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谙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是龚自珍人才观的体现。他认为人才的兴衰关系着社会的治乱、要依靠人才进行改革、而获得人才最重要的是改革人才选拔制度以及官员升迁任免制度。
关键词:人才观;近代中国;龚自珍
龚自珍在中国近代史上不仅是一位开创诗文新风的诗人,也是对整个近代社会政治思潮的产生重大影响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思想内涵深刻,梁启超说“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庵全集》,若受电然。”[1]其中他的人才观不但对中国近代的其他思想家产生了影响,而且其中有些观点至今仍然有着借鉴的意义。
(一)人才的兴衰关系社会治乱
清代官方正统思想是程朱理学。据统计,在清朝前期的一百五六十年间,有记录的较大的文字狱发生了一百六十余起。清朝对持有不同政见者会采取凌迟、戮尸等酷刑。除了从肉体上消灭持不同政见者,对传统典籍的禁毁也是空前的,可以称之为中国历史的文化浩劫。言论的闭塞,思想的禁锢,导致了整个社会思想僵化,人才趋于平庸。
他把人才的兴衰、浮沉和流动,作为观察社会治乱的标志。在他的文章《乙丙之际箸议》第九篇中,他把历史阶段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型:治世、乱世和衰世,区分标准是看所拥有的人才差别。他认为到了乱世,京师与“山中”已经形成为壁垒鲜明的两大阵营,人才已集中于“山中”,“山中之民,有大音声起,天地为之钟鼓,神人为之波涛矣。”[2]94-97另一方面,这时是“京师之气泄”。也就是说,天下大乱之世已成,人才不是在朝而是归于野,改朝换代 已成定局。
他认为自己的时代是“衰世”。他尖锐的揭示了,这是一个“文类治世,名类治世,声音笑貌类治世”[2]8的“衰世”。这个“衰世”不仅“左无才相,右无才史,阃无才将,庠序无才士,陇无才民……”,而且“巷无才偷……薮泽无才盗”[2]8在龚自珍看来衰世就是庙堂上缺少才相,没有才华横溢的史官,在边塞也没有能够威震一方的将领,学校里面沒有优秀的学子,在田垄间,也没有善于耕作的农夫,甚至在山野丛林中也没有精于盗窃的强盗,连小巷子里的小偷也技艺极差。
总之,这样的“衰世”是一片死气沉沉的现象,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片刻之间的平静。他认为人才的摧残是到达了一个临界点,因为知识分子和平民当中还是不时有人才冒出来,但“百不才”要群起围歼之。“百不才”又与朝廷不同,他们对人才的摧残,不是从肉体上加以消灭或进行折磨,即“戮之非刀、非锯、非水火” ,而是“文以戮之,名以戮之,声音笑貌以戮之。”[2]8 即从精神上、心理上、道德上对有识之士进行侮辱和摧残。
(二)依靠人才进行社会改革
龚自珍认为虽然时代更替,但也有“万亿年不夷之道”,就是一个社会只有不断地变革,才能保持活力。他说:“自珍少读历史书及国朝掌故,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所恃者,人材必不绝于世而已。”[2]333因此要挽救“衰世”,就要进行改革,在龚自珍看来“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2]8 而改革必然是要依靠人才来实现的。他说:“心无力者,谓之庸人。报大仇,医大病,解大难,谋大事,学大道,皆以心之力。”[2]18他认为在改革中能够发挥“心力”作用的就是人才,否则就是庸人。
龚自珍还认为,人所以能够发挥出“解大难、谋大事”的“心力” ,就是因为这些人心中有是非之见。他说“有是非,则必有感慨激奋,而居上位,有其力,则所是者依,所非者去;感慨激奋而居下位,无其力,则探吾之是非,而昌昌大言之。”[2]333就是人才居掌握了汉力,就可以按照是非标准,赞成的可以兴,反对的可以革,令行禁止,收到改革的效果。反之如果自己虽有才而没有掌握权力,则可以探讨兴革的是非,也可以为改革尽力。总之,他认为,只要做到人尽其用,发挥出各人的“心力”,改革就可以取得效果。
(三)进行人才选拔和升迁制度改革才能够收取真才
龚自珍认为,不改变当时的科举取士制度和官吏任免升迁制度,国家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人才。他控诉八股取士的罪状,“今世科场之文, 万喙相因,词可猎而取,貌可拟而肖,坊间刻本,如山如海,四书文录士,五百年矣:士录于四书文,数万辈矣,既穷既极,阁下何不……上书乞改功令,以收真才。”[2]封建社会推行的科举考试制度,是企图从平民寒士中选拔一些有用之才。但考试内容“万喙相因”的教条,是禁锢人才成长的枷锁,只有采取合理的考试制度,才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另外,龚自珍描绘了一幅所处年代清王朝的升官图。他说,“……翰林至荣之选也,然自庶吉士尚书,大抵须到三十年或三十五年,至大学士又十年而弱。……凡三十五年而至一品,极速亦三十年。贤智者终不得越,而愚不肖者亦得以驯而到。此今日用人论资格之大略也。”[2]36就是说一位想进入此仕途的年轻人,从开始做官到升为一品大员有参政话语权,一般要35年。而这种官吏的升迁是过分重视资历的制度。因而就造成了两种心理倾向“……其资浅者曰:我积俸以俟时,安静以守格……奈何资格未至……其资深者曰:我既积俸以俟之,安静以守之,久久而危致乎是。……当今之弊,变或出于此,此不可不为变通者也。”[2]36即年轻人想的是,熬下去总会升官,没有必要去多说多做什么,做错了反而影响了自己的前程。而老官僚的心理是,我已经熬出头了,没有必要去冒险,一不小心反而把自己的官位丢了。这样一种普遍不思进取的做官心态,势必造成各个官僚阶层只有混日子的人,而无为国家操劳之人。
龚自珍关于人才的言论和思想的直接动机,在于消除国家弊政,维护封建统治。但他的人才思想实际上是一种改良主义幻想,但他关于尊重人才,打破束缚的呼吁,却强烈地震动了封建末世中那些开始觉醒,并且饱受压抑之苦,向往个性尊严和思想解的人们。在当时的时代,这个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李敖.龚自珍全集·盛世危言[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6.
[3]陈歆耕. 剑魂箫韵:龚自珍传[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鲁雯婷(1995.8-),女,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在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研究生院 陕西 西安 710000)
关键词:人才观;近代中国;龚自珍
龚自珍在中国近代史上不仅是一位开创诗文新风的诗人,也是对整个近代社会政治思潮的产生重大影响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思想内涵深刻,梁启超说“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庵全集》,若受电然。”[1]其中他的人才观不但对中国近代的其他思想家产生了影响,而且其中有些观点至今仍然有着借鉴的意义。
(一)人才的兴衰关系社会治乱
清代官方正统思想是程朱理学。据统计,在清朝前期的一百五六十年间,有记录的较大的文字狱发生了一百六十余起。清朝对持有不同政见者会采取凌迟、戮尸等酷刑。除了从肉体上消灭持不同政见者,对传统典籍的禁毁也是空前的,可以称之为中国历史的文化浩劫。言论的闭塞,思想的禁锢,导致了整个社会思想僵化,人才趋于平庸。
他把人才的兴衰、浮沉和流动,作为观察社会治乱的标志。在他的文章《乙丙之际箸议》第九篇中,他把历史阶段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型:治世、乱世和衰世,区分标准是看所拥有的人才差别。他认为到了乱世,京师与“山中”已经形成为壁垒鲜明的两大阵营,人才已集中于“山中”,“山中之民,有大音声起,天地为之钟鼓,神人为之波涛矣。”[2]94-97另一方面,这时是“京师之气泄”。也就是说,天下大乱之世已成,人才不是在朝而是归于野,改朝换代 已成定局。
他认为自己的时代是“衰世”。他尖锐的揭示了,这是一个“文类治世,名类治世,声音笑貌类治世”[2]8的“衰世”。这个“衰世”不仅“左无才相,右无才史,阃无才将,庠序无才士,陇无才民……”,而且“巷无才偷……薮泽无才盗”[2]8在龚自珍看来衰世就是庙堂上缺少才相,没有才华横溢的史官,在边塞也没有能够威震一方的将领,学校里面沒有优秀的学子,在田垄间,也没有善于耕作的农夫,甚至在山野丛林中也没有精于盗窃的强盗,连小巷子里的小偷也技艺极差。
总之,这样的“衰世”是一片死气沉沉的现象,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片刻之间的平静。他认为人才的摧残是到达了一个临界点,因为知识分子和平民当中还是不时有人才冒出来,但“百不才”要群起围歼之。“百不才”又与朝廷不同,他们对人才的摧残,不是从肉体上加以消灭或进行折磨,即“戮之非刀、非锯、非水火” ,而是“文以戮之,名以戮之,声音笑貌以戮之。”[2]8 即从精神上、心理上、道德上对有识之士进行侮辱和摧残。
(二)依靠人才进行社会改革
龚自珍认为虽然时代更替,但也有“万亿年不夷之道”,就是一个社会只有不断地变革,才能保持活力。他说:“自珍少读历史书及国朝掌故,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所恃者,人材必不绝于世而已。”[2]333因此要挽救“衰世”,就要进行改革,在龚自珍看来“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2]8 而改革必然是要依靠人才来实现的。他说:“心无力者,谓之庸人。报大仇,医大病,解大难,谋大事,学大道,皆以心之力。”[2]18他认为在改革中能够发挥“心力”作用的就是人才,否则就是庸人。
龚自珍还认为,人所以能够发挥出“解大难、谋大事”的“心力” ,就是因为这些人心中有是非之见。他说“有是非,则必有感慨激奋,而居上位,有其力,则所是者依,所非者去;感慨激奋而居下位,无其力,则探吾之是非,而昌昌大言之。”[2]333就是人才居掌握了汉力,就可以按照是非标准,赞成的可以兴,反对的可以革,令行禁止,收到改革的效果。反之如果自己虽有才而没有掌握权力,则可以探讨兴革的是非,也可以为改革尽力。总之,他认为,只要做到人尽其用,发挥出各人的“心力”,改革就可以取得效果。
(三)进行人才选拔和升迁制度改革才能够收取真才
龚自珍认为,不改变当时的科举取士制度和官吏任免升迁制度,国家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人才。他控诉八股取士的罪状,“今世科场之文, 万喙相因,词可猎而取,貌可拟而肖,坊间刻本,如山如海,四书文录士,五百年矣:士录于四书文,数万辈矣,既穷既极,阁下何不……上书乞改功令,以收真才。”[2]封建社会推行的科举考试制度,是企图从平民寒士中选拔一些有用之才。但考试内容“万喙相因”的教条,是禁锢人才成长的枷锁,只有采取合理的考试制度,才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另外,龚自珍描绘了一幅所处年代清王朝的升官图。他说,“……翰林至荣之选也,然自庶吉士尚书,大抵须到三十年或三十五年,至大学士又十年而弱。……凡三十五年而至一品,极速亦三十年。贤智者终不得越,而愚不肖者亦得以驯而到。此今日用人论资格之大略也。”[2]36就是说一位想进入此仕途的年轻人,从开始做官到升为一品大员有参政话语权,一般要35年。而这种官吏的升迁是过分重视资历的制度。因而就造成了两种心理倾向“……其资浅者曰:我积俸以俟时,安静以守格……奈何资格未至……其资深者曰:我既积俸以俟之,安静以守之,久久而危致乎是。……当今之弊,变或出于此,此不可不为变通者也。”[2]36即年轻人想的是,熬下去总会升官,没有必要去多说多做什么,做错了反而影响了自己的前程。而老官僚的心理是,我已经熬出头了,没有必要去冒险,一不小心反而把自己的官位丢了。这样一种普遍不思进取的做官心态,势必造成各个官僚阶层只有混日子的人,而无为国家操劳之人。
龚自珍关于人才的言论和思想的直接动机,在于消除国家弊政,维护封建统治。但他的人才思想实际上是一种改良主义幻想,但他关于尊重人才,打破束缚的呼吁,却强烈地震动了封建末世中那些开始觉醒,并且饱受压抑之苦,向往个性尊严和思想解的人们。在当时的时代,这个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李敖.龚自珍全集·盛世危言[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6.
[3]陈歆耕. 剑魂箫韵:龚自珍传[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鲁雯婷(1995.8-),女,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在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研究生院 陕西 西安 7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