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几点思考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yiyang97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从全面依法治国到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对新时代法治建设目标的科学定位。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实践形式,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则是法治中国建设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任务。
  一、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必须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法治精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前进方向,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内涵,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观。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是国家赖以统治的工具,是治理国家的制度安排和程序规范,也体现了国家治理的价值取向、目标方向。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到全面依法治国重要战略的实施,再到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展开,法治中国建设的历史使命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法治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对于巩固全面深化改革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通过法律治理国家和社会,依法调整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为国家繁荣富强奠定基础、提供动力,既体现了法治的工具理性,也体现了法治的本体价值。著名法学家李步云说:“依法治国的提出不是哪个人或哪些人一时的心血来潮或主观臆造,而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是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意志的集中反映,是通向国家富裕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因此,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是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律”、实现长期执政的人间正道。
  二、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必须深刻把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的法治要求
  十九大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论断既是对新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也对法治中国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保护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法治攸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法治通过保障公民权利、约束公权力,为平等竞争、经济发展提供秩序保证和动力支持,也激活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马克思说:“规则和秩序本身,对任何取得社会固定性和不以单纯偶然性与任意性为转移的社会独立性的生产方式来说,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法治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内生性需要,法治发展只有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并行,才能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社会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法治的真正力量源泉是人民群众,法治中国建设要精准对接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着力建立起法治需求与供给之间的良性互动。法律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法治的真实需求来自于社会,来自于人民。可以说,法治是社会变迁、经济发展、文化演进的必然选择。在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中,我们要将法理精神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努力将公众的法治需求转化为推动法治变革的动力。公众对法治的持久信任和信心,来自于法治需求的持续满足。因此,无论是司法体制改革,还是社会治理创新,都要贴近公众对法治的真实需求,将法治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将大众化和职业化结合起来,通过推动法律生活的生成、制度建构与人文建设的融合,促进多元法治需求的整合,这是转型期法治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三、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必须深刻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其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极其重要的任务。十九大提出分“两步走”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第一个阶段,即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要求“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第二个阶段,即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要求“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两个阶段目标,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加快推进。
  法治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韩非子说:“法与时转则治,法与世宜则有功。”建设法治中国,既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大趋势的积极顺应、对解决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对实现治理现代化目标的积极响应,也是跳出“历史周期律”、实现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谋划。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凝结着历史经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也是向世界法治文明建设提供中国方案的历史实践。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設以新的使命。国家治理既不单纯依靠人治,也不能单纯依赖法律规则。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作者简介
  张藻榕,中共巫山县委党校讲师。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大叶小檗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大叶小檗根的石油醚、二氯甲烷、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
摘 要:村干部作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战员,是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团结、组织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在整个农业农村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村级党员干部队伍是确保党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村干部;队伍建设;思考  一、村干部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不可否认,
胸横肌附着于胸前壁内表面,一般以4个肌束起自剑突和胸骨体下部,呈扇形向上外斜行,止于第3~6肋软骨;上缘分别在第2,3,4肋软骨水平与胸廓内动脉下段相交[1],与胸廓内血管和肋间
(9)(2) .口口V气尸I-一.‘,.J护吐户‘J砂汾、 题目作者 计算机应用劫CS一别系列单片机捻度自动测试 系统·····················……:..···……吕宝
摘 要:在信息技术颠覆性改变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今天,以“互联网+教育”这种新思维孕育出的集团化办学实践模式,因具有大数据应用、平台开放与跨校融合等优势,为传统的教育开辟了新的发展领域,让优质师资、优质教研成果和优质管理理念共享变为了现实。  关键词:教育集团;互联网+;资源共享  教育集團的出现为传统的教育开辟了新的发展领域,打破教师队伍难于合理流动的局面,把“单位人”变成“系统人”、“集团人”,
由中华护理学会、世界卫生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承办的“中国HIV/AIDS护理师资培训班”开幕式于2004年3月15日在北京举行.
不少人把科学技术比喻为双刃剑和“潘多拉魔盒”,这是很形象的.的确,科技这个“魔盒 ”里装了很多好东西,但有时候拿出来进行了不正确的使用,未必产生好效果,相反还有可能出
上海世博会期间,世博护照热引发敲章热。许多观众走进大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几本世博护照,然后去敲章。有些馆的印章也被敲坏了。敲章热,成为世博热的一大景观,甚至还出现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在非典型临床表现的急性结膜炎病因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非典型急性结膜炎患者44人(44眼)及正常人22人(22眼),两眼共患结膜炎者取较重一侧.提
摘 要:新世纪的到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加入到了大建设和大开发,继而出现了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留守儿童备受关注,尤其是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疾病和受到的伤害备受瞩目。从学校方面考虑,我们惟有建设校园文化,才能消除他们心理健康存在的种种弊端以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和侵犯。同时,建设校园文化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留守儿童;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