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基类玻璃高分子在苯并噁嗪树脂改性中的应用及回收

来源 :工程塑料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环氧树脂基类玻璃高分子(EPV)对苯并噁嗪树脂进行改性,可以在保证聚苯并噁嗪树脂加工性能、热性能、强度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聚苯并噁嗪的韧性,同时,高价值EPV回收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将双酚A-苯胺型苯并噁嗪与EPV按照不同比例共混固化,制备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热性能的聚苯并噁嗪改性体系,并对其中的EPV进行回收。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共混体系固化过程中的反应机理、固化物化学结构和聚集态结构,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万能试验机、电子悬臂梁冲击试验机研究了共混体系固化物的热力学性能、弯曲性能、韧性。结果表明,EPV的添加提升了共混体系固化物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当添加EPV质量分数达到15%时,共混体系固化物的冲击强度可达到16.6 kJ/m~2,比纯聚苯并噁嗪提高69.4%;当添加EPV质量分数达到20%时,共混体系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室温下的储能模量、弯曲强度相比于纯聚苯并噁嗪分别提高了17℃,11.6%,43.1%。依靠动态酯交换反应从共混体系固化物中回收得到与纯EPV结构一致的EPV。
其他文献
<正>本单元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的角度,系统地学习单质、化合物知识。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制法,和最基本化学概念的开始。其三个课题的研究对象:空气、氧气、制取氧气包含了物质的组成与分类、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物质的性质、反应、制取等知识。由宏观用途到微观反应;由反应原理到实际操作,难度和要求逐渐提高和具体化,因此本单元内容是历年中考的重点之一。
期刊
当代英国作家马丁·艾米斯的小说《夜间列车》拟写了侦探迈克追随天文学家詹妮弗的案件而进行调查和探索的故事。与典型的侦探小说不同的是,《夜间列车》并没有过多精彩的推理场景,而将笔墨转向大量的心理描写和氛围烘托。小说呈现的死亡母题书写、心理描写策略以及碎片化的拼贴手法建构了一种后现代侦探情境,其中贯穿的想象场景被人的听觉经验渗透;这种经验与小说中的(声音)想象互相融合,也与马丁·艾米斯“想象理性”的创作
源库比例的改变是影响作物同化物质分配的关键要素之一,棉株产生的营养物质除了供给棉铃外,还要有一大部分供给主茎、果枝、叶枝等营养器官的生长,源库比例的变化导致棉株中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竞争养分从而造成棉铃产量的差异。为了明确棉花不同源库比例中碳氮代谢协调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本试验通过对初花期棉花进行剪叶片和疏白花的源库处理方式,分别设置剪叶片1/2、剪叶片3/4、疏白花1周、疏白花2周和
目的:分析运动性疼痛患者应用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MTrPs)疗法联合神经阻滞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开始时间至结束时间为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将该时间内在本院门诊治疗的62例运动性疼痛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依据随机表法分成每组31例患者的2组,其中开展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刺MTrPs疗法联合神经阻滞的患者为实验组,开展常规针刺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的发展受到国家层面的极大关注,乡村生态振兴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但以前乡村只注重物质空间建设,生态空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政府财政划给农村的资金有限,乡村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人居环境有待提升。乡村未来的发展,要优化乡村生态空间,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环境品质。本文在国内外生态空间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一方面,通过识别优化村庄生态源地、生态廊
<正>2021年4月27日11时2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齐鲁"一号卫星、"齐鲁"四号卫星和"佛山"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 "中安国通"一号卫星、"天启"九号、"起源太空" NEO-1卫星、"泰景"二号01星、"金紫荆"一号卫星和"金紫荆"一号02卫星等6颗国内商业卫星。此次发射任务是在"‘长征’快车"发射服务品牌下的首次"
期刊
面对汽车行业竞争加剧、转型加速所带来的多重挑战,如何在保持传统业务竞争优势的同时,实现新业务破局发展,成为一汽-大众面临的重要课题。转型升级,关键在人。2020年以来,秉持“为企业谋发展、为员工谋幸福”的管理初心,公司着力从根本上重塑“以价值创造者为本,以奋斗奋进者为荣”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将“价值创造”和“转型升级”的基因植入企业文化和广大员工思想血脉中,全面激发了组织和员工的活力、动力和创造力
安妮·塞克斯顿主体书写中的抵牾之处颇值得关注:诗人一方面将生平素材纳入以言说者为主体的诗体框构,给人以明晰可读的阅读预设;另一方面却极力消解言说者作为抒情诗之叙事主体的传统地位,其语言织体所呈现的闭合、晦暗等特征也都与上述预设背道而驰。这种自反性书写的动因及价值指归源于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话语的吸收。诗人在创作中奉行梦与潜意识的运行法则,其具体路径表现为对“自动写作”原则的诉诸,即强调词语的自律自足
伴随1980年代兴起的“动物转向”,加拿大英语文学动物书写在当代欧美备受关注,呈现出从边缘依附到综合独立的演变态势。在接受态势上,当代欧美对加拿大英语文学动物书写的接受态势主要以肯定认同、接纳欢迎和质疑反思为主,呈现出关注社会性与注重思想史的宏观特征。在接受作家上,当代欧美对动物书写的接受阐释具有均衡性、广泛性和多样性,既关注西顿、罗伯茨和莫厄特等经典作家,也瞩目桑德斯、博兹沃斯和柯伍德等知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