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李剑英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cier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1月14日,兰州军区空军某部飞行员李剑英驾驶某型歼击机,在训练结束归场途中,飞机撞鸟造成空中发动机停车。为避免飞机失控坠入村庄,他毅然放弃跳伞求生决定迫降,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幸壮烈牺牲。空军党委给李剑英追忆一等功,并追授他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
  仅仅是四个月的时间,李剑英的影响超过了一般人的想象。上网,用任何一个搜索工具,键入李剑英三个字,数以万计的条目就会出现在屏幕上。文字、图片、视频,至少有五家以上的一类网站为李剑英设了专题——这是以往部队典型宣传少见的规模。迄今为止,李剑英的名字,已经不仅在他出生地河南,以及生前部队所在地甘肃、宁夏,还有中国空军部队为人知晓。互联网把一个英雄以身殉职的事迹以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深度和广度带给了它的受众。
  
  现场
  
  这样的天应该是阴天,冷,雪覆盖了一切还在纷纷扬扬地下。2007年3月16日,走在甘肃临洮某军用机场附近的田埂上,记者努力地想象四个月前这里发生的一切。还原英雄作为常人所经历的那惊心动魄的16秒以及飞机着地后解体的每一个细节。但是天地无语。沉重的心境真的无法放飞想象的翅膀。
  很难想象2006年11月14日的阳光明媚。“能见度大于10公里,是个飞行的好天气。”空军中校曹长福这么评价出事那天的气候。曹长福是大队长。那天,他和李剑英同在蓝天飞行。
  空军事故调查小组提供的李剑英飞机撞鸟前后与地面指挥塔的对话录音,让我们可以清晰地理出飞机失事前后的状态:
  12时02分,“639起落架好,大力臂!”“639襟翼全放!”代号为639的飞行员李剑英接连向指挥员报告自己的飞行状态。“检查好三转弯!”“着陆!”指挥员回答。
  12时04分09秒,639:“我撞鸟了,我要调整跳伞。”
  12时04分15秒,639:“看迫降行的话,我把起落架收起来了。”
  12时04分18秒,639:“我把起落架收起来,迫降!”
  空军事故调查小组检查飞机残骸时,在座舱前风挡玻璃中上部发现不少散射状血迹和鸟毛,发动机Ⅰ级压气机叶片呈被软物体撞击损伤的典型特征。在跑道北头延长线2.9公里处,发现12处散落的信鸽残体。
  事故调查小组提供的另一组数据显示,李剑英报告撞鸟时飞机的飞行高度下降至194米、距离机场2900米。3D模拟图清晰地还原了当时情形:一群信鸽自东向西飞翔,与南向降落的飞机撞击。鸽群顿时溃散,飞机发动机也随之停车。
  录音显示,李剑英和塔台的最后通话,声音沉稳冷静。飞机撞鸟后,他先是决定跳伞,后才改为迫降。大队长曹长福说,通常情况下,“这种机型场外迫降成功的几率是非常低的。”
  那么,为什么李剑英放弃跳伞求生而选成功率极小的迫降?
  空军事故调查小组提供的三维模拟图清楚地表明,从鸽群撞击点到飞机坠毁点为2300米。在这段距离跑道延长线的两侧近680米的范围,分布有7个自然村,一处高速公路收费站和一个砖瓦厂,计有816户人家。空军事故调查小组综合诸多因素后得出结论:飞机撞鸟后,李剑英报告“要调整跳伞”而不是“要跳伞”,就是想避开村庄。
  撞鸟后的战机,发动机转速下降,平均每秒下降11米。发动机停车时,战机的高度在127米。按照规定,李剑英可以跳伞。跳伞能保住自己的生命,但飞机将会坠毁村庄。李剑英驾机选择了迫降。起落架收走,战机急速下降,90米,70米,50米,飞机在着落跑道延长线大约500米时,尾翼在地上划过,像箭一样地向前冲出39.3米,被高出地面3.5米的水渠护坡阻挡。仍然保持着每小时200多公里速度的飞机顿时解体,机头折断,飞过水渠前抛60余米。“黑匣子”显示的数据表明,这时是12时04分25秒。
  有在附近劳作的老百姓目睹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杨庄村村民组长赵林生那天正在自家的地里挖葱:“那架飞机飞得很低,速度也没有先飞过去的快。正诧异问,飞机就掉地上了……”赵林生说,“就看那飞机向前滑了一截,撞上了水渠的护坡。轰的一声,飞机折成了两截,机头飞到水渠对面去了。随后冒出了黑烟,然后爆炸……”这位村民说,“这要落在村子里头,死伤的就不止一两个人了……”
  幸运的是,没有一名群众受到伤害。李剑英,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老百姓的安宁。
  英雄殉难地点准确的地理位置位于玉井镇的白塔村附近的一块田地里。虽有积雪,但被烧成了黑色土地,还有飞机迫降时与地面刮出的那道约20米长,20厘米深的痕迹,清晰可见。
  记者还能看到的,是一些依稀成片化为灰烬的纸钱。事故发生所在地、玉井镇的党委书记康发挥说:“如今,附近的老百姓都知道了英雄的事迹,如果没有这个飞行员的牺牲,就没有村子的安全。所以大家都非常地怀念他。”康发辉说,就前几天,附近的群众和学生还来到李剑英牺牲地头,敬酒,献花,烧纸钱。用这些当地老百姓的纪念方式来祭奠这位为了群众生命财产而牺牲的英雄。给李剑英送行的那天,不到500平方米的临洮县文化活动中心成了鲜花和泪水的海洋,挽幛如云,哀乐低回。军队和老百姓,有组织的,还有许多是自发赶来的群众,大家都来悼念英雄。
  
  战友眼里的李剑英
  
  李剑英的妻子李月平到部队后一直问:“剑英为什么不跳伞啊?”
  “如果再有2秒钟的时间,或者说没有那道高出地面3.5米的水渠护坡,这次迫降就成功了。”兰空政治部副主任邹志美将军说:“他牺牲后,部队了解他的人都说,就他的一贯性格和为人,如果跳伞,那就不是李剑英了,不跳伞,那才是李剑英。”邹将军说,“当时的飞机上,还有800多公升航空油,100多余发航空炮弹,一枚火箭弹还有易燃的氧气瓶等物品哪!如果跳伞,飞机将失去控制。要掉进村庄,老百姓可就遭殃了!”
  和部队的其他典型一样,兰空部队上下众口一词:李剑英的英雄壮举绝不是偶然。
  李剑英出生在河南郑州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8岁那年,他被招飞入伍,实现了多年从军的梦想。
  “我大哥是郑州十七中学毕业的,当时能考上飞行员是一件非常给全家长脸的事情。我记得小时候,大哥回来探亲,我们问他,第一次开飞机害怕不害怕?大哥说,他从来没有害怕过。”李剑英的弟弟李伟对采访他的记者说。
  李剑英原名李建英。进入航校后,他把剑英改成了剑英。和他一起服役二十多年的航校同学、现任飞行团长黄光华说,“李建英改名字,实际上是寄寓自己的理想。他想成为空中利剑。在航校,他理论学习过得硬,从一区队调到二区队当了班长。通过学习和实践锻炼,他从一个高中生成长‘全天候’一级飞行员,空中四机 带队长机。直到他牺牲,他从事飞行25年,飞了5003个架次,安全飞行2389个小时,三等功二等功都立过。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优秀的飞行员。”
  黄光华向记者讲述了2005年10月下旬参加“合同战术实兵对抗演习”的故事。
  进驻陌生的机场后,李剑英认真学习机场使用细则,了解通信导航资料以及对抗飞机技战性能等。演习那天,空袭警报响起,所有参战人员立即进入临战状态。根据雷达显示,两架“敌机”向我机场袭来,指挥员一声令下,黄光华与李剑英等4名飞行员,紧急升空拦截。李剑英驾驶的3号战机,仅用半分钟就锁定目标。狡猾的敌机企图摆脱,李剑英沉着、冷静,紧紧咬住“敌机”,距敌机2公里处果断发射导弹,将敌机“击毁”。那次演习,李剑英创下了发现目标最远、占位攻击准确的优异成绩。
  黄光华回忆起李剑英曾有过的一次发动机空中停车。“刚改装歼击某型飞机时,我们按计划飞复杂特技课目。上天大约一刻钟,飞“斤斗顶点”动作时,李剑英发现发动机仪表指示转速、喷气温度减小,飞机速度减小。他立即判断是发动机空中停车。发动机停车,将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李剑英心里十分明白。但他沉着、冷静,在保持好状态的同时,当即向指挥员报告。他把油门杆收到慢车位置,创造空中开车条件。然后,把飞机改为正飞状态,检查高度、速度和发动机仪表指示,在符合空中开车条件的状态下,按空中开车程序要求,接通空中点火电门,按下秒表计时,观察发动机仪表转速、温度和滑油压力的指示。1秒,5秒,喷气温度、转速指示上升,开车成功。
  飞行大队长胡晓东说:李剑英作为一名老飞行员,每次重大演习、训练任务或急难险重任务,他总是第一个请战的人。2005年7月,团里要派小分队去西藏执行驻训任务。此次任务驻地海拔高、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对人员、飞机的适应能力要求高。李剑英主动请缨。驻训三个月,他执行等级转进、紧急升空、实兵对抗等20多项急难险重任务,每次都能圆满完成任务。
  在大队长曹长福的眼里,李剑英是个对飞行训练精益求精的人。“5003架次的飞行经历,他积累了丰富的飞行经验,从未发生过‘错、忘、漏’现象,任务完成率100%,成功率100%。”比李剑英年轻的曹长福说:“我们都叫他“老英”。他是一个老飞行员,但每次飞行,他都像个新手样的一丝不苟。飞行前准备,不管飞了多少次,他仍然认真计算,反复演练。风向、风速、云雾、能见度、地面参照物这类飞行参数,有许多他已经非常熟悉了,但在定量分析时他绝不会疏忽一个环节。不管飞基础课目还是高难课目,飞单机出动还是编队战斗,他都按章操作,做到加油门柔和一致,不急剧拉杆,不粗猛刹车,力求使每一次飞行都有收获,都完成得完美无憾。”
  年轻的机械师谢辉,是李剑英烈士生前所在单位的机械师。他与机组人员一道保障了李剑英最后一次飞行。提起李剑英的牺牲,谢辉的眼睛就潮湿起来:“那天,我们机组谁也没有去吃饭,静静地坐在床沿,不愿说一句话。连着几个晚上我都睡不着觉,一闭眼,平时与老李相处的点点滴滴就会浮现在眼前。在我们心目中,老李是一位理解、尊重、关爱机务战友的人,更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老大哥、好兄长。他当兵25年,军龄几乎和我们许多人的年龄相当,我们对他十分敬重,但老李在我们面前从来没有什么架子。每次接收飞机,他总要和我们握握手,说一声辛苦了。下了飞机,也不忘向我们说声谢谢。在路上碰到他,哪怕是一名新兵,只要认识,他老远就会主动打招呼。节假日碰到我们外出,他总会提醒我们小心点,注意安全。一次,机械师王效富家属临时来队,刚好碰到上街回来的李剑英,他热情地递过一袋水果说:“老王啊,拿去给孩子吃吧。”年轻的王效富无法推辞剑英老大哥这份憨实的真情。
  在李剑英牺牲后的这段日子里,谢辉的眼前经常浮现剑英大哥的身影。每次踢完球后,到剑英大哥的宿舍去洗热水澡,夏天训练结束后,吃剑英大哥递来的西瓜……这些动人的细节,想起来就会让谢辉泪水涟涟:去年底,我们团小分队在外地执行任务,元旦会餐时,老李端着酒杯来到我们身边,亲切地说道:“我给大家敬杯酒,第一祝大家节日愉快,第二非常感谢你们的工作,第三非常信任你们的飞机。”
  去年9月,我们团进行远程奔袭训练,转场到某机场,他一下飞机,就掏出十几块钱一包的“黑兰州”烟,笑着说:“你们辛苦了,慰劳一下。”我们都知道老李的父母和爱人常年患病,开销很大,他平时非常俭朴,平时抽的都是三四块钱的烟。
  不仅是谢辉这样的年轻人觉得李剑英好。在军营局域网上,全团官兵以诗歌、散文、随笔等形式,书写对他的思念。
  
  亲人眼里的李剑英
  
  李剑英的妻子李月平面容憔悴。她胸前挂一白色菱形胸坠,上刻“英”字。“这是星星在剑英牺牲出事地从泥土里扒出的一块座舱盖残片做的……”之所以刻“英”字,是因为李剑英名字和战友们送给他的绰号“老英”。在李月平的眼里,李剑英“是个爱家护家,知冷知热的人”:
  我和剑英在1994年夏天经人介绍认识。第一次见面,剑英穿的是一件防雨运动衣、一条旧军裤、一双军用凉鞋,像个退伍兵。人显得“土气”,话不多,但面善。年底我们结了婚。婚后不久,我随军来到了部队。部队的规定是,飞行员只有在不飞行时才可以回家。所以,虽是随军,也并不是天天都能见面。但剑英只要休息回到家里,总是帮我干这干那的。看着他忙前忙后。看着剑英为了我、为了这个家操劳,我心里是甜的。
  2003年底,我全身浮肿,医院不能确诊是什么病,这可把剑英急坏了。医生叫住院治疗。因为药物反应,我的胃口一直不好,只能吃流食。剑英就到饭店请师傅给我做可口的饭菜。有一次,我随口说了一句:鸡蛋羹蒸老了。第二天,他就到医院附近的小饭馆租用灶具,自己动手为我蒸鸡蛋羹。在病房,他一勺一勺地喂我,嘴里叫着“哎,丫头,再来一口”。在我住院的那些日子,剑英恨不得一把抓掉我的病痛。后来,医院确诊是红斑狼疮。剑英打听到一个偏方,说是吃蚕蛹对这病有作用。当时刚好开春,天气还冷,剑英连续几天满大街找,买到后,又按照偏方配料做好。看着他端着香喷喷的蚕蛹走到病床前,听着病友说我有个好老公,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下来。
  去年10月,剑英去新疆出差,听说用熏衣草洗脚、用罗布麻泡水喝好,就买了整整两大包。一回家,他没有好好歇歇,就按别人给他讲的,烧水兑药,泡茶,又是泡茶又是洗脚,忙了一个晚上。离家时,他反复叮嘱我茶要按时喝,脚要天天泡,泡脚时要保持水温,泡够时间。就在他出事的头天晚上,剑英还打电话问我:“泡脚了没?茶喝了没?”
  11月14日下午2点左右,李月平知道了李剑英牺牲的消息。也就在中午休息的时 候,她还梦见李剑英坐在沙发上和她说话。用老百姓的话讲,这是李剑英的魂在向她告别呢!这话让李月平悲痛欲绝。许多天过去了,她都还在心里默念:“剑英,你咋那么傻呢,不是可以跳伞吗?你咋就不跳呢?”
  这些年,李剑英家庭充满了很多挫折和坎坷,但他从来没有动摇热爱飞行的事业心。妻子李月平2004年患上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每月需要化验尿、血常规、吃激素和中药。2004年底,李剑英的父亲患了脑血栓,母亲也有冠心病,经常住院治疗。岳父患关节炎,于去年6月份瘫痪在床。面对这些困难,李剑英总是勇敢面对,想方设法自己克服。平时,他非常节俭,生活上能省就省,一套便装一穿就是多年。他有20多年的烟龄,但为了省钱给妻子和老人看病,他平时只花5毛钱买一包麻子解解烟瘾,后来,强制自己把烟戒了。
  作为一名42岁的正团职飞行员,李剑英对此没有任何的失落感,而是积极求飞,不为家庭困难所拖累,生怕耽误了自己的飞行训练。2004年,李剑英的爱人病重到北京住院,团领导专门安排他去北京陪同,他只呆了一个星期,就给团领导打电话说:“妻子的身体一直都是这样,在治疗上有医生护士,我也帮不上更多的忙,还是让我回去飞行吧!”去年7月,团里要组织小分队入藏驻训,考虑到李剑英妻子身体不好,组织上并没有把他列入计划,但李剑英却主动要求,说自己早已做好了妻子的思想工作,坚持参加了西藏驻训工作。李剑英从事飞行25年,年年出满勤,飞行时间年年排在全团前列。仅今年以来,他就飞行了144小时42分。
  李剑英牺牲后,年迈的父母几次昏迷,苏醒过来后断断续续地说:“他从小热爱部队,喜欢飞机,很有志向,是个好儿子……”他的弟弟妹妹两眼布满了血丝,深情地追忆,李剑英18岁离开父亲和母亲,2006年春节,他回郑州探家,体弱多病的父母看着剑英黑黝的脸庞,心里不知有多心痛,多么希望他停飞后回到身边养养身体,就在他快要归队的一天晚上,父母终于忍不住了,含泪对他说:“剑英,你从小离家,现在年龄也不小了,我们身体也不是太好,你妻子也是一样,现在你都四十好几了,你给部队申请停飞算了,全家人团聚过个安稳日子行了!”
  “我们都知道哥哥是几天不飞行,浑身都提不起神来的人,如果部队不让他停飞,父母让他停飞是不可能的事。当时,他只是搪塞了一下父母:‘我回去看看!’可归队后,又若无其事地参加了飞行训练。”李剑英的弟弟至今不能忘记哥哥当初对父母的“承诺”。
  2006年11月20目,在李剑英烈士的追悼大会上,李剑英的母亲一遍遍责备自己的儿子:“你是英雄,咋不把飞机开回来呀?”
  当天的追悼会结束后,李剑英年迈的双亲立即赶回了郑州,他们说:“剑英生前从不愿意麻烦领导,做父母的在他走后也得让儿子放心。”
  李剑英的大儿子星星一直跟爷爷奶奶在郑州生活,直到去年才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转学到了银川。跟父亲聚少离多,能见到父亲,16岁的星星甭提多高兴了。由于和老人在一起生活的时间较长,星星的性格有些内向。孩子过来后,剑英处处悉心呵护,为了让孩子有个健康的心理和强壮的身体,剑英一有空不是和儿子谈做人的道理,就是领着儿子去爬山、踢球。宽厚的父爱,使得儿子很快变了个样,活泼、可爱、懂事。
  李剑英牺牲后,部队派人从银川将他和弟弟接到部队驻地,说是去看爸爸,他俩高兴极了,一路上有说有笑。当到了部队营区,看见许多叔叔阿姨在门口等着他俩,看见满眼泪水的爷爷奶奶时,儿子星星一下子明白了,“扑通”一声跪在爷爷奶奶面前,孩子的懂事让所有在场的人无不流泪。孩子紧紧地搀扶着妈妈,含着泪说:“妈妈,爸爸走了,可我们还要过呀,你一定要坚强,还有我和弟弟呢。”
  星星对于父亲有着别人难以理解的一种敬仰之情,尽管和爸爸见面的机会很少,但是星星总是在同学们面前自豪地夸自己的父亲。对于爸爸的举动,懂事的孩子含着眼泪给爷爷奶奶说:“爸爸的牺牲是伟大的,如果他跳伞了,我们全家虽然可以保全,但不知道会有多少老百姓的家遭遇飞来横祸。飞机又不长眼,掉下来砸到哪一家都不好,到时候,伤心的就恐怕不止一家了。”
  
  责任编辑 罗尔文
其他文献
1981年,我从一个偏远的中队调到大队当文书,心里是说不出的高兴。  我的得意很快就被满脸严肃的司务长扫得荡然无存,“陶谦,把这几项工作和老文书交接,记着,要认真清点!”我心想,不就是查数吗,这还不容易。当天下午我就把填好的表格送到司务长办公室。“乐器有几种?”“45个。”“我问你几种?”“不知道。”“图书有多少本?”司务长又问,“1200本。”“分几类?”“不知道。”“去!重查!”司务长头也不抬
期刊
3月16日上午,首都新闻激射一行二十余人到兰空临洮机场采访。兰州空军某部飞行员李剑英驾驶某型歼击机,在训练结束归场途中,飞机撞鸟造成发动机停机。为避免飞机失控坠入村庄,他毅然放弃跳伞求生决定迫降。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幸殉难。事故发生后,空军党委给李剑英追记一等功,并追授他功勋飞行人员金质奖章。这是记者在李剑英殉职地点采访大队长曹长福。  (舜 尧 摄影报道)    沈阳驻军抵抗雪灾   
期刊
主持人语:四月,你的生活在训练场上。一年一度的开训动员大会是兵生活的分水岭,从开训那天开始,我们就进入紧张的训练生活。从“养兵”状态到“练兵”状态,虽然开训动员大会年年有,军人的工作就是训练,但从“静”到“动”的转变还是需要心理调适过程。训练有苦有累,训练也有不为人知的独属于自己的训练乐趣。来自六个单位的基层官兵讲述他们的“开训第一天”,讲述他们的训练生活。  今年第一季度一开始,我就得了个团嘉奖
期刊
我一生的追求    11年前初秋,帕塔木汗的丈夫乌拉孜放羊不慎掉入50多米深的废矿井里,造成颅骨、脊椎、大腿等10多处骨折。乌拉孜的妻子帕塔木汗卖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送到几家医院救治都说没救了。最后,经人介绍才转到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庄仕华院长组织医务人员经过6天6夜抢救手术,把乌拉孜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  十几天后,庄仕华又来为乌拉孜检查病情,发现他身体越来越瘦弱。作为医生的庄仕华心里清楚:这
期刊
在白雪皑皑的长白山天池脚下有一块“功德石”,一位年过六旬的放山老人用材镰在石头上面刻了一个人的名字。他说,这个名字改变了103个穷苦娃儿的命运,给全镇4000口人带来了希望,他要让这个名字像长白山一样名昭天下,像三江水一样源远流长……  这位被百姓们传在口中、记在心头的人叫杨春明。  26岁的杨春明,是吉林省临江市四道沟镇一名普通的边防公安。走进四道沟,走近杨春明,也就走进了一个个春天般明朗感人的
期刊
80年的历史,记录多少岁月屐痕;  80年的队伍,走过多少风雨征程。  阳春三月,记者怀着一种朝拜的心情,走进我军规模最大、保存档案最多、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中央级国家专业档案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从珍贵档案所承载的历史实证中了解我军成长、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了解档案记载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军史故事,近距离地感受了一番我军档案工作的历史成就。    四次迁馆,一馆两库,三十载岁月珍藏军史记忆   
期刊
那是几年前早春二月的一天,北京还是乍暖还寒。临近中午,我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我今天请在京的刘英等六位红军妈妈吃饭,想请你一起参加!”电话是徐海东大将的女儿打来的,语气因兴奋而急促,我的耳膜被冲撞的电波震得嗡嗡响。  “恭敬不如从命”!我匆匆赶往指定地点。尽管我先后在不同的场合见到过这些红军妈妈,但一想起今天就要和这些年龄都已过八九十岁的革命老人一起午餐,我的心情仍然很激动。这些风烛残年的老人,她
期刊
长久以来,西方人只能通过战争来认识中国军队和中国军人。从战场上走下来的中国军队和中国军人,在日益透明的开放进程中,更加自信。  1937年10月,美国记者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出版,该书向世界描绘了一个西方记者眼中的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引起震动。  1946年2月,为迎接来延安访问的美国特使马歇尔将军,由临时抽调人员组成的解放军第一支仪仗队首次亮相世界。  1955年,驻扎在天津杨村的“中国开放第
期刊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国家代表队”,开放部队正在改变过去表演痕迹过重的项目,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力图把全军建设的最新成果展示出来。新时期,开放部队应该向世界展示中国军队发展的形象、和平的形象、开放的形象、创新的形象、和谐的形象。    《解放军生活》:作为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主任,您对这些年来开放部队的建设成果怎么看?  张邦栋:自第一个开放部队在上世纪50年代正式开放以来,经过这些年来的建设和发展,
期刊
蓝天上有他的梦想,成就他如雄鹰般自由翱翔;地面上有他的港湾,如甘泉般给予他爱的力量。尽管我没有翅膀,不能和他比翼双飞,我却甘愿做他永远的港湾,助他越飞越高。  ——张宗莉  爱人姓门,有了孩子,家里就有两扇门了,特有安全感、归属感。  ——张宗莉语  第一次见到渤海,蓝湛湛的海面和咸咸的海风让张宗莉的心胸变得如大海一般宽广平静。她沿着海堤一路快乐地奔跑,任凭海风轻轻吹拂她的脸庞。身后,爱人抱着门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