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对胃肠道作用的机制探讨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5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拉鲁肽是一种长效人胰升糖素样肽-1(GLP-1)的类似物,可通过提供药理学浓度的GLP-1与广泛分布于全身的GLP-1受体结合,发挥葡萄糖依赖性降糖作用、胰岛细胞功能保护作用、并具有抑制胃排空、降低食欲/增加饱腹感、减轻体重、保护心脏、降低血压等多种2型糖尿病治疗作用.但临床应用中发现,利拉鲁肽在良好发挥降糖减重等作用的同时,常常伴发一定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本文通过阐述GLP-1对胃肠道作用的可能机制、利拉鲁肽临床应用经验和有效应对方法等,以期帮助临床医师更全面了解上述问题,在实践中正确使用利拉鲁肽,并尽可能减少或避免相关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本文报道1例甲亢多年后合并重症肌无力的29岁男性患者,经新斯的明试验确诊并治疗后,甲亢与重症肌无力均得到有效控制.随访2年余未再复发。
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保护和逆转β细胞功能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通常认为β细胞功能衰竭是细胞凋亡的结果,但最新研究结果提示高血糖时体内叉头转录因子FoxO1活性丧失,β细胞发生去分化改变,成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内分泌祖细胞样细胞,部分细胞甚至可以分泌胰升糖素.这一发现对阐明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耗竭的机制、调整糖尿病早期治疗策略,保护而非刺激β细胞、研发促进已去分化的β
目的 了解贵阳市城区中老年女性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贵阳市主城区所辖一社区中40~79岁女性511名,以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及完整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髋部、腰椎前后位(L1-4)、左侧股骨颈骨密度.结果 受试者总体血清25(OH)D浓度为(21.3±7.9)ng/ml,血清iPTH水平为(29
2型糖尿病具有高度异质性.与1型糖尿病不同,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的生物学指标来诊断2型糖尿病.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量也明显下降,但与正常人β细胞量值存在很大重叠.而糖尿病患者一相胰岛素分泌均特征性地显著消失.因此,胰岛细胞功能损害可能与2型糖尿病发病更相关.相比其他细胞,胰岛β细胞更易受到氧化应激及内质网应激的损害;两者均会导致β细胞凋亡.最新的研究发现β细胞参与炎症反应可
期刊
McCune-Albright综合征(MAS)是由于受精卵形成后激动型G蛋白的α亚基(Gsα)发生激活突变所致,Gsα与细胞表面的许多激素受体相耦联.因突变体细胞的性质及其在受累组织中分布的不同,该病临床表现多样;除经典的性早熟、骨纤维结构不良和牛奶咖啡色斑三联征外;还包括非内分泌系统的表现如肾脏磷排泄增加、肝胆功能障碍和心脏病。
期刊
用脂质体法将Smad2反义寡核苷酸瞬时转染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设立正常糖组、高糖组、脂质体组、甘露醇组、转染Smad2正义寡核苷酸组及反义寡核苷酸组,ELISA法检测各组纤连蛋白和层黏连蛋白的含量.结果 显示高糖培养可使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纤连蛋白和层黏连蛋白增加,转染Smad2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纤连蛋白和层黏连蛋白的分泌。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糖尿病亚型.其病理基础介乎经典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之间,β细胞功能受损的进程要比2型糖尿病更快.中国人LADA发病率以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阳性计,在新诊断的糖尿病中占6.2%:以GAD、IA2或Zn8T 三种抗体阳性叠加计,占8.6%.LADA患者具有和2型糖尿病类似水平的血清CRP和脂联素水平,提示其低水平的炎症状态.LADA患者中调节
期刊
将64例Graves病(GD)患者分为甲巯咪唑组(MMI,n=30)和丙基硫氧嘧啶组(PTU,n=34),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血清,分别用酶标记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IL)-2、IL-6及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的水平.结果显示,2组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用药后6个月IL-2、IL-6水平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目的 探讨S100A13基因沉默对应激诱导人甲状腺癌细胞(TT细胞)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释放的影响.方法 将S100A13-shRNA pENTRTM/U6入门质粒转染TT细胞,应用实时PCR、间接免疫荧光法及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细胞内S100A1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抑制效率,应用间接免疫荧光,RT-PCR及ELISA检测无血清处理TT细胞S100A13沉默后FGF-1释放变化.
目的 探讨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病情的相关性,及其在TAO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23例TAO患者,按照临床活动性评分及眼病严重程度分级分组,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于治疗前及每个疗程结束后第2天测定空腹外周静脉血清中TRAb和sICAM-1的浓度.结果 TRAb水平与患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