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松:翻山越海,相拥音乐

来源 :乐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g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年初,柏松参加了央视的一档音乐节目《你好生活》.取景地位于距离北京3300多公里的新疆赛里木湖,一个被称之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地方.rn镜头里面,清澈透底的赛里木湖几乎铺满整幅画面,湖畔绵延的风景线恰与笔直的公路形成比照,壮阔辽远,一览无余,像是大自然馈赠人间的一件珍宝.
其他文献
音乐演奏中的情感共通是一个具有争议的美学问题和舞台实践问题.本文结合音乐心理学相关理论构建了共情的理论基础,并认为共情过程就是大脑对外来输入音乐信息的自我认知重新编码和再输出的过程,共情对提取信息和审美传达具有正向效用.由此,分析及呈现了演奏者与作曲家之间共情的规范性法则.通过钢琴演奏说明了共情在实践中的相关要素、发生过程及其程度.
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是钢琴基础教学的重要环节.拥有良好读谱习惯,关系着学习钢琴的进度和自身音乐素养的提高.它至关重要,因此尤为需要教师给予正确指导,做到脑、眼、手、耳全方位训练..有些儿童只看重弹奏技巧忽视识谱中的问题,有些钢琴教师重视培养却缺乏在实际中有效的方法,这些都在影响着良好习惯的养成.本文主要结合自己钢琴教学中的心得体会,从基础训练、发现并解决识谱中存在的问题、全方位训练和培养良好读谱习惯几个方面,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儿童的识谱能力.
近读李守奎先生“先秦文献中的琴瑟与《周公之琴舞》的成文时代”一文.在“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琴瑟统计表”中,“湖南沅水下游楚墓”一条的脚注里面,发现这么一句:rnM268出土一件琴,其形制特别,墓葬年代大约战国中晚期,参看《沅水下游楚墓》第694~695页、862页.因腐烂较严重,一些形制不明,是否是琴待考①.
期刊
沈阳音乐学院附中校长冯子祥教授在2021年10月22日举行的钢琴独奏音乐会上,以三部颇具技术难度的钢琴协奏曲和宏阔深广的音响美感氛围营造,尤其是红色主题音乐文化的感染力而吸引了多方关注.而从沈阳及周边冒着疫情危险前来观看的大量钢琴乐迷,和院校中的知名教授和相关的文化名人的受众情况来看,冯子祥的社会影响力可见一斑.音乐会中的红色文化弘扬和精湛琴技绽放,更是成为音乐会前后热议的话题.
期刊
《脸谱》是张小夫应法国文化部及法国里昂打击乐团委约,运用数字音乐技术与传统文化结合的一部作品.本文以数字音乐作品的传统音乐符号为主体,通过分析《脸谱》作品结构与器乐运用等创作技法,阐述其内在传统文化的符号.
沙吕莫管(Chalumeau)作为现代单簧管的前身,它的诞生与发展相较于现代乐器而言似乎是昙花一现,究其多方面原因包括乐器制作的发展、基本音域的限制、规格的狭小性等,在现代单簧管管体的制作精进后,沙吕莫管逐渐淡出舞台.但这些都并不能否认沙吕莫管存在的必要性,它为单簧管迈向复杂化、精细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50年的创作历程里,作曲家辛沪光完成了近千首音乐作品,多以蒙古族民间音调为素材.作为蒙古族人民第一部交响作品,本文就交响诗《嘎达梅林》的民歌体裁、作曲技术、历史地位、做品体裁、标题组合等方面,分析作品的经典性及传承意义.探讨中国文化繁荣新形式下,发展与创新民间音乐元素,推动民族音乐,深化民族地域音乐的沟通,尝试东方与世界音乐的交流,探讨民间音乐、地域风格和大众性音乐的发展路线的共性与可能性.
景银芳,青年琵琶演奏家,“紫凤中国女子乐团”首席演奏员.她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是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同时还是加中文化传播协会常务理事、加中文化使者.她曾获得河南省校园才艺大赛民族器乐琵琶一等奖,“青春中国一首届全国青少年艺术展评活动”全国总决赛琵琶二等奖等.
期刊
杨秀明先生是我的恩师,我的筝艺人生开蒙于先生且从此与它相伴至今.rn杨秀明先生1935年出生于潮州,2015年于耄耋之年卒于汕头家中.先生生前是“潮州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著名古筝演奏家,潮州筝艺术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期刊
2016年,山人乐队首次站上了《中国好歌曲》舞台.rn镁光灯之下,他们身着极具民族格调的服饰,每人都携上一两件民族器乐,静待掌声逐渐落下,主唱瞿子寒特别淡定地说了一句“预备,唱”,几人便正式开始了这次表演.rn“小瞿,最近生活过得怎么样”,一句简单的口白,裹带着些家乡音,一下子将听众拉进山人布下的氛围感之中.颇具小众的诙谐幽默,藏身于音律、唱腔、演奏的每一处细缝里,几人跟随律动摇摆身体,甚至也情不自禁地蹦着、跳着,仿佛这次“表演考”只是老家寨子中很随意的一场篝火聚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