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MDM2和p53蛋白表达的研究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re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癌基因MDM2和抑癌基因p53的表达与NHL的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46例儿童NHL患者作为病例组,12例儿童淋巴结炎患者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超敏S-P染色法,检测病例组NHL患者、对照组淋巴结炎患者病理组织的MDM2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阳性细胞为胞核染成黄色~棕黄色,阳性细胞数≥10%为MDM2免疫组织化学阳性(MDM2蛋白过度表达);阳性细胞数>5%为p53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结果 病例组MDM2蛋白过度表达率为65.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53蛋白阳性率为19.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M2蛋白过度表达率在病理分类高度恶性、患者血清LDH增高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的B状态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53蛋白阳性率在病理工作分类、临床分期、B状态、血清LDH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DM2蛋白过度表达与p53蛋白阳性之间没有关联性.结论 儿童NHL患者MDM2基因的过度表达率较高;MDM2过度表达与儿童NHL患者的不良状况、不良预后有关;儿童NHL患者p53阳性率较低。

其他文献
DNA拓扑异构酶(Topo)是参与细胞基本活动的重要核酶,其抑制剂主要通过形成"DNA-药物-酶"三聚复合物干扰DNA的复制发挥抗肿瘤作用.重点阐述以TopoⅠ为靶点的新药在白血病治疗中应用现况、Topo表达水平与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和白血病细胞对Topo抑制剂产生耐药的发生机制等方面研究进展。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是急、慢性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血液病重要治愈的途径,但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并发症,故控制急慢性GVHD的方法是干细胞移植工作者研究的重要问题.目前自发现CD+4CD+25T细胞以来,很多学者对此进行大量的研究,得出喜人的结论,它可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艾滋病,尤其在控制急慢性GVHD,又不减轻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且不影响干细胞的植入方面的应用很有前景
患者男,59岁.确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4年,本次因"反复发热、干咳2个月"于2004年8月10日收住院.患者于2000年3月发现血象异常WBC 37.3×109/L,Hb92 g/L,Plt 121×109/L,超声检查提示脾大,盆腹腔多发肿大淋巴结;骨髓象示:CLL.予皮下注射α干扰素300万U,1/2 d~1/3 d,治疗持续4年,其中2001年至2002年辅以中药治疗。
期刊
随着对白血病的认识白血病的分型诊断越来越反映疾病的生物学特点.对白血病细胞形态学、遗传学在白血病诊断分型、治疗和预后中的意义作了一概要性介绍。
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高中诗歌教学的效果一直不理想.2009-2011年天津高考诗歌鉴赏全市得分率依次为:0.43、0.44、0.43,是得分率最低的三项题目之一(其
目的 比较常规细胞遗传学(CC),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及连续R显带后FISH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常规细胞遗传学及间期FISH分析血液系统肿瘤患者43例.结果 43例患者中14q32+/IgH+患者19例,14q32-/IgH+患者2例(4.7%),14q32+/IgH-患者3例(7.0%),14q32-/IgH-患者19例.部分病例CC与间期FIS
患者男,74岁,因发热、乏力、咳嗽1个月于2005年2月13日就诊.体检:体温38.5℃,重度贫血貌,咽部充血,右肺底可闻及细湿啰音,脾肋下未触及。
目的 研究针对c-myc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片断(siRNA)对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增生的影响,探讨应用siRNA进行白血病基因治疗的可能性.方法 制备特异性对应c-myc基因的siRNA转染HL-60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细胞增生状态,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 siRNA转染HL-60细胞后,细胞生长受抑,增生能力减弱,其增生抑制作用于转染后48 h、7
目的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人类不同来源的CD+34细胞形态.方法 MiniMACS系统纯化来源于健康人和高表达CD34抗原白血病(M2b)患者骨髓及健康人和完全缓解期白血病(M3)患者外周血的CD34+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纯化前后CD34+细胞比例,应用原子力显微镜观测细胞内部结构和表面形貌.结果 原子力显微镜可观察细胞内部结构但不能区分来自健康人和M2b型白血病性CD+34细胞.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患者男,80岁.主因确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年余,乏力3个月入院.患者于2001年体检时发现脾脏大,肋下2cm,未诊治.2002年8月,自觉腹胀,左上腹可触及包快.2002年10月上旬就诊我院,查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脾大平脐,白细胞169×109/L,淋巴细胞0.65.行免疫分型、骨髓穿刺及骨髓活检确诊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期),CHOP方案化疗一疗程,淋巴结基本消退.后口服苯丁酸氮芥(瘤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