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忆与民族复兴

来源 :当代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x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记忆是国家进步、民族复兴的重要条件。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将根据惯例并参照各国做法,在北京隆重举行纪念活动,同时也将与俄罗斯共同举办二战胜利70周年庆祝活动。在此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俄罗斯重视保存卫国战争历史记忆的战略思考进行系统分析。
  俄罗斯的历史记忆
  在俄国几千年历史中,有众多可以彪炳史册、流芳千古的大事,但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团结民众、对外彰显国威方面,俄罗斯官方唯独钟爱1941—1945年苏联抗击纳粹德国及其同盟者的卫国战争历史。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官方对这段历史的高扬立场丝毫不动摇。注重从立法、行政、财经诸多方面,千方百计保存、捍卫这段历史。俄罗斯官方对这段历史的重视程度引人关注和思考。这种重视程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凸显:
  一是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相继立法确定卫国战争胜利、战争牺牲者、战争受害者、战争老战士、战争纪念物的荣誉和地位。仅以20世纪90年代初期密集颁布的几部法律为例:1992年10月《给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西斯主义分子及其同盟者建立的集中营、特定居住区以及其他强迫关押地的原未成年囚徒优惠》的总统令,1993年1月《缅怀保卫祖国牺牲者》法,1993年1月《苏联英雄、俄罗斯联邦英雄、全部荣誉勋章获得者地位》法,1995年1月《老战士》法,1995年5月《永远铭记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中苏联人民伟大胜利》法。在立法方面如此高度重视自己国家在二战中的历史,在世界各国中都较为罕见。
  二是在俄罗斯人心中一年有两个重要节日,分别为1月1日新年和5月9日卫国战争胜利日。从政治角度看,卫国战争胜利日是俄罗斯最重要的节日。俄罗斯规定,5月9日卫国战争胜利日是全民族的节日;胜利日系非工作日,每年阅兵和礼炮庆祝;阅兵在首都莫斯科进行,并使用卫国战争期间的象征物;鸣礼炮在英雄城市和部署军区司令部、海军的城市进行;各地区均要举行纪念胜利的节日活动等。每逢卫国战争胜利整五、整十周年纪念日,在莫斯科红场都会举行邀请外国政要参加的规模盛大的阅兵仪式,而且一次比一次隆重。卫国战争胜利日红场大阅兵成为俄罗斯向世界彰显国威、军事实力的重要平台。
  三是在俄罗斯法定节日名录中与卫国战争有关的节日达十多个,每个节日各地区、各部门都会举行相关官方和民间的纪念或庆祝活动。初步统计,当前在俄罗斯与卫国战争有关的国家节日包括:1月27日“1944年列宁格勒市解除封锁日”,2月2日“1942年斯大林格勒会战胜利日”,5月9日“1941年—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苏联人民胜利日”,6月22日(卫国战争开始的日子)“记忆与哀悼日”,6月29日“游击队员和地下工作者日”,8月23日“1943年库尔茨克会战中苏联军队击溃德国法西斯军队日”,9月2日“俄罗斯近卫军日”,9月2日“二战结束纪念日”,9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坦克手日”,11月7日“1941年为纪念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25周年在莫斯科市举行的红场阅兵式日”,12月5日“1942年莫斯科会战中苏联军队反攻德国法西斯军队日”。
  俄罗斯重视保存
  历史记忆的思考
  以下可以从国家、家庭和独联体三个层面分析俄罗斯重视保存卫国战争历史记忆的战略思考。
  一、激发俄罗斯民族自信心的辉煌历史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虽然作为苏联的国际法主体继承国,但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大不如往昔,一度面临着成为二流甚至是三流国家的险境。振兴国家、恢复强国地位,争取重新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成为俄罗斯的当务之急。为达到此目的,需要振兴经济,更需要鼓舞士气。在20世纪的所有事件中,卫国战争的胜利是俄罗斯人民应当为之自豪的最重要事件。在这场战争中,以俄罗斯民族为主体的苏联彻底击溃了凶残的德国法西斯侵略者,深刻影响着二战的进程和结局。对卫国战争和胜利的记忆足以帮助俄罗斯各民族人民经受住种种新的考验,国家需要进一步提高民族精神力量,卫国战争历史对此大有裨益。[1] 2000年,受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委托,俄罗斯社会和民族问题研究所就“俄罗斯人论20世纪俄罗斯的命运和对新世纪的展望”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调查结果证明,超过85%的俄罗斯人认为,苏联人民在卫国战争中的胜利是20世纪俄罗斯(苏联)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从大的战略角度来看,……很难抹杀这样的事实,就是俄国军队所消灭的敌军士兵和武器的数量,比其他25个国家所消灭的敌军总数还多。”苏德战场战线最长的时候达到6000公里,范围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英、法、德、意等12个欧洲国家面积的总和,北美和意大利两个战线总长也仅为300—350公里。[2]在苏德战场存在的1418个日日夜夜里,有93%的时间都在进行着激烈战斗。在二战的其他战场,战斗都没有如此紧张和残酷。苏联军民对人类的贡献在于,它对击败纳粹德国及其同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苏德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之一,纳粹德国在这里损失了三分之二的人员、坦克、枪炮和飞机。在苏德战场上苏军歼灭了纳粹德国507个师,以及他的同盟100个师。在北非战场、意大利战场和西欧战场,被英美等盟国击溃的只有176个德国师。[3]绝大多数苏联及俄罗斯学者,以及很多西方学者在战后都认为,如果没有苏联的顽强抵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负将难以预料。1941—1945年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共发生大小战役一百余次,其中以列宁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会战和柏林战役等最为著名,这些战役直接影响和决定二战的进程和结局。
  实现国家复兴需要一个“历史支点”,在俄罗斯历史中“没有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更加正面、更富有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色彩了”。对于俄罗斯而言,以卫国战争历史作为激发民族自信心的精神载体成为历史与现实的必然。
  二、凝聚俄罗斯每个家庭的难忘历史
  梅德韦杰夫曾经指出:“在俄罗斯实际上每个家庭都有亲人牺牲或者失踪。有些人在封锁期间被饿死,有些人在法西斯集中营被折磨致死。不可以忘记这些,我们的记忆永恒。”   (一)每个家庭的血泪史。以俄罗斯为主体的苏联在取得卫国战争胜利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和损失。据2010年5月俄罗斯官方发布的数据,1941—1945年卫国战争期间,在战场上苏联每天牺牲约6000人,苏联共损失人口2660万,其中俄罗斯损失1700万;苏联军队损失866.84万人,其中俄罗斯军人损失575.6万,占66.4%。在卫国战争期间受伤的人数则要多得多,其中不少于250万人成为残疾。战争结束后,苏联有1100.39万军人,在医院接受治疗就有100.46万,几乎占到十分之一比重。[4]
  (二)每个家庭的光荣史。无论是卫国战争期间还是战争结束后,苏联政府对苏联人民为取得战争胜利表现的爱国主义行为和巨大付出予以高度肯定,这通过对军民的表彰得以体现。具体可以分为三类奖励:
  一是对前线战士的奖励。鉴于在战争年代表现出来的勇敢精神和英雄主义行为,超过700万军人被授予勋章或奖章;超过1.16万人被授予最高战斗奖励——苏联英雄称号。二是对后方劳动者的奖励。卫国战争期间,不能到前线的妇女、老人、儿童,在后方“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口号感召下,忘我劳动,保障前线供给,共有1610多万后方劳动者被授予“忘我劳动”奖章。[5]三是对游击队员和地下工作者的奖励。因游击队员们的勇敢精神和忘我行为,超过31.1万名游击队员和地下工作者被授予勋章或奖章。[6]
  在俄罗斯,家庭的记忆和整个国家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保存对卫国战争的记忆不仅仅是社会的责任,更是个人的责任。因此,俄罗斯官方通过倡导保存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的卫国战争的记忆,也成为得民心、顺民意、团结全社会的明智之举。
  三、团结独联体各国的共同历史
  普京曾经强调:“胜利日不仅仅使俄罗斯公民,还包括独联体国家中我们的近邻亲近和团结起来。我们要向那些把战争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代人致以深深谢意。他们把团结一致、兄弟关系的传统,真正经历过的互助、统一经验传递给我们。我们将神圣地保存这些记忆。”[7]从普京的发言清晰可见,俄罗斯用卫国战争的共同历史团结独联体各国的政治意图。
  以卫国战争的共同历史作为加强独联体各国团结、一体化的重要桥梁纽带。卫国战争是以俄罗斯为主体的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共同的历史和胜利。苏联虽然解体,但是原苏联加盟共和国这段共同的历史和胜利,不能被更改、抹杀。俄罗斯同西方一直在独联体空间内进行着争夺战,由于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吸引力不及西方国家,因此更希望从人文合作入手,加强独联体国家之间的共同文化历史认同感,增强独联体国家的聚合力。[8]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注重用卫国战争共同历史促进独联体国家的团结。仅从以下两个方面便可看出。
  (一)倡议联合庆祝卫国战争胜利周年纪念日。截至目前,在俄罗斯的积极努力下,独联体国家分别通过了共同庆祝卫国战争胜利50、55、60、65、70周年的五个联合性决议。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同50周年的庆祝决议相比,后续几个决议透视出三方面的不同或日趋一体化的规定:一是由规定各国制作胜利日周年纪念章升格为制作统一的纪念章。二是50周年的联合庆祝决议为政府首脑理事会决议,以后则升格为国家元首理事会决议。从级别的变化,透露出在独联体国家内部对这段共同历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三是强调建议独联体成员国保障派代表参与由其他成员国组织的相关庆祝活动。邀请独联体各国元首、卫国战争老战士检阅50、55、60、65、70周年红场大阅兵,也是俄罗斯组织红场大阅兵的重要内容。俄罗斯官方对此举的解释为,卫国战争是独联体各国人民的共同战争、共同牺牲、共同胜利、共同功勋。[9]
  (二)支持独联体国家老战士联盟。该联盟于1991年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包括独联体国家中的十多个老战士组织。该老战士组织的基本工作目标是:独联体国家老战士组织的统一;巩固独联体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永远保存对保卫祖国牺牲者的记忆;为加深独联体国家的一体化协调老战士组织行动。据2010年该组织发布的数据,它的成员总数为6000万,其中包括100多万卫国战争前线战士,600多万战争年代后方劳动者。该联盟领导人为现年93岁的卫国战争老战士、俄罗斯海军退休上将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索罗金。
  2010年5月9日,鉴于“独联体国家老战士(退休者)社会组织友好协会”领导人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索罗金在巩固独联体国家团结方面的重要贡献,俄罗斯政府向他颁发了独联体国家友谊证书。2013年7月,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索罗金被列入由普京钦定的包括34名国家主要领导人和社会名流组成的庆祝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俄罗斯组委会。这位民间组织的老战士在组委会中排在国家总统、总理之后,位列第三。[10]
  结束语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官方高度重视这场战争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注重加强对公民进行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国家观念和社会团结等为一体的卫国战争历史教育,基本途径是千方百计唤起国民保存对卫国战争历史和胜利的记忆。对此我们应该明确三点:
  第一,任何国家对本国公民进行爱国主义、公民意识等方面的教育,一般都会寻找一种教育载体,或为一种理论,或为一段历史。俄罗斯选择了与整个国家、每个家庭紧密相连的卫国战争历史为教育载体,希望通过对这段历史的记忆与保存,唤起民族的自信心、社会的凝聚力。这种选择是俄罗斯的明智之举。
  第二,诚然每年5月9日胜利日的庆祝活动尤为突出,但在俄罗斯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官方还是在民间也经常体现出对卫国战争历史记忆的保存。卫国战争话题、卫国战争历史已经成为俄罗斯社会、民众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融入到整个国家的社会生活中。
  第三,当前因乌克兰等问题,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了制裁,导致俄罗斯出现卢布贬值、经济下滑、资金外流等困境。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局势下,如何稳定国内局势、安抚民心、增强民众信心、凝聚社会各方力量,便成为解决困难的一个关键环节。2015年恰逢苏联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俄罗斯希望通过举办一系列周年盛大庆祝活动达到以上目标,也希望通过70周年庆祝活动,向西方昭示俄罗斯民族还会像二战期间面对德国法西斯一样,愈挫愈勇,越是在困境中,整个民族的超大正能量就会越以惊人的体量爆发。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前苏联地区青年中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及启示研究”(项目编号:13CKSO28);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俄罗斯90后青年信仰马克思主义及有益启示研究”(项目编号:52ww13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刘娟娟)
  ————————
  [1] (俄)罗伊·麦德维杰夫,王尊贤,译:《普京总统的第二任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344—345页。
  [2] ЗначениеВеликой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войны.http://revolution.allbest.ru/history/00150986.html.(上网时间:2015年3月2日)
  [3]РоссиявгодыВеликой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http://revolution.allbest.ru/history/00128486.html.(上网时间:2015年3月18日)
  [4] МинобороныРФобнародовалоновыеданныеопотеряхСССРвВеликой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войне.http://korrespondent.net/russia/1073367.(上网时间:2015年4月5日)
  [5]Медаль“ЗадоблестныйтрудвВеликой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войне1941-1945гг”. http://www.biografia.ru/cgi-bin/quotes.pl?oaction=show
其他文献
记者:自2002年中苏两党建立关系,尤其是2003年签署两党合作议定书以来,两党保持了良好互动,尤其近年来两党高层互访不断,机制化交流全面推进。您如何看待两国、两党关系?您认为党际交往对两国关系的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伊斯梅尔:自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从未受到政府更迭的影响,保持了正常的国家交往,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在巴希尔总统领导下,两国关系取得了更大发展,中国共产党与苏丹全国大会党两党也建
每个国家都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负有与自身身份相称的国际责任,而国际责任又是国家身份逻辑的自然延伸。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国家身份在范围与结构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国际责任的拓展。面对身份剧变所带来的“身份困境”以及国际社会中一些过分夸大中国实力的不实言论,中国的战略选择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中国在战略机遇期内能否真正实现和平崛起,决定着中国能否真正成为负责任大国。    中国国家身份变迁及
2010年7月31日,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前会长、顾问丹羽宇一郎正式来华赴任日本第十二任驻华大使,这既是日本继20世纪50年代任命民间人士担任驻美及驻法大使以来时隔半个多世纪再次由民间人士出任日本驻主要国家大使,也开创了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由民间人士担任驻华大使的先例。这是菅直人6月份接替鸠山由纪夫出任首相后做出的首个外交领域重要人事调整,日本内外媒体对此人事高度关注,认为菅直人首相迄今“最
一、叙利亚危机持续紧张,“外溢”迹象逐渐显现  叙利亚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继续在多地展开激战,重点争夺北部重镇的重要军事基地。9月29日,政府军重新控制了阿勒颇市的阿米里亚区和塔勒扎拉济尔区。10月8日,政府军攻入霍姆斯市反对派控制区。10月18日,反政府武装对叙北部伊德利卜省最大的瓦迪代夫基地发起攻击,同一天,反对派控制的叙利亚西北部玛瑞特阿尔纽曼镇遭到战机轰炸。在激战继续上演的同时,反对派各方继
中美致力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是一个战略性、开创性的命题,这个命题需要认真加以论证  2014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美双方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展、互动的频度日益提高,双边关系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2013年6月,中美两国领导人达成了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何谓“新型大国关系”?对它的内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了概括:“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说得更
一、抗战胜利大阅兵完美谢幕和平发展成为必由之路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成功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宣布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65位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府高级别代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前政要,30个国家的外军观摩团团长等出席大会。在随后举行的盛大阅兵式上,由中国军人编成的50个方
记者:“一带一路”是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的合作发展理念。倡议提出至今,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您对“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如何评价?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又有什么意义?  沙尔平:我认为,“一带一路”理念的提出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更高的标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之伴随的是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生态上的巨大变革。这一过程德国也经历过。在经过一段高速高
应白俄罗斯总统办公厅、乌克兰地区党、斯里兰卡外交部、柬埔寨人民党和奉辛比克党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率中共代表团于2013年9月4—12日对上述四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代表团主要陪同人员有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陈凤翔、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尔乘、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孙志军、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江金权等。  此访是在中央八项规定和有关外事工作规定出台、党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
与玛旁雍错一衣带水的拉昂错,也就是著名的“鬼湖”,无论是地理意义上,其无法理解的诡异,还是神话传说中,其阴暗莫辨的背景,均让人们闻之色变。  殊不知,真正的鬼湖与人们想象之中的样子,截然不同。  拉昂错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被尊为“万水之源”圣湖——玛旁雍错以西,又称“里昂错”、“拐湖”,俗名“鬼湖”,面积268.5平方公里,海拔4574米,比玛旁雍错海拔低15米。该湖南北长而东西窄,北岸有广阔
初春的北京正值春寒料峭,三月的中东已是灿烂千阳。2010年3月5~17日,应科威特外交部、黎巴嫩“未来阵线”和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简称复兴党)的邀请,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李进军率中国共产党友好代表团对上述中东三国进行了友好访问。    中东油田——科威特    科威特位于波斯湾西北岸,面积仅17万多平方公里,自然条件恶劣,终年干旱少雨,境内多为茫茫沙漠。然而,上天总是公平的,那一片黄沙下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