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园林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唐宋时已传入朝鲜和日本,产生了直接影响。禅宗思想传入日本后,又促成了极富日本特色的“枯山水”园林和“茶庭”的产生。“枯山水”园林可以说就是一种大型的盆景,写意性极强,建造者多是禅僧,以较晚出的京都龙安寺石庭水平最高,相传建于1450年。石庭地面铺着白砂,表面耙成水纹形状,象征浩瀚的大海;在白砂中布置有精选的石头,象征大海中的五座孤岛;在石组周围的白砂都耙成环形,仿佛是水石相击成的浪圈。
欧洲人知道中国园林,可上溯到元代的马可·波罗。他在江南见过南宋建造的园林,还描述过元大都的太液池。太液池中有二岛,北岛较大,元时称万岁山(即今北海琼华岛),其巅广寒殿相传建于辽代;山周部署其他殿宇亭室,引水汲至山顶再导入山腰石刻龙嘴中仰喷而出;山上山下遍植花木,列置金代由汴梁运来的太湖石,又畜奇禽异兽。马可·波罗因此山“木石建筑俱绿”,又称此为“绿岛”。南岛称“圆坻”,即今之团城,有石桥北通万岁山。
中国园林的特点
与西方或伊斯兰园林比较,中国园林有以下显著特点:
1.重视自然美。虽有人力在原有地形地貌上的加工,甚至可能全由人工造成,但追求“有若自然”的情趣。园林中的建筑也不追求规整格局,而效法路亭水榭、旅桥村楼,建筑美与自然美相得益彰。
2.追求曲折多变。大自然本身就是变化多趣的,但自然虽无定式,却有定法,所以,中国园林追求的“自由”并不是绝对的,其中自有严格的章法,只不过非几何之法而是自然之法罢了,是自然的典型化,比自然本身更概括,更典型,更高,也更美。
3.崇尚意境。不仅停留于形式美,更进一步通过这显现于外的景,表达出内蕴之情。园林的创作与欣赏是一个深层的充满感情的过程。创作时以情入景,欣赏时则触景生情,这情景交融的氛围,就是所谓意境。
暗香盈袖,月色满庭,表达了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岸芷汀花,村桥野亭,体现了远离尘嚣的出世情怀;水光浮影,悬岩危峰,暗示了山林隐逸、寄老林泉、清高出世的追求。这些,都是文人学士标榜的生活理想。至于皇家园林,在寄情山林的同时,又通过集锦手法,“移天缩地于君怀”,满足于大一统的得意;朱柱碧瓦,显示出皇家的富贵;一池三岛,向往于海外仙山的幻想。总之,中国园林的高下成败,最终的关键取决于创作者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高下文野。
赞叹与模仿:西方人见到中国园林之后
17世纪以后,有关中国园林的消息传到欧洲,先是英国,然后又在法国和其他国家引起惊叹,中国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1685年,英国著名学者坦伯尔写过一篇文章,他针对西方的几何式园林说:“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完全不规则形的花园,它们可能比任何其他形式的都更美;不过,它们所在的地段必须有非常好的自然条件,同时,又需要一个在人工修饰方面富有想象力和判断力的伟大民族。”他承认这种园林是他“从在中国住过的人那儿听来的”。坦伯尔还写道:“中国的花园如同大自然的一个单元。”此时,欧洲所流行的园林,正像凡尔赛花园的建造者、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艺术的创始人勒诺特所说的,却是要“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
黑格尔对中国园林精神也有相当的了解,他认为中国园林不是一般意义的“建筑”,而“是一种绘画,让自然事物保持自然形状,力图摹仿自由的大自然。它把凡是自然风景中能令人心旷神怡的东西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例如岩石和它的生糙自然的体积,山谷、树林、草坪、蜿蜒的小溪,堤岸上气氛活跃的大河流,平静的湖边长着花木,一泻直下的瀑布之类。中国的园林艺术早就这样把整片自然风景包括湖、岛、河、假山、远景等等都纳到园子里”。所以,中国园林就像是一种“绘画”,具有再现自然的性质,而不再是不再现任何东西,只抽象地表现出一种氛围的“建筑”,这是十分中肯而深刻的见解。
歌德则用诗一样的语言称赞中国人,他说:“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平易近人的,没有强烈的情欲和飞腾动荡的诗兴。”“他们还有一个特点,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你经常听到金鱼在池子里跳跃,鸟儿在枝头歌唱不停,白天总是阳光灿烂,夜晚也是月白风清。月亮是经常谈到的,只是月亮不改变自然风景,它和太阳一样明亮。”他在这里谈的,很大程度都指的是中国园林。
18世纪初在清宫当了13年画师的意大利教士马笃礼曾为避暑山庄绘制了三十六景图。他回忆说,在欧洲,“人们追求以艺术排斥自然,铲平山丘,干涸湖泊,砍伐树木,把道路修成直线一条,花许多钱建造喷泉,把花卉种得成行成列。而中国人相反,他们通过艺术模仿自然。因此,在他们的花园里,人工的山丘形成复杂的地形,许多小径在里面穿来穿去”。
耶稣会传教士、法国画家王致诚曾在清廷如意馆作画,参与绘制圆明园四十景图。1743年,他曾写信寄往巴黎,信中说,在中国园林里,“人们所要表现的是天然朴野的农村,而不是一所按照对称和比例的规则严谨地安排过的宫殿。……道路是蜿蜒曲折的……不同于欧洲那种笔直的美丽的林荫道。……水渠富有野趣,两岸的天然石块或进或退,……不同于欧洲的用方整的石块按墨线砌成的边岸。”游廊“不取直线,有无数转折,忽隐灌木丛后,忽现假山石前,间或绕小池而行,其美无与伦比”。
欣赏与赞叹之后便是模仿。在欧洲,首先是英国,18世纪中叶,一种所谓自然风致园兴起了;后来传到法国,在自然风致园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中国式的题材和手法,如挖湖、叠山、凿洞,建造多少有点类似中国式的塔、亭、榭、拱桥和楼阁等建筑,甚至还有孔庙,例如1730年伦敦郊外的植物园,即今皇家植物园。仅巴黎一地,就建起了“中国式”风景园约20处。同时也传到意大利、瑞典和其他欧洲国家,但不久以后欧洲人就发现,要造起一座真正如中国园林那样水平的园林有多么的困难。
苏格兰人钱伯斯(1723—1796)曾到过中国广州,参观过一些岭南园林,晚年任英国宫廷总建筑师。岭南园林算不上中国最好的园林,但仍然引起了他无比的赞赏,在好几本书里他都描写过中国园林,不只是浅层的外在形象的描述,而是对中国的园林精神有了较深的体会。他说:“花园里的景色应该同一般的自然景色有所区别”,不应该“以酷肖自然作为评断完美的一种尺度”。中国人“虽然处处师法自然,但并不摒除人为,相反地有时加入很多劳力。他们说:自然不过是供给我们工作对象,如花草木石,不同的安排,会有不同的情趣”。“中国人的花园布局是杰出的,他们在那上面表现出来的趣味,是英国长期追求而没有达到的”。钱伯斯反对欧洲人模仿的“中国式园林”,提醒说:“布置中国式花园的艺术是极其困难的,对于智能平平的人来说几乎是完全办不到的。……在中国,造园是一种专门的职业,需要广博的才能,只有很少的人才能达到化境。”
严谨·自由:东西方文化差异
中国人对自然美的欣赏比西方早得多,早在4、5世纪的魏晋时代即已开始,山水诗、山水画至唐宋已臻至善;而西方的绘画要晚至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才开始表现自然,并且只作为人物的背景而存在,独立的所谓风景画出现得更晚,被纳为主要题材要迟至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时代了。中国人在关于自然美的美学研究上,也早就取得了远高于西方人的成就,在古代“画论”“文论”中就不乏真知灼见。
在中国,建筑群的总体布局以至整座城市,都强调规则对称,但园林却是自由的。西方则刚好相反,建筑群和城市往往自由多变,而园林却规则谨严。这些情况造成了两个建筑体系内部的互补,也反映了两种文化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显然,中国人更重视君尊臣卑的“礼辨异”观念,造成了以宫殿或政权建筑为中心的规则谨严的城市。而其崇奉的天人合一、天地为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和生活情趣,则对园林的构思创意起了根本性作用。
(选自《建筑的意境》,中华书局)
欧洲人知道中国园林,可上溯到元代的马可·波罗。他在江南见过南宋建造的园林,还描述过元大都的太液池。太液池中有二岛,北岛较大,元时称万岁山(即今北海琼华岛),其巅广寒殿相传建于辽代;山周部署其他殿宇亭室,引水汲至山顶再导入山腰石刻龙嘴中仰喷而出;山上山下遍植花木,列置金代由汴梁运来的太湖石,又畜奇禽异兽。马可·波罗因此山“木石建筑俱绿”,又称此为“绿岛”。南岛称“圆坻”,即今之团城,有石桥北通万岁山。
中国园林的特点
与西方或伊斯兰园林比较,中国园林有以下显著特点:
1.重视自然美。虽有人力在原有地形地貌上的加工,甚至可能全由人工造成,但追求“有若自然”的情趣。园林中的建筑也不追求规整格局,而效法路亭水榭、旅桥村楼,建筑美与自然美相得益彰。
2.追求曲折多变。大自然本身就是变化多趣的,但自然虽无定式,却有定法,所以,中国园林追求的“自由”并不是绝对的,其中自有严格的章法,只不过非几何之法而是自然之法罢了,是自然的典型化,比自然本身更概括,更典型,更高,也更美。
3.崇尚意境。不仅停留于形式美,更进一步通过这显现于外的景,表达出内蕴之情。园林的创作与欣赏是一个深层的充满感情的过程。创作时以情入景,欣赏时则触景生情,这情景交融的氛围,就是所谓意境。
暗香盈袖,月色满庭,表达了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岸芷汀花,村桥野亭,体现了远离尘嚣的出世情怀;水光浮影,悬岩危峰,暗示了山林隐逸、寄老林泉、清高出世的追求。这些,都是文人学士标榜的生活理想。至于皇家园林,在寄情山林的同时,又通过集锦手法,“移天缩地于君怀”,满足于大一统的得意;朱柱碧瓦,显示出皇家的富贵;一池三岛,向往于海外仙山的幻想。总之,中国园林的高下成败,最终的关键取决于创作者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高下文野。
赞叹与模仿:西方人见到中国园林之后
17世纪以后,有关中国园林的消息传到欧洲,先是英国,然后又在法国和其他国家引起惊叹,中国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1685年,英国著名学者坦伯尔写过一篇文章,他针对西方的几何式园林说:“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完全不规则形的花园,它们可能比任何其他形式的都更美;不过,它们所在的地段必须有非常好的自然条件,同时,又需要一个在人工修饰方面富有想象力和判断力的伟大民族。”他承认这种园林是他“从在中国住过的人那儿听来的”。坦伯尔还写道:“中国的花园如同大自然的一个单元。”此时,欧洲所流行的园林,正像凡尔赛花园的建造者、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艺术的创始人勒诺特所说的,却是要“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
黑格尔对中国园林精神也有相当的了解,他认为中国园林不是一般意义的“建筑”,而“是一种绘画,让自然事物保持自然形状,力图摹仿自由的大自然。它把凡是自然风景中能令人心旷神怡的东西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例如岩石和它的生糙自然的体积,山谷、树林、草坪、蜿蜒的小溪,堤岸上气氛活跃的大河流,平静的湖边长着花木,一泻直下的瀑布之类。中国的园林艺术早就这样把整片自然风景包括湖、岛、河、假山、远景等等都纳到园子里”。所以,中国园林就像是一种“绘画”,具有再现自然的性质,而不再是不再现任何东西,只抽象地表现出一种氛围的“建筑”,这是十分中肯而深刻的见解。
歌德则用诗一样的语言称赞中国人,他说:“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平易近人的,没有强烈的情欲和飞腾动荡的诗兴。”“他们还有一个特点,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你经常听到金鱼在池子里跳跃,鸟儿在枝头歌唱不停,白天总是阳光灿烂,夜晚也是月白风清。月亮是经常谈到的,只是月亮不改变自然风景,它和太阳一样明亮。”他在这里谈的,很大程度都指的是中国园林。
18世纪初在清宫当了13年画师的意大利教士马笃礼曾为避暑山庄绘制了三十六景图。他回忆说,在欧洲,“人们追求以艺术排斥自然,铲平山丘,干涸湖泊,砍伐树木,把道路修成直线一条,花许多钱建造喷泉,把花卉种得成行成列。而中国人相反,他们通过艺术模仿自然。因此,在他们的花园里,人工的山丘形成复杂的地形,许多小径在里面穿来穿去”。
耶稣会传教士、法国画家王致诚曾在清廷如意馆作画,参与绘制圆明园四十景图。1743年,他曾写信寄往巴黎,信中说,在中国园林里,“人们所要表现的是天然朴野的农村,而不是一所按照对称和比例的规则严谨地安排过的宫殿。……道路是蜿蜒曲折的……不同于欧洲那种笔直的美丽的林荫道。……水渠富有野趣,两岸的天然石块或进或退,……不同于欧洲的用方整的石块按墨线砌成的边岸。”游廊“不取直线,有无数转折,忽隐灌木丛后,忽现假山石前,间或绕小池而行,其美无与伦比”。
欣赏与赞叹之后便是模仿。在欧洲,首先是英国,18世纪中叶,一种所谓自然风致园兴起了;后来传到法国,在自然风致园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中国式的题材和手法,如挖湖、叠山、凿洞,建造多少有点类似中国式的塔、亭、榭、拱桥和楼阁等建筑,甚至还有孔庙,例如1730年伦敦郊外的植物园,即今皇家植物园。仅巴黎一地,就建起了“中国式”风景园约20处。同时也传到意大利、瑞典和其他欧洲国家,但不久以后欧洲人就发现,要造起一座真正如中国园林那样水平的园林有多么的困难。
苏格兰人钱伯斯(1723—1796)曾到过中国广州,参观过一些岭南园林,晚年任英国宫廷总建筑师。岭南园林算不上中国最好的园林,但仍然引起了他无比的赞赏,在好几本书里他都描写过中国园林,不只是浅层的外在形象的描述,而是对中国的园林精神有了较深的体会。他说:“花园里的景色应该同一般的自然景色有所区别”,不应该“以酷肖自然作为评断完美的一种尺度”。中国人“虽然处处师法自然,但并不摒除人为,相反地有时加入很多劳力。他们说:自然不过是供给我们工作对象,如花草木石,不同的安排,会有不同的情趣”。“中国人的花园布局是杰出的,他们在那上面表现出来的趣味,是英国长期追求而没有达到的”。钱伯斯反对欧洲人模仿的“中国式园林”,提醒说:“布置中国式花园的艺术是极其困难的,对于智能平平的人来说几乎是完全办不到的。……在中国,造园是一种专门的职业,需要广博的才能,只有很少的人才能达到化境。”
严谨·自由:东西方文化差异
中国人对自然美的欣赏比西方早得多,早在4、5世纪的魏晋时代即已开始,山水诗、山水画至唐宋已臻至善;而西方的绘画要晚至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才开始表现自然,并且只作为人物的背景而存在,独立的所谓风景画出现得更晚,被纳为主要题材要迟至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时代了。中国人在关于自然美的美学研究上,也早就取得了远高于西方人的成就,在古代“画论”“文论”中就不乏真知灼见。
在中国,建筑群的总体布局以至整座城市,都强调规则对称,但园林却是自由的。西方则刚好相反,建筑群和城市往往自由多变,而园林却规则谨严。这些情况造成了两个建筑体系内部的互补,也反映了两种文化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显然,中国人更重视君尊臣卑的“礼辨异”观念,造成了以宫殿或政权建筑为中心的规则谨严的城市。而其崇奉的天人合一、天地为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和生活情趣,则对园林的构思创意起了根本性作用。
(选自《建筑的意境》,中华书局)