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质疑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湖北襄樊一中高三(11)班的刘磊,看到许多同学都借助“释疑解惑”解答了自己学习上的困惑,今天我也鼓起勇气来向您们请教一个问题。我的语文成绩还不错,但我最怕的就是诗歌鉴賞,每次不是不会答,就是答案跑题了,总之是和标准答案不一样。我想问的是,怎么才能不跑题?怎么才能和标准答案一样的?
教师答疑
刘磊同学你好,你所说的这种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实际学习中,很多同学都碰到了过类似的情况。其实,只要认真留意、揣摩一下诗歌的题目、作者、意象和注释,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了。下面,我就具体的来说说这个“四看法”。
一看题目。题目,是一篇文章的文眼或中心事件。优秀文章和诗歌的题目,不仅是中心的高度反映和概括,而且对文章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有的题目能为我们提供诗歌创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信息,如王安石的《孤桐》,“桐”是写作的对象,“孤”显然与人物思想有关;杜甫的《孤雁》,“孤”显示出了自己的孤单、孤立、无依无靠,“雁”则是群居的鸟类,那么,题目就可能写的是思念雁群(亲人)。又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是曾经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的地方;“怀古”,点明写作内容,暗示写历史、抒感慨的意图。因此,牢牢抓住题目这根主线,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2008年高考重庆卷的第12题,诗歌的题目是《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所以第一道题的第二问“本词下片写的是什么内容”的答案就是“写朋友将去之地”。
二看作者。“诗言志”、“诗言情”,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特色。人的情感总是要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作家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有所感触,触发了自己的灵感,于是依据并结合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文学积淀,一挥而就。那么,对诗人的身世、经历、思想和创作风格有所了解,势必就会有助于我们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而且,作家的风格一旦形成,就基本上不会发生大的改变(我们是就大多数作家的大部分作品来说的)。
例如李清照,她的词在情感上以“愁”为主,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作主要围绕自己的闺阁生活来写,以“闺愁”和“夫妇别离之愁”为主;后期词作则以“家国之愁”为主。又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如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再如,王维是山水田园诗人,苏轼称他的诗作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对于鉴赏他的诗很有帮助;陆游与杜甫,两人的遭遇也大体相似,都是怀才不遇,一腔热血报国无门,因此风格也就相似。了解这些,就有助于我们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如2008年高考安徽卷第12题,所选诗歌是宋代著名诗人和抗元将领谢枋得的《小孤山》。如果你做过2007年福建省的高考题,对作者有着一个清醒的认识,那么答案“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等要点也就不难得出了。
三看意象。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它包括“意”和“象”两个方面的内容。“意”指的是创作主体(诗人)的思想感情,“象”指的是作为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即融有诗人感情的物象,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对客观的物象进行选择、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形象。
比如说,花是自然界的一种植物,本身并没有任何感觉和感情,这时我们称它仅仅为“象”。但是当一个人说“花儿在对我笑”时,就表明了这个人自己是高兴的,因为他(她)把自己的感情赋予在了花上,从而使花儿完成了由“象”到“意象”的转变。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杜甫在《春望》中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本身是没有感情的,无所谓悲与喜,但是在作者的眼中它哭了,实际上,不是花哭了,而是作者的心在哭,那么联系上下文就可以理解到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痛心与伤感”。
四看注释。所谓注释,就是注解,是用文字来解释文章中难以读懂的字句。它包括诗前的小序和诗后的注解两种。对作者的介绍,对创作背景和原由的交代、对诗文的解释和补充说明,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答案起着暗示与引导作用。2008年全国的18套试题当中,就有10余套给出了注释。
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序中有“兼怀子由”的字样,这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浣溪沙》诗后有注解:沈郎,多病的沈约,代指词人自己。代指,就是借代,这是艺术手法的一种暗示。所以,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有的时候,难懂的知识典故,答案也在其中。如2008年高考福建卷第7题,诗歌选的是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三)》,然后后面给出了注释“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如果能看到这一点,再联想到杜甫曾在成都草堂过了一段闲适雅致的宁静生活,那么就不难组织本题的答案了。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湖北襄樊一中高三(11)班的刘磊,看到许多同学都借助“释疑解惑”解答了自己学习上的困惑,今天我也鼓起勇气来向您们请教一个问题。我的语文成绩还不错,但我最怕的就是诗歌鉴賞,每次不是不会答,就是答案跑题了,总之是和标准答案不一样。我想问的是,怎么才能不跑题?怎么才能和标准答案一样的?
教师答疑
刘磊同学你好,你所说的这种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实际学习中,很多同学都碰到了过类似的情况。其实,只要认真留意、揣摩一下诗歌的题目、作者、意象和注释,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了。下面,我就具体的来说说这个“四看法”。
一看题目。题目,是一篇文章的文眼或中心事件。优秀文章和诗歌的题目,不仅是中心的高度反映和概括,而且对文章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有的题目能为我们提供诗歌创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信息,如王安石的《孤桐》,“桐”是写作的对象,“孤”显然与人物思想有关;杜甫的《孤雁》,“孤”显示出了自己的孤单、孤立、无依无靠,“雁”则是群居的鸟类,那么,题目就可能写的是思念雁群(亲人)。又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是曾经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的地方;“怀古”,点明写作内容,暗示写历史、抒感慨的意图。因此,牢牢抓住题目这根主线,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2008年高考重庆卷的第12题,诗歌的题目是《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所以第一道题的第二问“本词下片写的是什么内容”的答案就是“写朋友将去之地”。
二看作者。“诗言志”、“诗言情”,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特色。人的情感总是要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作家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有所感触,触发了自己的灵感,于是依据并结合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文学积淀,一挥而就。那么,对诗人的身世、经历、思想和创作风格有所了解,势必就会有助于我们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而且,作家的风格一旦形成,就基本上不会发生大的改变(我们是就大多数作家的大部分作品来说的)。
例如李清照,她的词在情感上以“愁”为主,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作主要围绕自己的闺阁生活来写,以“闺愁”和“夫妇别离之愁”为主;后期词作则以“家国之愁”为主。又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如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再如,王维是山水田园诗人,苏轼称他的诗作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对于鉴赏他的诗很有帮助;陆游与杜甫,两人的遭遇也大体相似,都是怀才不遇,一腔热血报国无门,因此风格也就相似。了解这些,就有助于我们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如2008年高考安徽卷第12题,所选诗歌是宋代著名诗人和抗元将领谢枋得的《小孤山》。如果你做过2007年福建省的高考题,对作者有着一个清醒的认识,那么答案“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等要点也就不难得出了。
三看意象。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它包括“意”和“象”两个方面的内容。“意”指的是创作主体(诗人)的思想感情,“象”指的是作为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即融有诗人感情的物象,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对客观的物象进行选择、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形象。
比如说,花是自然界的一种植物,本身并没有任何感觉和感情,这时我们称它仅仅为“象”。但是当一个人说“花儿在对我笑”时,就表明了这个人自己是高兴的,因为他(她)把自己的感情赋予在了花上,从而使花儿完成了由“象”到“意象”的转变。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杜甫在《春望》中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本身是没有感情的,无所谓悲与喜,但是在作者的眼中它哭了,实际上,不是花哭了,而是作者的心在哭,那么联系上下文就可以理解到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痛心与伤感”。
四看注释。所谓注释,就是注解,是用文字来解释文章中难以读懂的字句。它包括诗前的小序和诗后的注解两种。对作者的介绍,对创作背景和原由的交代、对诗文的解释和补充说明,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答案起着暗示与引导作用。2008年全国的18套试题当中,就有10余套给出了注释。
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序中有“兼怀子由”的字样,这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浣溪沙》诗后有注解:沈郎,多病的沈约,代指词人自己。代指,就是借代,这是艺术手法的一种暗示。所以,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有的时候,难懂的知识典故,答案也在其中。如2008年高考福建卷第7题,诗歌选的是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三)》,然后后面给出了注释“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如果能看到这一点,再联想到杜甫曾在成都草堂过了一段闲适雅致的宁静生活,那么就不难组织本题的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