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看”:破解诗歌鉴赏的法宝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uru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质疑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湖北襄樊一中高三(11)班的刘磊,看到许多同学都借助“释疑解惑”解答了自己学习上的困惑,今天我也鼓起勇气来向您们请教一个问题。我的语文成绩还不错,但我最怕的就是诗歌鉴賞,每次不是不会答,就是答案跑题了,总之是和标准答案不一样。我想问的是,怎么才能不跑题?怎么才能和标准答案一样的?
  
  教师答疑
  
  刘磊同学你好,你所说的这种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实际学习中,很多同学都碰到了过类似的情况。其实,只要认真留意、揣摩一下诗歌的题目、作者、意象和注释,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了。下面,我就具体的来说说这个“四看法”。
  一看题目。题目,是一篇文章的文眼或中心事件。优秀文章和诗歌的题目,不仅是中心的高度反映和概括,而且对文章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有的题目能为我们提供诗歌创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信息,如王安石的《孤桐》,“桐”是写作的对象,“孤”显然与人物思想有关;杜甫的《孤雁》,“孤”显示出了自己的孤单、孤立、无依无靠,“雁”则是群居的鸟类,那么,题目就可能写的是思念雁群(亲人)。又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是曾经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的地方;“怀古”,点明写作内容,暗示写历史、抒感慨的意图。因此,牢牢抓住题目这根主线,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2008年高考重庆卷的第12题,诗歌的题目是《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所以第一道题的第二问“本词下片写的是什么内容”的答案就是“写朋友将去之地”。
  二看作者。“诗言志”、“诗言情”,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特色。人的情感总是要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作家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有所感触,触发了自己的灵感,于是依据并结合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文学积淀,一挥而就。那么,对诗人的身世、经历、思想和创作风格有所了解,势必就会有助于我们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而且,作家的风格一旦形成,就基本上不会发生大的改变(我们是就大多数作家的大部分作品来说的)。
  例如李清照,她的词在情感上以“愁”为主,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作主要围绕自己的闺阁生活来写,以“闺愁”和“夫妇别离之愁”为主;后期词作则以“家国之愁”为主。又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如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再如,王维是山水田园诗人,苏轼称他的诗作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对于鉴赏他的诗很有帮助;陆游与杜甫,两人的遭遇也大体相似,都是怀才不遇,一腔热血报国无门,因此风格也就相似。了解这些,就有助于我们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如2008年高考安徽卷第12题,所选诗歌是宋代著名诗人和抗元将领谢枋得的《小孤山》。如果你做过2007年福建省的高考题,对作者有着一个清醒的认识,那么答案“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等要点也就不难得出了。
  三看意象。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它包括“意”和“象”两个方面的内容。“意”指的是创作主体(诗人)的思想感情,“象”指的是作为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即融有诗人感情的物象,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对客观的物象进行选择、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形象。
  比如说,花是自然界的一种植物,本身并没有任何感觉和感情,这时我们称它仅仅为“象”。但是当一个人说“花儿在对我笑”时,就表明了这个人自己是高兴的,因为他(她)把自己的感情赋予在了花上,从而使花儿完成了由“象”到“意象”的转变。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杜甫在《春望》中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本身是没有感情的,无所谓悲与喜,但是在作者的眼中它哭了,实际上,不是花哭了,而是作者的心在哭,那么联系上下文就可以理解到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痛心与伤感”。
  四看注释。所谓注释,就是注解,是用文字来解释文章中难以读懂的字句。它包括诗前的小序和诗后的注解两种。对作者的介绍,对创作背景和原由的交代、对诗文的解释和补充说明,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答案起着暗示与引导作用。2008年全国的18套试题当中,就有10余套给出了注释。
  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序中有“兼怀子由”的字样,这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浣溪沙》诗后有注解:沈郎,多病的沈约,代指词人自己。代指,就是借代,这是艺术手法的一种暗示。所以,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有的时候,难懂的知识典故,答案也在其中。如2008年高考福建卷第7题,诗歌选的是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三)》,然后后面给出了注释“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如果能看到这一点,再联想到杜甫曾在成都草堂过了一段闲适雅致的宁静生活,那么就不难组织本题的答案了。
其他文献
在这个浮躁喧哗的年代,文学是失落的。  当经典遭遇“恶搞”,严肃成为笑谈,在快餐文化的狂飙突进中,文学渐显式微。如同一个家道中落的文弱书生,文学的孤独与无力,俨然已成事实。曾经的光环与荣耀早已退去,热爱文学与爱好写作已不再是“80后”、“90后”的热门选项,他们更多地将时间和精力投向了网络和时尚。而国人阅读率的整体下降,更无疑加剧了文学的失落。  然而,文学的失落不应成为我们远离文学的理由。即使是
期刊
今天晚上我来学校自习,走在校园宽敞的大道上。天色已渐昏暗,空气有些微凉。这光景,却不比漫漫的长夜好过,我分明感到局促紧迫的黑要带走最后一片光明。  我推着车子急急地向前走,害怕黑夜先我一步到达。校园里很静谧,喧闹过后的寂静祥和总显得包容和大度。食堂旁边的一些屋舍里透出橘黄温暖的灯光,朴实亲切,让人有家的感觉。大概学校里的工人师傅们正在煮饭吧,袅袅的烟轻轻地飘散开来,撩着人的胃。  “吱……”门开了
期刊
编者语:立意肤浅是我们写文章常犯的毛病。虽说深刻的思想并不能一朝一夕养成,但明白肤浅的原因,搞清肤浅的表现,进而把握一些让文章深刻的途径,未尝不是一条摆脱肤浅的有效方法。    我们常常读到这样的考场作文:有一个明确的观点,但没有得到充分证明;有一个主题,但显示主题的文字分明是作者贴上去的一个标签。高考评分标准一直把“深刻”作为发展等级的一个重要尺码,一类作文最主要的标志是立意深刻。文章的立意肤浅
期刊
如何穿越语言的障碍,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歌的艺术境界,进而鉴赏其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作品风格、思想感情呢?本期名校学案将以诗歌题材为经,高考常见题型为纬,传授炼字、炼句、炼意的方法,帮助大家成为诗词苑囿中高品味的鉴赏者。    一、牢固掌握古典诗词常识    广义的诗歌可分为诗、词、曲。狭义的诗歌分为古体诗(古风)和近体诗(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
期刊
学生质疑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湖北襄樊三中高三(7)班的刘楚笑。在最近几次考试中,衬托手法的考查屡屡出现在各地语文试题中。但当我上网搜索时,却发现都没有一个系统的说法。因此,我想请教你们给出一个系统的讲解,不知可否?谢谢啦!    教师答疑    楚笑同学你好,衬托确实是诗歌鉴赏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  “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具体来说,“
期刊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是相对现代汉语而言的,古代语言的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就成了特殊句式。这些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同定句式等。  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用法,是阅读文言文的一种重要功底,也是应考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湖北省高考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考查主要是通过文句翻译来实现的。例如:2008年高考涉及的文句翻译,“石化、象溪二所复设别塾”属于省略句式(省略介词“于
期刊
编者语:翻译句暗藏玄机:密集的知识点让人防不胜防!本文揭开迷雾,层层剥离潜伏的踩分点——知识层面的准备;又传授七字翻译技巧——方法层面的准备:文言翻译复习尽在囊中!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补充说明》明确规定:要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这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同学们常常觉得大而无边,考起来很茫然,得分也不高。下面就近几年高考修辞命题的趋向及应对方法作些说明。    一、命题趋向    1.与其他文字表述的能力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未来的修辞试题有可能和连贯得体、扩展压缩、选用等考点同时考查
期刊
学生质疑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湖北襄樊四中高三(5)班的王磊。在湖北省八校200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中,有這样一道题目:请你仿照《诗经》中开创的比兴手法写两句或几句歌词。我想问一下,“赋比兴”究竟是什么?其实我们老师也讲过了,但我还是分不清楚,希望您能讲简单一点、清楚一点,多举几个我们常见的例子。谢谢您了!    教师答疑    赋、比、兴这三种艺术表现手法,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这三
期刊
面对堆积如山的资料,用心体会,归纳方法,再令人头疼的敌人也会败下阵来。“诗歌鉴赏”考查的是鉴赏能力,很多同学有畏难情绪。其实只要找到方法,可以轻松应对。  诗歌鉴赏题首先要储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如:  1.诗歌类别:诗(绝句、律诗;古体、近体)、词(分清词牌与词的题目)、曲。  2.作家的独特风格:现实主义的杜甫、白居易,浪漫主义的李白、屈原,豪放的苏轼、辛弃疾,婉约的柳永、姜夔,平淡的陶渊明,恬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