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其中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我国的语文教学也开始围绕核心素养来展开。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核心素养视阈下初中语文教学要怎样开展,希望能够对当前我国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 教学
【基金项目】2017年度河南省基础教研室研究项目《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的研究》(课题编号:JCJYB1701171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04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当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当前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观众的重点,也是当前我国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讨论对象。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学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中学阶段,更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平常的上课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一、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
思想观念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在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我们应当重视教师思想的转变和提升,将转变思想作为实现教育变革的突破口。在转变教育思想时我们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应试教育影响下的“分数决定论”,将教师的关注点转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上来。要让教师意识到,分数并不是评判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学习也不是为了取得更高的分数,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采用的是“教师教—学生听”的方式,这种模式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应试教育,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点,但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不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在核心素养视阈下的语文教学重视教师与学生二者在教学过程中角色的转变,也就是说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是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启迪,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语文、感受生活,帮助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三、教学方法的转变
教学方法的转变是核心素养视阈下初中语文教学开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的发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往往缺乏创新,往往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授课,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更不用说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了。在核心素养视阈下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应当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又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视频、音频、动画、课件等等,能够使语文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和形象。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探究式学习的模式,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题,让学生通过搜集、整理资料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全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和知识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特色,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开展语文教学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学习《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人工建筑的精致和壮美;在学习《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增强学生对我国历史的理解和热爱;在学习《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学作品的魅力,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喜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我国的历史,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總而言之,培养核心素养是当前我国教学开展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为了能够更好的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实现角色的转变、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注重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在培养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志刚;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培植学生“语文学习力”;中学语文;2017年10期.
[2]任诚;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课堂;课外语文;2017年04期.
作者简介:
王越,女,河南浚县人,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驻马店市第一初级中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 教学
【基金项目】2017年度河南省基础教研室研究项目《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的研究》(课题编号:JCJYB1701171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04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当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当前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观众的重点,也是当前我国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讨论对象。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学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中学阶段,更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平常的上课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一、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
思想观念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在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我们应当重视教师思想的转变和提升,将转变思想作为实现教育变革的突破口。在转变教育思想时我们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应试教育影响下的“分数决定论”,将教师的关注点转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上来。要让教师意识到,分数并不是评判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学习也不是为了取得更高的分数,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采用的是“教师教—学生听”的方式,这种模式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应试教育,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点,但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不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在核心素养视阈下的语文教学重视教师与学生二者在教学过程中角色的转变,也就是说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是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启迪,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语文、感受生活,帮助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三、教学方法的转变
教学方法的转变是核心素养视阈下初中语文教学开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的发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往往缺乏创新,往往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授课,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更不用说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了。在核心素养视阈下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应当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又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视频、音频、动画、课件等等,能够使语文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和形象。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探究式学习的模式,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题,让学生通过搜集、整理资料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全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和知识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特色,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开展语文教学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学习《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人工建筑的精致和壮美;在学习《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增强学生对我国历史的理解和热爱;在学习《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学作品的魅力,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喜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我国的历史,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總而言之,培养核心素养是当前我国教学开展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为了能够更好的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实现角色的转变、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注重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在培养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志刚;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培植学生“语文学习力”;中学语文;2017年10期.
[2]任诚;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课堂;课外语文;2017年04期.
作者简介:
王越,女,河南浚县人,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驻马店市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