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神灵与鬼魅

来源 :开心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cheny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辟邪文化因它的独特风格独树一帜。辟邪的对象、器物、仪式丰富多样,而人们辟邪的观念、心态、行为又是那样的古怪深奥,诱人探寻。
  
  一、辟邪的目的
  
  辟邪文化是古人通过忌避、祭祀、祈祷、祝颂、特异的行为等方式达到消灾避祸、驱魔逐邪、求吉祈福的一种生存智慧。
  天体星辰的运行发生不寻常的变化,需要辟邪;雷电风雨雪霜肆虐。需要设祭禳灾;在江河湖海中行舟、在深山老林里劳动,随时会遇上邪恶妖魔,也要祭神求灵;甚至洗澡理发都要翻翻皇历看吉利还是不吉利。大人小孩患病,在古代更是被当做恶鬼附体,必须采取种种辟邪的行动。古人认为世界上充满了神灵鬼怪,人们在其面前只有诚惶诚恐的份儿。不能与之抗衡,因此创生出多种辟邪的仪式、符咒、器物,试图影响或左右这些非人间力量所能控制的东西。以求生活平安顺畅、得福免凶。
  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些都是古人在瞎忙活;但从精神与心理的层面来说,这却有~定的作用。例如在孕妇临产的辟邪方面,古代有“临产禁水法”,只需念叨一段特定的咒语,便可避免生产期间受到鬼祟的为害。咒语的内容我们不得而知,反正不是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之类,咒语对顺利生产不可能有实质性的作用,但若孕妇深信此咒可召来神灵环护左右,紧张的情绪必可缓解,心理上得到某种慰藉,而这恰恰是顺利分娩的重要条件。
  由此看来,辟邪行为给了恐慌、心悸、忧虑、害怕者以某种精神鼓励和心理安慰,或许这就是它存在的意义。
  破财挡灾:古人认为天灾人祸是不可能完全水解的,为了使生活更为顺畅、生存环境更如人意,物质上的牺牲是在所难免的。破财挡灾反映古人们用忍受小灾祸实现逃避大灾难的愿望。
  
  二、辟邪的方法
  
  心理之避——心理转换律
  现实中的灾祸大部分无法避免,人们只好转而求助于心理上的调整。
  佛教的辟邪就是典型的心理之避,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佛教辟邪的根本方式是“戒”,即禁绝,把世俗人所念所求的大部分均归入“邪”。美味可口的食物,必须避——“吃斋”;华丽舒适的服装,必须避——着僧服;热闹非凡的都市,必须避——隐居在深山古刹;销魂蚀魄的男女之欢,也必须避——禁欲;人人渴望的长生不老,要避——追求“坐化”与“涅槃”等等。
  在道教的辟邪体系中,画符念咒是其主要方法。“符”为有道行的道士用朱笔描成的千奇百怪的图形(看来要当道士必须有画画的天赋,估计道行越高画画越好看),古人深信其有辟邪奇效。道教认为“符”的那种奇特的笔势,蕴含着“道”的灵气,因此可以辟邪禳灾,祈福得吉。这种解释当然是非科学的,实际上,“符”的辟邪作用在于心理转换。当人们深信怀中的“符”有无穷的辟邪威力时,必可给自己极大的精神鼓舞,获得情绪上的稳定、心理上的踏实。因为胆怯心慌,产生鬼魅幻觉的可能性也大大下降,于是,“符”就被视为真能辟邪逐魔了。
  道教咒语的辟邪功效亦来自心理转换律。看过神话电视剧的同学都知道,电视里的道士一抓鬼就念着“天灵灵。地灵灵,妖魔鬼怪现原形”之类的咒语,其实道教的咒语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否则小编也可以念咒抓鬼了。一般而言,道教繁杂的咒语大多包含着向种种威力无穷的神灵求援的要求,认为念诵掌管鬼怪之神的名号,等于给神灵打电话,接到电话的神灵会很快赶来帮忙,然后收点小费走人。世间本无鬼魅,人们念咒辟邪,念得口干舌燥小鬼也不会出现,于是人们就认为妖魔鬼怪被咒语驱走了,更加相信咒语的作用。这当然只能是一种心理上的转换。
  心理之避不仅体现在佛、道辟邪的方法上,更广泛地体现在中国的整个辟邪文化中。民间的所谓“邪”,大多为虚幻之物,其避当然也只能求助于非客观实体的心理之避了。
  烈焰除邪气:《云发七签》记有一种辟邪法,说如果人们碰见了死尸及棺材等晦气之物,可立即在心中想象一股烈焰腾起,迅猛地将尸体与灵柩烧成灰烬:然后进一步想象风在猛烈地吹,火势越来越炽,自焚自己的内身,渐渐地通体洁白,于是邪恶秽气就除去了。可见根本就没有真的烈焰,也非真的把“邪气”的东西烧毁了,完全是自己骗自己。
  
  邀请神灵——邀宠律
  在古人的心中,许多灾祸邪祟并非人力所能克制,必须求助于神灵,可该如何才能让神灵帮助人们昵?
  最简单的方法是知道神灵的姓名,并按一定的程序念出来。此外还有向其献祭,或供奉丰厚的祭品(看来神灵也收礼物、红包),或虔诚地祷告等方法,希望冥冥中的神灵能听见人间的呼声。展示法力,为众生驱魔逐怪。
  路神:古时又称道神、行神或祖神。古人出门远行,往往要先敬路神以求吉辟邪。祭时要备好香火、祭品,双手合掌,虔诚地对神说出自己的心愿,求取路神的保佑。祭祀时获罪受刑和身穿孝服者可不能参加,否则会冒犯路神,不仅祭祀无效,还会招灾呢。
  序时年节中古人爱制作及食用各类特色食品,往往与邀宠神灵以辟邪的活动有关。用意在于讨好特定的神灵,把神灵请来吃饭,拍拍神灵的马屁,祈求其降福祛灾、辟邪逐魔。俗话说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神灵吃了拿了,还能不给人办事吗?
  民间向神灵邀宠以辟邪还有一种形式,即用某种祭品引诱为恶的妖魔鬼怪,使其为了一点小利暂时忘却为害人间,从而达到躲避灾祸的目的。
  居住在甘肃南部的裕固族,在婚姻的仪式中有一个“转帐”的仪式,当新郎与伴随从旧帐篷转到新婚后居住的新帐篷的过程中,须亲手将一个装满五谷杂粮的瓶子向东南方使劲掷出,意为让妖魔野兽得到后心满意足,忘记危害新婚夫妇。这就是典型的遨宠辟邪的活动。
  一瓶五谷杂粮就满足了,这妖魔鬼怪的档次看来不高。
  古人认为,人不吃的东西、味道太差的东西是不能作为祭品的。因为既然人都不吃,又如何讨得神灵的欢心呢?又怎能使“好”的神灵出面为你驱魔逐怪、使“坏”的神灵不为害人间呢?所以,邀宠律的实质是讨好信仰的对象,使这种超人的力量能为人们的辟邪祈福服务。
  如果说心理转换是一种被动型的辟邪方式的话,那么邀宠的辟邪活动则具有一种主动精神,是人类企图控制超人问力量的表现。
  
  移易律和正克邪律
  古人认为不同种类的事物间有神秘的关系和交感作用,比如被视为有邪气的甲物会把邪气沾染给乙物;或者有辟邪作用的丙物会影响到丁物也具有这种作用等等(听起来有些像传染病毒)。因此,古人们往往避免与甲物接触以免沾染上邪气;而把与丙物交感后的丁物也作为一种辟邪物来使用。
  除了东西会交感,古人还很重视语言避讳。
  早自西周时期始,中国便有了避讳一说。秦始皇在位时,因其姓赢名政,为避“政”字而改“正月”为“端 月”。唐太宗的名字是李世民,为避“世”字之讳,民间一律以“代”字替换“世”。
  一方面,古人把语言与实物混为一体,另一方面,古人相信人的姓名与身体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所以要谋害此人,对其姓名施行某种巫术,就可以达到效果,所以古时的避讳现象才会越来越严密和残酷。
  姜太公在此:姜太公在《封神演义》中被描绘成封百神之神。既然神仙妖魔都由其封赐官位,姜太公在百姓的心中自然就是神仙的领导了,和他拉拉关系、套套近乎总没有坏处。因此,书有“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和“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条幅被人们推崇为可以驱除一切邪恶之神的宝物,贴在一定的地方来辟邪。
  古人还喜欢用挑枝或桃木制品作为辟邪之物。
  《淮南子》中记载射日除害的英雄羿丧命于一根桃木棒,由此古人开始推祟桃木的神威,乃至削制成兵器,认定其有消灾御鬼的神力。
  桃木还被人视为仙木,凝聚了天地五行的精气,可以压邪气、御百鬼。
  一方面人们吃桃可以延年益寿(不相信的人请看《西游记》,王母娘娘的蟠桃功效显著啊),另一方面桃与“逃”谐音,意味着吃了可逃避灾祸(奇怪的是古人为什么不会理解为逃避幸福呢?看来古代现代的人都一样,做事光往好的方面想)。
  《礼记》中说当时的国家重臣逝世,君主亲临吊唁,须有巫师手执桃木为柄的笤帚作出打扫的模样,据说会吓跑恶鬼妖魔。
  在民间,百姓一般将桃枝插在门上,以避鬼魅的作祟。还有人以桃煮汤,用鞭梢蘸上桃汤四处挥洒,据说驱除鬼魅极为有效,因为桃汁洒过的地方一个小鬼都没有出现过(小编推测就算不酒鬼魅也不会出现!看来有时候古人很傻很天真……)。
  在中国的辟邪文化中,尽管辟邪器物繁杂多样,辟邪的仪式花样层出不穷,但所有的辟邪活动无不都受到心理转换律的支配,或受到移易律、邀宠律和正克邪律的制约。因此,掌握了这四条规律,科学地理解古人们创造的辟邪文化就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了。
  每个人从降生到死亡,要经历无数的坎坷,这一切在古人看来,皆是邪祟鬼怪的危害,它成为辟邪文化产生的最肥沃的土壤。我们应该学会抛弃愚昧和迷信,直面人生状况,战胜心中的邪祟,从而获得幸福的生活。
  中国辟邪文化包含的内容太多,小编本期只作大致介绍,更详尽的内容会在以后陆续推出哦。
其他文献
【摘 要】要上好政治课,教师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不回避学生提出的感兴趣的问题,对其实施正面教育,以理服人,上活政治课。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联系实际 气氛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介绍,理论性知识突出,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因此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对现实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操作实践活动既可以开发利用右脑,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又能让学生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的内化,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学习技能的提高
期刊
汉语中“宿舍”是指人的居所,“宿”是指睡觉,“舍”是指灵魂居住之所。要是谁家的屋子被人抢占了,那么他就要沦落到“风餐露宿”的惨境,世上还有比被人霸占房屋更惨的事吗?有,那就是当入“魂不守舍”时,散落在幽暗中的孤魂野鬼便会乘虚而入,占据你的神舍,操纵你的命运。  当然,学校老师是不会教这些知识的,这些是我死后从我的鬼友那里学来的。  是的,我死了,死的时候刚满十九岁,距离高考还有一个月。还有,我的名
期刊
【摘 要】介绍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内涵,分析了社会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探讨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办学定位,最后结合我院的情况,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信息与计算科学 专业定位  人才培养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专业范围较窄、知识结构单一、适应面不宽、时代性不强等缺点。1998年在教育部的组织下,为了使数学
期刊
【摘 要】函数是刻画和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模型,也是初中数学领域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二次函数在初中数学中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常觉得它抽象深奥,高不可攀,难以理解,在学习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误区,如无法理解和运用数形结合的观点;更难以运用图形中潜在的信息来解决问题。因此,很多老师也觉得函数难讲。怎样才能在函数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关键词】函数教学 误区 教学效果 
期刊
各位幻迷,大家好!我是《开心世界·异幻》编辑部聪明灵俐温柔体贴美丽大方青春可爱(喘口气先)的小编程程,在本栏目里,程程将回答各位读友来信所提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如果你有什么建议或意见想与程程交流,就请赶紧来“编读往来”为程程捧场吧!好了,废话我就不多说了,现在就让我们看看本期都有哪些幻迷来本栏目吧!  赵鹤(安徽灵璧):小编,我觉得你们应该在《开心世界,异幻》上多刊登一些读者的来信,这样至少能满足一
期刊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
期刊
           
期刊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好有文采,好哀伤,好让人感动,好小资……  (甘柠真在线时)衣带渐宽终不悔,为真消得人憔悴。  (甘柠真下线后)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骑马定乾坤。  既能随时表达对小真真的深情,又不忘赞美自己,实在是高!就是换来换去的有点儿累得慌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里的经典诗句,居然是楚魔主的原创,天才啊!  北境多少人妖,叹文武双全太寥寥。
期刊
我KAO,有人在我坟头上拉屎,我还能不出来看看?你以为我们死人好欺负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