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思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不仅能看出2010年作文教学的导向与追求,而且能找出作文命题的规律与特点,预测2011年中考作文的命题趋势与走向。
其一,命题形式稳中有变,变中求新。2010年中考作文题繁花似锦,全命题作文占据“半壁江山”,半命题作文仍然走俏,但也没有把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完全打入“冷宫”,体现了命题形式并存互补多元的发展态势。笔者认为,2011年中考作文在命题形式上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是趋势。
其二,命题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根据对近三年特别是2010年中考作文命题内容的综合分析,2011年中考作文在内容上会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体现以下四个方向:一是关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近几年中考作文题更加关注人生体验,更加突出对学生自身成长思考的引领:或关注学生的真情实感,或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或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或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或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或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或关注学生的人文思想,或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特别是2010年部分中考作文命题思路呈现出一种“换位”思考的趋势,从强调关注自我这一角度,转向于要学会关注他人,譬如山东烟台题《总想对你唱支歌》、江苏泰州题《他(她,它)也很重要》等。当然这并不是说只关注他人而已不注重自我了,也没有绝对化,而是一种思维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希望同学们重点强化这方面训练。二是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场地,大自然对人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大自然给了人类生存的物质能源,带给人类心灵上真正的舒坦,带给人类视觉上的和谐,无论今天和未来,人类需要清澈的江河湖海,需要茂密的森林、草原,需要头顶上挂着朵朵白云的蓝天。不仅如此,人类最初接受的启蒙教育也是来自于大自然。对于人类而言,大自然的赐予太多太多,惟有时时感恩,不断反思,才会有更加美好的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就是中考命题的方向,2010年不少省市的作文题目都很明显地打上“自然”的烙印。二者强调的是,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而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掠夺!在自然中保有心灵的清纯和快意。那么,对2011年考生来说,这是应该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是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生活,人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人类的活动是离不开社会的。所谓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作,那么,中考作文命题方向亦如此。关注社会,关注热点时事,必然在作文中体现出来。近年来有关留守儿童、农民工问题、独生子女问题等一直都是热点,一直深受关注。譬如2010年温州题《做一个“行者”》就体现了这一命题意图。平时关注现实、关注生活的考生都知道,温总理2009年考察同济大学时提及“仰望星空”,2010年“五四青年节”到北大考察时提到了“当代大学生应当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理念。如果考生知道这个背景,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如果考生不知道背景,但能了解中国当前唱高调的人有,脚踏实地的“行者”也有的现实状况,也能写出不错的文章。由此可打开思路,写一些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关于“行”的亲身经历或动人的故事,也可写一些关于“行”的社会现象。2011年我国发生的重大事情也很多,譬如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中国“人世”十周年、神舟八号飞船升空、京沪高铁建成通车等为世人瞩目。可以大胆地预测,命题者是不会远离现实,出一些比较虚的题目。四是关注继承与借鉴的关系。中考作文的命题总是相互借鉴的:或借鉴其它省市或地区的命题经验,或借鉴高考作文的命题经验。在继承中借鉴,在借鉴中出新,是2011中考作文命题的一大走同。同时,各地的作文题将更具地方特色:或命题体现了本地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考生群体的实际水平,或命题内容反映了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所以,借鉴创新,凸现特色将成为2011年作文命题的又一趋势。
其三,命题的考查思路趋于综合。作文是最能体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试题,这主要是因为在作文过程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到多种语文知识和能力。从这一点看,评卷者对学生作文的评判过程其实也是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评判过程,因而一篇作文的得分也就不可能是学生某一个方面语文知识或能力的体现,而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了。但从近几年各地中考作文试题来看,中考作文试题对学生语文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的整体思路曾在一些省市出现了不应有的“多元化”表现。故笔者大胆预测,在2011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试题中,你肯定很难看到有作文试题附带考查学生某个单项语文知识或能力的表述了。从语文综合素质的整体思路出发,对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评判,符合作文本质的特点,也是中考作文试题在命制上越来越科学和规范的体现。
其四,命题设计的背景理性回归教材。中考作文命题跟初中生的学习尤其是课堂学习过程相关联。这是中学生生活实际的一个必然反映,也是一个必然选择。2010年中考命题者对此进行了有效的尝试。譬如,浙江杭州题由初中教材中宋濂少时苦学、丑小鸭逆境成长、海伦·凯勒“再塑生命”三个故事引出文题《成长路上无捷径》;浙江温州题《做一个“行者”》,文题前的一段提示材料来自鲁迅《朝花夕拾》;浙江义乌题《我不只是一个角色》,导语选用了已学课文《散步》中的“我”既是“妈妈的儿子”,也是“儿子的爸爸”的材料,等等。返璞归真,走向并彻底地融入生活,强化社会生活实践,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可以预测,2011年中考命题者在关注生活之外,将题目设计的背景对着“课文”,进一步理性回归教材,这是对事实的尊重,也是现实的作文命题的必由之路。
近3年特别是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当前作文中考命题的趋势和特点,自然对2011年中考作文复习备考具有一定的启示。
首先,要吃透课标,明确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作文复习效率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文课程标准》就是中考作文的“器”。“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吃透课标精神,复习便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其次,要关注自我,思考生活,提高审美素养。根据中考作文发展趋势,侧重“自我”和对生活独特的发现、独特的感悟的命题会成为201年中考主流。平时要注意积累成长中经历的点滴,抒写心灵,做到“我手写我心”。只有叙写出自己的生活,展示生活细节,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才能写出感动自己、打动他人的文章。关注社会,对社会问题能有自己的判断与评析。关注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审美素养。
再次,要加大阅读量,积累丰富素材。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缺少丰厚的积累,我们是无法写出文质兼美、大气磅礴的考场佳作的。积累素材训练应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之中。
最后,要扎实进行作文规范训练。笔者认为,没有充分的入“格”训练,是很难实现作文的出“格”,更难做到升“格”,写出有鲜活独特的内容、有独特新巧的构思、有新颖绝妙的切人视角和与众不同的语言的考场佳作。建议同学们首先注重题型之训练,就是要根据本地考区的常用题型(至少两种),研究它们的应对方法,认真训练。譬如,应对全命题作文,一定要对题目(包括导语部分)进行仔细分析,对组成题目的各个语素和词语,都要明确其意思,从而准确把握题目规定的写作范围和内容。应对半命题作文,要认真研究文题中的引言和要求,吃透已经给出的题目词语的含义,补出合乎语法规范的短语作为题目。补题时,要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积累,打破思维定势,补出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把握的、感悟最深的、最容易写出新意的题目。只有这样,才能扬己所长,掌握主动。应对选题作文,要在较短的时间里确定写作试题,为自己的考试赢得主动。挑选的原则应该是选熟不选生、选易不选难。如果选择的是材料作文,要读懂材料的内涵(涉及的主题和相关内容),找准材料的关键点写感想;发挥联想,结合现实生活谈感悟;挖掘材料深意,提出深刻观点。其次注重方法之训练。一是强化全程训练。可以按照老师的复习计划,从作文评分的若干方面(如审题、构思、立意、选材、表达、修改等),逐一进行训练,每一项都要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强化局部训练。主要是列提纲、开头、结尾等影响中考作文评分的关键部位和个人劣势方面,不妨重点训练几次。三是强化创新训练。平时要加强对“精”“深”“活”“新”等方面的训练,以闪亮的标题“煽起”阅卷老师的情,以靓丽的“凤头”激起阅卷老师的趣,以精彩的“豹尾”勾住阅卷老师的魂,以优美的文笔打动阅卷老师的心,以漂亮的卷面“迷住”阅卷老师的眼,以便收到平中见奇、同中见异之效。四是强化速度训练。这是为了避免在考场上因时间不够而导致无法完卷的遗憾。平时应训练自己快速审题、快速构思、快速行文、快速修改的能力,养成“快”的习惯。
江苏东台市梁垛政府路梁中宿舍楼028信箱
其一,命题形式稳中有变,变中求新。2010年中考作文题繁花似锦,全命题作文占据“半壁江山”,半命题作文仍然走俏,但也没有把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完全打入“冷宫”,体现了命题形式并存互补多元的发展态势。笔者认为,2011年中考作文在命题形式上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是趋势。
其二,命题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根据对近三年特别是2010年中考作文命题内容的综合分析,2011年中考作文在内容上会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体现以下四个方向:一是关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近几年中考作文题更加关注人生体验,更加突出对学生自身成长思考的引领:或关注学生的真情实感,或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或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或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或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或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或关注学生的人文思想,或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特别是2010年部分中考作文命题思路呈现出一种“换位”思考的趋势,从强调关注自我这一角度,转向于要学会关注他人,譬如山东烟台题《总想对你唱支歌》、江苏泰州题《他(她,它)也很重要》等。当然这并不是说只关注他人而已不注重自我了,也没有绝对化,而是一种思维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希望同学们重点强化这方面训练。二是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场地,大自然对人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大自然给了人类生存的物质能源,带给人类心灵上真正的舒坦,带给人类视觉上的和谐,无论今天和未来,人类需要清澈的江河湖海,需要茂密的森林、草原,需要头顶上挂着朵朵白云的蓝天。不仅如此,人类最初接受的启蒙教育也是来自于大自然。对于人类而言,大自然的赐予太多太多,惟有时时感恩,不断反思,才会有更加美好的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就是中考命题的方向,2010年不少省市的作文题目都很明显地打上“自然”的烙印。二者强调的是,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而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掠夺!在自然中保有心灵的清纯和快意。那么,对2011年考生来说,这是应该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是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生活,人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人类的活动是离不开社会的。所谓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作,那么,中考作文命题方向亦如此。关注社会,关注热点时事,必然在作文中体现出来。近年来有关留守儿童、农民工问题、独生子女问题等一直都是热点,一直深受关注。譬如2010年温州题《做一个“行者”》就体现了这一命题意图。平时关注现实、关注生活的考生都知道,温总理2009年考察同济大学时提及“仰望星空”,2010年“五四青年节”到北大考察时提到了“当代大学生应当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理念。如果考生知道这个背景,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如果考生不知道背景,但能了解中国当前唱高调的人有,脚踏实地的“行者”也有的现实状况,也能写出不错的文章。由此可打开思路,写一些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关于“行”的亲身经历或动人的故事,也可写一些关于“行”的社会现象。2011年我国发生的重大事情也很多,譬如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中国“人世”十周年、神舟八号飞船升空、京沪高铁建成通车等为世人瞩目。可以大胆地预测,命题者是不会远离现实,出一些比较虚的题目。四是关注继承与借鉴的关系。中考作文的命题总是相互借鉴的:或借鉴其它省市或地区的命题经验,或借鉴高考作文的命题经验。在继承中借鉴,在借鉴中出新,是2011中考作文命题的一大走同。同时,各地的作文题将更具地方特色:或命题体现了本地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考生群体的实际水平,或命题内容反映了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所以,借鉴创新,凸现特色将成为2011年作文命题的又一趋势。
其三,命题的考查思路趋于综合。作文是最能体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试题,这主要是因为在作文过程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到多种语文知识和能力。从这一点看,评卷者对学生作文的评判过程其实也是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评判过程,因而一篇作文的得分也就不可能是学生某一个方面语文知识或能力的体现,而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了。但从近几年各地中考作文试题来看,中考作文试题对学生语文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的整体思路曾在一些省市出现了不应有的“多元化”表现。故笔者大胆预测,在2011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试题中,你肯定很难看到有作文试题附带考查学生某个单项语文知识或能力的表述了。从语文综合素质的整体思路出发,对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评判,符合作文本质的特点,也是中考作文试题在命制上越来越科学和规范的体现。
其四,命题设计的背景理性回归教材。中考作文命题跟初中生的学习尤其是课堂学习过程相关联。这是中学生生活实际的一个必然反映,也是一个必然选择。2010年中考命题者对此进行了有效的尝试。譬如,浙江杭州题由初中教材中宋濂少时苦学、丑小鸭逆境成长、海伦·凯勒“再塑生命”三个故事引出文题《成长路上无捷径》;浙江温州题《做一个“行者”》,文题前的一段提示材料来自鲁迅《朝花夕拾》;浙江义乌题《我不只是一个角色》,导语选用了已学课文《散步》中的“我”既是“妈妈的儿子”,也是“儿子的爸爸”的材料,等等。返璞归真,走向并彻底地融入生活,强化社会生活实践,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可以预测,2011年中考命题者在关注生活之外,将题目设计的背景对着“课文”,进一步理性回归教材,这是对事实的尊重,也是现实的作文命题的必由之路。
近3年特别是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当前作文中考命题的趋势和特点,自然对2011年中考作文复习备考具有一定的启示。
首先,要吃透课标,明确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作文复习效率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文课程标准》就是中考作文的“器”。“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吃透课标精神,复习便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其次,要关注自我,思考生活,提高审美素养。根据中考作文发展趋势,侧重“自我”和对生活独特的发现、独特的感悟的命题会成为201年中考主流。平时要注意积累成长中经历的点滴,抒写心灵,做到“我手写我心”。只有叙写出自己的生活,展示生活细节,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才能写出感动自己、打动他人的文章。关注社会,对社会问题能有自己的判断与评析。关注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审美素养。
再次,要加大阅读量,积累丰富素材。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缺少丰厚的积累,我们是无法写出文质兼美、大气磅礴的考场佳作的。积累素材训练应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之中。
最后,要扎实进行作文规范训练。笔者认为,没有充分的入“格”训练,是很难实现作文的出“格”,更难做到升“格”,写出有鲜活独特的内容、有独特新巧的构思、有新颖绝妙的切人视角和与众不同的语言的考场佳作。建议同学们首先注重题型之训练,就是要根据本地考区的常用题型(至少两种),研究它们的应对方法,认真训练。譬如,应对全命题作文,一定要对题目(包括导语部分)进行仔细分析,对组成题目的各个语素和词语,都要明确其意思,从而准确把握题目规定的写作范围和内容。应对半命题作文,要认真研究文题中的引言和要求,吃透已经给出的题目词语的含义,补出合乎语法规范的短语作为题目。补题时,要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积累,打破思维定势,补出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把握的、感悟最深的、最容易写出新意的题目。只有这样,才能扬己所长,掌握主动。应对选题作文,要在较短的时间里确定写作试题,为自己的考试赢得主动。挑选的原则应该是选熟不选生、选易不选难。如果选择的是材料作文,要读懂材料的内涵(涉及的主题和相关内容),找准材料的关键点写感想;发挥联想,结合现实生活谈感悟;挖掘材料深意,提出深刻观点。其次注重方法之训练。一是强化全程训练。可以按照老师的复习计划,从作文评分的若干方面(如审题、构思、立意、选材、表达、修改等),逐一进行训练,每一项都要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强化局部训练。主要是列提纲、开头、结尾等影响中考作文评分的关键部位和个人劣势方面,不妨重点训练几次。三是强化创新训练。平时要加强对“精”“深”“活”“新”等方面的训练,以闪亮的标题“煽起”阅卷老师的情,以靓丽的“凤头”激起阅卷老师的趣,以精彩的“豹尾”勾住阅卷老师的魂,以优美的文笔打动阅卷老师的心,以漂亮的卷面“迷住”阅卷老师的眼,以便收到平中见奇、同中见异之效。四是强化速度训练。这是为了避免在考场上因时间不够而导致无法完卷的遗憾。平时应训练自己快速审题、快速构思、快速行文、快速修改的能力,养成“快”的习惯。
江苏东台市梁垛政府路梁中宿舍楼028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