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激趣策略探析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aoni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的强大内在动力,是发展学生积极思维和创造力的催化剂。《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数学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着眼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在教学中采用多种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以达到数学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充分利用一切方法和手段,創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快乐中去探索、体验、发现、掌握数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全面有效地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离不开生活,并最终应用于生活。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数学教学活动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来进行,才能真正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时,我首先出示了学生熟悉的积木中的魔方、牙膏盒、圆柱体的茶叶盒以及经常玩的皮球等物体,让学生进行分类。在分类活动中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了这些立体图形。
  再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这一内容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情境:小淘气要过生日了,桌子上摆满了朋友们送来的礼物,小狗贝贝好奇地想看个究竟。它先站在地上,接着抬起了前腿,然后跳上了凳子,最后爬上了桌子。在这个过程中,贝贝分别看到了什么?在这个有趣的问题中,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想象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实物的形状,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推理能力。
  只有采用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方法,巧妙地将教材中的重点或者难点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学生才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发自己内心的体验,积极思维;只有让课堂教学生活化,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才能使数学教学活动变得更生动活泼,使学生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绝知此事要躬行”,创设动手机会,引导学习兴趣
  “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许多事实也证明,科学是动手“做”出来的。所以,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在教学中尽量增加学生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的环节,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综合,使学生能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对客观情境的具体感受,在亲自实践中体验数学的奥秘,在探究过程中消化、贯通,最终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新知识。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这一内容时,我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经历“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猜一猜,剪一剪”等操作活动,逐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整体特征;进而再辨认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通过操作发现,有些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则不能。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力地激发了探索新知的兴趣,增强了课堂活力,使得数学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犹抱琵琶半遮面”,激发求知欲望,引发学习兴趣
  作为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教学法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解答某个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探索、发现与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其中,激发求知欲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逐渐积累愉快的体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数学快乐的天空中翩翩飞舞,尽情遨游。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紧紧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理解,学生才能产生学习兴趣,主动积极、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探索,全神贯注地参与到对学习内容的创造性的分析和研究中,主动地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巧设一些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和悬念,激发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促使学生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激起思维的浪花,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究意识。
  例如,在教“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首先这样问学生:“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先让大家出题考考老师,好不好?你们随便说一个数,我不用计算,就知道它能不能被2、3、5整除。”学生听后都很惊奇,纷纷举手,说出了很多数,我分别予以回答,并让学生一一验证。这时学生情绪高涨,于是我抓住这一有利的教学时机继续设疑激趣:“同学们知道老师怎么算出来的吗?”这时,课堂气氛迅速被推向高潮。
  四、“万紫千红总是春”,丰富课堂形式,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受心理因素支配明显,加之数学又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因此,传统的单调刻板的教学模式,单一重复的练习内容和方法,已明显不能适应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要求,也无法满足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积极主动探求真知的需要。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把握住小学生好玩、好动、好问、好奇心强的生理心理特点,充分运用现有教材,挖掘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做好课堂的“编导”,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在寓教于乐、学趣并重的氛围下,使他们始终以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感到每一堂数学课都充满了精彩。对于低年级学生,还可以运用谜语、故事的形式组织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北师版二年级下册“时、分、秒”时,我首先让学生猜这样一个谜语:“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没长短,用的时间不一样。”然后又根据教材中的四幅插图,编出一个小朋友是如何爱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故事。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认识了钟表,同时又及时地向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学生学习情绪也自然高涨。
  总之,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作为教师,我们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学设计教学过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挖掘教材的兴趣因素,激发学生沉睡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充分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从枯燥无味中解放出来,进入到其乐无穷的数学境地。这样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会用数学,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惟其如此,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雪枫小学)
  (责任编辑 冉 然)
其他文献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左右,其中1200个会写。”识字量占六年识字总量的60%,这么大的识字量,如果不采用好的教学方式去帮助学生记忆,那么识字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负担。如何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力呢?  一、在语境中识字,增强记忆  传统的阅读教学单独安排了生字词教学的环节,孤立地学习生字新词,这样往往事倍功半。按照《九年
期刊
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已经不局限于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即打牢语言知识运用的基础,而是更加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即注重对学生人格和个性发展的影响。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本教材大多具有深厚的人文性,不同风格的文字中蕴藏着强烈的生命意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人性的思考,能促进学生形成对生命的正面认知,形成良好的人格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一、深度理解,从人物形象中剖析人格  不同主题的
期刊
我在课文《读书人是幸福人》的教学实践中,曾精心选择动听的背景音乐创设适切的教学环境,并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读文章,理清文章结构思路,提炼文章论点,然后表述自己对读书的真实看法和对课文作者观点的理解。随后,组织小组活动,希望他们能够在创设的优美情境中进行交流,真正感受读书的幸福。然而学生一如往常,有的东张西望,有的心不在焉,有的窃窃私语,甚至有的呼呼大睡……让我倍感失落。  这样的
期刊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习作处于起步状态,这个时期的学生热情活泼,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正常情况下,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以一段话交流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以及所经历的事情,对学生的写作过程加以指导,很容易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学生也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但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校里70%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较之城市相距甚远。硬件上,受到农村经济条
期刊
没有预设、只重视生成的教学是无目标、无计划的教学,极易带来课堂的无序和混乱,学生也容易困惑和迷茫,无法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过于强调预设、忽视生成的教学,易忽略学生的真实反馈和自主性,导致课堂看上去环环相扣,实际却如死水一潭,缺乏生命活力,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需要理性认识和把握,只有将二者合理结合,达到动态的平衡,才能让课堂呈现出秩序井然的“动”中精彩,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不能因为农村教学资源的匮乏而弱化,相反,农村小学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这需要教师强化资源意识,并致力于发现资源、整合资源。  一、关注内在——我本来有什么?  1.书本资源。  教师的发展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可利用网络自学、培训研修、互帮互学等方式,提升个人素质,从而提高书本资源挖掘能力,这就需要借助
期刊
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其他能力和创新意识形成发展的基础。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让学习水平、智力水平和个性均存在差异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都能得到主动发展,这是我们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经过几年“导学案”教学的实践,我认为,“导学案”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它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引导的教学原则,同时又注重学法指导,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期刊
古往今来,语文学习都离不开朗读,从古代的吟诗作对到现今的语文阅读,朗读始终是阅读文章的“重头戏”。一篇经典的范文,只有反复地朗读背诵,逐渐体会其中的韵味,才能理解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意,真正做到将文章彻底掌握。现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开始重视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更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合理得当的阅读方式对帮助小学生领会理解文章有着重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获得一些体验”,就是让学生能够真实地亲历事件来获得情感体验,或者虚拟地经历一些事件来获得相应的经验。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经历、体验,能够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探究中获取数学知识,能够更牢固更深刻地掌握数学学习的规律和技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格外注重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从而提高学生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课程总目标之一。教育界很多名家都在关注和研究基于问题的小学数学教学变革,如黄爱华老师的“大问题”,潘晓明老师的“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王文英老师的“核心问题”,陈培群老师的“真问题”……他们都把问题设计作为教学的核心技术来重视。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的目标、动机、方法等核心问题引领着学习的发生和深化,是激活学生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