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之法:设身处地,将心比心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ami_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诗歌一直是高中生语文学习的一块难点,面对传统诗歌,我们不应只是从字面表达、生平背景等方面入手,更不应该将其生硬机械地剥裂为语言、技巧、形象、体裁、思想情感等部分,而应带领学生去抓住诗之核心——作者之志。如何才能抓住作者之志呢?孟子说“以意逆志”,若要说得更为细化、具体些便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在此,笔者以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为例,试以说明读懂传统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以意逆志 读诗之法 朱熹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传统诗歌一直是高中生语文学习的一块难点,执教者为此费尽脑汁,猛力攻之:不仅结合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社会影响对其内容做细致深入的分析,还将教学细化为语言、形象、表达技巧、体裁、思想情感等若干板块,希望能循序渐进地攻克。但最终收效甚微,表现为大多数学生依然读不懂传统诗歌,对其感到陌生甚至厌倦,在考试中诗歌鉴赏的失分情况依然十分严重。
  面对此,我们不得不深思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怎样才能教会学生读懂传统诗歌,拉近他们与诗歌的距离?所以面对传统诗歌,我们不应只是从字面表达、生平背景等方面入手,更不应该将其生硬机械地剥裂为语言、技巧、形象、体裁、思想情感等部分,而应带领学生去抓住诗之核心——作者之志。如何才能抓住作者之志呢?孟子说“以意逆志”,若要说得更为细化、具体些便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其实传统文学评论一直都看重设身处地,將心比心,无论是金圣叹批杜诗,还是脂砚斋评《石头记》,或是毛氏父子说《三国》,其评论精华大多与此相关。
  在此,笔者以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为例,来说明读懂传统诗歌的有效路径。该诗被2013年高考语文全国二卷“诗歌鉴赏”所采用,但高考命题者所设置的题目和给出的答案却引起了较大的争议,从这份争议中可以看出我们在解读传统诗歌的路径上出现了差错,其实正是因为我们自己不会真正地读诗,才不能有效地拉近学生与传统诗歌的距离。
  其原诗为:“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命题者据此设置了两个问题:一是在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请简要分析。二是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官方参考答案为:一,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二,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
  结合考题和答案可以看出,依据“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等句,高考命题者将此诗当作了一首咏梅诗,所以将考查侧重点放在了梅花之上,设置了第一道考题,并在第二道题的答案中强调作者情感与梅花的关系,但却并没有阐释清楚。
  实际上仅从诗题就可以看出,《次韵雪后书事二首》是连章体,共两首诗,而连章体的特点正是一题数咏,它们分则可以独立成章,合则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只要稍读《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二)》,便不会认为其一为咏梅诗,其二为:“满山残雪对虚堂,想似当年辋口庄。门掩不须垂铁锁,客来聊复共藜床。故人闻道歌围暖,妙语空传醉墨香。莫为姬姜厌憔悴,把酒论文话偏长。”
  其二没有一句在写梅花,所以其一也不可能是咏梅诗歌。
  高考试题和答案在公布之后,便引发沸议,网络上也出现了名师解读,这些解读几乎一致认为高考答案不妥,尤其反对将此诗当作咏物诗,认为此诗应为怀友诗,其中以尹学军的解读最为典型。他认为本诗所展示的是“一位思念远人,为朋友的遭遇满怀忧虑的老者形象”a,其理由大致如下:“首先,一位走路都需手扶杖藜的老者因为思念一位年轻女子而惆怅得在梅下绕来绕去,去而复来,实在有失体统。再者,这样解释与下联‘相思应恨劫成灰’在意思上也难以联系起来。‘相思应恨劫成灰’应是诗人的想象,是诗人想象远人思念自己时的情状。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此句中的一个‘应’字。‘应’是‘应该’的意思,应该怎么怎么,乃是一种推测。此句若写的是诗人自己,当然无须推测;既然用了推测,只能是诗人的想象。诗人想象这个似玉之人在思念自己的时候,心中还有‘恨’。‘恨’什么?‘劫成灰’。从中便可推测,诗人要寄梅与之的人必是经历了某种严重的祸患,因此,诗人想象他在对自己的思念中仍带有怨恨。至此,诗人何以要寄梅与他,何以要喻他为‘玉’就明白了。原来诗人是希望他虽经历磨难却能像梅一样坚贞不屈,像玉一样保持高洁人格。原来诗人惆怅并非为自己,而是为朋友;诗人‘杖藜行绕去还来’原来是在为朋友忧虑担心。”b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解读的确比高考答案更进一层,因为它能跳出“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等句,不一叶障目,看到此诗相思之旨。可是这样的解读依然有问题,首先,若是仅因为“一位走路都需手扶杖藜的老者因为思念一位年轻女子而惆怅得在梅树下绕来绕去,去而复来,实在有失体统”便断定朱熹是在思念朋友的话实在有些轻率荒谬;其次,尹学军指出:“‘应’是‘应该’的意思,应该怎么怎么,乃是一种推测。此句若写诗人自己,当然无须推测;既然用了推测,只能是诗人的想象。”先且不深究“应”在这里是不是“应该”,表推测之意,就算是表推测之意,为什么就只能是我推测别人,而不能是推测自己?
  最后凭什么寄梅与之之人遭受了严重的祸患就应该怨恨诗人?凭什么希望“虽然经历磨难却能像梅一样坚贞不屈,像玉一样保持高洁人格”的对象就只能是朋友?因为尹学军并没有给我们呈现一个合理的逻辑推理过程,所以这样的推断显得有些想当然,并不具有说服力。
  很多时候我们读不懂传统诗歌,并不是因为传统诗歌的表达艰深晦涩,而是我们把精力放在了表面,而不能真正深入到作者心志的层面:看到描写梅花的句子就认定其为咏梅诗;因为朱熹是老者就断定他不可能思念异性,甚至还由此对后面的诗句做出牵强附会的解释。我们若是就这样读诗,那么无论费多大劲也不可能拉近学生与传统诗歌的距离,并使其真正地读懂诗歌。   而且《次韵雪后书事二首》是连章体,我们若要抨击高考命题者对此诗的理解,从严谨的角度来说,就必须二首通读。只要认真读了《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二)》,就会更加认定此诗不可能是咏梅诗,但也绝不会把它当作怀友诗。多者不言,我们仅从《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二)》的最后一句“莫为姬姜厌憔悴”便可得此组连章诗之旨。“姬姜”,姬为周王室之姓,姜为齐国之姓,姬姜两大姓常通婚,于是古人以“姬姜”为大国之女的代称,并以其代指美女或其宗族。而“憔悴”指陋贱之人,和“姬姜”之义相对。《左传》有言:“虽有丝麻,无弃菅蒯。虽有姬姜,无弃蕉萃”,杜预注之曰:“蕉萃,陋贱之人。蕉萃、憔悴,古字通”,便是一例。在这里朱熹的意思便是指自己不会因为认识了更漂亮高贵的女子而嫌弃糟糠之妻,所以《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应为怀妻之作。
  这种不严谨不仅表现在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二)》的忽视,也表现在对“玉人”“劫成灰”的望文生义。
  “玉人”并不应该是指像玉一样保持高洁人格之人。虽然儒家有“比德于玉”之说,但在古汉语中用“玉”字来形容一个人的德行与才华却很罕见,以权威全面著称的《汉语大字典》对“玉”的释义也并没有收入此义项,而用“玉人”来指代“保持高洁之人”则就更为罕见了。实际上随着词曲小说等俗文学的兴起,從唐宋开始“玉人”一词便逐渐用来特指容貌美丽之人,并由此引申为对所爱者的爱称,这源自于“玉”洁白、晶莹之义,与此同时其本义治玉之人、玉雕人像却反被冷落,更别提本就不常用的“保持高洁人格之人”之义了。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唐以后,包括唐代的文学作品中得以察知: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元稹《莺莺传》:“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蒲松龄《聊斋志异·鲁公女》:“睹卿半面,长系梦魂;不图玉人,奄然物化”,其“玉人”是指容貌美丽之人;而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快疾忙报与您姐姐,道门外玉人来也”,张先《菩萨蛮》:“玉人又是匆匆去,马蹄何处垂杨路”,鹿虔扆《临江仙》:“一自玉人游冶去,莲凋月惨仪形”,其“玉人”则是指对所爱者的爱称。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如果没有特别充足的理由,就不应该轻易断定“玉人”意为高洁人格之人。
  “劫成灰”出自晋干宝《搜神记》,其原文为:“汉武帝凿昆明池,极深,悉是灰墨,无复土。举朝不解、以问东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可试问西域人。’帝以朔不知,难以移问。至后汉明帝时,西域道人来洛阳,时有忆朔言者,乃试以武帝时灰墨问之。道人云:‘经云,天地大劫将尽,则劫烧。此劫烧之余也。’乃知朔言有旨。”后来“劫成灰”就用来代表灾难之后的遗存物,但更多用来表示天人永隔之憾,李商隐《马嵬(其一)》:“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就是一例,所以“劫成灰”并不是尹学军所理解的“遭受了某种严重的祸患”。那么这个典故出现在这首怀妻诗中又该做何理解呢?它的出现是不是有些奇怪突兀?这便需要我们对其背景稍做考证。
  朱熹的妻子是其恩师刘勉之之女刘清四,夫妻志同道合,恩爱异常,但不幸的是刘氏先朱熹离世,曾经沧海难为水,朱熹终生不复再娶。因此在此诗中,“劫成灰”便不是“诗人的想象”,“诗人想象他在对自己的思念中仍带有怨恨”,而是作者非常思念妻子,但遗憾的是妻子和他已经天人两隔,永无见面之可能了,所以“应”在这里是用了其衍生义,为“是”之义。
  其实阅读相关组诗,或是对诗歌的写作背景进行考证,只是从严谨的角度确保我们对诗歌主旨的理解,但这却并不是读懂传统诗歌的根本路径,所以就算没有这些努力,我们也可以读懂传统诗歌。面对传统诗歌,我们不能只是在字义表面上用尽蛮力,而应该穿过语言和时间的迷雾,去体悟作者的心志,并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如此方能得诗之三昧,毕竟用心比用蛮力重要得多,也有效得多。
  那么在这首诗中,如何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呢?我们可以试着把自己当作朱熹,去细细思考体会作者的真实心志。试想若一棵树能让我们惆怅不已,甚至禁不住绕着它转来转去,那么这棵树对我们自己而言就一定别有意义。一棵树对我们而言别有意义,那往往是因为它承载了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回忆,或者它和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人、事有着某些关联。所以它突然在某天月明时的绽放,除了给朱熹带来惊喜,更多地还引起他对过往的追忆,以及由此带来的惆怅与感伤。“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离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讲的就是这样的感受:思念就如原上之草,看似枯萎,可是一遇春风,又得蓬勃蔓延之势。对朱熹而言,梅树就是春风,它一下就点燃了朱熹看似枯萎的回忆,并呈熊熊之势,使他不能自已。所以在这首诗中朱熹并不是咏梅,而是因梅起情,梅树是整首诗歌的引子。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在颔联中,尽管我们可能读不懂“劫成灰”,也拿不准“人似玉”的意思,但就单从“折寄”“遥怜”“相思”这些词语中,我们也可以得出作者因梅所起之情是相思之情,而且作者所思之人并不在身边,并离他很远,否则就不会用“遥”来形容。
  尾联“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承其相思不得之情,以在落日寒鸦中,一个人孤独凄凉地回到自己的柴屋作尾。但又为什么在这首怀人诗中,作者要把最后一个片段落在独自一人回到自己的柴屋之上?于此,我们同样可以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试想我们自己是朱熹,在怀人感伤中,能入我们心中、笔下之物一定与所思之人相关。所以独自一人回到柴屋能引起作者感伤的原因应该就是他和所思之人曾一起并肩而归,正是因为曾经之并往,所以对比当下之“独自回”,才会有更深刻的感慨。独自回到柴屋,所思之人已不在,就算摆设装饰一切如旧,但对朱熹而言,也不过是所谓“虚堂”而已。而能够和朱熹在一椽柴屋下共同生活的人除了自己的妻子又还会有谁呢?所以只要我们肯真正地沉下心去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而不是拒绝深入理解,只从表面下力气,甘被字面之意牵绕而行,就会发现此诗其实并不难,是朱熹在怀念他的妻子,而非朋友,更非咏梅。
  我们还可以通过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来细致琢磨朱熹因相思而促发的举措。试想换作我们自己会不会因为思念朋友或其他亲人而惆怅不已,并在睹物思人中黯然销魂多时,甚至禁不住自言自语,最终只能带着孤独与凄凉离去?答案是肯定不会的,至少正常人不会如此。“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的体验都不可能发生在他人身上,只能产生于情人伴侣中,这实乃世间之常情。
  其实朱熹此诗所表达的情感在传统诗词中非常常见,温庭筠《定西番》“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肠断塞门消息,雁来稀”,其旨就大致与之相似。只不过温词香艳,是男女相思之词惯有的套路,所以一读便让人知其旨义,而朱熹或许是因为他理学家的身份,也或许是因为他质朴的文学观,所以拒绝用传统男女相思之词的套路来表达他的怀妻之思,但竟也因此而迷惑了一些人。
  若我们自己能真正地读懂诗歌,便在教学中占据了制高点,也能较为容易地引导学生“得其枢纽,出入其中”了,然而在引导过程中,要注意化繁为简,深入浅出。
其他文献
我是韩石山的铁粉,我不讳言,聊读书的天,我多次对密友说:韩石山的书,你都可以买,不会后悔的。实话实说,韩石山的书,我没有做到“都买”。印象中,去年在网上购书,发现《读书做人谱》这本新书,当时心想,这也太正经了吧?一犹豫,就没把此书移入购物车。  要来的,迟早会来。前些时,我在微信中,大着胆子向韩石山先生讨要作品签名本,韩石山签了好几种,快递过来,其中便有这本《读书做人谱》。既然到手了,那就翻翻吧。
期刊
景德镇里做青花釉里红的人不少,但真正能做到冯少胜这般境界的,还真的不多。  20世纪90年代,冯少胜猫在祁门的一座柴窑试照子,邂逅也在那里烧瓷器的关宝琮大师,关大师看过冯少胜的东西后,说你不应该去搞高仿,你应该去创作艺术瓷……“他以为我是搞杀货的。”冯少胜至今说起这段故事都有点得意。据说“为民瓷厂”里的那些窑主都很敬重冯少胜,相信这个人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在很多人眼里不可控的青花釉里红,在冯少胜那儿
期刊
自2012年“新子学”的构想提出之后,五年来学界对这个概念的界定和内涵依然争论不休。2018年6月,由韩国中国学研究会、韩国道家道教学会、韩国道教文化学会主办和韩国江陵大学人文学研究所、神明文化研究院承办了“第六次‘新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聚集了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以及韩国、美国、新加坡各地的专家100多人,表述了各自对“新子学”的理解,当中更有中文论文专门探讨“新子学”作为概念范畴的内涵
期刊
摘 要:邓一光是一个会对城市书写产生深远影响的作家,他对于深圳文学乃至中国城市文学书写上的探索都提供了别样的经验,其城市书写的影响力正在并将持续发酵。  关键词:邓一光 城市书写 深圳  从2011年初开始,邓一光接连发表多篇深圳题材的小说,一次次漂亮的出手,化解了城市文学长期拿不出重要作品的尴尬。对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创作的作家来说,这种转向并不多见,让人惊叹于他面对新环境时灵敏的触觉、迅捷的
期刊
词与肉  有三种经验向语义的生成路径出现在秦三澍的诗中:享乐(或色情),迷失(或怀疑),爱。这三种路径都与“身体”或“肉体”相关。“身体”,有时是作为潜在性(经验的基本背景)而隐匿于暗中,有时作为“器官—物”直接出场(如《劝世篇》:“身体随托运的行李/一同迫降:器官齐全,且凹凸如常”),有时则呈现为实施着的活动和动作(如“摸”“握”“拈”“咬”“踮”)。意义的潮汐,无论它涌起的是享乐、迷失还是爱,
期刊
龙炳垣在《读书做人谱》中写道:  《大学》是做人之总谱子。经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盖总括言之,以为古今上下做人之谱也。但此书当以朱子定本为是。陆清献公云:“自朱子定后,如天平地成也,妄从古本者,恐有生今反古之衍。”  《中庸》是传道真谱子。子思子因异端以伪乱真,特以“中庸”二字,指出圣人真道,故朱子做序,一则曰忧道学之失传,再则曰恐愈久而愈失其真。且真即诚也,其道真实无妄。故
期刊
摘 要:我从小说中得到两组意象:物质的——笔记本、文学博士、全国大奖、《幽暗之光》;精神的——丹麦、安徒生、童话、寻找叶小青、北戴河、孙尔雅。小说中这两组截然相反的意象,始终由一盒盒神秘的“丹麦奶糖”串起来。这条线索贯穿全文,看似引子,实质隐喻了现代社会里人人内心的躁动、焦虑和不安。  关键词:《丹麦奶糖》 人性 梦想 监狱 牢笼 生命意义  作为一个毛姆迷,我一直下意识地寻找身边的毛姆。读到刘建
期刊
摘 要:邓一光《深圳河有没有鱼》对遭污染的深圳河与昔日“大逃港”历史的反思以“复调”的对话形式进行,元小说的技法纯熟,写实见于虚构,打破了两者之间的藩篱。  关键词:邓一光 深圳 阿尼玛 元小说  “阿尼玛”的主题  邓一光《深圳河有没有鱼》(以下简称《鱼》)内容梗概如下:主人公的女友林若说见过已遭严重污染的深圳河有鱼浮出水面,就叙事学层面而言,主人公属“不可靠叙述者”,污染的深圳河有鱼之论,会引
期刊
《乞儿流浪记》讲述一群底层劳动者混乱不堪的生活,小说从一场地震灾难开始,一个长着尾巴的女婴的出世具有象征意味,在小说后来的情节发展中,这个长尾巴的女婴被命名为“鬈毛”,她无疑是苦难生活的全部聚集,其程度超过《雾都孤儿》中的奥列弗。她像个精灵或鬼魂一样在故事中四处游荡,使整部小说充满了诡异怪诞之气。她历经磨难,经受无数的凌辱践踏,她的存在无疑折射出生活最丑恶的那些面目和本质。来福并不是一个贯穿全书的
期刊
正如有人所言,夏商是一个既富有野心又拥有自信的写作者。他的每一部作品总是拒绝复制自己,也绝不重复别人。他的长篇代表作《东岸纪事》不仅以充满温情的笔调试图为业已消失的旧浦东立传,而且以他惯有的野性姿态挑战着“上海文学”书写传统,栩栩如生地为读者描绘了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浦东生活图景。  这部洋洋四十余万字的小说讲述的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在上海东岸,也就是浦东川沙南码头、六里镇、艾镇和南汇一带的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