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卡莱特:无法开价的赚钱头脑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k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莱特提出的12种投资策略
  
  1.持有的股票永远不要少于10种,其分布范围也不要低于5个行业领域;
  2.至少6个月一次重新评估所持有的股票;
  3.至少把全部资金的一半投在那些产生收益的股票上;
  4.在分析任何股票时,即使最不重要的影响因素也要加以考虑;
  5.迅速止损,而缓慢地套现利润;
  6.如果某些股票的详细信息不能直接正常地得到,那么,投入这些股票的资金永远不要超过资金总额的25%;
  7.像避瘟疫一样避开“内部消息”;
  8.用心寻求事实,永远别找顾问;
  9.别用死板的模式来评估股票;
  10.当股价很高、利率上涨、经济繁荣之时,至少应把一半资金投到短期债券上;
  11.尽量少借钱,只有在股价很低、利率很低,或正在下降、经济不景气时,才可以有节制地借钱;
  12.要留出适当比例的资金,用以购买经营前景十分乐观的公司的长期股票期权。
  
  菲利普·卡莱特出生于1896年,从哈佛大学获得了一个化学学位后,他又接受了当飞行员的训练,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他能参战前结束了。随后,他到美国各地去寻找工作,最后找到了一份推销债券的工作。后来他又辞职去《巴伦》杂志社当记者,在此工作期间,他想到了一个主意,就是集中一些钱做投资。因此,他于1927年离开杂志社,去管理一只由朋友们和他的家庭共同出资25000美元所组成的基金。
  1928年5月,菲利普·卡莱特创建了首批共同基金中的一个——先锋基金(Pioneer Fund),当时大约有 25个股东,全是他的家人和朋友。他主持经营这个基金达半个多世纪,直至他退休。在55年内,先锋基金的复合年收益为13%。这意味着—个原始股股东如果投资1万美元并把每年的收益又重新投资,在卡莱特退休时他能得到800万美元。如今,13%并没什么了不起,但这在通货膨胀很低时却是相当可观的收益率。卡莱特也是一位高寿的投资家,他101岁时仍然到办公室去工作。
  
  藐视权威
  
  “别指望有谁能准确地预测经济衰退的时间。” 卡莱特说,“当我在布利斯合伙公司找到第一份工作时,一位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到公司吃午饭。公司的两个合伙人询问了他对经济前景的看法。这位经济学教授可能被这种免费咨询搞得有点恼怒,如果给一笔咨询费他可能乐意效劳。但不管怎么说,他还是回答说他一直在写一本书,因此没有时间考虑整个经济状况。而这发生在1929年大崩溃的前一个月!”
  没有人因为别人的忠告而获得财富。一个真正的专家,可能在一项生意中指出技术改进的方法,但他不可能再做得更多。一个人能否在一项生意中取得成功,主要由他的精力、性格、能力和决策力度所决定。福特、洛克菲勒、摩根等人都没有寻求“专家”的帮助来决定他们奋战的领域,而是由他们自己的判断来决定,尽管他们偶尔有前例可供参考。
  
  将小公司揽在怀里
  
  卡莱特喜欢场外交易的股票,尽管他比大多数人保守。大部人认为保守意味着通用电气、IBM之类,但他则在那些不引人注目的股票中选择。 这类股票并不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那样容易受到操纵,也不易为大众心理所影响。卡莱特还记得那些花里胡哨的“明星”,它们的这种天价是通过许多人变卖房产不断炒作来维持的。卡莱特说自己逃避它们就如同逃避瘟疫一样。卡莱特这样总结自己的投资策略:“我在投资时总喜欢把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购买垃圾股,这是一种赌博。但我所受到的损失通常都是因为概念股,它们很少能赚到钱。”
  
  看重内部人持股
  
  卡莱特投资的另一个重要准则是管理者本人要拥有公司的大量股票。他曾写信给国民石膏公司的董事长,因为卡莱特有2万股该公司股票,但他发现该公司的总裁仅有500股公司的股票,于是就写了这封信。但是卡莱特得到的答复却让他感到震惊:“布朗先生拥有多少股票是他自己的事情,与别人无关。”
  卡莱特完全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一个企业的高级职员至少应把他一半的薪水投入到他所在公司中去,如果他对公司没有多大的信心他就不该成为公司的主要领导。如果他们自己都不想要这种股票,投资者还买它干吗?卡莱特乐于寻找内部人持股量较大的公司。
  这似乎是一个保持成功的永久性原则,虽然环境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是卡莱特仍然认为:“商业原则就是原则,偏离原则是要冒风险的。有些人很聪明可以成功,例如做短期投资,但这样的人很少。我看过一个研究保证金账户平均交易寿命的报告,只有两到三年。也曾有一个顾客十四年才失去所有的钱,但他的初始资本有几百万美元。”
  
  无法开价的赚钱头脑
  
  卡莱特将他所说的高明投资者应具有的精神称之为赚钱头脑。为说明它,卡莱特讲了个故事:多年以前,纽约正经历一场周期性干旱,客人在餐馆中不得不要上一杯水。有一天,卡莱特得知皇后区水费收缴不是根据它的消费而是根据居民门前距离,他意识到该市最终要安装水表来把用水多的用户与那些用水少的用户区别开来。他对此加以研究,发现最可能成为水表提供者的公司是海王量器。他仔细检查了这个公司并发现一个公司董事持有2000股股票——一个令人振奋的信号。公司各项指标均不错。因此,卡莱特为他的客户买入这种股票,数年后获得丰厚回报。
  “每个人都是特殊的。”卡莱特说,“我想我比大多数人更特殊。”作为一个开诚布公而且诚实的人,卡莱特总是毫不犹豫地表达他的观点并据此行事,大多数时候他十分坚持自己的意见。一个朋友说他是一个平和的人:有坚定的性格,没有任何内疚。
  (作者单位:北京财智工作室)
其他文献
一个人在街上散步,旁边是他的狗,狗总是这样,它跑到前面。但一会儿折返回到主人身边,然后,它又跑到前面,看到自己跑得太远,就又跑了回来。一直是这样。最后,他们两个到达了同一个目的地。主人慢悠悠的走了一公里时,狗却跑来颠去地跑了四公里。这个人就是经济,而狗就是股市。这是投资大师安德烈·克斯托拉尼的经典名言。  关于中国股市,2006年之前的大部分论调是:A股不能充当中国经济晴雨表的角色,这是咱老百姓对
期刊
又要到基金公布季度和年度报告的时候了。对于一份基金的报表,你最关心什么?  对于开放式基金投资者来说,恐怕多数答案都是——净值。的确,获得超过成本的绝对净收益,是每个投资者所追求的目标。因此,一些净值超过面值的基金成为追捧的对象,而那些在面值以下的,则常常被抛弃和冷落。  不过,除了单位净值,基金报表上的那些专业术语,比如标准差,其实隐藏着更为丰富的信息。了解这些指标,或许你会对手中的基金作出新的
期刊
“以前我还真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可现在真的再也找不到这种感觉了。”    钱经理财:  您好!  我是贵杂志的忠实读者,每次都从规划栏目得到很大的指导,非常谢谢!现在针对我家庭的具体问题,希望能帮助我规划家庭财务,看我是否可以在40岁退休,实现家庭财务自由!    我的理财规划问题如下  1.我希望3年后换一辆30万左右的越野车,退休后旅游用;换一套至少120平米的房子时,现居住的房子出售还是 出
期刊
2005年末,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积极稳妥地深化税制改革,其中包括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稳步推行物业税,并相应取消相关收费。  为此,有关物业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又成为当前讨论的一个焦点,特别是针对5年内物业税征收可能给房地产价格产生的影响,众说纷纭。笔者采访链家地产专业人士及相关专家后,得出一个惊人结论,如果物业税开征,房价会下降,同时,房产“平买贵用”的时代将会来
期刊
旧金山3D虚拟社区第二人生(second life)的模式受到全世界IT人士的追捧。第二人生的模式很简单:在这个3D社区,一切均由网友自己建设,站方——林登实验室只出售土地、收取土地税,并发行社区虚拟货币——林登币。作为社区“中央政府”,林登实验室只承担现实世界中央政府的三项功能:国土管理者、产权保护者和中央银行。林登币是这个虚拟世界进行商业活动的基础。一些酒吧为了宣传,在此建立虚拟酒吧,给前来闲
期刊
曾经用了6年时间亲历了搜狐创业、上市、盈利,一步步地发展壮大,如今他又回到了创业的新起点。    “我们斯坦福的人好像都有创业基因”,2004年底,古永锵要离开搜狐的消息甫一传出,他就如此解释了离职的原因。加入一个小团队,并亲眼看着它一点点长大,几乎让古永锵为之痴迷。  2005年11月1日,这个承载了古永锵梦想的团队正式开始组建。这个名为合一(1Verge Inc.)的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分别在境
期刊
张蓝总是做一些让同行匪夷所思的事,但她却成功了。  一张口要价百万元的国外设计师只有地产商愿意请,她却请他们设计餐厅;同行认为是餐饮经营“死地”的 写字楼,她却在租金最贵的写字楼里开餐厅。被老百姓认为是家常菜的川菜,却被她包装后卖出了粤菜的价格。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她用五年的时间打造了年营业收入过2亿的独资餐饮集团和最被媒体看好的商务餐厅。事实证明,她成功了。  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俏江南第1
期刊
几年前,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一书宣告数字时代的来临。那么,今天的世界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状态呢?用“泡沫化生存”这个词来概括可能最恰当不过。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个大泡泡中,而尤以中国为甚。泡沫带来了繁荣的幻象,很多人享受着房产、股票等资产增值的快乐,但泡沫总有破灭的一天。如何利用泡沫而不是被泡沫利用,这对你一生的财务状况至关重要。  在这里,我们无法判断泡沫会在何时破灭
期刊
近半年,保险公司打破终身医疗险市场缺席的僵局,  纷纷推出新的终身医疗险,  先后有信诚人寿的“心聆一生”、中国人寿的“关爱一生”、  中英人寿的“安康保”、太保“如意安康”等产品  纷纷在市场上亮相,让人恍然感觉,健康险的春天来到,  消费者有了选择医疗保障的机会。  可是,新的终身医疗险处处透着保险公司的精明与算计,  这道摆在消费者面前的保险大餐,其中还夹杂着不少“刺”。    保险公司集体
期刊
谁说那深埋于地下的坚硬冰冷的钻石和珠宝才可以称做宝藏,才可以如坐云霄飞车般价值猛涨?一直以来,人们的投资目光好像总喜欢停留在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上,它们拒人于千里,高高在上,但这同时也造就了它们的冷漠。而在这个冬天,与未来数个冬天,你则该拥有一件贴身的升值品,它们在给了你温暖与尊贵的同时,并没有因为此时的消耗而让自己贬值,它是使用品却不是消耗品,能量守恒定律在它这里忽然失灵了,它就是这么神奇,它的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