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电影导演群像录

来源 :DV@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8981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耿军 青年与马的绝望
  
  李名:1996年你来了北京,之前的生活是什么样?
  耿军:我的家乡在黑龙江鹤岗市,鹤岗往东北方向走两小时就是萝北,离俄罗斯特别近。我中学毕业之后没有考高中,父亲就问我想干点什么,正好我们那边隶属粮食局的一个中专招俄语专业,我们几个同学就一起去了,想着学完之后能做点生意什么的。等两年学业结束之后,我国的对俄贸易也变得特别差。我在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是属于前三名,但是自己所学的专业到最后也没能用上。
  1995年毕业之后,大家都没有选择继续上大专,我就想找一个月收入能有三四百块钱的工作干着,但是也没有太合适的。当时几个朋友就想来北京,其中一个朋友是搞音乐的,弹吉他i我想自己不能空手而去啊,于是就写了一个剧本。第二年我就跟家里人撒了个谎,说去沈阳搞点采购,家里给了我600块钱之后就直接来了北京。
  李名:来北京之后,你从事过不少职业,速冻饺子推销员、宾馆客房服务生,台球厅老板,杂志社编辑,广告业务员等等。这些生活经历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
  
  耿军:影响肯定是有的。底层人群是对创作而言特别有营养的一个人群,生活在那个层面会对那些人群更加了解,生活细节之类的也了解得更清楚。越底层的人,得精神疾病的机会就越小,因为他总能更直接的找到现实的出口。相反,知识分子阶层的人就藏得比较深,文明程度越高+防备心理就越强,越容易憋坏。
  李名: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决定要拍电影,是出于什么想法或目的?
  耿军:2001年DV普及之后的时候,当时看到《青年周刊》上刊登了“实践社”在招兵买马,很多热爱电影的人,包括电影学院的学生,都加入这个团体。大家在一起放放片子,讨论讨论,谁要是拍个片子,大家也都互相帮忙。我刚开始进去也不太懂,就听大家聊。那时看了很多实验片,我也最不喜欢实验片。不知道导演懂不懂,反正很多观众是看不懂。我对这些实验作品特别不满意,也很不服气,当时就想,我要是来拍,一定会比他们拍的更好。后来因为生病离开北京,在鹤岗待了小半年时间,写了一个剧本,在当地找了两个做婚礼摄像的人帮忙拍了《山楂》。这个作品我自己也不太满意,也基本上很少拿出来给人看。《山楂》受小武的影响比较大,拍完之后有人说很差,也有人说不错,总之还是得到一些鼓励。后来也在北京电影学院蹭课,寻找自己创作上的不足之处。
  李名:在拍摄短片《山楂》,《散装日记》的期间,你主要是受哪方面的影响或者是依靠哪些经验来拍的?
  耿军:《山楂》主要是受贾樟柯的影响。《散装日记》是和几个朋友在一起侃了一晚上比较好玩的故事,第二天下午花了两小时就把剧本写完了。拍摄花了一个星期,我纯属为了好玩,为了戏谑,但相对来说,那是比较自由的一种状态。《散装日记》后来参加了一个影像展,认识了当时也在拍短片的万玛才旦,韩杰。张献民老师也是在那时候认识的,他在我日后的创作过程中帮了不少忙。
  李名:《烧烤》是你的第一部长片,为何选择这个题材来拍摄?
  耿军:我在晨报上看见一个新闻,说两个哥们年底没有钱回家而绑架了一个三陪女的案件。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就把这个想法跟张献民老师说,他说这个题材很适合我,我就决定先拍这个。
  李名:影片出来之后大家评价怎么样?
  耿军:影片出来之后,我挺没有自信的,我们俩都觉得和我们以前看的电影相比太沉闷了。之后现象工作室看到这个片子就打算做一次放映。在北师大的一个阶梯教室,放映的时候有很多笑声,我以为那是嘲笑,感觉自己好像拍了一个大烂片。我特别的害怕,腿一直再抖,上了好几次厕所。后来才知道,影片里底层人物的那种际遇和遇到这种事情的反应,反倒出来一种意外的喜剧效果。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李名:从短片过渡到长片,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耿军:我从短片过渡到长片还算自然,本身就是做着玩的态度,但是我做的很认真。
  李名:影片《烧烤》的结尾,女主角把善良,立场不坚定的男主角杀了。请问你如何理解善良和立场的?
  耿军:在现在的这个社会,光善良是不够的,一个人的立场,态度很重要。当多数资源掌握在少数的当权者和有钱人手里,在少数的资源里面,大家都像蚂蚁一样漫无目的的转,像何勇的《垃圾场》里唱到的那样“人们就像虫子一样在里边你争我抢”。如果在这个里面还有一些清醒的人,对事物有一个明确的判断和态度,那还将会有所改观。如果大家都没有态度和立场,那这个群体就活不下去了。活不下去的不仅仅是肉体,还有精神。
  李名:《烧烤》一共花了多少钱,在什么地方拍摄的?影片拍摄和后期用了多长时间?耿军:不到五千块吧,机器是借的,演员就是负责吃住行。影片在北京石景山的一个平房里拍摄,实拍只用了18天,后期做了小半年。我找的一个朋友帮忙,他平时接一些商业的活儿,等空闲下来就剪辑我的片子。
  李名:《烧烤》后来入围了几个国际电影节。
  耿军:入围了三个电影节,法国南特电影节、荷兰鹿特丹电影节,印度喀拉拉邦电影节,但这三个电影节都不负责来回路费,所以我本人都没有去参加,就电影自己去了影展。
  李名:现在来看,你对自己的处女作满意吗?
  耿军:还算满意吧,当时我把所有的能力和劲儿都用上了。《烧烤》算是一个完整的作品,没有太大的毛病,尽管形式有些简陋,整体比较糙。电影做出来之后观众的反响也都还可以。
  李名:《烧烤》是怎么做的音像发行?
  耿军:发行是张献民老师给联系做的。那时北影厂里面有个北影天地音像发行公司,正好想做一批市面上少见的片子,《烧烤》于是做了DVD的正版发行。
  李名:《青年》里的故事,和你的个人经历,周遭朋友的故事有多大的吻合度?
  耿军:在北京十几年,每年回家的时候,家乡总是发生很多的变化。这两年家乡在不断的拆迁,市中心是新房,旁边是废墟。我每次回去都发现人“少”了,有考学走的,有做生意走的,有拆迁搬家走的,有的得病死了,有的恋爱不成自杀的……基本上《青年》都是有原型人物的。
  李名:《青年》里的人物众多,事件也很多,影片按说应该有一个“史诗”的结构,可最终影片对很多事件都一笔带过,停留在表面,不知道你是怎么考虑的?
  耿军:任何一部作品都局限性,《青年》里的生活是东北的一个局部,电影里的“青年”也只是局部的一些青年。
  我想在故事情节里面加入一些“状态”,这种状态在金宝的身上的体现就是:金宝的哥哥自杀后,他经常出现在饭局上,结尾的时候,他和她的女朋友因为买纸钱的事吵架,吵完之后两人继续行男女之事。我觉得关于这个人物说到这几个点就够了。或许就像东北菜一样,我给你准备的是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再整点白酒,大米饭,能管饱,但合不合你的口味不是我所能决定的。
  李名:你听过盘古乐队的《一支枯草》吗?歌词的大意是说青年像一支枯草,对过去的事要烦恼,对未来的事又要烦恼,我觉得(青年>的主题和这首音乐的主题是一样的——“青年死得特别早,青年变成了枯草”。请你谈谈《青年》的主题。
  耿军:我听过,在你说这首歌之前,我倒没往这方面想,不过现在想想却是挺相似的,枯草旁 边有青草,枯草死了又会长出新的青草,青草也慢慢变成枯草……《青年》的主题就像影片的结尾一样,铁英坐在轮椅上,看见马路上被关在汽车铁架子上的马。无论是马还是青年都不在他们应该的地方,青年与马的绝望,都无用武之地,有劲无处使,还有就像电影里,青年在查询手机费,被告知“你的余额已不足,请及时充值”。潜台词是:青年最好的生活已经没有了,等待着继续遭遇尴尬,继续碰壁,继续寻找……
  李名:《青年》里面死了很多青年,没死的也基本上没赶上个好着落,感觉影片的调子比较压抑,这种压抑一方面是来自社会和父辈的,一方面来自青年的内心。我认为这是中小型城市青年普遍的心态,有想法,缺少勇气;有能力,缺少动力,总之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之中,渐渐沦为平庸,从青年变成中年到老年……
  耿军:这就是人生,我们也是这样,比如我们在北京,也时常处于困境之中,有想法,但是不一定有那样的机遇:有那样的机遇也不一定能把握住,你会受挫,你会变得安静,渐渐地失去锐气,渐渐地衰老……
  李名:你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青年”?
  耿军:我对那些有创造性的行业,职业心存敬意。希望自己能多做一些有创造性的事情。事名:你个人的性格是如何体现在电影里面的?
  耿军:我成长阶段不同的性格体现在电影里不同的人物身上,但或许不是那么直接和明显,
  李名:《青年》用了多少资金完成?这些资金是怎么筹备的?
  耿军:《青年》一共花了大约十万块钱。我自己攒了几万块钱,设备由影弟工作室提供。这个片子是影弟工作室和耳目传播联合出品的。
  李名:算不算一次小型的商业行为。
  耿军:差不多吧。我认为独立电影也应该是商业的,因为一个作品出来之后,终究会成为一个产品。产品如果没有卖出去,或者卖的不好,对你的下一个作品的生产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你很难进行下一步的创作。
  李名:你接下来的计划?
  耿军:手上有一个别人的剧本《佳木斯》,讲的也是东北的事儿。我自己也有一个比较荒诞的剧本《东北虎》,剧本的寓意是说曾经凶猛无比的东北虎,在现在只能被关在动物园里供人观赏,这是一个悲哀的事情,我想,东北虎的这种窘境和现代人的处境差不多。
  李名:你会不会觉得自己的作品和观众交流的机会太少,观众很难有渠道得到观影的机会?
  耿军:有机会放映就争取放映,电影不是日记,电影需要由观众来完成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其他文献
电视节目录制是导播根据剧本,经过排练,精心设计后付诸执行的,换句话说,导播是执行制作人节目设计的理念,进而具体的设计镜头,完成节目的录制。  电视导播,从制作人手里或节目部有关单位接到一个由编审核定的节目脚本之后,就要开始把节目脚本仔细研究,按照实际制作条件和步骤对脚本加以修改,然后执行自己的设计,所谓设计,就是分镜头。接着便要和其他工作人员及演艺人员,按照设计的蓝图进行协商排练。然后,导播便进入
期刊
如今办婚礼多半要摄像,摄像服务业随之蓬勃发展,队伍日益壮大,可是摄像人员的技艺水平参差不齐,鱼龙混杂,有的甚至十分“业余”。听说有位老弟(暂称阿K吧)买了个二手摄像机,在家里摆弄几天自己觉得“会玩了”,便投靠某家婚庆公司充当应召摄像师(对客户全都号称是“专业摄像师”),也干起这一行。  阿K的胆量真让人吃惊,不禁为之捏把冷汗。结果怎样呢?他自我感觉良好,称全都拍到绝无遗漏。果然镜头始终跟着新郎新娘
期刊
何谓电视新闻镜面?    张益山算是从摄影记者跨入导播领域的成功案例。十多年前他开始跑新闻,也因而培养了一般导播所缺乏的新闻感,他直言:“如果从助理导播做起,就只会操作切换台切换画面,空有技术而没有新闻的想法、概念。”当然,新闻导播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将一段新闻正确无误的播出去,张益山说:“这是最基本的,然而,要将最好的画面内容呈现在观众面前,先决条件在于此。导播必须了解今天新闻呈现的重点是什么?所谓
期刊
电视导播的技术与经验谈这个专题推出之后引起了广大读者的热烈反响,除了赞赏这个专题外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建议,非常的感谢大家的支持,其中有一些初入门者包括了器材商、工程人员、学生及想投入电视导播这一行的人,都希望能够从基础层面去了解电视导播的工作情形及应具备什么修养?更想听听电视节目制作与导播之间的关系。    制作人与导播的互动    电视节目制作人(大陆电视界多称为制片人)与导播是什么关系呢?任何
期刊
这辈子几乎没做过其他工作的纬来电视网综合台导播刘宗恒,进入电视圈完全是个意外,早年在华卫电视台从执行制作做起,跑了几家电视公司,一路升到导播,最后选择纬来电视台落脚。    谈话性综艺节目多采用n字型的景    对于导播工作,刘宗恒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不论导哪一类节目,导播必须充分了解节目内容。”以新闻节目为例,看报纸、更新信息是每天必做的功课,而导综艺节目。就必须掌握节目的重点,例如整个节目的流
期刊
现在的戏剧导播已不像过去掌控全场,萎缩到只能管控当时当刻,也因此,朱莉莉现在反而喜爱做单元剧,或者是30分钟的本土戏剧节目,因为比较单纯,至少还可以保留过去正统作法。    1972年进入台视,以戏剧节目见长的朱莉莉。曾囊括两次金钟奖最佳导播奖,今年年初退休,超过35年资历的她,谈起台湾导播工作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她说:“目前台湾导播工作的功能与任务,萎缩到只负责切换画面就好!”  朱莉莉表示,她并
期刊
《阿凡达》对于整个影视节目制作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它的伟大之处在于它通过最先进的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将虚拟与现实结合在了一起,演员们第一次能够以虚拟的形象在虚拟世界里进行真实的表演。  电影《阿凡达》为普通电影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作为专业的影像从业者在感受视觉震撼的同时,更有必要通过这部电影深入了解最新的影视制作技术,并从中解读出未来影视的一个发展方向。我们不能仅对巨大的进步叹为观止,我们
期刊
北京时间2008年11月12日,一部历经两年终摄制完成的中国国产影片《为幸福歌唱》在北京西北区华星国际影城举行首映式。此片导演正是我多年的一位老朋友于晓洋。我在日前已获他的邀请如约到现场出席了他这部电影的首映活动。  据多家传媒报道,有这样一些介绍电影导演于晓洋携主演胡小光,岳秀清等与观众见面。于晓洋是当年大型电视剧《渴望》的总摄影师。1995年他的电影处女作《迷岸》让他成为中国“诗电影”的代表人
期刊
刘应钟重要经历介绍  现任中国电视公司节目部制播中心主任  代表作品:《一代女皇》、《一代公主》、《一代歌后》、《塔里的女人(第一部台湾赴大陆取景录制的节目)》、《天公疼好人》、《杨乃武与小白菜》、《黄飞鸿与十三姨》。  传统戏剧:国剧大展系列、明华园歌仔戏、越剧。  综艺节目:《欢乐科对碰》、《大家一起来》、《欢乐街》、《欢乐假期》、《欢乐方程式》、《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全能综艺通》。执导的台
期刊
新闻类节目导播反应要快,敏锐度要强,因为UVE(直播)是不可逆的,相对来说,压力和挑战更大,各个层面必须深入了解。  1986年进这一行,1992年接触导播工作,13年前转战民视新闻至今的戴祎龙特别指出,“一般新闻节目导播大都是在棚内制播新闻或座谈性节目,在民视,导播工作层面广,连晚会、龙舟竞赛、造势晚会,甚至像奥运转播都得接。当然。这对有心学习的人来说,是一绝佳的环境。”  转播前,应充分勘查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