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是什么?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boy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4月7日,“白头盔” (叙利亚民防组织,Syrian Civil Defence)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和照片,称反对派坚守的叙利亚大马士革东古塔地区遭到沙林毒气攻击。此次疑似化武袭击最终引发了4月14日凌晨美英法三国对叙利亚的“精准”军事打击。数周后,俄罗斯对化武袭击的视频和照片提出“造假”的指证,称已找到“白头盔”自编自导拍摄上述视频的“演播室”。


  等等,这一切似曾相识,不是吗?
  2003年2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科林·鲍威尔(Colin Luther Powell)声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在联合国陈述时,出示的“可靠信息来源”是一组经过PowerPoint软件标记的照片。其中一张在一座没有任何特征的建筑上标注了“化学武器掩体”的标签,旁边形似车辆的图形被标注为净化车。2003年3月19日,来自挪威的武器检查员尤恩·斯列侯姆(Jorn Siljeholm)告诉美联社记者,图上被标注为净化车的东西实际上是水槽车,但为时已晚。19日深夜,联军部队轰炸了巴格达,开启了第二次海湾战争。
  图像成为战争双方“有利”武器,虽然它不会直接造成身体的伤害。“9·11”后,被视觉文化学者威廉·米歇尔(William J. Mitchell)称为“图像战争”的时期悄然拉开帷幕。
  事实上,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白头盔”声称“在世界最危险的地方从事人道主义救援”的行动就一直受到“摆拍”的质疑。最为人熟知的是2016年8月,5岁男孩奥姆兰带着满身灰土和血迹呆坐在救护车橙色座椅上的照片,它“俘获”了所有人。但随后,奥姆兰的父亲对“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表示:空袭发生后,“白头盔”从他手中夺走奥姆兰、塞进救护车,他并不确定袭击是否是叙政府军的行动,只知道“白头盔”利用了他的儿子。
  戏剧性地是,俄罗斯在2018年4月提供的有关“白头盔”造假的证据,很快也被揭发为“造假”。所谓的“演播室”是一位叙利亚导演在拍摄一部“反映‘白头盔’是虚伪组织”的电影摄制现场,电影的名字叫做《Revolution Man》。作为“造假”证据的剧照,正是这位导演上传到社交媒体的。当然他只是作为电影宣传的一种方式,却被有心人借用了。
  叙利亚化武危机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国际问题专家纷纷出来解读真相。但对于并不想深究的普罗大众来说,这些被精心挑选的图像在第一时间赢得了它们的胜利。


  人们对“照片即真相”的信念,自1839年以来,在维系集体记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数字技术时代,从照片的拍摄、制作到传播、使用,整个链条上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更易于被人为操纵,也变得更为隐蔽。
  混乱的抢救室里,数位医护人员紧紧围住被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误伤的男孩进行抢救。一位乔装成医生的俄罗斯特工透过布帘连续按下快门,并在离开医院的路上,挑选了一张医护人员恰巧远离病床的照片,配以“FBI任由男孩失血死亡”的标题发布到网络上。事情还没有结束,他迅速激活了在美国境内招募的数百位潜伏的情报员,借由他们在社交媒体的转发,引起了主流媒体的关注,推动事件发酵。美国當局立即辟谣,但这张被网民认为“真实”“合乎逻辑”的照片还是引发了大规模的示威,为将刚刚就任的美国总统拉下马埋下了舆论的种子。
  这是今年上映的美剧《国土安全》(Homeland)第7季里的情节,但它所影射的是如此逼真的现实:子虚乌有的图像通过被精心控制的链条塑造成一种“真相”,引导舆论,改变政策走向。
  在威廉·米切尔看来,这些“伪造”的照片之所以能取得大众的信任,是因为人们判断合理性的能力并非简单地得自固有的常识,它实际上是由我们在话语中所处的位置所构建的,并且受制于我们存储相关事实的局限。就像1976年,布满岩石的火星特写照片发表时,我们几乎没有相关知识可以进行交叉验证,只能选择相信。聪明的欺骗者便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无知”。
  因此,让深谙国际事务运作的官员都深陷泥潭的套路,又怎会轻易被大众识破。事实上,即便是身边习以为常的视觉经验,也会借由数字技术重新装扮一番骗过我们的眼睛。
  今年5月7日,山西运城临猗县政府发布了一则声明:近日,多个电商平台利用打“悲情牌”营销临猗苹果,给当地果业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据临猗县政府调查,平台所选用的视频、图片均拍摄于2016年以前,有的通过“摆拍”刻意营造果农贫苦形象。
  主打“悲情牌”是近年来电商惯用的一种营销方式。在一家电商平台上,同一位老农的头像被多个商家用于销售滞销苹果、滞销甜瓜、滞销野生小笋等不同商品。
  这位被网友称为“卖什么都滞销的‘滞销大爷’”的照片,是由甘肃摄影师柳渊拍摄的。2018年5月,在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柳渊表示,老农的照片拍摄于2011年6月,是他和朋友开车路过一处村庄时有感而“拍”的,他记不清老人为什么会是一副“愁苦”的表情:“老人当时正在菜地里做农活,并没有提到蔬菜滞销的情况。”后来,摄影师将这组照片上传到自己的博客中,他也不明白为什么偏偏是这张照片被商家滥用。
  摄影师镜头中原本语义模糊的照片,被商家用“爱心义卖”赋予了明确的指向。相比为政治服务的骗局,滥用“滞销大爷”的套路要简陋的多,一些商家甚至来不及编造一个有名有姓的故事,仅用一张没有技术含量的拼贴照片、一个煽情的标题,便让不少善良的买家付出了爱心。图像的获取与使用,在民间变得更为直接而粗暴。
  而这样的能力与需求如今被每一个人所拥有。1888年,第一台面向大众的廉价相机上市后,相机不再只是精英阶层的玩物,互联网也将曾经被特权把持的视觉资源、观看的自由、制作和传播图像的权利,从理论上赋予了每一个人。人们惊喜地发现获得了一种操纵图像的能力,自拍、美颜、虚假生活,毋需多言,照片代替我们成为了一个崭新的自己。
  然而在这样一个人人发声的世界里,不但特权阶级维持对公共和个人记忆的控制变得更加困难,个人想要清晰地分辨出自己的声音也变得不那么容易了。我们欺骗着别人,也被自己欺骗。 “照片即真相”的客观性在众声喧哗中一点点坍塌。更可悲的是,看似给予了我们无限自由的数字技术,往往成为了被操纵的工具。随着互联网不断浸入我们的生活,我们所见的世界越来越被准确地计算和控制。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真相,不过是大多数人对可见的世界选择的一种解读而已。
其他文献
《觸》是一个探索当代摄影边界和新可能性的多章节项目,它试图摆脱传统摄影中的“看”,把“触”作为主要策略与思考方式,从多个角度共同建构起一种新的影像的生成及观看方式。目前完成了第一章《一本精神分析辞典》,正在进行第二章《一种摄影前的摄影》的创作。这两个章节分别对应“作为精神分析对象和统治的意识形态的身体”和“作为拍摄对象的和影像中被凝视的身体”。  《一本精神分析辞典》从弗洛伊德式心理构型的偏颇出发
期刊
《沉寂的追寻》讲述了我与兄弟姐妹同母异父的家庭关系,这是我成长过程中一直想要隐藏和逃避的心理负担。面对复杂的家庭关系,我总是不够坚强,无法给予纯粹的亲情与爱,亦无法得到。直到有一天,我准备好了去直面我所逃避的问题,正视我与家人之间的关系,逐步与自己和解,与家人和解。于是我拍摄了这些家庭影像,这些我家人生活的缩影。  评委点评:  摄影是记忆的载体,在大多数人接触摄影的经验中,家庭合影是最早且最长期
期刊
在这个世界上,我最最想念的人就是我的爷爷。可我最不敢去想的人也是爷爷,因为每当我想起他,我的眼泪和哀伤就会止不住地流淌出来。  我的爷爷石连启已于2017年的正月初九离开了我们,享年83岁。他走的那天,天空忽然变得好美,我知道,那一定是他怕我伤心,为了安慰我,才会让我看见那么动人的景色。  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奶奶病逝后,看着爷爷一天天变老,我知道,有一天,他也终将会离我而去。每当我想到这里
期刊
时区相对于人性来讲是一个非常冰冷的概念,就像时间自身精确而公平一样,时区也将人的亿万种可能性无情地扁平化。  从东二时区到东九时区,可机械地理解为经度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但是阳光划过的每一寸土地却都真实地发生着有温度的故事。我拿起相机,选择做这一片“尘世”的亲历者而不是旁观者,  从中东到西亚,从南亚到东南亚再到远东地区,所涉及的宗教文化圈包括了伊斯兰教、东正教、印度教、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等等,不
期刊
新疆,166万平方公里广袤的土地,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又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地带。这里是生我养我的故乡,也是我摄影艺术创作的源泉。  在新疆三十年的拍摄历程中,我自驾车走遍天山南北,行程160余万公里。我沿着古丝绸之路,领略着新疆的雄伟与壮丽,感悟着造物的神奇与崇高。多次出入“生命禁区”罗布泊及无人区阿尔金山。最让我不能忘怀的,是为了填补影像空白,我冒着生命危险进入昆仑山冰川。  虽然吃了不少
期刊
凛冬已至,相机厂商能否绝处逢生?  2017年12月初,CIPA(Camera & Imaging Products Association,日本相机和影像产品协会)公布了最新出炉的2017年10月全球数码相机产品的销售情况:继9月之后,10月的相机销量再次同比低于2016年与2015年。此前,本刊曾介绍过2017年8月的全球相机销量虽同比低于2015年,但却同比高于2016年。根据统计数据显示,
期刊
德米特里·馬尔可夫(Dmitry Markov,俄罗斯)、大卫·德尼尔(David Denil,比利时)、亚历克斯·尤德松(Alex Yudzon,美国)和丽塔·阿拉乌伊(Rita Alaoui,摩洛哥)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摄影。  他们的美学受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的影响,但他们都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就是我们普遍认为的“小事”)很关注,这些对他们而言都非常有意义。他们没有寻找美妙的风
期刊
第21届巴黎摄影博览会(Paris Photo)于2017年11月9日至12日在大皇宫(le Grand Palais)举行,有来自30个国家的150多家画廊参与,这个大型展览的国际影响力已经不仅仅是展示摄影作品这么简单的事情。在大皇宫的穹顶之下,巴黎摄影博览会在2016年的时候接待了大约62000名观众,而今年,这个数字或许将远远被超越。本届展会最精彩之处在于个展(共有29个个展和12个群展),
期刊
冬尼的作品通过多种细节的表现,使观众立即感受到视觉和感官上扑面而来的冲击力。这组照片对观众来说是一种刺激和挑战,让观众在影像的冲击下,置身于一种现代生活、现代艺术摄影与工业社会构成的魔幻世界中。  看到这组照片可以让观众联想到德国摄影师安德烈·古斯基以及他的导师贝歇夫妇的开创性作品。  如同古斯基2001年的作品 《99美分之二》(99 Cent II)一样,在冬尼2018年的作品《锌厂》里,观众
期刊
5月18日,第六期杂志的编排已经基本完毕,第三次彩色打样从印刷厂返回编辑部,只等前方的记者编辑从郑州传来2018 中国国际摄影艺术节、中国第17 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后文简称 “节展”)当天开幕的照片和相关信息的确认修改。从确定把此次“节展”作为本期专题,到这期杂志正式出版,只有40天的时间。承蒙摄影节组委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国际联络处的帮助,我们提前从此次“节展”的数千幅参展作品中,精选出7个展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