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辅助数列证明不等式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_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數列不等式证明的方法灵活多变,学生往往无从下手,本文主要探究利用构造辅助数列方法证明数列不等式的技巧,解题中我们要根据题情特征,机智巧妙地选择证法,灵活变通,巧妙构造,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关键词】构造数列不等式
  构造法就是通过类比联想,适当变形,改造变通等技法,组装成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因此数学中的“构造”既不神秘,也不是难以捉摸,而是目的性和方向性很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一种操作性技能技巧。
  本文就“构造辅助数列”证明不等式展开探索研究,归纳总结出一般规律,从而消除大家对构造的神秘感、陌生感和畏惧感。
  一、神奇类比,巧妙构造
  “类比”就是一种“相似”,她是从一种特列到另一种特列的推理。类比不是瞎猜、乱猜,而是以已存储知识为基础,以直觉为先导,以思维为核心地类比,巧妙的构造,达到证明问题的目的。
  例1.已知数列{an},{bn}的每一项都是正数,a1=4, b1=8,且an,bn,an 1成等差数列,bn,an 1,bn 1成等比数列 (n∈N*)
  (Ⅰ)求a2,b2;
  (Ⅱ)求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
  (Ⅲ)证明:对一切正整数n,都有1a1-1 1a2-1 …1an-1<23.
  分析:
  (Ⅰ)a2=12,b2=18;
  (Ⅱ)an=2n(n 1),bn=2(n 1)2;
  (Ⅲ)1an-1=12n(n 1)-1,由不等式结构可知左边无法求和,也就不能直接证明不等式,我们只能提取已经存储的基础知识,展开类比联想进行探究。
  思路:看到不等式的通项是关于自然数n的一个二次式,我们想到在数列单元课本上有一个数列{1n(n 1)},其和进行放缩可得不等式Sn=1-1n 1<1,这个数列学生非常熟悉,应用的也比较熟练。因此,引导学生观察不等式的结构特征是左边和之小于23,于是类比联想构造数列{231n(n 1)},只需证得1an-1=12n(n 1)-1≤231n(n 1)成立,就突破了此题的难点。
  证明:要证1an-1=12n(n 1)-1≤231n(n 1)成立,只需证4n(n 1)-2≥3n(n 1),
  只需证n2 n-2≥0,只需证(n-1)(n 2)≥0恒成立。
  所以1an-1=12n(n 1)-1≤231n(n 1)=23(1n-1n 1)
  所以1a1-1 1a2-1 …1an-1≤23(1-12 12-13 …1n-1n 1)=23(1-1n 1)<23
  评注: 通过两个例题的构造法探究,我们得到类比联想构造离不开扎实的基础和良好的数学素养。在解决问题时多从自己熟悉的知识入手,大胆尝试构造,只要结构中出现“二次式”或 “指数式”,就可展开丰富的类比想象,提取熟悉的数列知识,巧夺天工的构造将会收到神奇的效果。
  二、适当变形,和谐构造
  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当类比构造法难以奏效时,应考虑将不等式进行适当变形,然后再构造辅助数列。当然这种变形不是盲目的无的放矢,而是根据题情与需要制定出明确的目标,让其充分发挥导航的作用。
  例2.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 n)·3n
  (Ⅰ)求{an}的通项公式;(Ⅱ)证明:a112 a222 …ann2>3n
  分析:
  (Ⅰ) an=2n(n 2)·3n-1;(Ⅱ)观察发现此不等式在n=1,n=2,…时都成立,那么我们可以分别将左右两边看为两个数列的和,只要得到两个数列通项满足不等关系,则这两个数列的和也就满足这个不等关系。由此可以用上述思路构造两个辅助数列证明。
  证明:设数列{bn},{cn}的和分别为Bn,Cn,且Bn=a112 a222 …ann2,Cn=3n
  ∴n=1时,b1=B1=6,c1=C1=3,∴b1>c1;
  当n≥2时bn=Bn-Bn-1=ann2=2(n 2)·3n-1n, cn=Cn-Cn-1=2·3n-1
  ∵n 2n>1,∴bn>cn
  综上所述:(n∈N ),bn>cn,所以Bn>Cn。
  即:a112 a222 …ann2>3n
  以上用“构造辅助数列”证明不等式的两类方法,上述各法指向性十分明确。面对不同的题情特征,要机智巧妙地选择证法,灵活变通,巧妙构造,既达到了知识升华能力提升的要求,也达到了思想境界的升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毅. 神奇的类比 巧妙地构造[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月刊, 2011(4):33-34.
  [2]黄元华. 构造辅助函数证明不等式[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月刊, 2011(7):34-35.
  [3]陈云烽. 例说数列不等式的证明与探索(续)[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月刊, 2011(12):25-27.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本文从历史教学的实践角度出发,通过校内历史教师调查和学科组内听课的形式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史料的运用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对教学过程中史料的有效应用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学历史 史料教学 史料运用  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它不可再现,亦不可重演。我们只能通过历史遗迹、遗物、文物资料和文字记载等历史资料来研究历史。史料是对教材内容的
【内容摘要】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字是一种凝聚力,这主要源于其深刻的内涵。中国的文字不但具有强烈的凝聚力,更富有浓郁的魅力,书法艺术享誉国际。作为国家公民有责任有义务写好自己国家的文字,作为学校更是有责任监督指导学生认真学习书写祖国文字。在初中倡导学习书法艺术意义更是重大,它不仅仅是局限于文字本身,对于学生情感、意志、能力都有一定的涵蓄酝涌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 软笔书法 教学研究  电脑的诞生
【内容摘要】在学习过程中同学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发生错误,这一些错误是同学思维错误、计算错误、分析错误的直接体现。在传统学习当中,错误只是简单的错误,在教师指导并纠正后就会忘记。但是,伴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为了更好的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需要及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纠正这些错误,在学习当中就需要意识到错误的来源,并根据错误根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达到制错目的。对此,本文详细分析“错题集”在高中理
【内容摘要】随着素质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上,如何利用问题教学法,提升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已然成为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问题教学法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对这方面的教学认识,本文通过对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 问题教学法 应用分析  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除了帮助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教学体系发展逐渐完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逐步向科学化专业化发展,传统教学中机械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需要,尤其是现代化新课程教学的提出,使教育教学也显示新的发展要求。在此背景下,高中化学也急需由传统基础知识引导性教学向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培养教学转变。本文从实际出发,立足于高中化学教学,以学生学习发展规律与兴趣因素为依托,多角度探究如何在新课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对于人才的教育培养更加注重其核心素养的提升。高中生物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具有其独特价值。作业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有效地进行生物学作业设计,将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为此,通过对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的作业有效设计进行相关探讨,希望在有效提升高生物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 作业
【内容摘要】针对初中生对于记叙文写作中的景物描写无从下手的问题,从抓住景物特征、按照一定顺序、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多感官描写、多种修辞等角度来提出写作策略,解决一些实际的写作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 记叙文写作教学 景物描写  春日的缤纷、夏日的炎炎、秋日的彩菊、冬日的银装,同学们都想用自己的笔把他们记录下来;可“囊中羞涩”,记叙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内容也是干巴巴,丝毫写不出眼睛
【内容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景教学可以有目的的创设一定的语文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一篇文章包含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只有在相应的情境中,学生才可能真正体会到深层次的含义和饱含的深情。情境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加强情境教学的实践。  【关键词】高中语文 情境教学 语文教学  高中这一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培养他们运
【内容摘要】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最基本的素质的核心与关键,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中学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有关的内容,形成一个老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氛围。实施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中学老师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地理学科老师充分认识到提升中学生地理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且着重分析当前中学生在地理学科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现状和主要问题,针对这样的现状提出具有针
【内容摘要】本文对小学体育课堂上采用游戏教学法的作用价值进行了阐述,对游戏式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体育游戏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操作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落实“有质量”的教学目标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 体育 游戏 教学  小学体育教学不仅是要锻炼学生体质,而且还要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培养其终身锻炼的意识。仅仅通过体育课堂上的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