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可待成追忆

来源 :小品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y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隔二十载,我已经忘了2000年的第一场雪降临于中原的大致时间,却清晰记得一个琐碎的细节。那个雪天的下午,同桌何启驴脾气发作,硬拉我去三里外的书店买余秋雨新书《霜冷长河》,说此书适合雪里买,夜里读。一路雪花乱飞,落进眼中,清寒之外,有一种久违的生涩。何启高歌《雪中情》,嗓音尖细,有如驴鸣。唱到后来,翻来覆去只有一句“雪中行,雪中行,雪中我独行……”,忽然他不唱了,扭头问我:你决定不考中文系了?
  我怔在原地,呆若木鸡。
  彼时我读高三,在我们县第二中学。二中的高中生大都是一中的淘汰品,底子差,学风劣,能考上大学便谢天谢地,哪敢挑肥拣瘦,嫌贫爱富。我的预期是安徽大学或安徽师范大学,高三那年,受班主任Y先生影响,一度想考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那是他的母校——然而这个念想在荒芜的心底滋长不足一周,便告夭折。当时感觉是奢望,如今则知是虚妄,青春的念想,大抵如是。
  高三前后,我纠结的不是考哪所大学,而是报何种专业。于我而言,大学可比人生的跳板,助我逃出囚笼般的县城,专业则意味着未来的方向:那时何其自信,以为只要努力,便可把握人生,事实上,握在手里的从来不是方向盘,而是一块布满裂纹的枯木,裂纹深处,写满命运的秘密。作为文学青年,起初自然决定学中文,退而求其次,历史也可,不料上路之后,发现这两个专业,一个让我无力,一个让我迷茫。无奈之下,转而考虑法律和新闻,陪何启雪天买书之际,正是最纠结的时刻。待我觉悟到后两个专业与前两个专业并无本质不同,则在大学之后,木已成舟,只能认命。
  这四个专业的选择,出发点都是不切实际的正义感与一厢情愿的使命感。究其成因,除了那一腔至今都不曾熄灭的青春意气,则当归结于小城青年的贫乏与谵妄。彼时我已知网络时代奔涌而来,却不曾见过一台电脑实物,所谓上网,堪比上天;“跨世纪”的话语时有耳闻,我却没有在意过它的内涵,因其重要性绝不会高于我跨越高考的鬼门关;自由主义等概念也曾浮现于我的阅读视野,然而毫无吸引力,我更关心那些被称作自由主义者的历史名人如何在近代大变局中与世沉浮……与那个年头的许多小城青年一样,我这样的杂草,大抵隔绝于时代的精神花园之外,无论知识还是梦想,都落后潮流不止一个节拍,充满了被遗弃的气质。更悲哀的是,我们并无自知之明,依旧以未来的主人翁自居,由此而生的理想主义,最终不是泻药,就是毒药。
  雪天过后不久,何启去合肥探亲,买了本正版《围城》,准备送给班花。回来他大发感慨:从县城到省城,不是隔了三百里,而是一个世纪,县城在旧世纪,省城则在新世纪。这厮平时说话,一贯东拉西扯,玩世不恭,如此严肃的论断,我还是第一次见,未免有些莫名惊诧。唯恐我不信,他举例道,我们这天天唱《背叛情歌》,人家早就不听了,现在流行《单身情歌》,歌手叫林志炫,是林志颖的弟弟,同父异母,所以长得不大像。我是乐盲,唯有点头。说罢他翻到《围城》最后一页——我怀疑这本书他只读了开头和结尾——在书上指画了好一番后道:我们县好比方家那口祖传的老钟,比北京时间慢了整五个钟头。这时我频频点头都不够用了,于是抬起头来,试图用仰慕的目光吞没他。
  虽然比时代落伍了五小时,我们依然在苦苦追赶,如流星赶月,不舍昼夜。2000年春天,借助一本杂志的转载,我读到《火与冰》的断章,惊喜不已,大有相见若平生欢之感,暗地里将作者与余秋雨对比,觉得这位年轻的余姓作家才是我们应该效仿的对象——其时,《火与冰》已经出版两年,《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一文问世不久,争议如潮,然而我全不知情。在学校阅览室和南巷街头的书店,我断断续续读到几期《读书》,记住了一个叫摩罗的名字,他的文字,结合了激扬与厚重两种特质,令人难忘,至于他在表达什么,则无深刻印象——其时,《耻辱者手记》出版一年余,其所属的“黑马文丛”奔腾千里,风靡一时,却不曾眷顾我生活的小城……
  在苦苦追赶时代的途中,我终于确定了自己的专业:首选法律,其次新闻。那年夏天填志愿,所有选择都不出这二者,Y先生建议加一条服从调配,我却不管不顾。何以如此决绝呢,至今说不上所以然。我曾试图以后见之明加以诠释,所得到的答案比教科书上的标准答案还要缺乏说服力。所幸我是一个虔诚的不可知论者,模仿维特根斯坦的名言“凡是不可言说之物,必须保持沉默”,凡是不可知的事物,必须保持敬畏。
  也许旁观者清,有一人比我更适合回答这个问题,可惜高考之后,我们一拍两散,就此失联。记得《霜冷长河》序中,余秋雨说他在北京朋友家里见到一位异人,那人双目炯炯,对他逼视良久,说道:“这位先生,你从小是不是产生过一种遥远的记忆,在一条长长的大河边,坐了很多年,在你边上,还坐着一个人,相差大概只有十步之遥?那人就是我。”何启读罢嘎嘎怪笑,把这段话套在我身上,“十步之遥”改作“一步之遥”。然而,如今我们不知隔了多少步,甚至不知穷通,不知生死。我只能在深冬长夜的追忆之中,写下这两个小城青年的残缺故事:关于跨世纪,关于理想,关于友谊,关于命运。
  選自《中国经营报》
其他文献
小区门口路边有一辆废弃的面包车,一位五十来岁的中年男子,摆了一个修鞋摊,他一条腿残疾,走路得用拐杖。白天,他就在破旧的面包车里为人们修鞋、修拉链,晚上再回到自己居住的小屋。不知道修鞋匠姓名谁,只知道他是一个光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那种。小区周围时常停着一些出租车,几个司机闲着的时候,就会坐到修鞋摊前,一起聊聊天,开开玩笑。小区里有了一个修鞋匠,也确实为大家带来了方便。女士们的皮鞋整理一下后跟儿;小
假期前带回来一摞书,陆陆续续读了几册。其中有雪漠的、余秋雨的、毕淑敏的,都是时下新书。我翻开《当呼吸化为空气》时,是在一个饭后清晨,一切都很安靜,我却读到了死亡,一个医生死亡前的手记。话题沉重,却引发了我以及许多人的关注。这是一部美国作品,如今网上正热销,豆瓣评价第一畅销书。作品讲述了一个癌症病医生,在生命最后时光里的心路历程及见闻。此时,他已不是强者,他跟千万亿个患者一样站在了弱势病人的队伍里,
林语堂在一篇文章里说过:“什么是读书的艺术呢?简单的答案就是有那种心情的时候便拿起书来读。一个人读书必须出自自然,才能彻底享受读书的乐趣。”而“有心情”和“出自自然”的阅读必须是闲下来的阅读。喜歡读书的我包里随时都会揣上本书,闲暇的时候翻上几页,内心便会涌出许多的欢喜。我的阅读常常不分时间、地点、场合,早上醒来,上班前的那会工夫,等女儿下课的间歇,出差旅行的舟车之上,麦当劳或咖啡馆里的片刻小憩,假
小时候,家住北京宣武门内,离宣武门外的琉璃厂很近,放学后没事就去玩儿。一是有个姓松的同学家就在那边,到他家去玩儿。他家的院子现在想来就是古董,小,什么都缩一号,非常精致的四合院,院门上有复杂的砖雕。清代的清教意识浓,皇城内禁娱乐场所,所以南城,也就是出了宣武门,前门,崇文门,才是花花世界。前门大街以东,也就是现在的崇文区,多匠作。宣武区呢,多戏园子、妓院、商店、茶馆、餐馆、各省会馆;秋决刑犯在菜市
以财乞文,作文受谢。文人者上无片瓦,下无寸地,且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惟手中一支笔可作摇晃。衣食温饱,仰仗稿酬支撑,否则不得一钱,何以润笔。谈钱不伤感情,此商人坦然,文人较之,难以做到。其向来心态高而姿态低,以为卖文为耻,有损气节,付润乃主家自觉自愿行为,通过馈赠钱物,以示谢意。据王楙《野客丛书》载:“陈皇后失宠于汉武帝,别在长门宫,闻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文君取酒,相如因为文,以
“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这是唐代诗人元稹描写寿安(今河南宜阳)连昌行宫的诗句。沧海桑田,斗转星移。连昌行宫的繁华早已和唐王朝一样埋灭在了历史的长流中了,只有连昌河还在蜿蜒流淌,河畔长吉先生的诗书尚在散发着芳香。两年前曾到连昌河畔的古镇三乡探寻过李贺的足迹,但因为当时李贺游园尚在施工,再加上时间原因,只是匆匆一瞥,根本没来得及仔细游览。暑假回家,兴致突起,便和好友乘车前往。从洛宁一路向东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出现了很多的谚语,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这么一句谚语,那就是“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句谚语形容在有些情况下,需要的人总能及时出现。其实这句话只是上半句,下半句却很少有人知道。很多人都觉得曹操在赤壁之战前,一路走的都是顺风顺水的,其实不然,曹操前期打董卓打吕布,一路打得很艰辛,一度差点丧命,但是曹操还是挺了过来。汉献帝这个皇帝没有实权,董卓握有大权,所以汉献帝就是个摆设。董卓暴戾恣睢
身边,许多好友常常发出这样无端的抱怨:"每天太忙,连看望老母的时间都没有!"每每如此,我便淡然一笑,也不便回应,算作是餐桌上一种可有可无的调味品罢了。想做某件事情却顾不上,于是,便归结到没有时间上。这倒好,反正"时间",也不会说话,无法表白,成了好多人干不成某件事情的"替罪羊"。生活往往就是这样,日子,如流水,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缓缓流过,或深或浅的印迹便留在心头。有些人,确实工作或事务缠身,因忙于
夜晚,從绿草如茵的湖畔走过,惊起的飞虫,瞬间又不知落在了何处。皎洁的月光,清洌洌的泄满大地,透过垂柳的缝隙,斑驳地落在湖面上,像一位婀娜的舞者,尽显妖娆。那些不知名的娇艳的花朵,就算在角落里,也在默默地开放,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精彩。文瀛湖,静静地,靠近她,你会感到她是那样的慈祥和温暖。文瀛湖敞开怀抱,娇羞地享受着月儿深情的亲吻,轻轻的、柔柔的………此刻的我,陶醉在这迷人的夜色里,就像偎在母亲的怀里,
孙成久九十多岁了,身子还算硬实。俗话说尿尿尿湿鞋(读孩),咳嗽屁出来,就是老了。老了,鼻涕多了song少了。孙成久当然不是说这些症状一点没有,而是脑筋相当清楚。脑后留辫子,妹子裹了小脚,孙成久都记得很清楚。妹子裹小腳,上茅房不方便,娘搀了去。娘也是小脚,娘俩一步一蹭。妹子一步一哭,跟娘说,娘我疼的,疼的哟!妹子张着两只胳膊,一步一吸气。娘说,你不裹日后可怎么嫁?  孙成久站着看,小小年纪,就知道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