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影响学生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到高中阶段文理分流的趋向。因此,这一阶段的物理教学和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字】初中物理;学习方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德育渗透
初中物理是学生初涉及的学科,对其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浓厚,因此还是有许多学生乐于学习这一学科,但是由于受到“物理难学”说法的影响,对物理会产生畏惧心理。教师就要让学生从这样的误区中把学生解救出来,让学生能自然地、比较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的轨道。
一、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
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能找到一个切入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质量。
1.1 学好语文和数学,垫石辅路。
教师要为学生找到一个学习的切入点,教会其学习方法,尤为物理对于初中生是有学习难度的,因为物理有严密的系统性和概念性,此外,它与语文数学的联系也很密切。例如,数学中的方次运算、小数分数混合运算、极值的讨论等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经常应用。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不同点,不能将数学知识生搬硬套用到物理学习上。比如说数学x=y/z,说明x和z成反比,x与y成正比,在物理中,I=U/R中,却有I与U成正比,I与R成反比;ρ=m/V定义式中,ρ与m、V的大小无关。因此,数学学好了对于物理也是有帮助的。同样的,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也会对物理产生影响。物理课本的定理、概念、定律的文字叙述言简意赅,对其的理解力也会对物理的学习起到作用。例如,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若无“闭合”二字,则产生的是电压而不是电流;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不能叙述为垂直向下;物体吸热后温度升高了20℃和温度升高到20℃含义截然不同。可见语文知识对学好物理课具有重要性。
1.2 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学习兴趣。
和许多学科一样,物理课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很密切,教师要鼓励学生联系生活,这也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不但是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导学生遵循好奇心-求知欲-爱学习-责任感的成长规律。例如,在物理运算中要联系实际,数学运算中有一个四舍五入的原则,但在物理运算中不一定适用。例如在授课浮力时,让学生计算8个人渡河需几根相同的原木时,学生计算结果是需要5.2根,这里学生都采取四舍五入,答案是5根。教会学生从实际出发分析5根原木受到的浮力与8人重力相比哪个大,会有什么结果,从而使学生知道,物理中有时不能生搬硬套数学原则。
1.3 总结交流学习方法。
学会总结一章或者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是每一个学生要学会的最基本的方法。对于本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写学习小结,对于不懂得知识点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重要摇篮,也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是初中物理教育之重任。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课程体系中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
2.1 精心设计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于物理感兴趣了,对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例如,在教授电路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二只小灯泡和二只开关,以及必要的导线、电池,让学生自由连接,教师作最后的讲评,分析各种所接电路的优缺点,从而得出电路的连接方法和各自的特点,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2.2 创设宽松环境,诱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就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让位于学生,做一个好的合作者、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对待学生要宽容、要有爱心,创造一个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地质疑问难。多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求异质疑,激励学生多提问题,鼓励他们以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
2.3 开拓知识领域,训练发散思维。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使学生容易受到启示,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达到认识上新的飞跃。开拓学生知识领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建立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4 充实课外活动 ,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
课外科技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它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及良好的情绪和环境。因为这种活动不受到教师和教材的束缚,方法较灵活。教师可以布置适当的课外小实验,让学生动脑、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让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领悟奥秘。
三、德育渗透
所谓的德育渗透,就是在课文中给予学生某种情感的感化、积极思想和人生启迪,以及交给学生正确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对于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道德品质教育的渗透,激发学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献身的雄心壮志,形成科学世界观、掌握方法论,净化心灵,优化素质有着积极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掌握知识,懂得自然科学原则和社会学规律,能够很好地回答问题及获得很好的分析--所有这一切还不等于德育教育。”我们的德育渗透要集中于教材,例如对于长征系列火箭发射技术,对于其技术、继承性好、可靠性高、适应性强等特征,都已经跨入世界先列。可见,爱国激情和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是科技工作者成功的支柱,实践证明感情的陶冶往往要比其它德育方式牢固可靠,情感通融,学生的思想境界就能升华。
【关键字】初中物理;学习方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德育渗透
初中物理是学生初涉及的学科,对其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浓厚,因此还是有许多学生乐于学习这一学科,但是由于受到“物理难学”说法的影响,对物理会产生畏惧心理。教师就要让学生从这样的误区中把学生解救出来,让学生能自然地、比较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的轨道。
一、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
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能找到一个切入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质量。
1.1 学好语文和数学,垫石辅路。
教师要为学生找到一个学习的切入点,教会其学习方法,尤为物理对于初中生是有学习难度的,因为物理有严密的系统性和概念性,此外,它与语文数学的联系也很密切。例如,数学中的方次运算、小数分数混合运算、极值的讨论等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经常应用。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不同点,不能将数学知识生搬硬套用到物理学习上。比如说数学x=y/z,说明x和z成反比,x与y成正比,在物理中,I=U/R中,却有I与U成正比,I与R成反比;ρ=m/V定义式中,ρ与m、V的大小无关。因此,数学学好了对于物理也是有帮助的。同样的,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也会对物理产生影响。物理课本的定理、概念、定律的文字叙述言简意赅,对其的理解力也会对物理的学习起到作用。例如,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若无“闭合”二字,则产生的是电压而不是电流;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不能叙述为垂直向下;物体吸热后温度升高了20℃和温度升高到20℃含义截然不同。可见语文知识对学好物理课具有重要性。
1.2 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学习兴趣。
和许多学科一样,物理课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很密切,教师要鼓励学生联系生活,这也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不但是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导学生遵循好奇心-求知欲-爱学习-责任感的成长规律。例如,在物理运算中要联系实际,数学运算中有一个四舍五入的原则,但在物理运算中不一定适用。例如在授课浮力时,让学生计算8个人渡河需几根相同的原木时,学生计算结果是需要5.2根,这里学生都采取四舍五入,答案是5根。教会学生从实际出发分析5根原木受到的浮力与8人重力相比哪个大,会有什么结果,从而使学生知道,物理中有时不能生搬硬套数学原则。
1.3 总结交流学习方法。
学会总结一章或者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是每一个学生要学会的最基本的方法。对于本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写学习小结,对于不懂得知识点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重要摇篮,也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是初中物理教育之重任。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课程体系中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
2.1 精心设计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于物理感兴趣了,对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例如,在教授电路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二只小灯泡和二只开关,以及必要的导线、电池,让学生自由连接,教师作最后的讲评,分析各种所接电路的优缺点,从而得出电路的连接方法和各自的特点,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2.2 创设宽松环境,诱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就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让位于学生,做一个好的合作者、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对待学生要宽容、要有爱心,创造一个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地质疑问难。多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求异质疑,激励学生多提问题,鼓励他们以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
2.3 开拓知识领域,训练发散思维。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使学生容易受到启示,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达到认识上新的飞跃。开拓学生知识领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建立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4 充实课外活动 ,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
课外科技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它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及良好的情绪和环境。因为这种活动不受到教师和教材的束缚,方法较灵活。教师可以布置适当的课外小实验,让学生动脑、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让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领悟奥秘。
三、德育渗透
所谓的德育渗透,就是在课文中给予学生某种情感的感化、积极思想和人生启迪,以及交给学生正确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对于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道德品质教育的渗透,激发学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献身的雄心壮志,形成科学世界观、掌握方法论,净化心灵,优化素质有着积极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掌握知识,懂得自然科学原则和社会学规律,能够很好地回答问题及获得很好的分析--所有这一切还不等于德育教育。”我们的德育渗透要集中于教材,例如对于长征系列火箭发射技术,对于其技术、继承性好、可靠性高、适应性强等特征,都已经跨入世界先列。可见,爱国激情和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是科技工作者成功的支柱,实践证明感情的陶冶往往要比其它德育方式牢固可靠,情感通融,学生的思想境界就能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