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建设 推动成都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j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成都市在2018年1月召开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会上提出:到2022年,要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城市,生活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生活性服务业领域宽、覆盖面积广,与人民关系最为紧密,但目前面临着有效供给不足、质量水平不高、消费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大量涌现也带来诸多挑战。成都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就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对这些挑战,就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积极发挥消费的引领作用。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可以为生活性服务业相关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提供依据,更好适应新时代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只有不断完善质量标准体系,才能有效调整生产性服务业的供给,向国际水平看齐,甚至超越国际水平,以助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成都加快建设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关键词:成都;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消费
   一、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一)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是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路径
   我国经济经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从站起来走向了富起来,服务业快速发展起来,经济结构愈发呈现出消费引领、服务驱动的新特征。生活性服务业领域宽、覆盖面积广,与人民关系最为紧密,但面临着有效供给不足、质量水平不高、消费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为改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消费结构升级,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 2016年12月,为落实这份文件的要求,充分发挥标准对生活性服务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动生活性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生活性服务业持续规范发展,国家标准委和国家发改委共同编制了《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对十三五期间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工作作出了详细布署。
   (二)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
   1.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2019年初,商务部提出要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试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提出,既与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关,也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意义日益形成普遍共识密切相关,同时也是我国应对外部复杂严峻环境及不确定性、优化生产和消费等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构建符合我国长远战略利益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手段,为我国经济从工业制造业转向文化服务业、我国城市从生产型城市转向消费型城市、促进消费市场从国内走向世界发出了更为明确的信号,传递出更加豐富的信息。
   2.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成都的重要发展机遇,也是发展中的必然要求。成都市在2018年1月召开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会上提出:到2022年,要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城市。培育一批国家级示范商圈和老字号特色街区,形成商贸、旅游、文化、餐饮、康养5个千亿级消费市场,生活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既是成都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需求转变的切实需要。十九大报告开篇就指出:中国社会以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实质上也是供和需之间的矛盾。中国经济经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取很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在物质文化相对丰富的今天,人民的需求变化是必然的,也符合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相对于以往简单的物质文化量上的需求而言,在新时代人民的需求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变化特征:一是需求的内容更丰富了,不仅仅是物质文化需求,还包括良好的医疗、优质的教育、干净的空气、美好的环境等等;二是需求由量向质发展,以前只是简单地从量上得到满足就可以了,但现在要求更高质量的供给。
   3. 通过标准化建设改善生活性服务业突出的供需矛盾,将促进成都加快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我国的生活性服务业是改革开放后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发展起来的,这主要是源于老百姓对于生活性服务业的需求的不断增长,主要因为:首先,需求的内容扩大,关于美好生活的需求起来越多,例如美容美甲美发等需求迅速上升;其次,需求的量增加,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生活压力增大导致外出就餐、娱乐的频次增加。而最重要的是,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服务的质量。但生活性服务业这个领域里,乱象丛生,商品质量良莠不齐,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对于商品的质量几乎没有途径进行了解,让这个领域的放心、舒心消费困难重重。严格制定生活性服务业的标准,打造消费者放心、舒心消费的环境,既有利于消费潜力的释放,也对旅游业的发展和转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且对成都顺利地向消费型社会转型和优化经济结构有着重要作用。
   二、成都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变化迅速,标准制定相对滞后
   在信息技术的强力推动下,生活性服务业的供给模式和组织方式在变化和改进,是走在时代最前沿也是受新技术影响最早、新模式和新业态快速涌现并不断迭代的产业部门。因此,生活性服务业的分类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2017年6月30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试行)正式颁布。2019年,为科学界定生活性服务业范围,建立生活性服务业统计调查监测体系,国家统计局对2017版分类又进行了修订。这样频繁的修订意在适应生活性服务业正在呈现出的快速更迭的特征。而在这样的形势下,原本就并不完善的标准体系更难适应。成都以发展新经济为培育新动能的重要路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位居前列,新兴行业的标准制定与执行既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也是成都以标准引领服务业发展的机遇。而在成都市地方标准管理信息系统中可以查询到的地方标准仅85条,其中虽然有接近五十条与生活性服务业相关,但涵盖范围广度仍显不足。    (二)强制性标准范围有限,非强制性标准难以执行
   强制性标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强制性手段加以实施的标准,具有法律属性,约束性强。《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已于2019年12月13日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19年第16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但是强制性标准约束范围有限,主要涉及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等方面,是经济社会安全健康运行的保障。而非强制性标准由于不具有法律属性,仅靠市场进行引导,其效用发挥受到严重制约。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也进入了新时代,人民需求不断向美好生活需要转化。
   (三)标准化意识有待提高,标准应用知识普及不足
   一是服务业企业缺乏标准化意识。虽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正在倒逼着服务业企业转型升级,提高服务供给质量,但企业普遍没有通过标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认知,以至对标准设立需求不足。二是消费者没有养成通过标准来进行选择的服务消费习惯。目前消费者在进行选择时,多是通过口碑、团购网站评论、可视化形象等来进行选择,而口碑和评论中几乎不涉及标准相关内容。三是政府对于标准化应用的正面引导不足。对企业的激励以及面向企业和消费者的宣传不到位。正是由于政府激励缺失和消费者对于标准化没有强烈意识难以对企业的标准化应用产生正面回应,导致企业的标准化应用缺乏激励,也缺乏压力。
   三、推动成都生活性服務业标准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把握需求,完善体系
   一是深刻把握消费结构升级趋势。首先把握新时代由于中国经济所处的新的历史时期人民需求变化的普遍发展趋势,如对于高质量且具有美好属性的供给的迫切需求,服务性需求的大幅增长,服务性消费中对于发展型消费例如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的把握;其次,是对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在其基础之上催生出的新业态、新模式对消费者需求改变的趋势的把握,以期通过标准化建设将生活性服务业企业的供给导向更高水平,以实现新水平上的供求均衡。二是在把握需求变化的基础上科学完善标准体系。首先,查漏补缺,根据需求变化从各个层面对标准化体系进行完善补充,对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应当涉及到的内容准确定位,共同构成完整的互为补充的标准化体系;其次,根据需求升级现状与趋势进一步规范强制性标准内容,加强强制性标准执行力度,以前不强制要求的领域但现在已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一些内容应纳入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范畴,以前相对比较宽松但已不符合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标准要进一步提升,更加严格化要求;再者,充分运用行业协会力量,完善行业标准,加强对各行业的整体质量提升。
   (二)加强宣传,提升认识
   一是加强对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标准化工作培训和宣传工作。对与生活性服务业相关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标准化培训,让标准化工作融入生活性服务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二是强化对企业的培训与宣传。内容主要集中在标准化知识普及、本行业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及行业标准的主要内容以及哪些是强化标准要求、发达国家和地区标准化现状与经验、标准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等。三是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包括标准的普及性常识、如何利用标准体系进行消费选择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可充分利用标准化研究院等标准制定机构的力量进行更为公信力的培训与宣传。
   (三)塑造典型,强化示范
   一是进行示范区建设:第一种是进行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以高标准对示范区内企业进行规范,除强制性标准应用之外,对符合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其它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也选择性地进行强制性规范,并对要求满足的标准内容进行广泛宣传和告之;另一种做法是选择成都的优势行业如餐饮、旅游等中某一细分领域进行标准化建设试验, 以行业协会力量进行标准化管理。二是提升激励,强化惩处,对示范区内做得好的企业加大奖励支持力度,包括资金、品牌宣传、挂牌鼓励等,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加大惩处力度,主要在消费者告之、处罚通知张贴等方面做出警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2]刘学民.服务消费新业态促进消费升级的路径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9(13):41-44.
   [3]陈海.服务业标准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04):245-246.
   [4]莫少群.消费型社会:历史逻辑与现实价值[J].南京社会科学,2012(12):52-58+71.
   [5]毛中根,谢迟.新时代中国居民消费: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05):50-54+158.
   *本文为中共成都市委党校2019年度校院学术研究项目(E-2019-11)“加强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推动成都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最终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其他文献
在大数据收集技术的支撑下,将原先单纯通过主观评价的方式拓展到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而且通过大数据的手段可以更好地解决统计调查中存在的精度和系统性误差问题,真实全面的反映产品质量水平。
“十四五”时期,山东省将按照“紧盯前沿、沿链谋划,龙头牵引、培育壮大,打造生态、集群发展”的思路,努力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全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并将重点抓好“六个强势突破”。
【摘 要】随着当下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丢失物品的现象越来越多,更加系统化、全面化的失物招领平台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应用于解决传统平台的不足之处,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但传统失物招领平台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波及范围局限的现象,使得平台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论文对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不可二次篡改等特征应用于失物招领平台展开讨论,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据说,香水的历史可能和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长,那么最早的香水是什么味呢?主要作用是什么呢?供哪些人享用呢?  与神灵“沟通”  事实上,没有人能准确地说出香水是如何被发明的,但最早的香水是用来做什么的,基本上可以确认。据文献记录表明,古人类最早使用香水的目的是祭拜神灵。  香水的英文单词Perfume,起源于拉丁文Perfumum,它的意思是“透过烟雾”,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来源很简单,人类学会了使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中国对世界承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作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氢能在现在与未来各行各业都会发展为重要的新能源途径。氢能可通过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工业领域的各种途径获取,它将成为第三次能源变革的重要媒介。
在我国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未来将成为至关重要的创新主力军,新太行电源通过“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创新理念,“客户+外部专家+内部科技工匠”为主体的“研发铁三角”模式,崇尚创新、敢于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等,多角度有效探索,为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发展树立了典范。
“30·60”的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已经展开,这也引领风电、氢能源等绿色能源发展进入一个全新时代,而轻质、高强的碳纤维材料是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重要的材料选项之一。对光威复材来说,这是另一个战略契机。1987年,一家濒临破产的镇办企业被一位步入中年的镇工办干部接手,开始了二次创业,这在当时宏观经济形势紧张、小型集体企业纷纷倒闭的大背景下并不引人注意。
中国的乡村问题本身就是“内外相生”的结果.文章通过剖析内生型乡村、外源型乡村、共生型乡村的不同边界发现,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的作用方式和影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
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日新月异,前沿性、突破性技术和解决方案正在数据中心IT设备、基础设施等各环节加速迭代,其中不乏对数据中心的绿色低碳发展、安全可靠保障有重要意义的技术。作为信息社会的数字底座,数据中心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在新一轮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数据中心蓬勃发展,但一直以来长期存在的能耗、安全风险等问题尚未解决,未来应该如何更好地与产业融合、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仍需持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