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mnbv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课堂提问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把握教材重点,精心设问。
   【关键词】 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一节语文课的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时机,或者不懂提问的技巧,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2)提出的问题空洞、难度大,让学生理解不了。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上呢?(3)提问没有新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
   下面我根据教学实际,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抓住契机,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包身工》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包身工的生活、工作情况怎样?当时中国处在一个什么环境中?包身工要改变现状应该做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包身工环境所处,也就掌握了中国社会的现状,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文章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因此,课堂提问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
   二、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
   三、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学生肯定乐于接受。例如《祥林嫂》一课,我在讲授时先让学生思考:祥林嫂年轻时的性格特点、然后让学生思考后来祥林嫂的性格特点、祥林嫂的性格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样随着课文的深入问题也在加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提问还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不只一种划分方法,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教师,驾驭课堂教学是正常执行教学任务和贯彻教学思想的必要条件,驾驭课堂的质量是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体现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教师们要提高自己的驾驭课堂能力就必须具有如下几点认识与一些技巧:    一、教师要在学生心中具有较高威信    教师的威信是学生接受教诲的基础和前提,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产生向老师模仿的意向。这种威信使教师在采取有效措施,排除课堂干扰方面具有极大的优
期刊
【摘要】 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教学是生物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实验教学需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性实验,并作出分析。进而在这一基础之上,结合实际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   【关键词】 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     新课标明确倡导探究性学习,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
期刊
党的执政能力是一个政党生存的关键。它不仅表现为党的整体能力,也表现为党的干部的个体能力,而能力的形成与提高除了实践的锻炼,还需要学习。县级党校肩负着培养干部的职责,对提高干部执政能力负有重大责任。这是基层党校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作为基层党校要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一中心,不断探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培训模式。    一、认清存在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    基层党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在马克思
期刊
【摘要】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追求创新与超越的世纪,新的时代,构建和谐社会对人的规格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构建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学习方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更应如此。    【关键词】 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创新思维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追求创新与超越的世纪,新的时代,构建和谐社会对人的规格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培养符合社会期望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转变传统的学习方
期刊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读者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存在着自由发挥的极大空间;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也不同,存在着主观的差异;其面对文本所使用的方法和表现出的兴趣与深度等也都因人而异,其鉴赏过程和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真所谓“看人生因
期刊
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呢?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突出知识的实
期刊
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觉得教无定法,但教育却要有法。这里就谈谈我做班主任工作的感受。   一、对学生要求严   目标高的教师,常被人称为好老师,总冠以“高标准,严要求”“严师出高徒”。本人不以为然,由此想起了猴子摘香蕉的故事,小猴子看到树上的香蕉,心中直想取之,却又苦于摘不到,这时他努力地搬来一个木箱
期刊
读了《给教师的建议》第一条,我感到初中化学中做好学困生的工作尤为重要。怎样才能做好学困生的工作呢?   一、走近学生,解除压力,是“学困生”转化的心灵钥匙   从生理学角度,人的智商一般差异不大。中学阶段的“学困生”,很大程度是心理因素所致。学生进入初三阶段,正值心理、生理的转型期,遇事多敏感,情绪易波动,心里承受能力较弱。尤其面临中考这一人生之路上第一道门坎时,许多“不识愁滋味”的少年便开始感受
期刊
第一,守恒的思想。   守恒的思想是高中化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思想,守恒思想有很丰厚的内涵,包括质量守恒、能量守能、电荷守恒,原子个数守恒,电子守恒,综合守恒等,但是在化学中用的较多有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
期刊
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充满活力。   一、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   一位科学家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