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化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化学史实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为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化学史和开展相关研究起到启示作用。
关键词:化学史;课堂教学;运用
素质教育,既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又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要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化学、化学史和化学教育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原则。
化学教学中运用化学史实到底有哪些好处?这是我们必须正面回答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下是我的一些观点。
一、运用化学史实,可培养学生怀疑的精神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认知心理研究表明,一切思维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化学史对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渗入了下列事例,近代科学家的奠基者、怀疑派化学家波义耳如果没有强烈的创造愿望和敢于怀疑的创新精神,便不可能促成化学从医药和炼金术中分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英国化学家雷利、法国青年化学家巴拉尔如果没有对研究中的异常现象产生怀疑,就不可能分别发现氩、溴元素;这些真实生动的事例,不仅使学生认识到“怀疑精神”在科学发明、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也使他们自觉养成科学的怀疑精神,同时,还为学生如何质疑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二、运用化学史实,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能充分抓住这些心理特点,注意教学方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职校生虽然表面上讨厌学习,但从内心来说还是希望接受一些新鲜事物。而化学史上关于化学家的趣闻轶事、重大发现、著名实验等都能创设愉快学习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三、运用化学史实,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整个化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化学先驱们创造、发明的历史,创造推动了化学知识完善的进程。没有化学家的不断创造,就不可能有现代化学的辉煌成就。化学史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如有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两度荣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就是很好的例子,也有帮助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的,一些现代社会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淡水资源的危机、主要能源(煤和石油)的危机、环境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等),让学生明白必须保护环境。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化学史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由上可知,在课堂中穿插化学史的教学,确实大有好处。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恰当运用化学史,可以使教学不只局限于现成知识的静态结论,还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使学生受到教益。
1.模拟化学家的实验
并不是所有化学家的实验都能被简单地模拟,也不是所有的化学原理都能被学生完全理解。教师可以选择那些原理和操作方法较为简单的实验,组织学生按化学家的方法重新演示;对于比较复杂、难度较高的,可以只做其中一部分,或利用多媒体进行原理模拟。
2.运用多媒体,再现历史
多媒体教学,是目前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教学手段,尤其是影视素材的运用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可以用电影的片断再现当时的历史背景。
3.组织自由多元的讨论,融合科学与人文
当化学家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被深深打动时,课堂的讨论才会活跃而深入。但是,要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力,不仅要充分尊重学生,给予他们自由而开放的空间,教师更需要精心地准备,敏锐地捕捉讨论的切入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和讨论。
让化学史走进职教化学课堂,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会被化学家在发现和发明过程中所体现的科学态度、高尚情怀,以及他们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所感染。这种感染又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结果、思想品质乃至他的整个人生都会产生深远影响。试问,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A·J·Ihae.近代化学的发展,1964.
[2]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2版,2003(10).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丹徒中等专业学校)
关键词:化学史;课堂教学;运用
素质教育,既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又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要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化学、化学史和化学教育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原则。
化学教学中运用化学史实到底有哪些好处?这是我们必须正面回答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下是我的一些观点。
一、运用化学史实,可培养学生怀疑的精神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认知心理研究表明,一切思维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化学史对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渗入了下列事例,近代科学家的奠基者、怀疑派化学家波义耳如果没有强烈的创造愿望和敢于怀疑的创新精神,便不可能促成化学从医药和炼金术中分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英国化学家雷利、法国青年化学家巴拉尔如果没有对研究中的异常现象产生怀疑,就不可能分别发现氩、溴元素;这些真实生动的事例,不仅使学生认识到“怀疑精神”在科学发明、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也使他们自觉养成科学的怀疑精神,同时,还为学生如何质疑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二、运用化学史实,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能充分抓住这些心理特点,注意教学方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职校生虽然表面上讨厌学习,但从内心来说还是希望接受一些新鲜事物。而化学史上关于化学家的趣闻轶事、重大发现、著名实验等都能创设愉快学习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三、运用化学史实,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整个化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化学先驱们创造、发明的历史,创造推动了化学知识完善的进程。没有化学家的不断创造,就不可能有现代化学的辉煌成就。化学史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如有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两度荣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就是很好的例子,也有帮助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的,一些现代社会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淡水资源的危机、主要能源(煤和石油)的危机、环境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等),让学生明白必须保护环境。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化学史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由上可知,在课堂中穿插化学史的教学,确实大有好处。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恰当运用化学史,可以使教学不只局限于现成知识的静态结论,还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使学生受到教益。
1.模拟化学家的实验
并不是所有化学家的实验都能被简单地模拟,也不是所有的化学原理都能被学生完全理解。教师可以选择那些原理和操作方法较为简单的实验,组织学生按化学家的方法重新演示;对于比较复杂、难度较高的,可以只做其中一部分,或利用多媒体进行原理模拟。
2.运用多媒体,再现历史
多媒体教学,是目前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教学手段,尤其是影视素材的运用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可以用电影的片断再现当时的历史背景。
3.组织自由多元的讨论,融合科学与人文
当化学家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被深深打动时,课堂的讨论才会活跃而深入。但是,要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力,不仅要充分尊重学生,给予他们自由而开放的空间,教师更需要精心地准备,敏锐地捕捉讨论的切入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和讨论。
让化学史走进职教化学课堂,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会被化学家在发现和发明过程中所体现的科学态度、高尚情怀,以及他们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所感染。这种感染又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结果、思想品质乃至他的整个人生都会产生深远影响。试问,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A·J·Ihae.近代化学的发展,1964.
[2]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2版,2003(10).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丹徒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