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不足为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ki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工作室,不仅是培养教师教学能力的空间,更是提升教师“课程”意识、“课程”改革能力的基地。“白云语文工作室”正是试图以“三一课堂”的建设为载体,实现教师教育能力提升的目的。
  “三一课堂”指的是将“传统课堂”、“阅读课堂”、“行走课堂”进行对接的课堂,是有效整合课内、课间和课外时空,将学生的“阅读”、“写作”、“演说”结合起来的课堂,是将教师“导学”、学生“研学”、师生共同“游学”有效融通的课堂。
  在工作室的教育理念里,“行走课堂”作为“导学”“研学”的一个端点,作为课内与课间内在机理的延伸,作为阅读与写作成效的显性呈现,是一个看似“额外”,实则极其必要的环节。
  一、关于“行走课堂”的现实困境和机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教学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2016年9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强调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行走课堂”正是要通过“游学”,把学习空间延展到整个文化场域,从而实现“知行合一”。
  夸美纽斯建立班级制的近400年来,学生在安静而稳定的学习空间——学校和教室中活动和学习。安静与稳定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专门学习提供了保障,但与此同时,也为学生生命活力的迸发、经验阅历的积累、社会文化的感知套上了枷锁。学习是为了发展,当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限制了学生思维和见识发展的时候,就是我们必须对学习环境和方式加以改变的时候。
  工作室对学习环境进行了大量研究。事实表明,德国哲学家所谓的“越是丰富的环境,越会有聪明的大脑”,在现实中有极大的实践基础。学生长期局限于单一的空间与单一的学习模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话有限,信息交流方式多以文字符号为主,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和学习能力延展性受到很大约束。“记忆 练习”的学习模式,使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
  “三一课堂”试图构建一种多元复合的语文课程。“游学”是它的末端。作为行走式教学,在课堂环境上,把学习空间拓展到自然山水和人文场境。学习内容上,将前期在传统教室中所学习的内容,在实际场景中寻找呼应和突破。学习形式上,根据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寻找相对应的文化景点,学生按小组组合,分别承担讲解任务。希望藉此帮助语文教学回归社会,通过学生的分析讲解倒逼学生活学活用,并且在小组合作中自发运用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当间接经验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直接经验的时候,它才具有教育价值,才能成为人的发展价值。
  近几年里,随着教育文化的发展和传统教学方式弊端的日益呈现,很多有想法且不缺少经济支持的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出去“游学”,但市场化商业化的运作显著地削弱了游学的意义。《游学,重在游还是重在学》[1]一文指出:“我国游学市场正以每年30%的速度扩张,但人均花费三五万元的海外游学时常演变成‘校园游’、‘购物游’,离家长们‘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初衷渐行渐远。”“虚假游学”中的“商业利益”远远超过“积淀人文素养”的权重。游而不学或重游轻学,使人们对行走教学的意义产生疑虑。这种疑虑,恰恰为语文教育提出课题:语文的行走课堂如何在安全忧患中走出困境?真正的因学而游的实践课堂如何应运而生?
  二、行走课堂的课程思考与实际操作
  在工作室的设计中,“游学”不是旅游活动,而是精心设计的“课程”,有其具体的课程目标、主题、操作策略和评价办法。
  行走课程的目标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走进社会,扩大视野,增加阅历。二是内化知识,知行统一。三是训练演讲,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游学的主题是三个维度的结合。即“学校学习主题 参观景点的主题 小组合作研究的主题”。学校学习主题与景点配置如:
  小组研究主题分配如:
  操作策略是“按主题分小组研究讲解”。首先引导学生做一个有方向的研究者,不仅要阅读大量资料,更要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其次更要培养有表现力的言说者,而非简单的信息搬运工。把班级同学分组,每小组4—5人不等,组员充当讲解员,组内成员主讲各5分钟,班级其他成员进行补充。晚上回酒店集中评议。返校后进行公开展示,并出版研究文集。在导游讲解的策略上,师生达成了一种共识:熬夜查资料写稿很累,但这是一种全新的自主的学习方式;脱稿讲解很难,但唯有如此才是真知,才能打动人心。
  评价办法则聚焦于学生的“讲解”,切合景点是基本标准,有独立的思考、独到的见解、详实的材料是“良好”标准;掌控全场、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是“优秀”标准。
  三、作为教师的实践感受
  正如波德莱尔在《旅程》一诗中写道:“从旅行中获得的知识是多么酸辛!”的确,行走教学并不总是一种享受。某次短途游学,班级同学期中考试11点结束,师生自行解决午餐,12点乘坐大巴出发前往嘉定孔庙,3点从孔庙移动到秋霞圃,5点返回,6点半回到黑漆漆的控江校园。为人师者舟车劳顿、劳心劳力,近乎一场拼杀。
  但是,学生说:“当我作为一名听众,我就应该以求知若渴的心态来聆听‘导游’的讲解,哪怕他们磕磕绊绊,但真诚的心却不能被辜负;所以当我转身成为‘导游’,我会更加拼命地完善自己,从最基本的讲解词,到仪态、气势。”不仅如此,同伴之间的小组合作更紧密,更富成效。平日的合作学习多数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在行走的吃住行中结成的团队,大块的时间用来探究合作,非常难能可贵。
  为了有质量地完成讲解任务,学生必须搜集大量的资料,并且做出分析和提炼。往往一场5分钟的“导游”,背后是几十本书的查阅,阅读量之大经常超出一般学生高中三年的总和。特别重要的是,因为要在师生面前作公开讲演,姿态之得体、观点之新颖、材料之详实、表达之生动,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他们不得不调动他们所有的间接经验,来一次浓缩和爆发。
  作为教师,一边要关注学生的衣食住行、身体安全,还要关注学生的研究進度、合作情况,在现场和晚上还要作有质量的点评。每次游学,既要恶补旅行知识,更要有相当的信息储备,还要有高超的点评技术,确实是一场切切实实的全方位“修炼”。
  某学生在行走徐州的感言中写道:“列车上查找的资料本是嘈杂的堆积在脑海里——它们是没有气息的,即使有图片的润色,也是飘动的;此刻它们自然而然地串了起来:不是具备了各个细节的书面材料,而是一种“回归”的感受。那凿山而成的壮丽墓穴到底是为何宏伟,那玉器、陶俑为何而葬,和一些未思考、未准备的问题一同鲜活了起来。这就是知识吧,和地下玄宫里的陶坛酿造的酒一样,这是可沉积的,是在十年后更加厚重的东西。这才是实践的作用,把你的没有经验用勇气填充做罐,把你的书本知识当作白米、白水,一路沉淀。”——学生认知的成长是一个通过阅读、思考、体验、印证、推翻或修正,从而建构自己认知的过程。学生的建构认知的形成有怎样的规律和特点?——行走教学把教师“逼”上了学习教育理论的道路。
  当然,于教师而言,行走教学也是一次次邂逅自然和亲近人文的难得机会。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当教师站在嘉定秋霞圃的“延绿亭”,亭子面对假山的缓坡,绿草丛生,松柏林立,绿意甚浓,想象着亭子的主人把绿草当作宾朋邀请它们入园的情景,不会想到川端康成的“凌晨四点钟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的句子——“自然的美是无限的,美是邂逅所得,亲近所得”。
  作为学员,跟学生一样,也是一个学习型的行者,随时随地就都可以把经历和体验,融入自己探究、感悟,变成自己的财富。行走是获取真知的一种可以终身践行的方式。
  王阳明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为知。”
  参考文献:
  [1]摘自《工人日报》2016年10月23日。
其他文献
一、散文阅读的现状及分析  教材中的现代散文大多以叙述和抒情为主,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形式自由而又十分注重文情并茂,且在初中课本中占的篇幅较多,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对于散文教学,教师往往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就这篇文章教这篇文章,只对行文思路、文章主旨和结构框架粗略地梳理、概括,再完成课后练习就算是完成了散文教学。到了真正做题时,学生对于散文知道写的是什么内容,但读不懂文字背后的
文言文,一般来说就是用文言写的文章。作为有别于“白话文”的文本样态,历经多次的“文白之争”,目前依然是国内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文言文,可以教学的内容很多。特级教师童志斌老师在博士论文《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研究》中提到“文言文的‘言’(文言维度)与‘文’(文章、文学与文化维度)是文言文价值天然包含的两大维度。”当下学界也基本默认“文字、文章、文化”之类的说法。文字,是文言教学的立足点。积累古汉语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这一概念,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和识字与写字、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共同组成语文教学的五个领域。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多数老师还是将这五个领域分开来讲授,彼此之间互不联系,导致教学模式过于固化,没有创新。在五个领域中,阅读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如何将综合性学习与阅读教学联系起来,是关乎教学创新和教学效果的重
研究文言文该怎样备课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一般来说,选入教材的文言文都是流传千百年的文化经典,文中含有许多值得吸取的养料。从价值取向看,文言文教学可以归为重言派、重文派、重章派和重道派四大派。不过,无论哪种派别,都不能离开文言文教学的主旨。因此,在文言文备课时,就不能落入固定模式的窠臼,而应该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每一篇文章,让每篇文言文发挥最大的价值。比如《曹刿论战》这篇文章,笔者就从三个视角来考量,
盛世繁华的唐朝,涌现出了大批禀受山川英灵之气而天赋极高的诗人,其诗歌创作“既多兴象,复备风骨”,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群体,创造出各种诗歌之美,为中国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增添了优美、富丽、典雅的气息。优美的唐诗,隽永的宋词,无一不散发着美的气息,无一不以其人格力量警醒着学生的心灵。可否在诗词鉴赏与作文教学中找到很好的契合点呢?笔者对此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  一、以意象的组合为切入点  有诗云:“水從竹边
【课程亮点】  我执教的《春酒》主要有两大亮点:一是文本解读的亮点;二是目标达成方式的亮点。  文本解读的亮点:琦君的《春酒》作为当代台湾乡愁文学的经典之作,被收录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除了常规的寻找“家乡味”之民俗、童年、乡邻、母亲的味道外,我注意引导学生进入更广阔的阅读空间,更深入的去读懂琦君的乡愁,读懂琦君的心灵。文末的最后一句,实在是重要之笔,我带领学生细细地、深深地咀嚼。本课设计我紧抓最后
纵观中学语文课堂,大多数教师是排斥批判性思维的,这个有客观原因,比如我国文化讲究文以载道,每篇文章肯定是表达一个特定的主题思想的,而这个主题思想往往在各种教学参考书上已总结好了;也有主观原因,提倡批判性思维的课堂重视开放性教学,课堂方向难以把握,教师的预设难以达成。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四个核心素养之一,要求教师从备课、授课、复习、评价等各个环节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我想第一步不
曹君海东教授致力于朱熹经典解释学研究,经年累月,成果丰厚,曾出版过专著《朱熹经典解释学研究》,且发表过一系列相关学术论文。最近,曹君又推出了新著《朱熹经典解释学范畴论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再次展现了他在朱熹经典解释学研究上的新成果。  朱熹是我国古代最早全面深入研究经典解释学的学者,其经典解释学理论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承载着有关经典解释之理性认识成果的范畴。曹君之《论要》选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其核心价值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是语文教学改革中一直需要关注和重视的。  一、语文思维能力的特征  何谓思维?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高级认识活动。而思维能力是指人们采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对思维材料进行分析、整理、鉴别、消化、综合等加工改造,能动地透过各种现象把握事物内在实
荀子最擅长比喻说理,《劝学》全文用了49个比喻,令人叹为观止。人们把比喻拆解为喻体和本体,喻体把潜在意义指向本体,这叫做喻指。在荀子这里,把喻指叫做“譬称”,用“譬”指稱而使道理明白。“分别以明之,譬称以喻之。”(《非相》)对事物分门别类予以澄明,用譬称之法晓喻人们,在对事物条分缕析的基础之上,以喻体和本体之间相似点一一对应的“譬称”方式,传示于人。  《劝学》的一个文段: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