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对小学数学课课堂教学的看法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必须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而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核心。开展创新教育,作为小学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实际出发,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探索和创新。下面我就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一,老师要树立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学观念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形成了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和行为模式,在教学中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而且习惯于把自己的思想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扼杀了学生头脑中的新想法,更不用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要想培养创新型的学生,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从“以教师为主,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模式教学观念向“以学生为主体,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开放教学观念,树立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意识。
  第二,设计课堂结构,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主要突出以几大板块、几大结构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程序的结构设计,突出了教师的引、教师的导,因而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书本知识。但学生的思维空间受到束缚,不能很好地得到发挥,尤其是到了高年级,学生的知识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思维比较活跃,仅仅学习书本上的新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我认为,小学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他们可以通过预习,看教学参考书,初步理解要学的知识,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看法以及所想到的、发现的、疑问等。特别是学生自己的看法、见解有利于学生主体思维的个性发展。
  以新授课为例:
  一是预习交流。先四人小组相互交流预习认识,相互提高,训练人人思考的能力、表达的能力,为进行全班交流作充分准备,提高回答问题的信心。然后每一小组的代表发言或是自由发言,把自己想到的、看到的展现给全班同学,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完善对要学知识的认识。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有效地扩大学生接受的认识面,学生敢于想象、积极思考,突破了书本知识的局限。
  二是小结知识重难点。教师对学生构建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形成明确的学习重点、难点,并加以点拨,使学生自我学习的知识得到深华。
  三是尝试练习。在学生初步全面理解掌握了内容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做一些习题,体会解题方法的运用,这样能使学生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通过评讲,矫正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偏差,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
  四是归纳总结。通过认识的交流、试练,学生进一步明确了知识的要点,归纳总结出解决的方法,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加深刻了。
  五是提高练习。在学生理解掌握本课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判断对错、改正,在实践上的运用等多种形式,巩固所学成果。
  六是课堂小结。使学生再次弄清本课内容及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认识。这个课堂结构设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了学生说、练的时间,减少了教师说课的任务,整节课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二、让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探索和创新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
  这不仅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学习探索和创新方法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突破“重结果、轻过程”“重死记硬背、轻应用”的教学模式,坚持过程教学原则,通过数学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数学规律的形成与应用,让学生学习科学、严谨的分析方法,增长才干,提高素质。
  首先是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充分利用旧知识与实际发展的不相适应,或者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鼓励他们积极探索、研究,不断地进取。
  例如,教学积的近似值时,例题要求算出该付多少菜款,学生列式计算时,算出的数有三位小数。可是在实际生活中,付款时只要算到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就精确到百分位。学生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人都想到了取近似值,但是究竟要保留一位小数还是两位小数,他们出现了意见分歧。这时,教师加以点拨,说明付款必须精确到百分位,即保留两位小数,是计算的需要,而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只保留一位小数,是为了方便付款。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求积的近似值要看实际情况。
  其次,要从数学规律形成的教学中,使学生重视实践,学会观察、分析、概括。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让学生动手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通过比较0.5米、0.50米、0.500米的长短,以及观察这些小数的变化情况,找出规律,概括出小数性质。
  最后,要通过对数学规律的运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长才干。设计练习时,可适当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发展性的练习,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来思考、分析问题,同时激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要彻底地从“应试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依据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课堂结构,突出“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鼓励他们敢于想象、勇于创新。
其他文献
一、挖掘贴近生活素材,加强学习目的教育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际,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如五年级教学“多边形的面积”和“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体积”时,可以介绍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表
期刊
科学教育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级中学作为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基地,注重初中阶段的科学教育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环节。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正在高速发展,热衷于猎奇,正是实施科学教育的好时机。学生对计算机方面是很感兴趣的,但限于多种原因,只能在课堂的小范围内实践。学生更愿意把学到的技能运用起来。以信息技术带动科学教育,在农村初中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参与度,在各种活动当中渗透科技创
期刊
本文是对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初步探索,那么首先我阐述一下,什么是有效教学,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应该如何理解。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一)我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有效教学应该是强调一定的效益意识,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达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理念。  (二)“有效教学”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有效教学不是指老师教给学生什么,而是老师怎样引导学生的学习,有效教学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期刊
新课标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并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在此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一谈提高化学实验
期刊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 是语言的最基本单位,是语言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学习英语,也和学习其他外语一样,首先碰到的难题就是单词问题。事实证明,掌握词汇量的多少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外语水平的重要标志。许多成功的英语学习者都有这样一种共识:英语单词的学习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磨练,是你通向美好未来的必闯之关。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几种记忆方法。  一、构词法记忆  构词法记忆: 英语是拼音文
期刊
2004年广东实行新课改以来,高中历史课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很多学生仍然认为高中历史课内容比较闷,不喜欢学习历史。为了增加课堂的乐趣,我曾经采取了很多办法,比如,电影、音乐、图片、辩论等。虽然这些教学方法在当时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学生依旧被动的接受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能够让学生能够梳理历史知识,掌握更多的内容,但是无法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方式
期刊
字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生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工程,十分重要。但汉字有几十万个之多,小学生应掌握的也约有2500个,认识的约3000个,这么多汉字,如何教学生认识、记忆,是一个大问题。在实践中,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识记生字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识记  哥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对识记材料是否感兴趣,识记时有无强烈的动机,对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期刊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是生活的一部分,语言是人们进行互相交际,传递信息,达到相互了解的交际工具,所以交际功能是语言的基本特征。中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听、说、读、写能力。如何运用合乎语言的性质、合乎人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使英语课堂具有生命力,是我们这些外语教育工作者理应探讨的问题。  一、让学生拥有信心是基础  人无信心,百事难成,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也是任何
期刊
类比是根据两种或两类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得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有可能相似的结论。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数学思想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可以类比的知识与方法。比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之间的学习思维的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解法类比,分式概念、计算与分数概念、计算的类比等。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类比思想是理解概念、锻炼思维、构建知识网络的重要手段。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类比思
期刊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陈鹤琴先生也曾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幼儿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孔子曰:“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幼儿可塑性非常强,幼儿期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幼儿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品德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及认知学习习惯等,这些良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