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有着较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联系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教学的现状,并针对此现状提出关于改善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教学的几点建议,旨在为其他非英语专业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在以后的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教学工作中提供借鉴。
◆关键词: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教学; 非英语专业工科院校
自2013年起,全国大学英语考试委员会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题型由原来的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翻译题型的改革意味着对当代大学生的翻译能力(即词汇储备、语法句法和语言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结合自身实际教学工作,笔者发现针对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普遍存在三大问题。尤金·奈达基于翻译的本质,提出的著名的“動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理论,笔者认为该理论对于翻译教学工作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美国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其《翻译科学探索》书中强调“由于不存在两种完全相同的语言,那么语言之间也不存在绝对的对等关系,因此两种语言间没有完全的准确翻译”。在这一书中,奈达首次提出“动态对等”的概念并将其描述为“最贴近源语信息的自然对等”。
后来,奈达对这一理论进行完善,进一步提出“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信息”(郭建中,2000 ,P65) 。可见“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后者也是对前者的发展与完善。“功能对等”理论下的翻译尤其重视源语信息接受者的体验。奈达提出“自然的翻译必须适应源语信息接受者自己的语言及文化”。
二、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教学的现状
1.部分大学生易受母语表达形式的影响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很容易受到母语表达形式的影响而出现“字字对应”翻译的情况。例如,2020年9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试卷翻译题中出现了“茶拥有5000年的历史。”和“今天,茶不仅是一种健康的饮品,而且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两句话。部分学生将这两句话分别翻译为“Tea has 5000 years history.”和“Today,tea not only is a healthy drink,but also is Chinese culture a part.” 此类完全和中文保持形式上一致,即形式对等的翻译思路很多时候是行不通的,因为源语信息接受者也就是英文读者并不会习惯于这样的表达。
2.部分大学生英语语言基础较为薄弱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中部地区一所工科院校,学生以工科专业为主。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英语语言基础较为薄弱。这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英语语法方面的欠缺。部分同学的翻译练习中甚至能发现主谓不一致,时态不统一这样的基本语法错误;二是词汇积累的欠缺,翻译练习中经常出现单词拼写错误。部分学生大学的词汇量退化,甚至不及高中时的词汇量。
3.翻译教学仅停留在文字翻译层面而未进入文化层面
大学英语四级翻译部分为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文化、历史、地理、经济、社会发展等题材。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是将其当做翻译教学材料进行词汇及句型的讲解并未深入到文化层面,忽略了翻译素材背后的文化意蕴。然而,此类翻译素材可作为大学生认识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窗口”,在翻译教学中,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
三、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教学的建议
1.重视汉英两种语言背后的表达逻辑
高校英语教师在准备翻译课时,应该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翻译教学的基石。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给学生传递汉译英不能是简单的“字字对应”这一翻译理念。另外,高校英语教师也应该在翻译教学中补充中文和英文表达习惯的区别,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汉英两种语言的表达逻辑,从而减少“字字对应”这种“机械翻译”的情况。
2.针对学生具体情况相应补充基础语法及音标
很多高校英语教师认为基础语法和音标应该是由小学或者中学老师负责的,在一定程度上默认大学生都是具备基础语法及音标相关知识的。然而,正如上文笔者提到的,造成部分大学生英语语言基础较为薄弱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高校英语教师应该看到不同地区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存在的差距,在日常教学中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相应补充所缺失的基础语法及音标相关知识,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及准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3.通过翻译素材弘扬中国文化,传递“文化差异性”
高校英语教师应该利用好翻译素材,不仅仅是介绍词汇及句型的运用,更应该补充,延伸及拓展翻译素材相关背景的介绍,将其作为弘扬中国文化的媒介。另外,为了使译文适应源语信息接受者自己的语言及文化,教师也应该相应补充英语背景文化知识,给学生传递“文化差异性”和“ 文化多样性”的概念。
四、总结
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为检验高校大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手段,具有权威性及社会认可度。笔者认为英语教学,尤其是翻译教学要基于正确合理的翻译理论指导。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很好地阐释了中英两种语言存在的差异。因此,在日常翻译教学中,高校英语教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最贴近源语信息的自然对等翻译,认真总结日常教学中反映出来的问题,针对具体情况而备课,尽可能帮助更多的同学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参考文献
[1]尤金·奈达.翻译科学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2016年修订版)[EB/OL].http:// cet.neea.edu.cn/ html1/folder/ 16113/1588-1.htm.
作者简介
谢芳,皖江工学院。
◆关键词: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教学; 非英语专业工科院校
自2013年起,全国大学英语考试委员会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题型由原来的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翻译题型的改革意味着对当代大学生的翻译能力(即词汇储备、语法句法和语言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结合自身实际教学工作,笔者发现针对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普遍存在三大问题。尤金·奈达基于翻译的本质,提出的著名的“動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理论,笔者认为该理论对于翻译教学工作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美国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其《翻译科学探索》书中强调“由于不存在两种完全相同的语言,那么语言之间也不存在绝对的对等关系,因此两种语言间没有完全的准确翻译”。在这一书中,奈达首次提出“动态对等”的概念并将其描述为“最贴近源语信息的自然对等”。
后来,奈达对这一理论进行完善,进一步提出“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信息”(郭建中,2000 ,P65) 。可见“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后者也是对前者的发展与完善。“功能对等”理论下的翻译尤其重视源语信息接受者的体验。奈达提出“自然的翻译必须适应源语信息接受者自己的语言及文化”。
二、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教学的现状
1.部分大学生易受母语表达形式的影响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很容易受到母语表达形式的影响而出现“字字对应”翻译的情况。例如,2020年9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试卷翻译题中出现了“茶拥有5000年的历史。”和“今天,茶不仅是一种健康的饮品,而且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两句话。部分学生将这两句话分别翻译为“Tea has 5000 years history.”和“Today,tea not only is a healthy drink,but also is Chinese culture a part.” 此类完全和中文保持形式上一致,即形式对等的翻译思路很多时候是行不通的,因为源语信息接受者也就是英文读者并不会习惯于这样的表达。
2.部分大学生英语语言基础较为薄弱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中部地区一所工科院校,学生以工科专业为主。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英语语言基础较为薄弱。这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英语语法方面的欠缺。部分同学的翻译练习中甚至能发现主谓不一致,时态不统一这样的基本语法错误;二是词汇积累的欠缺,翻译练习中经常出现单词拼写错误。部分学生大学的词汇量退化,甚至不及高中时的词汇量。
3.翻译教学仅停留在文字翻译层面而未进入文化层面
大学英语四级翻译部分为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文化、历史、地理、经济、社会发展等题材。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是将其当做翻译教学材料进行词汇及句型的讲解并未深入到文化层面,忽略了翻译素材背后的文化意蕴。然而,此类翻译素材可作为大学生认识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窗口”,在翻译教学中,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
三、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教学的建议
1.重视汉英两种语言背后的表达逻辑
高校英语教师在准备翻译课时,应该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翻译教学的基石。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给学生传递汉译英不能是简单的“字字对应”这一翻译理念。另外,高校英语教师也应该在翻译教学中补充中文和英文表达习惯的区别,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汉英两种语言的表达逻辑,从而减少“字字对应”这种“机械翻译”的情况。
2.针对学生具体情况相应补充基础语法及音标
很多高校英语教师认为基础语法和音标应该是由小学或者中学老师负责的,在一定程度上默认大学生都是具备基础语法及音标相关知识的。然而,正如上文笔者提到的,造成部分大学生英语语言基础较为薄弱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高校英语教师应该看到不同地区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存在的差距,在日常教学中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相应补充所缺失的基础语法及音标相关知识,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及准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3.通过翻译素材弘扬中国文化,传递“文化差异性”
高校英语教师应该利用好翻译素材,不仅仅是介绍词汇及句型的运用,更应该补充,延伸及拓展翻译素材相关背景的介绍,将其作为弘扬中国文化的媒介。另外,为了使译文适应源语信息接受者自己的语言及文化,教师也应该相应补充英语背景文化知识,给学生传递“文化差异性”和“ 文化多样性”的概念。
四、总结
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为检验高校大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手段,具有权威性及社会认可度。笔者认为英语教学,尤其是翻译教学要基于正确合理的翻译理论指导。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很好地阐释了中英两种语言存在的差异。因此,在日常翻译教学中,高校英语教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最贴近源语信息的自然对等翻译,认真总结日常教学中反映出来的问题,针对具体情况而备课,尽可能帮助更多的同学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参考文献
[1]尤金·奈达.翻译科学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2016年修订版)[EB/OL].http:// cet.neea.edu.cn/ html1/folder/ 16113/1588-1.htm.
作者简介
谢芳,皖江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