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春天,农村教育将与城市教育一体化发展,差距将进一步缩小,农村娃有福了。作为一名基层学校人民教师,清楚地看到我们的政府在农村基础教育中所做的努力以及所体现出来的成效,让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但城乡教育的差距不是一时半会形成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需要政府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形成长效机制,彻底改变城乡教育差距。
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断的提高,但我国依然是农业人口占比较大的国家,因此农村的基础教育直接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教育的发展也必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只有解决了,才能让农村基础教育得到正规快速发展。
一、 一、大型修建,设备设施完善,政府投入应责无旁贷。
近几年,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在实施相关政策和措施后,生均经费能足额拨付到县教育局,各校提出预算申请申报资金,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经费之難,师资培训、教材教辅、水电桌椅等学校运转开支得到周转和缓解。但是,很多农村学校操场十分简陋甚至没有一个篮球场、足球场,有的学校甚至连操场都没有,微机配备不到位,实验设施不完善等等诸多问题,这都等待着学校去解决。学校解决硬件建设如校舍修建,大型设备完善,也是从生均经费出,有的学校为迎接检查和验收,先建设或购买,花出一大笔钱,再每年从经费里报回一部分,这样好几年才完成一个建设项目。大型修建和设施设备的投入严重压缩了生均经费的空间,不利于学校持续性的科研教研发展,更不会跟上时代教育发展的步伐。
我们的建议是,与学校相关的基础设施属于公共物,高标准严要求的建设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必须有地方政府投入,而不要再推给学校,让学校教师专心教书育人,不被社会闲杂事务所干扰。
二、 二、师资力量仍较薄弱,农村教师仍然待遇偏低。
近几年来,在国家的关心和支持下,农村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支持乡村教师计划实施的出台,农村的办学条件逐渐好转,教学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农村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较为艰苦,再加之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长期以来偏低,因此很多师范类和非师范类的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任教,城市教师也不愿调入农村工作。
目前扎根农村任教的主要人员是:正规师范生只占到全体教师的一半,其他是民办教师转正而来的公办教师及相当数量的代课教师。农村教师的平均学历明显低于城市教师,知识结构相对而言也较老化;年轻教师稀少,四十五岁以上老教师占百分之六十五以上;农村教师的专业结构不均衡,体育、音乐、美术、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的专业教师短缺,只能有其他专业教师任职。在我们还算经济较好的地区,教师也相当短缺,每个学校里都有多个代课教师,教师们分身乏术,一个人往往包教多个年级、多个学科,不但教师很累,学生的个性、智能发展也受到影响。
农村经济落后,生活条件差,工资待遇低等,使得人才流失严重,应采取激励机制留住人才,使之安心在农村工作。为了让更多农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我们应当,首先,大力招聘新教师入职,充实农村基层教育,注入新鲜血液,改善教师结构层次;其次,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工资水平不低于城市甚至高于城市,并且保证按时全额发放;第三,要加强对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以争做‘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同时通过读书增智、师德演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种途径,使教师在平凡的工作中感受职业幸福感,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四、省市、县、乡应有一套贯通上下协调一致激励政策,对愿意到边远农村支持地方教育的教师给予特殊津贴补助;第五,在职称评定指标上,应实行向农村教师倾斜制度。现存的职称评定制度,农村教师的职称晋升机会较少,要想留住人才,就要给予农村中小学教师较多的职称评定机会,让业务水平高的优秀教师能够获得较高等级岗位。
三、 三、完善学校评价体系,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现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很多农村学校评价体系看似完善,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是只注重学生的分数,根本不关心学生的德育、体育、美育等素质。为提高学生成绩还有甚者让学生周六周日加班加点,晚上上晚自习,一味采取传授教学方法,大搞题海战术、补课、猜题押题、 "填鸭式" 、死记硬背等,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培养,甚至磨灭了学生的兴趣与个性。虽然现在也在强调教育改革,强调个性化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并没有淡化,学校为了升学率,学生为了升学,都在不得不继续坚持本部合理的教育模式,周而复始最终影响的是中国整体的教育素质及国家创造力,应试教育始终未改。这种以提高学生学习分数为目的的应试教育完全背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并始终贯穿着整个农村基层教育。这是很值得我们的教育领导者深思!
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上而下进行教育改革,上至高考改革,下到学校对老师的考评,都得要改。我们的各级领导者都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要单纯从学生的考试成绩来看学校的实绩,要衡量学生全面提高的素质,综合均衡地评价学校,这样学校相应地制定考评政策来评价老师,让学生解放时间、有时间去思考,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今天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唯一重要的技能,是创造新知识,并运用新知识去解决问题。所有成功的创新者,都掌握了这样一项本领,那就是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且能用新的方法去运用这个知识。而我们现在的学习,正是为了培养这样一种能力,一种无时无刻可以自学,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老师给学生的是“授之以欲,受之以愉,渔之以渔”,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享受学习的快乐,自己摸索学习的方法。这样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具有思想,具有创造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实施素质教育,还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有机统一在各种教育环节中,使诸方面教育互相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所以,素质教育无疑是对应试教育价值观的否定和更新,是根据时代变化社会发展提出的新的价值观。
总之,发展农村教育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各级行政和教育部门必须深刻领会十九大的精神,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齐抓共管。农村基础教育步履艰难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如何应对现实挑战,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顺利发展,是摆在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农村校长及教师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只有深刻认识到农村基础教育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才能寻求相应的对策,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断的提高,但我国依然是农业人口占比较大的国家,因此农村的基础教育直接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教育的发展也必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只有解决了,才能让农村基础教育得到正规快速发展。
一、 一、大型修建,设备设施完善,政府投入应责无旁贷。
近几年,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在实施相关政策和措施后,生均经费能足额拨付到县教育局,各校提出预算申请申报资金,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经费之難,师资培训、教材教辅、水电桌椅等学校运转开支得到周转和缓解。但是,很多农村学校操场十分简陋甚至没有一个篮球场、足球场,有的学校甚至连操场都没有,微机配备不到位,实验设施不完善等等诸多问题,这都等待着学校去解决。学校解决硬件建设如校舍修建,大型设备完善,也是从生均经费出,有的学校为迎接检查和验收,先建设或购买,花出一大笔钱,再每年从经费里报回一部分,这样好几年才完成一个建设项目。大型修建和设施设备的投入严重压缩了生均经费的空间,不利于学校持续性的科研教研发展,更不会跟上时代教育发展的步伐。
我们的建议是,与学校相关的基础设施属于公共物,高标准严要求的建设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必须有地方政府投入,而不要再推给学校,让学校教师专心教书育人,不被社会闲杂事务所干扰。
二、 二、师资力量仍较薄弱,农村教师仍然待遇偏低。
近几年来,在国家的关心和支持下,农村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支持乡村教师计划实施的出台,农村的办学条件逐渐好转,教学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农村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较为艰苦,再加之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长期以来偏低,因此很多师范类和非师范类的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任教,城市教师也不愿调入农村工作。
目前扎根农村任教的主要人员是:正规师范生只占到全体教师的一半,其他是民办教师转正而来的公办教师及相当数量的代课教师。农村教师的平均学历明显低于城市教师,知识结构相对而言也较老化;年轻教师稀少,四十五岁以上老教师占百分之六十五以上;农村教师的专业结构不均衡,体育、音乐、美术、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的专业教师短缺,只能有其他专业教师任职。在我们还算经济较好的地区,教师也相当短缺,每个学校里都有多个代课教师,教师们分身乏术,一个人往往包教多个年级、多个学科,不但教师很累,学生的个性、智能发展也受到影响。
农村经济落后,生活条件差,工资待遇低等,使得人才流失严重,应采取激励机制留住人才,使之安心在农村工作。为了让更多农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我们应当,首先,大力招聘新教师入职,充实农村基层教育,注入新鲜血液,改善教师结构层次;其次,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工资水平不低于城市甚至高于城市,并且保证按时全额发放;第三,要加强对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以争做‘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同时通过读书增智、师德演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种途径,使教师在平凡的工作中感受职业幸福感,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四、省市、县、乡应有一套贯通上下协调一致激励政策,对愿意到边远农村支持地方教育的教师给予特殊津贴补助;第五,在职称评定指标上,应实行向农村教师倾斜制度。现存的职称评定制度,农村教师的职称晋升机会较少,要想留住人才,就要给予农村中小学教师较多的职称评定机会,让业务水平高的优秀教师能够获得较高等级岗位。
三、 三、完善学校评价体系,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现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很多农村学校评价体系看似完善,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是只注重学生的分数,根本不关心学生的德育、体育、美育等素质。为提高学生成绩还有甚者让学生周六周日加班加点,晚上上晚自习,一味采取传授教学方法,大搞题海战术、补课、猜题押题、 "填鸭式" 、死记硬背等,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培养,甚至磨灭了学生的兴趣与个性。虽然现在也在强调教育改革,强调个性化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并没有淡化,学校为了升学率,学生为了升学,都在不得不继续坚持本部合理的教育模式,周而复始最终影响的是中国整体的教育素质及国家创造力,应试教育始终未改。这种以提高学生学习分数为目的的应试教育完全背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并始终贯穿着整个农村基层教育。这是很值得我们的教育领导者深思!
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上而下进行教育改革,上至高考改革,下到学校对老师的考评,都得要改。我们的各级领导者都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要单纯从学生的考试成绩来看学校的实绩,要衡量学生全面提高的素质,综合均衡地评价学校,这样学校相应地制定考评政策来评价老师,让学生解放时间、有时间去思考,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今天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唯一重要的技能,是创造新知识,并运用新知识去解决问题。所有成功的创新者,都掌握了这样一项本领,那就是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且能用新的方法去运用这个知识。而我们现在的学习,正是为了培养这样一种能力,一种无时无刻可以自学,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老师给学生的是“授之以欲,受之以愉,渔之以渔”,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享受学习的快乐,自己摸索学习的方法。这样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具有思想,具有创造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实施素质教育,还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有机统一在各种教育环节中,使诸方面教育互相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所以,素质教育无疑是对应试教育价值观的否定和更新,是根据时代变化社会发展提出的新的价值观。
总之,发展农村教育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各级行政和教育部门必须深刻领会十九大的精神,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齐抓共管。农村基础教育步履艰难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如何应对现实挑战,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顺利发展,是摆在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农村校长及教师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只有深刻认识到农村基础教育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才能寻求相应的对策,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