学都好像是在搞重复建设,只要把以前的教案翻出来便一切就绪了。长期如此,阅读教学容易变成机械地程式化运动,老师也容易由此产生审美疲劳。众所周知。老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老师的审美疲劳很容易传染给学生。这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认为陌生化阅读可以给出一个很好的答案。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文艺创作不能够照搬所描写的对象,而是要对这一对象进行加工和处理。把这一方法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就是要将本来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起来,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新颖别致。遵照形式主义的理论,阅读活动的根本目的不是要达到一定的审美认识而是要达到审美感受,这种审美感受就是在陌生化阅读中得以实现的。
  陌生化阅读有助于打破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为阅读教学充注新鲜的活力和元素。教师是阅读教学的主导者,在阅读过程中起到重要的疏导引领作用,这一理念的实施主要依靠教师的几个转变。具体来说:
  第一,由依附教参转变为参考教参。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文本是一种客观的呈现,为对话提供了对象,而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则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这种对话被称为“垂直性互动”,学生与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在知识和职能上又处于不同的等级,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处于总领地位。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熟知课文,了解作家作品、创作背景、艺术特色等。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教参是个很好的辅助工具。但完全依靠教参,将导致教师丧失自主解读文本的兴趣与能力,人云亦云,毫无新鲜感。教师抛开自我鉴赏的过程,无法内化文本的深刻涵义,不能很好地领略文本。如果抛开教师的自我解读过程,一味地依靠教参等资料,那么势必会影响阅读教学的效果。
  当然,让教师完全脱离教参也是不现实的,但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在先期阅读文本时,应该跳出“先见”之外,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带有一种陌生的眼光去审视文本,每一次审视都是一次全新的对话,每一次新的对话都是新发现的过程。这样,每一次阅读对话过程。就不仅仅是备课的过程,而且也是一次文学赏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获得一种全新的审美享受,同时,教师也往往能从切身的体会中完成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把教师的鉴赏移植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活动。
  第二,在分析文章的方法上打破陈规,由固定化、单一化向开放化、多元化转变。受背景因素、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文本的意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文本解读甚至还可以发掘出作者所没有意识到的潜在创作意图,那么,对文本的理解也就存在着多元性,所以,教师应打破陈规,从新的角度、新的理念着手。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也不能用一个模式套牢,对于不同的文本运用不同的解读方法,比如诗歌和小说就不能用一种模式来讲解,即使同是诗歌或同是小说,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方法。教师的分析讲解也应该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思考、多突破。当然,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过于主观随意地解读,对此,教师还应该有把握课堂、正确引导的能力。
  第三,语言的表达由主观性向客观性转变。教师的语言对学生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学生能从教师的语气、语调中体会到教师的意图,所以教师应避免这种潜意识的主观引导,把自己置身于客观的位置,让学生从文本中而不是教师的话语里找到问题的答案。有时还可以留有适当的语言空白,让学生觉得教师的话语有点“陌生”。不把话说尽不失为一个引领学生兴趣的好办法,学生往往会感觉意犹未尽,引发了他们进一步思考的兴趣,甚至有时会主动找老师探讨这一未尽的问题。
  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体,阅读教学活动主要是为了这个主体而存在的。阅读教学活动主要是学生审美感受获得的过程。基于陌生化阅读理论,学生在阅读学习方法上也应该有所转变,体现为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观获取。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自读,先与文本对话,再与专家对话。陌生化的“陌生”,并不是生活的陌生,而是对作品而言,是对认知上先入为主、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式的陌生,是对感知的惯性心理的陌生。在接触文本之前,学生对所读文本是完全陌生的,第一印象是深刻的,在没有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影响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自我的,不搀杂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左右。完全依靠自己已有知识重新建构理解,使个体阅读获得充分阐释和张扬的空间,对“旧我”发生冲突、碰撞,最后形成自我知识、情感的重建。张志公先生说:“教一篇文章,必须让学生透彻理解全篇思想内容……让文章的本身去教育学生。”在有了一定的理解基础之上,再与专家学者进行对话,这样就更能发现自己理解上的不足,从而也就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叶圣陶先生说:“阅读了一篇作品,觉得淡而无味……于是去听听别人的话。听了别人的话,再去看作品,觉得意味深长了……这是读者常有的经验。”与专家学者教师对话有着重要作用,一定不能忽略这一步,学生受到知识、年龄、阅历等条件的限制,在文本的理解方面势必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带着对文本的见解与问题再去进一步和权威对话,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和能力。
  
  二、熟悉化,陌生化存在的不竭源泉
  
  “现代哲学认为,阻碍我们前进的往往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已知的东西一旦变成习惯,就步履维艰了。”这种认识具有深刻性、透彻性,已知一旦成为习惯便会阻碍认识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在此基础上就得出否认已知认识的结论。众所周知,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已有的“先见”基础上进行的,“先见”是我们了解其他事物的前提条件。试想,如果完全没有 “先见”,那么无疑人类的创作活动、理解活动都处于原始状态,那又如何谈理解。如何谈创作?任何一种理解都只能在“先见”基础上才能发生。“先见”不仅使理解成为可能,而且在理解的每时每刻都参与其中。因此美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韦勒克修正了“陌生化”的理论。他主张文学语言应该是陌生化与熟悉化的统一,过于陌生会造成欣赏的阻断,过于熟悉则毫无美感。换言之,文学语言应处于陌生化与熟悉化之间的“临界点美感状态”。
  伽达默尔认为解释者总是从他的“前见”出发来理解文本的,而“前见”又是由传统所构成的,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传统中,早在我们理解传统之前,我们就已经属于传统,因此,我们是在传统的规定下进行理解的。本文强调的“陌生”是相对于习惯而言,并不是相对“先见”而言。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在避免“已知”变为习惯的前提下,利用“已知”,适当地对文本进行陌生化处理,从而达到引发教师重新解读、建构文本,学生进一步探究文本的兴趣。比如:有的老师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前先放几个《红楼梦》的镜头。又如特级教师刘欣欣在教学《记一辆纺车》的时候,利用课前预备的两分钟,组织学生齐唱《南泥湾》,优美的旋律,充满希望的歌词,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绪带进了那个“军民大生产,齐心战困难”的时代,使学生对《记一辆纺车》的学习十分踊跃。
  这些都是利用已知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尽快融会到文本当中,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尤其是对于那些年代久远,或者是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作品。熟悉化的勾连发挥着重要作用。钱梦龙老师给学生讲《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课文时,他运用大家熟悉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来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同时他又打破陈规。颠倒了挂图的顺序,是熟悉化与陌生化的有机结合,很好地引领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既定目的。
  阅读主体在当代的阅读教学中占主要地位,阅读活动主要是入的活动,因此。阅读主体的阅读成就了文本意义的实现。但阅读主体势必受到文本本身特点的制约,语言、立意形象和意向等文本特征的陌生化能增加阅读主体对于文本的感受兴趣,保证阅读的实现,是阅读的潜动力。而完全的陌生又是不存在的。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每个人都是依赖一定的“先知”去面对陌生的、新鲜的事物。在此基础上,阅读过程不可能是完全的陌生。它总是以旧知识去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加进适量的陌生,在熟悉化的基础上强调陌生,不能脱离熟悉而过分地陌生,过犹不及,大肆地陌生处理势必会扭曲文本的本来面目,这是我们应避免的。
  
  注 释:
  ①周遐年:《略论阅读教学的陌生化策略》,《教学与管理》。2005年第8期。
  ②刘霞斐、刘京平:《运用陌生化理论培养学生阅读创新能力》,教育探索,2005年第12期。
  ③刘月新:《否定与批判——西方现代阅读理论的价值追求》,国外文学(季刊),2003年第3期。
  [作者通联:湖北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收录了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读来备受感动,问过许多学过此文的中学生,他们也道出了同样的感受,认为课文所揭示的人间真情质朴而动人。许多语文教师也把这一主题当作重点来教,亲情意识便成为了这篇文章的艺术特色。笔者认为亲情固然是文章的底色,但文章的深层意蕴却是生命意识的萌芽与成长,这种萌芽、成长通过儿童的视角来展现,并在“悲凉”话语风格下愈显沉重。    一、儿童视角  
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中,手机短信作为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相互问候以及表达各种情谊的重要交流手段,已渐渐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交流方式,甚至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有人称其为第五媒体,或戏称作“拇指艺术”。在体现实用性、时代性的语文高考试卷中,短信也已成为语言运用题型中的一个新成员。  短信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主题突出,情真意切;简明得体、结构整齐;富于想像、文采斐然。  请先看一道短信高考模拟
钱梦龙曾在《语文教育散论》序中谈到,在语文教育领域,任何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都必然要经历四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属于实践操作层次。达到这一境界的老师,能够上很漂亮的课,能够组织有效的训练。但由于仅仅停留在实践操作这样较低的层次上,缺乏对事物间的因果关系的必要认识,因此教学的成败得失,往往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第二种境界属于经验积累的层次。达到这一境界的老师。开始重视总结和积累自己成功的经验,比较自觉地从自身
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感悟”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我们除了在语文课程文件、语文研究文章等书面用语中常常见到“感悟”,就连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每每能听到老师对学生讲“你感悟感悟”。当然,与训练不同,某项语文训练,训练一怎么做、训练二怎么做是可以教的,但感悟一怎么做、感悟二怎么做却并不那么好教,有的甚至是无法诉诸言语的。因此,运用之妙,存乎于心。但这并不是说感悟不重要。感悟对于语文学习来说
白居易《琵琶行》“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中的“重”为多音多义字,无论原人教版,还是现人教新课标版,教材编注者大概以为“此不足为训”,既未注其音,也不释其意,给学生品味诗情平添了几分“情义”难安之虑。今谨据诗辨音说义,以求音正义明。  “我闻琵琶已叹息”,是白乐天直接呼应琵琶女“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这一借弦音而寄情的情感共鸣之反应。“已”即自然贴
“勾践灭吴”是我国历史上一件很著名事件。它的著名并非因为事件本身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过什么特别重大的影响,也不是什么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可以作为战例写进战争史的军事案例。从它被后世人们不断提及的语境来看,从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或者说人们更愿意从某一意义层面来解读它,发挥它的喻世功能或满足人们窥测历史潜规与明则的语义空间来说,恐怕指涉更多的还是如下的一些个侧面。比如,事件主人公传奇的人生经历;身陷困境,
王松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先后发表论文数百篇,出版个人专著10余部,主编教学用书30余种,可谓“著述等身”。熟悉王松泉先生的人都知道,在他的论著和主编的教材中,大都有一幅“结构示意图”,有的放在扉页上,如《阅读教育学》、《阅读教材论》、《学科素质教育艺术论》等;有的放在“绪论”或“导论”中,如《语文教学概论》、《语文课程教学概论》、《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语文教学心理学基础》等。在学术
《孔雀东南飞》作为中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具有崇高的艺术价值,它的艺术光辉至今依然闪耀。它是各种版本教材的必选篇目,应如何重新挖掘它的价值,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问题。根据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教师使用教材和进行教学设计的根本目标,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分为四个方面,其中第三个方面为“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鉴赏及创造能力。本文将从培养这一核心素养
“视野融合”是一个解释学的概念,系指文本世界(或称之为作者的文本意义世界)与阅读和阐释者的世界在沟通、对话、交流过程中展开的各自视野(视域)间的融合。文本解读的过程也是视野融合的过程,视野融合正是文本解读的本质。本文就是讨论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视野融合”的方方面面。  在阅读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以学生的“现实视界”为出发点,是一种“不断以新的视界取代学生原初视界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总是从自己
古往今来,人们在强调文章“有常规”的同时,又说“文无定法”。那么,在什么时候会出现行文不按“定法”的情况呢?从《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作为人物传记,按常规应全篇纪实,即使要对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行点评,用语也应力求简约,以保证传记的“实录”性。但《屈原列传》例外,其篇幅虽不长,而文中有三处浓墨重彩地进行评说。开篇介绍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时,作者极力抒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