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科学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23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及早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有利于帮助他们建立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发展科学思维和语言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小学科学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责任,因此,科学教学就应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具体的科学教学过程当中,却存在着许多方面的误区。
  一、科学课上教师一枝独秀,唱独角戏
  科学课的许多内容是要求学生参与实践并与教师共同得出结论的。但是在平时,我们常可以看到教师把持着课堂,从开始到结束全都由教师一个人在讲解,学生只是作为被动的听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敢放手给学生是什么原因呢?
  其一,教师的定式思维方式在作怪。一些教师习惯了高高站在讲台上的感觉,似乎很不习惯走下讲台,这是他们平时形成的上课方式决定的。其二,教师对学生不信任。在一些教师看来,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让学生自己去做,万一他们得不出正确的结论该怎么办?诸如此类的疑问充斥着教师的大脑,他们怎么敢放手让学生去做呢?其三,教师怕失去对课堂的控制能力。由于现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师都是由其他课的教师兼任,所以在教师安排上就不那么严格(专业化的科学课教师在小学里几乎是没有的,都是由其他科任教师兼任)。教师对此门课程的研究重视程度也就相对的要低一些,准备相对也就不是那么充分了。如果放手让学生来实验,可能会出现超出教师能力范围而使得教师失去对课堂的控制力的情况,或者是学生提出一些教师无法解答的问题,这些都是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进行实践的重要因素。
  二、课件播放一统天下
  多媒体教学设备确实有它的优势,它形象、直观,图文、声音、视频并茂,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但是一些教师却对其过分依赖,认为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就是比传统的讲授要好,在多媒体课件当中什么都可以呈现,方便而有效,甚至连一些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过程也可以全部用多媒体来呈现。其实,这样做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削弱课堂教学效果。因为多媒体课件虽有其优势,但是它是按照一个既定的程序在呈现,而能控制的人只有教师。如果教师只是将科学课当成是多媒体的播放课,这样的课对于告知学生知识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它对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等诸方面的能力则不会有什么效果。
  三、学生动手放任自流
  与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相反的另一个表现是,一些教师对学生只有“放”,而没有“收”的过程。
  一些教师在课堂里面充分留时间给学生实验,但是要验证什么,怎么做都没有向学生明确。教师只是将实验器材给学生准备好,然后告诉学生要做什么实验,而其他的却一概不说。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知道具体的实验步骤、实验准备,也不知道实验要验证的结论是什么。教师所做的事就是游离于学生之外,学生在浑浑噩噩中将实验做完了,至于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培养了什么样的科学品质等方面的内容却显得与本课无关。试想,这样的实验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四、过度依赖课本,忽视生活内容
  虽然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再次开发,但是真正能对教材进行创造性使用的教师却并不多,而照本宣科的教师却为数不少。一些科学教师在上课时只注重对课本知识进行宣讲,只注意将课本当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呈现于学生面前,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该增加哪些内容,该如何来对教材进行再创造,所以只得紧扣课本。而科学课的许多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对课本内容进行照本宣科,对学生而言,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他们学习的难度,同样也会使原本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课堂变得乏味、无趣。
  五、解读太过专业,师生无法沟通
  科学课冠之以“科学”,所以在一些教师看来,这是一门非常神秘的课程,生怕在讲解时出错。于是,教师在课前会查阅许多的相关内容来对课本当中的概念进行注解。这样一来,教师讲解的内容过于专业,学生就会听得一头雾水。教师查找资料,力求讲解得科学、严谨,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讲解时教师还要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二次翻译”(用学生能听得懂的话来向学生解释)。如果教师的语言过于专业化,学生就无法理解,这样就无法实现师生之间的沟通,课堂也就不会有什么效果了。
  六、讲解随意,概念不清
  与教师讲解过于专业相对的另一种表现则是,一些教师讲解过于随意。由于许多学校缺乏专业的科学课教师,或者科学课教师对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知之甚少,自己上课时也没有重视,只是将课本上的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向学生宣讲一通,至于这节课当中应当向学生讲些什么概念,教会学生什么技巧,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教师自己也不清楚。这样的科学课对学生有什么益处呢?
  科学课在每所学校都能按照课程设置标准进行开设,但是具体到教学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其中的一些问题是我们无意所犯的,而另一些问题则是我们有心而不为之所造成的。作为教师,我们应多做一份努力,为学生学好科学这门课多提供一份保障。
其他文献
有人说,教育是事业,意味着奉献;有人说,教育是科学,意味着求真;有人说,教育是艺术,意味着创新。作为工具性学科,信息技术是当今人们获取、欣赏、传递、创造美的重要途径与方法之一,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活动与美育有着密切而潜在的联系,这就使得我们在传授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潜移默化地塑造美的品格,揭示美的本质,丰富美的内涵,实现美的超越。  一、以故事的方式开始——塑造美的品行  柏拉图说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观察是智慧的源泉,是知识理解和技艺掌握之母。”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那么,在科学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兴趣入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观察的内部动力,能激起学生观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的:在围术期死亡病例医疗质量管理中总结DRGs死亡风险分级的应用思路。方法:借助当地DRGs医院管理应用联盟系统与DRGs死亡风险分级,对死亡病例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细致的
目的探讨氯沙坦影响日本血吸虫病鼠早期肝纤维化的部分相关机制。方法将36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及氯沙坦组,采用日本血吸虫尾蚴35条/只鼠攻击感染小鼠建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院内真菌感染的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加强感染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0 997例住院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真菌感染以呼吸道为主,感染率为0.97
随着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紧跟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改观,以往对教育的既定印象就是应试 教育,对于幼儿教学的既定印象就是教师整体素质水平较低,不能够满
目的分析门诊泌尿系感染(UTI)患者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门诊尿常规阳性的UTI患者的清洁中段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用WHONET软件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342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分析。结果3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9
本文介绍煤仓使用锚杆加注浆的技术方法进行支护,取得了成功和好的经济效果,降低了煤仓的造价,缩短了工期,施工简便,有效地扩大了煤仓的容积。
目的研究新疆5个民族HBV基因型分布特征。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反向点杂交法检测620例样本中HBV-DNA载量和基因型,并经DNA测序对反向点杂交HBV分型结果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