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追问”进行到底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lgfdjligjregjmr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的背景
  刚参加完两次优质课的评比活动,心头有颇多感受。两堂课(《风筝》《伟大的悲剧》)经过多次的磨课,不断地改稿。但每次试教,遇到不同的学生,依然有太多预设不到的“意外”。而要“化险为夷”,其中必不可少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智慧追问”。受此启发,结合两次优质课评比的亲身体验和平时的教学实践,我开展了“初中语文有效课堂之智慧追问”的研究活动,将“追问”进行到底。
  二、研究的必要性
  1.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要求文本的解读应呈开放的姿态,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追问是有效的催化剂。平等、深入的对话使教学更具有效性,师生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会激活思想的火花。
  然而真实课堂上,追问的实际操作,却也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陶行知先生云:“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根据以往课堂的经验总结,教师在课堂追问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追问时机,不善捕捉;追问数量,不懂控制;追问质量,浅显琐碎;追问语言,简单贫乏;追问指向,模糊不清。
  2.追问“显智”
  追问是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后续动作”,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或者问题回答结束后的“下一个”教学步骤和教学策略,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学习永远是追问的,然而追问难以预设。所以,从实质上来说,追问其实就是所谓的“急中生智”,这也充分说明为什么追问会是教师教学机智的直观表现,它需要教师是个智慧的人。只有在“智慧的追问”中,教师和学生才能在交流中碰撞出激活思想的火花。
  “智慧追问”能暴露学生真实的思维进程,便于教师把握教学,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更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思维,培养学生喜思善辩的理性思维,使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何时进行追问、追问什么才是有效的呢?
  三、研究的过程
  1.把握良机,适时追问
  追问,是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作“即时”的点拨和有效的控制,让追问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平台,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这“即时”就是我们所要把握的时机、要掌握的“火候”。
  (1)追问于混沌状态。不确定性和无序性,是思维混沌状态的重要特点,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说的也许正是这种现象。而学生的思维一旦出现了混沌状态,其实也就出现了一个值得我们去把握的“良机”,一个需要教师适时追问、点拨的时机。这个时候教师不能“袖手旁观”,恰当的追问,或许就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2)追问于临界状态。追问追求的是一种“激活效应”,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处于由活跃到受阻、似懂非懂时实施追问,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在临界点上产生顿悟、发生质的飞跃。
  (3)追问于僵持状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情况下不太可能是一帆风顺、畅通无阻的,总会有暂时停滞、相持不下的时候,特别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思维难度时,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这个时机加以追问,或许就能突破“僵持”的“瓶颈”。
  2.智慧追问的有效策略
  (1)“引”——由浅入深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若问题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对一些较难较深、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适当进行“深题浅问”的处理。这种连续提问,意在化难为易。
  例如《背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由学生语言中的“外表”一词,引发长达11次的追问。通过追问父亲衣服的颜色,引导学生梳理出父亲“奔丧”的背景;追问衣服布料引出“家境惨淡”;最后在理解了父亲承受两种巨大压力的基础上,通过高度对比,追问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这一主旨。可谓化难为易,由浅入深。
  (2)“接”——顺理成章
  课堂教学中,前后内容的衔接与转换,两者之间需要必要的过渡,如果直接跳到下一个知识点,势必给学生带来认知障碍。知识衔接点的问题设计,彰显着教师的教育智慧。
  《伟大的悲剧》对于初一新生来说篇幅较长,采用一课时进行优质课评比,无疑给参赛者出了一个大难题。文本必须要解读,而且还得让学生读明白,时间只有40分钟。“太难了”是我当时最大的感慨。
  要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绝妙切入点,并由此串起整堂课的教学内容,谈何容易。赛后有评课教师向我推荐了一个优秀的教学点:文章的最后一段“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是文章的主旨句,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大部分学生在预习之后,依然无法理解这句话的确切含义。假如整堂课始终围绕这一主旨句展开教学,通过追问“一个人指谁”“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厄运”“如何理解搏斗”“如何理解心灵高尚”“为何作者上升到一切时代”,以追问串联起课文内容,课堂效果应该很不错。
  这个思路是在赛后才想到的,虽然并未实施,但由一个主问题的生发,通过不断追问,衔接起整篇文章,达到解决学生疑难的效果,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3)“挑”——一石激浪
  朱熹言:“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选择学生学习过程中看似寻常处、无疑处设置问题,揭开学生认识上的“疑点”“盲点”等,激起思维的波澜,促使学生醒悟、警觉,实现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
  例如教授《春酒》一课,在赏析“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的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一句时,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学生已能理解选段文字对人物刻画的作用。似乎顺理成章,已经完成解读任务,但教师仍不满足于此。在学生无疑之处“蜜蜂似的”挑起“事端”,寻找学生认识上的“盲点”,打破平衡。一句“把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比喻成蜜蜂似的。蜜蜂好看吗?”人为制造认知冲突,引发思维的波澜,实现认知转化。   (4)“拨”——自悟自醒
  语文学习离不开“悟”。记得特级教师王耀君曾如此说:“‘语文’应该叫‘悟文’。”可见,只有学生真正理解、领悟,才是成功。平时的教学中,面对一个典型错误的出现,教师往往沉不住气,急于“一棍子打死”,这样势必掩盖问题出现的根源,也就做不到“对症下药”。但若延迟判断,把“球”再踢给学生,采取追问导引的方法,把学生的错误钓出来,摆在桌面上,在学生心悦诚服后,必定会有一番醒悟、一番长进。
  在教授《羚羊木雕》一课时,我设置了“评价文中人物特点”这一环节。其中有两处,学生对人物的评价用词不确切。一处是关于“我”的:“我见她特别喜欢我桌上的羚羊,就拿起来递到她的手上说:‘送给你,咱俩永远是好朋友……永远!’”一个学生评价如下:“从‘我’见万芳喜欢羚羊就送给她的行为中,看出‘我’很大方。”显然此处用“大方”一词来形容,还有些偏颇。于是我追问道:“假如是老师我喜欢这只羚羊,你觉得文中的‘我’会送吗?”另一个学生早已按捺不住,举手示意:“我觉得应该是‘重情义’,因为‘我’把万芳当做最要好的朋友,只要她喜欢的东西,‘我’都能给她。”“看来‘我’把友情看得最重,送东西是为了证明这点。”我用眼神示意了第一位回答问题的学生,他微笑地点点头。另一处关于“万芳妈妈”:“看我待会儿揍她!”同样,学生单一地评价为“很凶”。我以“真的很凶吗”追问,学生联系了其他语言,明白了用“严格”评价更确切。
  语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评价某个人物”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在措辞上把握不好分寸。特别是初一学生或者是阅读能力差的孩子,犯错的几率更高。如何教学才能立竿见影呢?把学生的错误钓出来,摆在桌面上,让学生自悟自醒。实践证明以上的追问方式很有效。
  (5)“挖”——画龙点睛
  探究是画龙,追问是点睛。有很多问题我们可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利用合情推理得到了猜想,此时学生的思维处于感性的高度,若没有“为什么”的追问引渡,学生只能在知识海洋的岸边徘徊,并容易产生误解,犯下想当然的错误。若在此时探本溯源,适时追问,就可能把学生由感知推向理性,在说理中练就自己的理性精神,使得合情推理与逻辑推理产生共振,奏出美妙的乐章。
  《风筝》一文的教学中,当解读完“痴迷于风筝的小兄弟”和“我粗暴地弄坏了小兄弟苦心孤诣偷做的风筝”两句后,我追问:“‘我’为什么这样做?”学生展开了积极的思维活动。很快答案有了:“文中写到‘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我顺势追问:“你能理解哥哥的行为吗?”“不能。因为小孩子玩儿是天经地义的事,哥哥居然这样对待弟弟,太无情了。”追问:“哥哥真的是无情吗?”此时插入一段背景介绍:鲁迅十六岁时,父亲忧愤成疾,每天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之间的鲁迅依然无法挽救父亲的生命,家道中落,作为长子的他只能站出来保护家人。于是,鲁迅用自己接受的封建教育思想继续教育弟弟,希望弟弟早日有所作为。学生因此得出结论:“误解和冲突中包藏着浓浓的手足亲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地深“挖”,如同加入“味精”,容易诱发学生“食欲”般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发学生“品味式”的思考或讨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良好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学机智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智慧追问更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只有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才能使追问的教学机智从有痕到无痕,从偶然性转为常态性。
  参考资料:
  1.许华锋《把握追问时机构建有效课堂》,《教学与管理》2012年第8期。
  2.袁春华《让有效提问牵引高效课堂》,《考试周刊》2009年第45期。
  3.于卓琳《有效追问使课堂灵动而深邃》,《语文建设》2012年第2期。
  4.洪松舟、卢正芝《我国有效课堂提问研究十余年回顾与反思》,《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12期。
其他文献
九月的阳光还是有些刺眼。在送走了一批毕业的娃后,在忐忑和期待中,我又回到一年级的原点,迎来了另一批娃。  开学第一个月,除了老师,更焦虑的应该是家长,他们担心换了学校,换了老师,换了学习方式的娃娃们能否平稳过渡!作为过来人的自己,很能体会他们的心情。所以,在校期间应付调皮捣蛋的娃,回家后还要不厌其烦地安抚焦虑的父母。这成为了我——一个一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日常。  父母的问题和要求也是千奇百怪的。记得
[摘 要:高职教育与普通综合院校教育有所不同,高职教育的体育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具有较强技能的人才,体育教学内容是高职教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应当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主要的突破口,不断寻求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本文主要从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策略两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与分析,希望能够为提高高职体育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职业素养;高职
[摘 要:大力开展写作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专业核心素养的良好发展,能够提高学生词汇储备量,加强学生思维拓展。想要实现如此良好的目标,就应当由教师给予学生适度的指导,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艺术情感,促进其体现出以读促情、以读促写的良好学习状态。以期加强小学写作教学的质量成效。  关键词:写作指导;学习情感;以读促情;以读促写]  作文属于语文学习环节的基本项目,是评价学生语文专业技能的基本指标,是学
[摘 要: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有效培养逐渐成为现代教育体系下教育工作者达成的共识。在众多的教学科目中,音乐鉴赏教学对学生的启发是全方位的、多元的。通过对学生音乐曲目的有效赏析,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将会得到更有效的培养。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音乐课程教学依然面临着较多问题和阻力。本文将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的赏析教学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摘 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理论支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使中国特色社
[摘 要: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渗透,都希望通过素质教育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加强德育管理则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举措,能够强化学生思想品质及道德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小学教育发展及学生全面进步,由此可见德育管理对于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管理;优化策略]  “德育”实质上就是老师按照社会标准及要求对学生进
[摘 要:在创作儿童绘本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色彩在绘本画面中的呈现。人们(尤其儿童)在欣赏一幅作品时,首先关注的大部分是色彩。色彩在儿童绘本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重要。对于客观事物的感觉和认知正是通过色彩实现的。有研究指出,认识和运用各种色彩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迥异的。这就要求儿童绘本的创作者,在进行色彩的选择以及应用上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儿童的不同色彩需求。在这些处于成长期的孩子们中,他们的内心是否良性
[摘 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将近一百年的历史事实,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通过介绍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历史进程、主要成就、重要事件、高尚精神和宝贵经验,具体地展现中国共产党是怀着什么样的初心、肩负什么样的使命,始终不渝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着重于用历史事实教育党员和干部不忘初心、
我所执教的《我是中国公民》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公民意味着什么》的第三课时内容。  在设计教学中,我开始是以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情绪也很高涨。接着通过让学生学习教材知识、搜集课外资料、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方式,感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体会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并结合疫情期间中国的变现和涌出的典型人物事例,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人工智能对教育行业的影响更深远,在教学中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以及实践能力。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中也有关于机器人的知识,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关系,在教学中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从而有利于促进小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本文针对人工智能机器人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