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石龙:此心安处是吾乡

来源 :中学生博览·甜橙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te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0月,我和父亲一同回了一趟家乡。
  自我出生以来,我们便很少回家乡。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家族举家迁徙,有的移民国外,有的去了港澳台;而留在内地的父亲,也和爷爷一同到了深圳发展。
  东莞,于我而言,不过是户口本上的籍贯,陌生以上,熟悉未满。对家乡印象最深的还数小时候,每逢清明时,五湖四海的亲人们回乡祭祖,然后整个家族一起分享一碗家乡特有的麦芽糖。后来,随着年纪增长,我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回乡的次数便越来越少了。
  所以,当父亲突然对我说“石龙中学建校90周年,想回乡走走”时,我有些意外。
  路上,我问爸爸:“石龙中学是您的母校吗?”
  父亲摇摇头,说:“不是,但咱们家和石龙中学有着挺深的缘分。”
  我爷爷叫卢松柏,曾是石龙中学的体育老师;奶奶叫雷慧雄,在石龙中心小学教书育人。在我父亲很小的时候,奶奶就心脏病发离开了。奶奶走后,爷爷独自把我爸爸抚养成人,至死都没有再娶。
  我不由感叹,从前的日子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说着说着,车子在石龙中学不远处缓缓停稳。刚下车,我便被眼前这人山人海的场面所震撼。父亲告诉我,今天是石龙中学90岁生日,许多往届的校友都过来了。
  刚踏进石龙中学,一个白色的雕像映入眼帘,仔细一看,却是一名女子与一条白龙并排而立。女子右手拿着书本,左手托起圆球,向世人诉说着石龙中学“石的基础,龙的精神”的价值追求。
  雕像后的教学楼,赫然写着“慧雄”二字。我惊愕地睁大双眼,摇摇父亲的手臂:“爸爸,那是奶奶的名字!”
  父亲微微一笑,说:“是的,这栋楼就是为了纪念你奶奶而建的。”
  父亲盯着教学楼许久,眼眶不觉湿润。父亲幼年丧母,只记得奶奶为人严苛,不管多顽皮的学生,都能被她管教得服服帖帖的。学生私下里称她“雷老虎”,家长却无一不感激她。据父亲回忆,当年奶奶走时,几乎大半个石龙的人自发为奶奶送行,队伍浩浩荡荡,那个场面,父亲永生难忘。
  我又问:“奶奶不是在石龙中心小学任教吗?为什么教学楼会建在石龙中学?”
  “我也不知道。不过,自从这栋大楼建成,我每次经过石龙中学,都会在门口看看。一来是缅怀妈妈,二来也是担心这栋楼会被拆。”父亲顿了顿,说,“不过,当年你爷爷在石龙中学也颇有名气,我猜也许是这个原因吧。”
  我不假思索地问:“爷爷不是体育老师吗?为什么……”我一直以为,只有主科教師才能一直被学生记住。
  “石龙是我国著名的举重之乡,这里走出了许多优秀举重运动员,比如陈镜开,他是我国第一位打破世界纪录的举重运动员。”父亲娓娓道来,“而你爷爷,就是陈镜开的老师。”
  我惊愕得目瞪口呆,满满的自豪感涌上心头。
  此时,一首悠扬的歌从远方传来:“凤凰花开一朵朵,灿烂如霞红似火。根在古镇情难忘,东江水梦中流过。凤凰花开真本色,芳香传播大中国。朵朵都有好故事,有你有他也有我……”
  正听得出神,耳边却响起了父亲的声音:“走吧。”
  我一愣,抬眼看了看慧雄楼,便匆匆跟上他的脚步。
  离开石龙中学后,父亲买了一罐麦芽糖。还是儿时的包装,还是儿时的味道。
  我一边吃着麦芽糖,一边问:“爸爸,你将来有没有想过回来石龙定居?”
  父亲点点头,说:“想啊,时时刻刻都想,落叶要归根。单位里的同事常打趣,再过几代,子孙都要忘记自己祖籍在哪了。这话说得太让人心酸了。”
  几十年前,我们家族举家迁徙谋发展,再无一人留在家乡。此后,家乡之于我,仿佛成了一个空壳,而我之于家乡,亦越发像一名过客。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总要有一个人迈出第一步,对我们的子子孙孙说,东莞是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先曾经那样优秀,影响了一代石龙人。
  从这一刻起,我便定下了我的高考志愿——东莞理工学院。
其他文献
“赵以然,你是不是故意气我呢啊?”办公室里,语文老师手里拿着刚刚下发的月考试卷,声音像是在咆哮般地质问我。  这种场景似乎每次考试结束后都会发生一次,我一如往常地低下头,小声说:“没有。”  语文老师大喘着粗气,把我的语文试卷用力地拍在桌子上,发出巨大的响动,“其他几科成绩都那么好,偏偏语文连及格都没及格,作文考个十几分,你到底咋想的啊?”  惭愧必然是有的,但是偏科这种事情又不是我能控制的,此刻
期刊
她会在星期五放学出现在我的校门口,然后骑车载我穿过大街小巷去吃一顿大餐。我们一路上乘风呼啸而过,把所有属于青春的迷茫和念想都抛到身后。  作者:語嫣姐晚上好呀,好久没给您发邮件啦,因为我这阵子都在冲会考,然后又赶上期末考一起了。这个月我也没什么存货了,刚刚写好了一篇发给您了,等我放寒假了一定会努力写的。  对了,我有点儿小激动,因为我这个月很荣幸地在小博过了两篇稿子,真的非常感谢您一直帮我审稿,耐
期刊
下午办完一件小事,饥肠辘辘的我回到家中,准备和爸妈一起去吃火锅。  正巧安徽出梅的消息荣登热搜,下午四点半的太阳,一秒钟就能把人烤化,我们就如何抵达目的地展开了辩论。  可能是没休息好,我的头好痛,我斜靠在床上说:“外面那么大太阳,我不想走路去,半小时的路呢。”  我爸一脸烦躁:“开车连个停车位都没有!”  我妈也跟着皱起眉头,阴沉着脸:“坐车去坐车回来,吃一肚子油。”  “那算了。”我玩儿起手机
期刊
从神舟五号将中国人第一次送入太空,到神舟七号实现首次太空出舱行走,再到神舟十二号搭载航天员入住太空,我们朝着星辰大海的梦想稳步迈进,在浩瀚太空留下越来越多的身影和足迹。遨游浩瀚、逐梦九天,需要浪漫想象,也离不开脚踏实地的行动。朝着太空迈进的每一步,都是中国航天人艰辛奋斗的结果,为科技自立自强写下生动注脚。  Part1: 热点大事件: 中国载人航天迈入新篇章  2021年6月17日,中国酒泉卫星发
期刊
许多年里,春节对我的最大意义就在那份“团圆”,我向往一家人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的热闹,喜欢被大人唠叨或宠爱的加倍温暖。是的,我就是现在很常见的农村留守儿童大军中的一员,对团圆的向往,大约再没有那个人群能比我们最早体味过了吧?  打记事起,我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乡下。在我半岁时,妈妈就跟着爸爸南下打工去了。如今我依然不明白他们为何要割舍骨肉、背井离乡去赚钱,虽然这在我们老家很常见,和我一样被丢给老人照顾
期刊
我多想再看你一面,哪怕只有一眼,也好。  那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小时候,我家东边儿住着个老爷爷,八九十岁的年纪,身体却硬朗得很。虽说儿女都不在身边,但这一条街上的小孩儿,都愿意去他家玩儿。我,也是其中之一。  他对我是极好的。每次去都拉着我聊东聊西,如果我心情不好,还会讲个笑话,逗我开心。每次从他家离开,我都是“满载而归”,什么好吃的,他都愿意往我这里塞,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每次回家妈妈都会
期刊
编辑推荐:这篇小文所讲的故事就像我们青春里的那个朋友,没有曲折的剧情,一切都简简单单。再想起那个人,脑海中无限循环着彼此假装的冷漠、淘气的斗嘴……就这样看着看着,就走进了两小无猜的青春里。  阳光转过卧室拐角,柔柔的光影边缘还有些色散的五彩。楼下卖豆浆的阿姨早就吆喝了好多遍,只听见那声音逐渐变远,消失在周六的早晨。说是早晨,其实已经过了八点半,而我与卫东约定见面的时间是在九点。  还剩仅仅半个小时
期刊
某天去公园散步,在一片空地上有不少年纪与我相仿的男生女生在表演花式滑板,引得围观的人一阵喝彩。这时一个稚嫩的声音说:“哇,妈妈,哥哥姐姐好棒!我也想玩儿这个!”“宝贝儿,你还小哦,等你和哥哥姐姐一样大的时候,你才可以玩儿哦,到时候你一定也这么厉害。”不知何故,我心里突然“咯噔”一下,好像……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长到了小时候渴望长大的年纪了。但是……我们真的都做过小时候那些“长大”才能做的事吗?  小
期刊
班主任让班长蒙想收大家的高考寄语,黎星早早就写好了自己的那份,但她却迟迟未交,即便她就坐在蒙想的旁边。黎星趁蒙想起身去收其他同学的寄语时,匆忙把自己的那张夹到了那一摞纸条里,蒙想在不经意回头时就看到了她这一令人费解的小动作。  蒙想刚刚已经把那些寄语按照学号排好了顺序,这些寄语会在排版之后打印出来贴到教室外的展览墙上,姓名与寄语一一对应,每一个人为自己写下的那句话都会清楚地展现在别人的面前。因此如
期刊
站在屋外偷偷听了老班与父亲的对话,大多是夸赞我勤奋或优秀的肯定的话,我深深呼吸,把眼泪逼回去。  清晨的校园,没有嘈杂、喧闹,初二(1)班书声朗朗,老班在教室巡走,偶尔作手势示意停下,纠正我们读错的字音。  老班教我语文,微胖的身型,矮小的个子,鼻梁上稳稳地架着一副矩形黑框眼镜,前额已开始秃,在太阳下闪烁着亮光。要不是他教了我三年,我真的很难将这普通的形象与他的渊博学识联系起来。  老班讲课时声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