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477618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阿西莫夫曾说:“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素养进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当学生具备创新素养以后,他们将学会认知,学会合作,进而实现全面发展。同时,学生将更善于用创新思维解决更多问题。文章将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素养展开详细阐述。
  关键词:数学;创新素养;培养
  目前,对创新素养培养的关注度不够,不重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同时,受传统“灌输式”“传授—接受”教学理念的影响,阻碍了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加之,课堂教学活动相对单调,缺少趣味性,令学生渐渐表现出了思维狭隘的问题,且不具备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为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需针对他们创新素养进行培养。
  一、 精心创造提问引导学生创新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要把握好“问题—解决”这个方式引导他们创新。提问,是一种较好的师生互动方式。课上,提出一些富有创造性的问题,鼓励学生针对提问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使他们于不知不觉中展开深层次思考,主动凭借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展开估计、推测思维活动,探索规律,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观点,揭示问题本质。问题探索中,学生自然而然能产生创新意识,主动尝试从新的、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例如,在《线段、射线、直线》一课教学时,可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创造性问题,请他们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可以近似看作线段的东西?面对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说到拉直的鞋带,有的学生说到课桌的边,有的学生说到拉直的毛线,还有的学生说到信封的边等,每一位学生都提出不同的想法。接着,可继续提问:“你们能帮老师测量出一条线段的长度吗?”基于问题导向下,引导学生注意创新,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量出一条线段的长度。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尝试用尺子测量线段长度,有的学生尝试用长度已知的物品进行比较,估测线段长度。通过设计创造性提问,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受到启发,能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答案和不一样的问题解决方法,最终养成良好的创新素养。
  二、 运用数形结合唤醒学生创新
  日常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创新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要利用好数形结合数学方法,鼓励他们用数与形间相互转换解决问题。通过用数形结合思想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将复杂问题变得简单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得到较好的熏陶,不再局限于用常规方法解决问题,能大胆创新问题解决办法。但是,在用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创新素养时,要注意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想象空间,在有效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基础上,用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创新素养,唤醒他们创新意识。例如,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点讲解中,为巩固学生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点的掌握,锻炼他们创新意识。当学生初步理解了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以后,引导他们自主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已知直线y1=kx b过点A(0,2),其与直线y2=mx交于点P(1,m),求不等式mx>kx b的解集。问题分析中,学生将发现用直接解不等式的方法解不出k、b、m的结果。这时,可引导学生转变问题解决思路,尝试用數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先根据题意画出对应图像,再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图像交点和交点两侧,根据图像观察结果判断x在什么范围时y1>y2或y2>y1。由图像可知,x>1时,y2>y1,所以不等式解集是x>1。通过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学生从中了解到不能局限于一种问题解决方法,要发挥创新思维,从数形结合角度入手,简化问题解决过程,让问题迎刃而解。
  三、 利用思维导图激励学生创新
  基础知识是学生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课上,可激励学生用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表示相对零散的知识点,以图形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有层次地描述知识框架。思维导图的具体绘制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加深对基础知识点的记忆,还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思考如何表现知识点间逻辑关系,进而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以往课堂上,局限于采取死记硬背的教法,阻碍了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面对这个问题,在《一元二次方程》章节复习课上,可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个章节,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这时,有的学生说到“配方法”知识点,有的学生说到“因式分解法”知识点等。这时,可继续追问学生:“用什么方式能表示知识间的联系呢?”当学生提出用思维导图表示以后,激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用思维导图梳理本章节知识点。期间,有的学生尝试以气泡图的方式直观展示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用分解因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重要知识点;有的学生尝试用树状图的方式设计“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三条分支,再在“配方法”分支中详细说明概念定义、基本步骤、转化思想等重要内容。思维导图绘制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得到较好的发散,能从中养成良好的创新素养。
  四、 设计一题多解调动学生创新
  同一道数学问题,往往有几种解决方法。课上,要抓住一道问题有多种解法,对学生创新素养进行培养,调动他们发散自己的创新意识,尽可能找出多个解决方法。在一题多解问题求解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学生将更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不再受思维定式影响,有创新意识。但在一题多解题目具体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以保证取得较好的创新素养培养效果。举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二次函数》知识点讲解中,可先为学生耐心讲解二次函数概念,教会他们如何建立相对简单的二次函数模型。当学生对二次函数知识点有了一定了解以后,为他们设计这样一道练习题:已知一个对称轴是直线x=2的二次函数图像经过A、B两个点,A、B点坐标是A(1,0)、B(0,-3),求其解析式。在二次函数求解中,先请一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法。这时,有的学生提出先设解析式为y=ax2 bx c,再将A、B点和对称轴带入解析式的方式求解a、b、c的值,进而得出解析式是y=-x2 4x-3这个答案。随即,可询问其他学生:“你们还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吗?”鼓励学生进行解题策略的创新。这时,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提出不同的解法。期间,有的学生提出可以将解析式设为y=a(x-2)2 k,再计算。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创新问题解法,学生的创新素养将得到显著提高。   五、 组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创新
  课上,要转变以往“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观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精心为他们安排一些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于合作学习中激发他们产生思想上的碰撞,全身心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自然而然会产生组间竞争意识,进而在“竞争”氛围下衍生出强烈的创新意向,努力为本组赢得荣誉。小组合作学习中,可形成一种合力,激励学生创新素养得到发展。例如,在《有理数的乘法》一课教学时,可根据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理数乘法法则,先为学生出示3×2=6和(-3)×2=-6这样两个算式,并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要求他们合作探索发现了什么。组内讨论中,有的学生谈到上述两个算式是一个因数和它的相反数相乘,有的学生谈到两个算式所得积是相反数。接着,可增加(-3)×(-2)=6和(-3)×2=-6这样两个算式,请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合作探索四个算式相乘结果有什么规律,由此导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合作学习中,学生将进行思维创新,尝试从不同角度入手互相讨论算式规律,总结法则。
  六、 开展课堂实践锻炼学生创新
  课堂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创新发明的源泉。在对学生创新素养进行培养时,要依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课堂实践环节,基于手脑并用基础,鼓励学生展开创新性操作,用所学知识创作富有创意的学习作品。但是,在课堂实践活动的具体开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综合利用他们的经验设计实践操作内容,以保证他们对实践活动充满兴趣,最终在实践操作中养成良好创新素养。例如,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课教学时,为了锻炼学生学会创新,更好地发展他们的创新素养,课上,可先为学生展示一个现代化城市建筑群画面,让他们深入感知生活中丰富的图形世界。接着,引导学生识别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等几何体。当学生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体以后,为他们提供橡皮泥、几何体压模器学习材料,要求他们自主动手制作几何体模型。几何体模型实践制作中,有的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尝试用橡皮泥制作出一个黄色圆柱模型;有的学生尝试制作有红色、黄色、绿色几种颜色的球模型;有的学生尝试制作一个黑白正方体模型……当学生进行完创新性的制作以后,可请他们自主观察自己制作的模型,用语言描述模型的基本特征。这时,有的学生这样描述道:“我做的是圆柱模型,这个模型的上下一样粗细,两个底面是两个相同的圆……”课堂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创新素养将得到较好的锻炼。
  七、 结语
  洛克菲勒曾说:“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知识学习中,要想取得优异成绩,也需要具备良好的创新素养。课上,在对学生创新素养进行培养时,要注意提出富有创造性的问题,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和课堂实践,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要利用好数形结合和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尝试从新的角度解决问题。另外,要精心设计一题多解,于习题训练中巩固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郭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分析[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5).
  [2]高晓英.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新课程:教师版,2019(6):221.
  [3]余毅.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識[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47.
  作者简介:
  仇海佳,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银川市第十三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有效的数学活动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还能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形成正确的概念、理解抽象的算理、解决疑难的问题以及梳理知识,学生才能在数学活动中获取知识,并能不断积累丰富的、有价值的数学活动经验,为终身学习服务。  关键词:数学活动;积累活动经验;正确概念  “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
摘 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提问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深度学习。文章首先对提问的各个环节进行细分,然后通过对每一个环节的观察研究,归纳出语文课堂提问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最后,结合语文教学的一般特点提出了教师提问行为的改善方法。  关键词:提问;启发;改善  问题是最好的老师,学会提问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一步。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摘 要:小学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不管是考试的分数要求还是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用数学来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如何学好数学是学生应该思考的问题;如何教好学生,让学生提起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对数学的乐趣,是教师应该不断思考与找寻解决方法的目标。在小学的学习中打好基础,对今后的学习受益匪浅。教师要杜绝传统教学方式中死板枯燥的教学方式,不单单是一味地做题,套路性做题,而是按照新课改教育改革的要求,以科学合理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积淀涵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带领学生开展深入阅读学习,能够使学生在文质兼美、意蕴丰富的优秀文学作品中实现文学素养的提升。文章将具体探究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加快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一
摘 要: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文章的写作与生活实践是密切关联的。没有生活,习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让学生的习作具有生活的味道,就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表现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写作,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文章结合教学实例,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让他们的习作充满生活味。  关键词:小学;习作;生活;观察;体验;积累;表现  《义
摘 要:在中国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以及锻炼学生逻辑思维、数学思维的重要学科,小学数学教学在小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中国小学数学教学却普遍出现了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教师无法有效开展数学教学以及学生对数学知识吸收能力差、无法有效转化为内在知识等问题。对此,文章认为教师应当积极寻找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积极性差、无法主
摘 要:现阶段伴随着新课标教育制度在高中教学阶段逐步推广实践,使得形式新颖、结构优化的新教育模式被引入课堂教学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技能,也使得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文章以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为论点,采用道理与举例论证方式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由于情境教学在实践当中表现出的优越性,使其逐步成为推进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应当在确保教学目标不变的情况下,从教学理念、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学生的素质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已经不适合传统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利用各种媒介、手段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微课和翻转课堂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思路,开辟了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将微课和翻转课堂运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能够在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同时,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加高效快捷地展开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摘 要:受中国大班授课现状的制约,目前大多数学校都采用统一化教学的授课形式。但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能力、见识、经验、学习兴趣、学习水平等的差异,统一教学很难让学生接受更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为了改变这种效率较为低下的传统教学模式,部分教师开始采用了分层教学,按照一定的梯度,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实现课堂效率的提升。为此,文章首先阐释了分层教学的概念,并分析其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课堂对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确保问题情境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探究性、启发性以及挑战性,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使其能够融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