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做”数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se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这个学习过程就是在“做”数学。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对什么是“做”数学,为什么要“做”数学,谈几点浅薄的认识。
  关键词 “做”数学;操作;创新精神.
  《数学课程标准》重视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数学的学习活动,情感与态度方面有新的发展。建构主义学者也认为,学习是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的活动过程的性质反省、抽象而产生的,“学习数学”应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要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机会。现实、有趣、开放和具有探索性的数学教材和学习内容才是学生“做数学”的前提。如何让学生从“学数学”的过程转变到“做数学”过程中呢?现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对让学生“做”数学谈几点浅薄的认识。
  一、什么是“做”数学
  这里的“做”并非传统数学学习中的做数学题,而是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实践,在“做”中学数学、用数学。
  二、为什么要“做”数学
  (一)“做”数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直以来,在学生的眼里,数学知识是枯燥的、深奥的、繁琐的,学习数学的过程是被动的、痛苦的、无奈的。一提起数学,学生头脑中便会闪现出一个个难记的公式,一幅幅复杂的几何图形,一道道难解的数学问题。因此,很多学生怕学数学,学习数学成为负担,成绩难以提高。那么,为什么不让学生“做”数学呢?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让学生亲手动手操作,学生热情高涨,参与意识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很多本来对学数学缺乏信心甚至厌恶数学的学生都渐渐喜欢上了数学,学习成绩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做”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灵魂,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走近21世纪以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传承文明”,更需要“开拓创新”。新课程标准指出: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我国教育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创造为基础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过程,为学生将来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做”数学为学生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开放平台与探索的空间,使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一个主动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和个性化的过程。如“设计象形图”“设计轴对称图案”,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设计出的图案新颖、独特,可谓争奇斗艳,百花齐放。
  (三)“做”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社会学家认为“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当今及未来世界里更为重要。”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如果学生不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他人的合作性互动之中的话,那么这些知识和技能都是无用的,这种教育就是失败的。
  “做”数学为学生的合作交流提供了更多机会,使学生不仅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合作交流,達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在交流中锻炼把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并理解同伴的描述,提高表达能力。
  (四)“做”数学可以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十一世纪的数学要求我们: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种教育理念实际上体现着数学与自然、数学与人类社会的相互联系以及数学与生活、数学与现实需要的相互依存。数学的生活化正是新课程标准的一大特点,真正体现了数学的学习价值。
  传统的数学教学尤其是这些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只是一味地、机械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什么要学数学?数学学了有什么用?”一直是是埋藏于学生心里的疑问。为此,学生需要“做”数学,将数学的触角伸向社会和社会实践,使数学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有效地体现。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运用这些知识来指导实践,达到深刻理解理论实质,增长实践才干的目的。通过“做”数学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理论与实践并存,学以致用。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能够用数学的观念来认识世界,用数学的方法来改造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世界。
  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教会学生如何解决课本中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能够进行数学思考。《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其他文献
摘要 高考物理题中常有相等量、隐含量、关联量、关键量等,寻找这些量作为突破口,对速解答高考题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我市2017年高考二模試题为例,浅谈处理技巧。  关键词 高考物理;速解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3-0163-02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教育问题。特别是高中数学,它是高中教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在教学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教育教学工作者要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本文从核心素养的出发,分析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
摘 要创造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语文味”的内涵是指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会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创造充满“语文味”的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深度钻研教材,在课堂质疑问难、嚼词析句、读写结合等环节,根据教材特点,激发学生情感,揣摩品味语言,拓展想象空间,使学生情感体验更丰富,感悟语言更深刻,想象空间更开阔。“语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稳步推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小学语文教师的主导地位与作用得以重新定位和重视,极大地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相长”。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小学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这是值得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深刻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师;主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
摘 要作为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听课对于教师教学的进步起到重要的作用,各级各类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不同科目的听课,促进相关学科教与学的共同进步。由于学科的不同,记录方式有共性也有差别。对于英语学科来讲,教师在听课的过程中可以运用英语教学特点,丰富记录内容,有助日后反思,总结出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听课;英语;记录;反思  中图分类号:A,G623.31,TB565 .4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实践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亟待解决。基于此,本文立足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程相融合。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融合  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1-0023-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摘要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意识到了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很多幼儿园开始将安全教育搬上了日程。对于幼儿阶段的学生来说,其意识形态尚且不完全,对于很多潜在的安全风险认知不够全面,也使得幼儿在课下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会受到多种安全因素的影响,这对幼儿自身的健康成长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尝试对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性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并且给出了笔者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幼儿园;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学习中引入数学实验,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引导其发现问题,继而经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数学实验既是目前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利武器。本文对数学实验进行了研究,从而让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效益,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  关键词 数学实验;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提升能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高中地理教育的目标。高考改革要求中指出,要对考试内容进行优化,结合实际问题设置问题情境,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进行考查。而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地理教学,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符。基于此,本文对以问题式教学为导向的高中地理教学途径进行了探索,以期真正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水平。  关键词 高中地理;问题导学;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在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活动性综合课程。小学《道德与法治》纲要明确规定: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应使学生们逐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形成必要的法治意识。而审视这门课程,教师会发现课程教学的主题都是基于学生现实生活的。因此,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所采用的形式方面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真正做到教学来源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