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古怪的女生吗

来源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dnoldus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为什么别人总觉得我古怪
  李玲(化名),16岁,高二年级学生,家中独生女,性格内向。在学校她感到很压抑,课堂上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觉得学校里总是有很多人说自己古怪,有时感到有人在辱骂自己。同学反映李玲基本不跟人交流,总是一个人孤零零的,同学之间确实有议论。
  李玲的自诉:我的成绩还可以,父母只关心我的成绩。初中时我很少跟同学交往,很多人说我“装”,我很难受。我觉得告诉父母也没有什么用,就一直忍着。到了高中,我决定主动跟同学交往,终于交到一个好朋友,但她竟然在背后说我坏话。后来我很喜欢一个男生,我觉得自己太轻浮了。其实我很渴望交朋友,但就是有种恐惧心理,甚至不知道第一句话该说些什么。我真是太差劲了。
  二、我古怪吗
  李玲的思维非常清晰,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助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一旦离开学校情境,她就一切正常。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做鉴别诊断,可以排除精神障碍。
  1.将自我价值感建立在他人认可上。李玲说她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害怕被否定,常常感到孤独。因为缺少与人交流互动的成功体验,所以她把不善人际关系归结为自己不够好,当被别人议论的时候,她会下意识地断定别人的话是对的。
  2.“以偏概全”的认知模式让她掉进负面情绪的旋涡。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觀点,而非事情本身。李玲不经过任何系统性的调查,就一口断定自己犯了错误,是过错方,在一系列错误思维的引导下,将别人的批评不断放大。正是因为这些错误思维,她的情绪开始低落,自尊心丧失。
  3.感到他人对自己的批评实质是自我认同困扰。自我认同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良性结果,意味着“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同时接受自己和自己所在的群体。可以看到,李玲的核心烦恼是认为有很多同学在议论和辱骂自己,实质是对自己的否定。
  基于以上分析,与李玲协商确定咨询目标:一是消除对人际交往的恐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克服自我认同困扰;二是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自我认同。
  三、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第1~2次咨询,心理评估阶段,确定咨询目标。
  在咨询开始时,采取尊重、倾听、共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等方法,形成安全、信任的咨询氛围,让李玲尽情倾诉,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全面了解她的基本情况,进行心理评估,与她共同协商制定咨询目标。
  第二阶段:第3~8次咨询,心理帮助阶段。
  我将问题的起因及作用告诉李玲,如“你从小在长辈的呵护下成长,缺少与同龄人相处的经验和技巧。初中时你勉强自己进行人际交往,但由于接二连三的失利,你开始感觉自己和环境格格不入。到了青春期,你渴望和异性交往,但又害怕被人认为作风不好、举止轻浮,所以和异性没有交往,一味地压抑自己。你偶尔会看一下异性,但很快就收回,越是不让自己看,越是想看,这样,别人会认为你的眼神不正常。你只跟自己及自己的思想交流。你感到孤独,然而一旦产生想亲近别人的念头,又令你恐惧不已。于是,同学批评你时,你会更加封闭。”让她看到自己只是太关注个人品行而已,不想做一个道德败坏的女孩,害怕别人说自己不好。
  情绪和行为受认知的影响很大,通过纠正认识偏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除或减轻情绪和行为困扰。我让李玲找自己身上的优缺点,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学会和自己相处。李玲一开始找出的都是自己的缺点,我让李玲写下发生过的10件好事情,然后在这10件事情中发现核心自我。当她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后,自我感觉变得好了起来,“原来我也有这么多有价值的内在品质”。李玲认识到没有必要完美无缺,决定不再在意别人的议论。
  我引导李玲学会调整自己的负面想象,进行放松训练。我让她对别人议论她的情况做个调查,她通过核对发现只有几个人在议论她,主要是男生,认为她孤僻,不和人交往。然后让她和这些男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同学们澄清并没有骂她,其实还是挺欣赏她的。这是李玲第一次跟男生说话,一开始她不敢,后来慢慢放松了下来。
  第三阶段:第9~10次咨询,巩固与效果评估阶段。
  我让李玲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总结咨询过程中的成长。李玲说对自己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欣赏,也感受到同学对自己有了更多的接纳,与别人交往时感到轻松自在了许多。同学反映李玲变开朗了,班主任反映她已经渐渐融入班集体。
  四、咨询反思
  很多青少年缺乏同伴交往的技能和经验,进入青春期后容易产生自我认知偏差,人际交往带来的挫败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会造成他们对自我的否定。因此,需要加强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我、肯定自我、完善自我,从而促进自我认同水平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做好高职生的入学教育第一课,直接关系到高职生的未来和发展。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高职生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来塑造崭新形象,为顺利度过大学阶段和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修养;理想;感恩;承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原浙大校长竺可桢劝勉浙大学子:“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要自己问问:一是到浙大来做什么?二是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当今的高职生也可以问问自己两个
【摘要】山西民居砖雕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山西文化内涵,广泛用于民居砖雕的制作当中,灵石县王家大院就是其中的代表。但目前山西民居砖雕的宣传和展示方式较为单一,民居砖雕技艺的传承更是面临很大的困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以王家大院砖雕为例,分析增强现实技术如何与山西民居砖雕相结合,探讨传播的多种途径和形式,以及增强现实数字虚拟资源开发流程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在新的数字网络化时代
【摘要】面对经济的全球化格局,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华戏曲艺术既要发扬其优秀的艺术传统,又要善于吸收新的艺术因素,在创新中求得发展机遇。彝剧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与彝族文明的基础之上而产生的,它是彝族的又是中国的。笔者多年从事少数民族戏剧——彝剧的创作,对于发展民族剧种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传承;创新;拓展;跨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
【摘要】喜林苑是一个传统文化符号在全球化时代通过一些现代文化生产的手段实现资源保护、文化传播和品牌塑造的典型范例,其实现了从传统的民居建筑向民族文化旅游空间、文化保护空间、文化交流空间等现代多功能文化空间的转变。在其转变过程中,受到了全球化、旅游跨文化交流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有自己发展特色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  【关键词】喜林苑;文化交流;文化空间;跨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TU241.5 【
【摘要】“仪仗队”心仪已久, 铺陈美的蛛丝马迹。浓郁的诗风转移,“郁词”、“艳词”到“雅词”。对仗美的花絮超凡脱俗,拾缀、沉浸、酿造。优雅的替身指日可待。  【关键词】心仪已久的“仪仗队”;雅娴的典丽;无可挑剔的工整  【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  一、不急不缓浅斟细酌脱俗的“仪仗队”  本文我要浅斟细酌的是:对仗艺术的抑扬顿挫、天马行空、情趣盎然、优雅动人。对仗的称呼来源于古代两两相对
【摘要】从数量上看,哈尔滨市双城区不可移动文物以等级较低者为主。在双城,“用不上、修不起、碰不得”,是此类文物的普遍特征。然而,它们并非“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文化鸡肋,相反,具有不可复制的地方特色和丰富、重要的文化内涵。只要增强文化自信,抓住有利契机,统筹兼顾,量材适用,变消极保护为积极利用,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文物保护利用的新路。  【关键词】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低等级;哈尔滨市双城
【摘要】书法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感知、体验、书写、传承的研习上下功夫。要建立书法教育的长效机制,使之成为学校素质教育提升的一个亮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网上筛选报名组建书法艺术活动小组,努力拓展书法教育的空间;重实践,重积累,善借“他山之石”,以期逐步建立书法教育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文化传承;素质教育;拓展空间;互联网 多媒体;长效机制;循序渐进;兴趣小组  【
【摘要】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正处于建设鲜明特色的全国一流高等职业院校强校目标的攻坚阶段,面对更高的教学目标,大连职业技术学院顺应时代要求,坚持文化兴校的发展战略,文化育人的建设目标,遵循专业文化发展规律,开展专业文化研究与建设,把专业文化建设作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文化;专业文化内涵;专业文化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摘要】本文是一篇带有抒情性质的文艺评赏。作者以“心画心声”这一曾被汉代美学家杨雄以及金末元初诗人元好问讨论过的美学概念为切入点,具体探讨分析了在评价潘岳诗文、人品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文章指出:“安仁拜路尘”的历史事件固然反映出潘岳人品中的某种局限性,但也不能因此就认定其为人心口不一、为文虚情假意。事实上,如果我们结合潘岳的人生经历和其所处的时代境遇来看,我们会发现潘岳的许多诗文都是真实心曲的自然流
【摘要】在山西中部地区,有一句家喻户晓的俗语是这么说的:“平遥古城三件宝,漆器牛肉长山药”,从中可见平遥漆器的名气。尤其是2006年平遥漆器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其发展备受关注。文章对平遥漆器的起源、发展历史进行了简述,分析了其制作工艺和流程,并且对平遥漆器目前的生产现状做了一系列调研,发现平遥漆器的生产制作存在工艺简化、产品单一、化学漆的使用等问题。  【关键词】平遥;漆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